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睢县有个“磨盘村” 村里有座夏王陵

2016-04-12 马学庆 老家睢县


 【阅读提示】

  大千世界,万象物类,无不有名。而养育一方物种和人的土地,亦各有其名。地名,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在商丘,有好些为人熟知的老地名,数千年不变承载着厚重人文,是这座古城留下的历史烙印。但是,商丘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乡村地名,随时而变几易其名,虽已日渐淹没于历史长河中,但其中却保留着中华历史文化的某些基因密码,甚至是一个朝代的见证。

  在睢县西南部,就有这么一处神秘古村落,当地俗称“磨盘村”。该村原本名“夏陵”,据载是夏代的王陵建于此;如今名“王行”,是明代王氏官宦族人居此而改名。而此村附近还有两处村名与此相关,一处“夏庄”,据载为夏氏守陵人所建村落;一处“花园”,是王氏族人发迹后在高岗上所辟花园,又称“花园岗”。如今,我们因探访“一岭十八岗”而走进这些古村,这里不啻是一本密码手册,打开查阅,久已湮没的历史文脉于是清晰“显影”,从中可以解读出当地的地理特征、村落变迁、风土人情、民间传说,更重要的是我们或许已经从这些村名中寻找到了探索夏代王陵位置的“密码”。
王行聚落民居

  古老地名,是先人留下的一笔重要文化资源,且见证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历史。同时,打开地名“密码”,走进地名背后的故事,对了解地方历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乃至发掘商丘的旅游资源,皆不无裨益。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已正式启动,斯举对增强政府及民众对古老地名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夏陵村:因夏朝王陵而得名

  说起秦始皇陵、明十三陵或者清东陵、西陵,大家都很了解,因为这些陵墓昭示着一个朝代的兴衰与都城的地理位置。中国从历史上第一个夏王朝建立,接着商、周至明、清历经数个朝代。这些朝代,自商朝开始每朝的帝王陵寝位置都很确定,而唯独夏朝诸王的陵墓至今大多尚是个谜,不知所在。目前,在河南有迹可寻的只有夏朝第三代王太康陵、第六代王少康陵和第十四代王孔甲及第十五代王后皋的陵墓4处,那么夏朝17王其余的13王陵又在何处呢?目前发现资料较少,研究比较薄弱。

  夏朝,始于夏禹,终于桀,共历17君王,他们分别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发—桀。夏朝兴起于中原,其君王陵寝也当多在今河南一带探寻。据《中国地名大辞典》载:夏代17君王,除禹陵在浙江会稽山外,其他诸君陵俱在太康县西一带。又载:少康陵在太康县西,启以下诸王之陵俱在于此。民国22年《太康县志》载,太康陵在县东南二里(今王陵村西),少康陵(一说仲康陵)在太康陵东北。1991年版《太康县志》载,太康继承父亲启的王位后,被东夷族后羿篡位,逃至阳夏(今太康)筑城而居,后卒葬于此。太康县名即由此而来。少康复国死后也葬于此。由此可见,太康陵、少康陵在今周口市太康县附近无疑,经1984年文物普查勘探,从墓周遗物以汉代几何形图案墓砖为多推测,该墓当建于汉代或汉代重修,现已被列为周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料文献又言:夏启以下诸王之陵俱在太康县一带。那么,除了太康陵、少康陵,其他陵墓的确切位置又在哪呢?据清光绪十八年《睢州志》载:“州西南四十里有二陵,一曰南夏陵,一曰北夏陵。”睢州即今睢县,其南部与太康县接壤。志书所载南、北夏陵的位置,正印证了太康一带除太康陵、少康陵外,还有其他夏王陵寝。这么多的王陵,可以说明夏朝与豫东有着密切的根源关系。笔者翻阅新中国成立后所编纂的睢县志书史料,已找不到有关夏陵古迹的记载,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作为地处古黄河附近的睢县,在明清及其以后,历经黄河泛滥和战火硝烟,所遗留的很多文物已被洪水所淹没于地下或者被战祸摧毁于地面,南、北夏陵的境况即是如此,到新中国成立前已经很难再寻找到踪迹。

  清代《睢州志》所记南、北夏陵今天具体又在什么位置呢?依据志书所载“州西南四十里”的方位,笔者在百度地图中按距离标识到睢县后台乡一带,这里是睢县、杞县、太康三县交界处,但并没有在睢县境内找到有关夏陵的蛛丝马迹。意外的惊喜是,竟在与睢县后台乡接壤的杞县付集镇境内发现一个“夏陵村”。此村是否就是志书所记的“夏陵”呢?巧合的是,笔者当时在查阅《河南省睢县地名志》中有关后台乡村名的来历时,又发现该乡的王行村系明末改名的村落,而村庄的原名为“夏陵村”。睢县后台乡“夏陵村”(今王行村)居南,杞县付集镇“夏陵村”居北,二村对峙相距10里,且王行村距睢县县城40里,正与《睢州志》所载南、北夏陵位置相符。可见,此二“夏陵村”正是因依夏王陵建村而得名。

  今王行村:明代王氏移民更名

  睢州夏陵村在明代时迎来了一次转折点,那就是更名为“王行村”。据《睢州王氏族谱》载:明成化时,王氏始祖王兴系一皮货商人,由鹿邑王皮溜来睢经商,寄居于夏陵夏氏柴园中。明末,王姓多官宦,建花园、辟菜圃,居东、西二村,五地横向成行,统称五道行,遂更“夏陵”为“王行”。清咸丰三年(1853年)筑寨,为城西南十寨之一。今寨墙不存,壕仍环村。

  地名是历史的印记,通过地名,可以追寻被遗忘的史实,以及地名背后的沧海桑田。明清时期尚存的南夏陵、北夏陵两座夏代王陵位置的确定,正是得益于古“夏陵村”地名的延续。一个地名的诞生,往往都蕴含着人文、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兴亡,往往很少影响到地名的变更,地名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稳定性,如杞县付集镇的“夏陵村”。而睢县后台乡“夏陵村”更名为“王行村”则让现代人难以寻找到昔日夏王陵的印痕。幸好,我们还有古地名的遗存记载。诚如联合国第六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指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 夏陵村虽然改名为王行村,但守陵的夏氏族人在王陵附近所形成的村落名字却未改,也成为佐证夏王陵在此的又一证据。据《河南省睢县地名志》载:“夏庄:地处夏陵东数十步,当为夏氏守陵人所建。以氏名村。”夏庄东北有杨山,据传孝女杨姑娘葬此,化蝶仙,善男信女以衣襟包土堆成山,长、宽各12米,高1米。

  杞县夏陵(北夏陵)、睢县王行(南夏陵)与守王陵之夏氏族人所建夏庄村,及南侧的太康县太康陵、少康陵形成一个整体,具象地展示着夏朝陵寝在豫东一带的分布。睢、杞、太三县交界处的南、北二夏陵具体为夏代何王之陵呢?清光绪十八年《睢州志》载为“未详所自”,即不能清楚地知道到底是哪两代夏王的陵墓。既如此,我们按照排除法大致判断一下看为哪两代或更多代君王之陵。首先排除禹、太康、少康之陵,因禹陵在浙江会稽山,太康陵、少康陵在太康县。其次,排除孔甲、后皋陵墓,据明《统一志》载,孔甲墓在洛阳西永宁县(今渑池县)东北三崤山(今崤山);后皋墓在今河南陕县东南雁翎关西北山岗上,《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蹇叔曰:“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再排除夏桀之陵墓,商汤革命成功放逐桀于南巢,桀死后当葬于南巢附近。如此,大致确定的夏朝王陵有6处,还有11代夏王(启、仲康、相、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发)之陵不可考。古睢州南夏陵、北夏陵到底是这11代夏王中的哪两代或数代夏王之陵墓?或者是否如清代志书所载,今睢、杞两县的南北夏陵,真为夏朝王陵?究竟今睢县王行村、杞县夏陵村地下是否还埋藏着古夏王陵?这些问题的解决,尚需文物部门的进一步考古发掘。

  神秘聚落:村庄布局呈磨盘状

  古村有其厚重底蕴,也有其神秘莫测,王行村(南夏陵)即是如此。今年69岁的王行村民王国昌是《睢州王氏族谱》编修之一,他对于该村的历史文化掌握颇为丰厚。他给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事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很多外乡人来村里做小买卖,进了王行,可再也出不去了。他从村西头进,想从村东头出,在村里转了一圈,却又回到了原位置。外人贸然进村,如果没有熟人带路,往往进得出不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王国昌说:“王行村的街道自古没有正街,全部为迂回之路,称为磨盘街。村里的房子,原来都是依磨盘街道而建,不按豫东传统的坐北朝南,只是近些年才改变过来。”王国昌讲述王行村的前世今生

  王行村为何如此布局,在该村流传着一个传说:宋代时穆桂英曾在此安营扎寨,为了防御敌人,依照八卦图设计了营阵,敌人进了八卦阵就不辨东西南北。后来,村落就按照此营阵而建,形成了如今的格局。这与豫东民间所传的穆桂英曾在睢县、宁陵一带驻军72营盘,形成很多以“营”命名的村落说法如出一辙。然据考证,穆桂英本是文学形象中的巾帼英雄,其原型为明末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秦良玉,宋代并无此人。因此,说穆桂英设计八卦阵之说不能成立。然而,传说的背后必然隐藏着若干真相。村民王国昌口中的磨盘街,或许正是八阵图的具体体现。

  又有说法,王行村落的布局与古夏王陵寝有关。整个村子按照八卦理论布局,村民所说的“磨盘”,是太极阴阳鱼图的圆周。夏陵居于中心,为八卦阵的基点,以此为中心,向外延伸的小巷纵横相连,似通非通,犹如迷宫一般。外人进入小巷,往往好进难出,甚至迷失方向。而此背后蕴含的则是博大精深的八卦玄机,实乃豫东古村落中的奇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