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首发】在铜川,咋恁多睢县人?

2016-07-08 小睢 老家睢县


      前几天小编出差去陕北铜川,刚坐上西安至铜川的大巴,一哥们操着纯正的睢县腔打电话:中,恁搁汽车站接俺吧伙计,我样会(眼下)坐车上了,肉肉底儿(太阳)落前边都到家了,恁哥俺再zhua也得一tuo(一起)搓一顿……
       
小编不以为然,猜想可能是来这里打工或者是办事的河南人。便问这哥们哪儿的,他说是铜川的。我接着问你口音怎么这么熟悉呀?老家哪儿的?

       他说:老家河南睢县尚屯的。小编顿时那个泪奔哪!千里之外,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再仔细一听,大巴上其他人交谈,也都是纯正的河南腔!

       这哥们接着说:等你到了铜川市,大街小巷保证你听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河南腔,光是自己知道老家睢县的,就有近百户……

铜川市景

       咋回事? 咋回事? 咋回事?重要的问题问三遍!

       说起缘由,小编通过这哥们的介绍和查找资料,终于弄明白了其中的真相——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件”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争时期,1938年5月19日,日军攻陷徐州,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1938年6月9日,为阻滞日寇西进,国民党政府密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附近的黄河大坝,河南肥沃的土地顿时成为一片泽国,这次人为的“黄河泛滥”, 在黄淮平原形成了跨豫、皖、苏三省44个县400多公里的黄泛区,导致89万中国平民丧生,1200万人踏上了流亡之路。花园口决堤在军事上打乱了侵华日军的部署,为国民政府赢得了喘息之机,阻止了日军的西进,使中原地区又多守了六年而没有沦陷,保证了大后方的安全。但对于河南的百姓来说,则损失惨重。
       
刚刚度过水深火热之后的1942年,一场天灾人祸再次袭击了河南大地。1942年河南全省遭到旱灾,秋粮完全绝收。大旱导致蝗虫遍地,蝗虫过境,大地无半点绿色。从1942年春天开始,一直延续到1943年,1944年的大饥荒中,1000万人的河南省有300多万人成为饿殍,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沿陇海铁路西逃来到陕西,包括铜川。1941年铜川建成一条主要用以运煤为目的的铁路——咸(阳)同(官)铁路,许多河南人借助这条铁路来到了铜川。
       
在40-50年代出生的第二代河南人以稳定居住各地,出生,入学,上山下乡,煤矿建设为主的铜川市以矿务局为基础,他们为了铜川的建设付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一代又一代的建设着这个养育了他们的煤城,所以叫李铜川,王铜川的多的去了,河南话成了铜川的本地话,相互影响,铜川的本地人,像耀县,陈炉,王家河,广阳等地,本地的陕西方言和和河南话,互为通用了,谁都会讲。
       
新中国成立后,铜川煤炭的大规模开采,需要更多人来完成,许多河南人听说铜川的情况,便托亲访友,举家来到铜川,成为铜川大家族中的一员,这次河南人的大规模进入,不是逃荒,而是为了铜川的建设,在铜川的河南人带来了河南人的饮食习惯,胡辣汤、油条、豆沫等河南小吃融进铜川小吃,羊肉泡馍、面皮等陕西大众饮食也融进河南人的生活。 

       
小编在铜川市还了解到,目前在铜川落户的睢县人不止近百户,一在体育场附近摆夜市摊点、老家睢县尤吉屯的王姓大姐介绍说,这附近居住的就有长岗的、孙聚寨的、平岗的、董店的,许多一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跟老家睢县的联系 
       
在铜川听得最多的是三种语言,陕西话,河南话,普通话,河南话成了这个城市许多人互相交谈的大众话语,铜川城市的发展融入了铜川人和河南人的心血,如今的河南人已经和铜川这块土地融为一体,铜川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是河南人后人。他们的工作身份也从最早集中于铜川煤矿到目前已遍布铜川各行各业,和居住在铜川的所有外省籍人士一样,成为铜川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活力,勤奋努力的精神,改变着铜川的今天和美好的明天。

睢县高级中学2016年高考喜报

尤吉屯有个世外桃源!亲,您去过吗——

【惊叹!】老家睢县骑友带你去青海湖看沿途美爆风景!

【睢县力作!】袁山,那古庙……

睢县这个视频越看越有味,98%的都收藏了!

My god! 睢县北湖荷花美得太任性!!!(海量高清)

此刻,睢县烽烟起!【高清实景抢先看】

睢县打夯歌,60-80后听过,90-00后绝对没听过!

涧岗乡这位大学生,竟把睢县拍的这么美!

【小睢侃史】睢州古城的变迁(珍贵照片!)

《大话睢县》之一(经典、内涵!)

一定转发关注,告诉更多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