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堂镇:红薯粉条作坊纪实!

2017-01-07 小睢 老家睢县


进入冬天,老家睢县周堂镇林新庄村渐渐热闹起来。又到了加工红薯粉条的季节。
林新庄
属于乔寨村委,是的不大的村子,但说起下粉条的历史,老粉条匠张贵德说已有上百年了。

冬天,是加工红薯粉条的最佳季节。张贵德将自家承包的50亩红薯收到家里,清洗、粉碎、打浆、沉淀,晾晒,就成了加工粉条的主要原料——淀粉块。

制做红薯粉条是个很费力气的活儿,一般都是几户合伙才能干得了。他们的分工非常明确:有和红薯粉芡的,有烧火的,有端瓢子下粉条的,有从锅里捞粉条的……

和粉芡是个基础活儿,需要好几个人一起干:只见他们系好围裙,撸起袖子,在一只圆形的搪瓷大盆里倒入粉芡、明矾和温水,“呼哧呼哧”地搅和起来。和得差不多的时候,下粉条的师傅就会抓起一把粉芡泥,反复地进行试验,直到它们能顺畅地从指缝中流出来。


制做粉条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下粉条的那份活儿了,而且也最累人。技术不够精湛的话,粉条就会变得粗细不等,而且常常会从中间断裂,影响品质。如果技术好的话,一瓢粉芡可以下成一根长长的完整的粉条,就像做拉面一般。当粉芡和到软硬适中以后,挖起一大块放到下粉条的瓢子里面,下粉条的人左手端起瓢子,右手轻轻叩击左手手腕,柔软的粉芡泥就从瓢子下面的细孔里均匀地流出来,落到滚烫的开水里。

      出粉条的时候是最热闹的,先用煤炭把一口半径一米的生铁锅烧开。一人坐在锅沿旁的板凳上,先把和好的粉面揪一团撂到漏瓢里,用手不停地拍打瓢里的粉团,粉浆就会从漏瓢底部的十几个小圆孔里接连不断地漏出细线般的粉条齐刷刷地落到沸腾的锅里,这个时候叫它粉条还为时过早,得等它落入沸水锅里翻腾好几个滚后,师傅约摸着粉条熟透后,就抓紧用笊篱把粉条捞进凉水缸中降温

 由于那只装满粉芡的瓢子足有五、六斤重,又是一只手端着,时间一长,谁都受不了,就得隔三差五地换人。

捞粉条的人根据火候,把煮熟的粉条捞出来,整齐地绕在提前准备好的细木棍儿上,再挂到外面的架子上。

红红火火的灶膛,燃起的是对美好日子的渴望。

来自城里的睢县摄影圈的发烧友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个个施展起自己的拍摄绝技。

朴实的作坊大婶把刚出锅的粉条用醋、蒜汁、香油调了一大盆,非让大家品尝。

老张是个实在人,加工的粉条一直共不用求。镇里的领导动员他注册了商标,弄成精美的包装销往市场,看来老张弄大了......旁边的几个人纷纷搭手将粉条洗刷后,把捞出来的粉条被一绺一绺地挂到一段长约60公分的竹竿上晾晒。这时,搭在横杆上凉晒的粉条清晰明净地透亮。

经不住诱惑的家伙,老板的风度哪去了?嘎嘎(*^__^*) 嘻嘻……

纯正、味美的感觉,有木有?

再来一碗!

临别,打个招呼,欢迎再来!

粉条,对于每个睢县人,像一缕缕看不见剪不断的情丝,萦绕起无穷无尽的乡情愁绪,飘向那遥远的年代……

欢迎赐稿,特别欢迎抒发老家睢县情怀的诗文图,一经采用,即可到中原水城电商园睢州特产文化商城(新汽车站二楼219#)免费领取精美书籍一部。砸稿信箱:suixiantc@126.com   电话:15518605886

【阅读链接】

舌尖上的睢州:长岗镇传统作坊探秘

【首曝】睢县袁家山珍贵影像,你绝对没见过!

睢县常郭屯、杨拐、龙王店、陈小楼那些事

睢县乡村轶事之: 闹   鬼   记

实拍老家睢县吃大桌!

【睢县奇观】白庙这地方暖如春、红似火!

【睢州传说】大话帝丘

【视觉】惊艳睢县,震撼首发!

首曝:睢县解放初期珍贵照片

【睢州轶事】一个村•两个县•一个姓•几段事

睢县七、八十年代田野印象(睢县记忆第三季)

一个让世界瞩目的睢县人,他见证着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

睢州四大望族之王氏

海量睢中老照片(有你吗?)

睢县:山上建了一艘船!

再有人问你睢县有啥特产,你就把这条微信甩给TA!

【小睢侃史】睢州古城的变迁(珍贵照片!)

【首曝•重磅】三十年前睢县人生活纪实!

爱睢县,请从转发关注做起,小编有礼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