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几年前那个很火的“哈佛女孩”后来怎样了?

2017-09-28 瞰鉴


本期编辑:董倩



▲就是那个当年和韩寒论战的女孩


十几年前,对于教育、“好学生”“坏学生”的争论十分激烈。


当时,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请上了年仅17 岁的韩寒,将三个在当时对中国考试应付得最好的学生与他作对比,围攻和“教育”他,请来的教育专家认为,他很可能会“昙花一现”,甚至试图拯救他。


那时,人们似乎已设想好了这几个孩子的人生轨迹:“好学生”黄思路、刘亦婷、马楠将成为社会栋梁,并报效祖国;辍学的“坏学生”韩寒只不过是“爱唱反调”“喜欢偏离正轨”的一时社会现象,仅此而已。


十几年后的他们,已不是十几年前的他们。


马楠: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向克林顿表达对美国的不满,引起中国人叫好。十年后,她拿着美国绿卡,嫁了美国老公。


哈佛少女刘亦婷:十年前,准备报效祖国,中国很多人的希望。十年后到了美国做基金公司副总裁,嫁了美国人。


黄思路:十年前,中考高考参考书上封面都是她,在节目上歌颂中国教育的好来反衬辍学生韩寒。十年后,北大毕业到了哥伦比亚,老公也是白人。


韩寒:十年前,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被中国人公认为破坏80后形象的第一人。十年后,在中国,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年青一代最有良心的公共知识分子。



十年后,三位女大学生都在外国或定居或嫁人。当年谈的教育楷模,后来却泯然众人,想想确实是教育的悲哀。


说起刘亦婷,她之所以这么出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的母亲对她的教育代表着一个时代教育的“特性”,这让她很受严重瞩目。记得当年,刘亦婷是所有老师都要求我们努力的榜样,为此当时几乎人手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



我家里就有一本

这是怎样的一本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我却认为它是一本变态的书,我深深地记的其中最著名的“捏冰”情节——刘亦婷的妈妈为了锻炼她的意志,让年幼的婷儿用手捏住一个冰块,坚持数分钟,直到她感觉有“小针在手心上跳舞”....(我至今仍然记得这段出自刘亦婷当天日记的描写),现在看来基本上属于“变相虐童”,却被很多家长视为教育典范,书中透露出的一个在教育方面极有野心的离异女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不择手段最终成功的过程。


真实的刘亦婷

刘亦婷是成都外国语学校高1996级(1999届)学生。她在高中的班主任是李晋蓉。于1999年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特招录取,8月1日赴美国留学,2003年6月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她学的是应用数学与经济专业。刘亦婷根据她“先就业,再深造”的计划,于2003年10月应聘到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工作,同时也在准备读研究生。毕业后刘亦婷在成都外国语学校设有“刘亦婷课外活动奖”专门为奖励,激励在学校课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校友。



她的父母曾著《哈佛女孩刘亦婷》以及《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颇受欢迎。在哈佛的中国本科生中,刘亦婷可能是名气最大的一位。几年前,有一本以她本人为主人公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曾经风靡中国,创下将近200万册的销售纪录,感动了不知多少中小学生和他们的父母。


从国内直接考上世界最高学术殿堂哈佛大学的刘亦婷,普遍被人们看成是家庭早期素质教育的成功典型。


刘亦婷现状

来说一下她的现状吧。她嫁了本科同学Scott Sambur.她老公本科是心理学,毕业后在哈佛读了JD,现在是Seward & Kissel LLP,一家律所family law的partner。family law是专门给有钱人打离婚官司的。linkedin上可以搜到这个人。



刘亦婷第一份工作在波士顿咨询,后来去了百事,再后来在一家对冲基金工作。然后申请哈佛商学院被拒后就自己开了一家公司,睿识资本,英文是vision capital。后来没开下去。现在跟人合伙又开了一家start-up,叫慧恩资本。这家公司说好听的是给中国资本提供在美投资途径,像房地产之类。说不好听就是给中国有钱人洗钱的皮包公司。中国人不是有钱了吗,对美国市场不了解,孩子上学需要买房子啊之类就找这类公司给他们做投资。


刘亦婷对美国人宣传自己爱国,要帮助穷人,拿到哈佛录取。留在美国之后再为中国有钱人服务,把中国大量资本引入美国。反观她这三十多年的人生就是宣传为穷人服务,赚有钱人的钱。她对中国人并不怎么友好,反而见到美国人很是热情。曾经宣称报效祖国的哈佛之女,如今变成了这幅模样,真是即可笑又可悲呀!或许这就是她选择的人生,我们并不能过分评价。


曾经有人在一个论坛上写下这样的帖子:" 十年了,曾经痛斥美国的哈佛少女刘亦婷已嫁给了美国人,而韩寒成为了中国百大公共知识分子之一。时间,给了这个社会一个大大的耳光!那天晚上认真看完 2000 年录播的 57 分钟视频《对话》,突然想起刘亦婷来,终于知道她嫁给了一个美国白人,在一个基金做副总裁,代理大中华区,拿了美国绿卡,没有回国的迹象。


这就是国内奉为楷模的所谓精英。


我有点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定你当初瞧不起的那小子,后来就是一个回馈社会的大企业家,说不定当初人人敬仰的大学霸,后来就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中年人,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延伸阅读  


韩寒成名15年后,你还记得当年的黄思路、刘亦婷、马楠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157de207d&width=500&height=375&auto=0

(直接拉到14分50秒,韩寒出现在现场)


2000年,人类的第二个千禧年。


这一年,中国文坛出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


韩寒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三重门》出版了。


短短的几个月内,这个留着长头发,似乎不善言辞,但每每语出惊人的十八岁少年成为了从文学界,到教育界再到传媒界热议的话题。



这个清瘦帅气,留着一头长发的男孩被公众烙上了叛逆、狂傲、反教育体制等标签,有人认为,他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言论是不成熟和优质的表现:



也有专家甚至预言:



在韩寒成名十五年后的今天,从七门功课亮红灯的“偏才少年“,到作家、赛车手、出专辑、拍电影再到如今的”国民岳父“。韩寒用自己不一样的方式一步步在证明着当年夸下的那些海口。


15年前,我们对于“全才和偏才“的争论,对于教育体制的反思和疑问15年后也仍然萦绕在脑海中:究竟什么样的教育适合中国社会,中国青少年?究竟全才重要还是偏才重要?


—— 还记得眼镜湖畔的少年班吗?——


在2000年央视的一期《对话》节目中,节目组请到年少成名的韩寒,就”韩寒现象“本身进行探讨。在节目的后半段,作为鲜明对比韩寒现象的代表,主持人请出了当时的另一个时代符号:全才少女黄思路。

彼时,十七岁的黄思路在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名列榜首,是华兴青少年奖励基金奖的获得者,在主持人的介绍中,好学生,好孩子的模板应该是这样的:



这让笔者想起了一个同样在2000年家喻户晓的名字——哈佛女孩刘亦婷。



且不论”0—6岁全面开发心智,小学阶段塑造灵魂+训练技能、逆反期调整教育方法、中学阶段保持航向走向成熟、初次访美的出色表现、冲刺哈佛的顽强拼搏……“这条成长轨迹或者说是教育方法正确与否。回想起来,当年《三重门》和《哈佛女孩刘亦婷》两本畅销书同年在新华书店到大小书摊卖到断货的场景,也确实耐人寻味。



同样是记录天才的成长轨迹,数代人共同见证的中国少年班也是其中的一个例子。1978年,中国首批21名少年班学员入学中国科技大学,开启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神童教育。



37年来,一批又一批的神童既有学术上成绩斐然者,也有渐渐陨落让人扼腕叹息者。出家为僧的宁铂,与世隔绝的谢彦波、干政……这些年少时期就顶着光环的神童们,接连落寞收场,也让人们开启了一场对“少年班“的大拷问。

无论是哈佛女孩还是少年班,这些按着成年人设计的,所谓正确的成长轨迹长大的天才们,是否真的如社会所愿,成为这个社会所需要人才未可知。但是15年后我们再看,不再有人把《哈佛女孩》作为育儿圣经,《三重门》却作为80后文学经典不断将地再版,似乎也给了我们一些不一样的启迪。



——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这个课题貌似有些宽泛,严格的说来,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共同的探讨。笔者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给出一二个人见解:

先,学习一定不是衡量才能和天分的唯一标准,学校也一定不是孩子是否能够成才的审判庭。由于社会资源的局限性,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解决标准化生产人才的问题。而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社会的认知也绝不能仅仅来源于学校。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中,就十分强调社会实践和社会志愿项目的重要性。社会实践不仅仅是走个过场似的乡村体验或者一日社工;而是真正的,让孩子融入到社会,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角色和责任,实现人格和思想上的独立自主。



样重要的是,对个性的解放。我们从小被灌输了太多类似的概念: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应该被安装到需要我们的螺母里,社会这台巨大而复杂的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容易忽视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简单来说,如果我们生来都是各式各样的螺丝钉,我们要做的不是打磨自身的尺寸,最后痛苦地把自己塞进不合适的标准螺母里,而是寻找和发掘合适自己的螺母。况且是这个社会中的钉子、订书钉、回形针呢?

这个社会须要创造钉子需要的锤子,订书钉需要的订书器,也需要每一个人找到真正自己适合的方向,努力把自己打磨成更优秀的钉子和订书钉。



后,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探求内心真正的渴望。小的时候你想成为科学家、成为警察、成为教师,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可能只想成为一个收入稳定的公务员,一个早出晚归的都市白领,一个考了大学考研究生考博士最后成为博士后的学霸……

不是梦想变了,而是社会的现实压力把你逼向你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的那个人。

这一点上,笔者十分欣赏西方的一种说法——间隔年(Gap Year)。部分学生会在高中毕业后,给自己停下来思考的一年空白期。在踏入大学校园之前,无论是去工作,去做志愿者,去旅行还是去享乐挥霍,停下来一年,除了学习,面向更多可能的未知。



文章的最后,笔者遑论韩寒式的教育,哈佛女孩式的教育,少年班式的教育,孰是孰非。但是有一点一定错不了:


每一个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都有无限可能,

我们即使难以抓住培养每一种可能的机会,

也不要斩断发展每一种可能的希望。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图鉴】




往期阅读(点击收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