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读书,别人开玩笑你都听不懂!

2017-10-28 瞰鉴


本期编辑:董倩

文 /作者:子聿      图 /花瓣

来源:子聿说(ID:ziyushuoshuo)


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地互相尊重呢?

--高尔基



1


前些天,一个段子莫名火了起来。喏,就是下边这个图。



看完这个段子,有人神秘微笑,有人一脸懵圈。


一脸懵圈的,我猜心里大概想的是:亮点在哪?为什么这个段子会火?室友为什么说他占便宜?他占了什么便宜?我旁边这个人是不是有病?这有什么好笑的?他居然笑了。


而神秘微笑的,他的心里只有五个字——朱自清,《背影》。


1917年,在北京读书的20岁的朱自清回到徐州,同父亲一起为祖母办丧事。丧事毕,他要回北京上学,父亲也要到南京某差事,父子两人便一同到了南京。他启程的那天,父亲送他去车站,一路上父亲对他嘱咐了许多,仍嫌不够,总是想再为他做些什么。


到了车站,父亲看到月台上有卖水果的,便一定要为他买几个橘子。朱自清看着父亲为他买橘子的蹒跚的背影,眼泪流了下来。八年后,写了这篇著名的散文——《背影》。


父亲在去买橘子之前对他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2


开玩笑是小事。


比如上边这个段子,无非是大学男生间的打趣调侃。这种“爸爸与儿子”的梗,小学校园里就遍地都是,毫无新意,也并不高雅。而读书是则是大事。一提到读书,我们往往把它联系到人生,命运,理想。


似乎读书与开玩笑之间,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不仅在人们眼里它们大相径庭,仿佛它们自己也永远不会有交集。


可事实证明,玩笑关乎读书,进而关乎人生,命运,理想。


如果那位“同学”没有读过《背影》,就要被段子中的“我”白白占了便宜,连拆穿的能力都没有。


如我是段子中的那个“我”,我大概以后再也不会跟这位同学开玩笑了。原因很简单,虽然他让我白白占了便宜,但在他的身上我找不到玩笑的乐趣,我的梗他不懂。随之,这段友情也会渐渐变淡。


然后呢,“我”会重新寻觅一个能与我聊得来的朋友,建立一个读书人的圈子;而“同学”当然也会去找一个说话听得懂的人相处,建立一个属于他们的圈子,从此两个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一个人交往什么样的人,融入什么样的圈子,难道不会关乎他的人生、命运和理想吗?


3


电视剧《欢乐颂》里有这样一个桥段。


曲筱绡、赵医生、安迪、奇点四个人打牌。安迪头脑精明,加之奇点的配合,连连胜利。而小曲和赵医生则败得很惨。


安迪笑话奇点时说了一句:“亲爱的麦克白夫人,您的手也不干净啊!”


在场的四个人中,只有小曲不懂其中含义,甚至不合时宜地取笑奇点是“受”,牌局就此不欢而散。而且因为这句话,赵医生觉得小曲与他不是一类人,甚至萌生了分手的想法。


毕竟是电视剧,事后安迪、奇点仍与小曲是朋友,赵医生最终也没有跟她分手。但是在生活里,一个听不懂的玩笑,也许就成了两个人之间裂开的一道鸿沟;一句不合时宜的话,也许就成了彼此老死不相往来的始作俑者。


那么“麦克白夫人”到底是谁?她是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中麦克白的妻子,是贪婪、狠毒、阴险的化身。当然了,她也有爱与温柔的一面。如果麦克白是一个牺牲品,那么他的夫人就是不可抗拒的外力,是促成悲剧的元凶。安迪口中的“麦克白夫人”是“帮凶”的意思。


而小曲完全不知道这些,她把“夫人”粗暴地理解为“女”,还取笑奇点是“受”,这简直是贻笑大方。


4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很多很多年前,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我参加过一个饭局。那时我只是一个小孩子,只知道吃饭和听别人说话。


桌上有一个大人物,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反正听说话好像是除了七十二变和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之外,什么都会。这个大人物还带着一个女人,说话拿腔拿调,搔首弄姿。两人说了很多不着边际的话。我虽然少不更事,虽然血液都在消化道,但还是感觉到了桌上大部分人都不太喜欢他俩。可是,大概是因为大人物太“大”了,又或者大家都拘着面子,没有人放腔去怼他们俩。


这时,一个人起身敬那个大人物和大人物的女人酒,他说了一句话,是那次饭局上我唯一记到今天的话,他说:“嫂夫人端庄静雅,闲花淡淡春。”大人物和他的女人听了,乐得像烧开的水。


很多很多年之后,我知道这句诗出自张先的《醉垂鞭·双蝶绣罗裙》。更重要的,这是张大诗人填的一首描写妓女的词。


5


我们常说“好的婚姻从来都是势均力敌的”。其实不只是婚姻,一切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在势均力敌的基础上。


一旦天平失衡,一方会变得更高,另一方则会变得更低,然后这种关系就会破裂。我们又常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我总觉得,有文化的人才真的可怕。因为他们在吊打你时,你都感觉不到疼痛,却死的很惨。


这个世界也不那么善良,它常把开你的玩笑当做一件乐事。你是选择反击,还是选择忍受呢?


作者简介: 子聿,一个不太着调但非常靠谱的语文老师 ,与诗书死磕到底 ,美读签约作者 ,诗词世界签约作者 ,  公众号:子聿说,   ID:ziyushuoshuo



延伸阅读


不读书的年轻人,你将“死”于35岁



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诗人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严歌苓曾经在《读书与美丽》中写到:读书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之后便产生了一种存在。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无论怎样,都不得不说:读书,会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01

几年前,表妹去相亲,对方是一只优质股。帅气,在政府部门上班,工作稳定,所有人都看好这门亲事。虽然只见过一次面,表妹却坚决不同意。

我们问原因,表妹答:没文化。和他聊天,他努力想表现幽默,讲的却是微博上被传烂了的段子;点菜时,简单的几道菜,他还念错了菜名;单位的情况,一问三不知。

学企业管理的表妹,想和在商务局工作的他交流下专业问题,说到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他一脸惊愕。

表妹总结陈词:这样不读书的人,再光鲜,也不能要。

亲戚们为这门亲事可惜了很久。去年国庆,我回老家,却偶然听到这位男士的消息:因为一次竞聘失败,他被调到了冷门科室。虽然愤愤不平,却没有能力也没有气魄,不敢辞职出去闯。

35岁的人了,白天在单位混日子,晚上在家以酒浇愁。


02


我不否定,有些人,一辈子不读书也活得很好。但读书一定有一种作用,那就是让人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看过一篇演讲叫《听说,绝大部分人死于36岁》,说:12年一个轮回,到36岁,家庭、工作、生活都趋于稳定。但36岁以后,又会截然分成两种人生:一种是重复着36岁;另一种就是开始寻找新的人生。

一个人读书越多,阅历越丰富,自身能力就会越强,也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通过读书获得了更大的后劲,他们的人生,自然就会开挂。

这在20几岁时,可能并不明显,但在更拼「内功」的30多岁,便会暴露无遗。

所以,有些人,三十五六岁就已经「死」了;有些人,三十五六岁才刚刚出发。


03


当然,这里所说的读书,并不是指非得读一个好的大学,甚至也不指一个高的学历。它指的更是不放弃学习,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网上有一个问题是:你上那么多年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座二三线城市,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或为人父,或嫁作人妻,劳累奔波,洗衣煮饭,何苦折腾?

当然要折腾啊。

因为只有不停学习,不停折腾,谈吐才会自信,举手投足才会大方得体。

因为只有折腾,才能看到深层次的内心,你终究会知道,一切努力,最终不过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因为只有折腾,只有不停学习,才能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


编者后记:

一位智者曾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

所以,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比读书更重要的是寻找一位好老师。

但在小编看来,有时书籍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多阅读圣贤的书籍、多体悟圣贤的思想,我们就可以越多的继承智者、圣贤的智慧与能量。

即使读书不会给你带来直接的财富,但是读书可以使你内心富足。

当你爱上读书,你便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偷偷爱着你。

而在书中更丰富的世界里,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有什么收获?

自然的恩典,静候您的分享。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图鉴】




往期阅读(点击收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