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被孝顺绑架的过度医疗,谁来化解?

2017-10-30 瞰鉴


本期编辑:董倩



1、我只是个小医生


认识田欣很戏剧化,她陪着妈妈来看病,结果自己在门口哭得惊天动地。还没有等我问清楚病情,她已经哭着把家里的事和我说了一大半:


从小父母离异,母亲一个人把自己拉扯大,自己一个人在北京漂着,虽然人长得漂亮也勤奋但坚持不肯潜规则所以演不了特别好的角色……


正常情况下,只有在万般无奈下,病人才会将这些个人隐私都全盘托出来。这时候,我认为她太迫切地需要我的帮助。


翻开田欣妈妈的体检报告,其他都很正常,唯独尿酸偏高,肾脏B超检查结果的那一页有不少折横,“4.5cm”下划出好几道笔迹。


母女俩的坐姿也很有意思,妈妈一直贴着田欣坐着,一只手搂着女儿的胳膊,另一只手握紧拳头搁在膝盖上,田欣则睁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盯着我。


“从影像特征上来看,您的肾囊肿是良性的,大小也还不足5公分。个人建议,一、密切观察的同时注意饮食和休息;二、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做一次检查,看看囊肿增长速度。”


“妈妈,您看这个医生的答案和**医院的医生是一样的,所以你就听话嘛!别想那么多了好不好?我一定会努力挣钱养您的!”


看着田欣妈妈迟疑的脸,我叹了口气,把囊肿看得异常紧张是很多中老年人的特征。临近中午,门诊也没有其他等候的病人了,我便多花了点时间,跟母女俩解释了下:


囊肿在肾脏肝脏这类实质性器官上都比较常见,患病人群也比较普遍。除非长得过大,压迫到脏器产生不良症状,才需要手术干预,而良性囊肿做治疗有较大的复发可能。但一般来说,囊肿长得速度比较慢,比较建议观察。


“欣欣啊,你说,这个医生是不是太年轻了点?”母女两离开的时候,我又听了一遍被病人评价了很多次的话。



2、第二次见:术后复发


第二次田欣是三个月之后,眼睛里的泪水啪啪啪地滴在了我的桌子上。如我所料,田欣妈妈果然在本地一家口碑不算太好的医院做了腹腔镜手术,对肾囊肿进行了开窗引流。


然而,三个月后的复查结果让母女俩目瞪口呆,同样的地方又长出了囊肿,大小又回到了术前的水平。这时医生给出的回复也在意料之中:“囊肿手术后有一定复发率,在没有产生症状时,建议观察。”


“田欣,上次我就和你说过,囊肿的表面和内部都会自我愈合,当细胞没有被清除干净时,就有可能会复发——你妈妈就属于这种情况。


不过,即便是最优秀的医生,也难以保证术后囊肿不会复发。所以,这并不是手术失误。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可以做也可以不做的手术,在之前的情况下,你妈妈的囊肿完全不会危及身体健康。”


一直沉默的田欣妈妈终于开了口:


“肖医生啊,真是抱歉了,这事是我不对。我觉得你看着那么年轻,就怀疑你说的不需要治疗是忽悠我的。我以前觉得,医学都已经那么发达了,我这又不是绝症,哪有治不好的呢?而且啊,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总觉得身体里长了一个不应该长的东西,所以心里一直疙疙瘩瘩。”


“阿姨啊,我们人呢,其实和机器差不多,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有一些小问题。这时候,您不能因为害怕就乱投医,而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其次呢,您要保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体检,不能让这些问题失控。这样,就不会有太多危险了。您看,您最近的脸色比上次难看多了,一方面肯定是为自己病着急着,另外一方面,也跟手术有关,全麻对身体的伤害挺大的。”


“我现在是明白了,可我想不明白,为啥那时候我就听不进去?还连累了女儿。本来她这次可以接个女二号的角色,就因为我手术给黄了。”


一旁的田欣也抬起了头:“医生,你说的这些其实我都明白,可架不住我妈不明白。她年轻时候吃了一些苦,落下了腰酸的毛病,就非说是囊肿引起的。手术前我都劝了她很久,但我妈给我扣帽子,好像我不同意她做手术就是不孝。”



3、被孝顺绑架的过度医疗如何化解?


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田欣妈妈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由于老年人对各类信息缺乏基本的辨识能力,他们更常接受的是恐吓性信息,而非劝说性信息,比如在朋友圈里转发“出事了”、“此文必读”、“太可怕”。在对这类信息的接受和解读中,他们会进行选择性阅读。


2016年,“后真相”这一词语的使用率是2015年的20倍,其原因在于,传播学者们发现了在“后真相”的语境下,事实似乎变得不再重要了,受众们只关心什么“感觉像真的”。


对于相当一批缺乏基本辨识能力的老人来说,“后真相”时代在他们寻求医疗救治时同样存在。因为希望免予危险,他们往往会将情绪置于真相本身之前,只看到有利于自己的那些信息。


换句话说,田欣妈妈因为太希望自己身体健康,所以才会一意孤行地选择腹腔镜手术,却忽略了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及后遗症。


在这样的背景下,田欣根本不知道怎么化解母亲的各类要求,只能在“孝顺”的指令下放弃理性和主见。但对医生而言,这些沟通则应该去尽力完成,至少应该让患者清楚地知道哪些信息是真的,哪些是不可靠的,还必须让患者知道,并不是孩子支持做手术才是孝顺。


在过去,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病人会尊重医生的决策。然而,让病人遵从医嘱如今已成为一个国际性难题,但它的确重要。


在部分医生(医院)被市场导向驱动以及各类虚假信息到处飞的双重挑战下,每一个医生都要告诉自己的老年病人非常确切的信息,才能让这个群体免受过度医疗之苦。


当然,如果下一次再意识到田欣妈妈因为我的年轻而怀疑我时,我会请隔壁年长的教授一起来帮我说服她。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图鉴】




往期阅读(点击收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