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苍生大医》
转自天津北方网讯:“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这句话,是张伯礼在抗击非典时说的,17年后的武汉保卫战,他践行了这句誓言。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用现代科技与之结合,让它发扬光大,这是张伯礼毕生奋斗的事业。
5月17日,天津卫视将播出《苍生大医》纪录片,从初心使命、科学探索、师者追求等多个层面,展现张伯礼对于中医药现代化的孜孜以求和家国情怀。
中医,历经千年,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如一盏灯,庇佑着中华民族一次次转危为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一次次决策部署,一次次实地考察,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对于张伯礼来说,探索中医药现代化的初心,来自早年的兴趣与学习。上世纪六十年代,张伯礼曾在渤海边一个渔村从医,目睹一位老中医用一剂大承气汤,治好了一位患者的急性肠梗阻,这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医的古老和神奇。直到1979年,张伯礼考取天津中医学院的首届研究生,经过系统学习,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的思想,开始深深影响着他。
张伯礼同学吴仕骥回忆:“我们毕业的时候来讲,大部分都是对一本古代典籍和某一个方法进行的论述。校长毕业论文做的是舌底诊研究。大家都是目测,都是眼睛看,难免有误差,但是这时候他希望做一种客观化,我想这样来讲,他就起码在思路上很开阔。”
长期以来,中医诊断仅仅依靠“望闻问切”,缺乏客观、量化的分析,同一种舌象往往得出不同的诊断结果,而这,也造成了很多人所谓中医不科学的印象。
面对质疑,张伯礼尝试运用计算机看舌象,拍摄了一套舌底诊图谱,总结了2275名健康人和千余名高血压、冠心病、肝炎、肿瘤患者的舌底观察结果,让证候学有了数据的支撑。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肯定中医药的贡献。
“中医药古老却并不落后”,数十年的探索,也让张伯礼的这一信念愈发坚定。
早在 1999年,为了摸清复方丹参方的有效成分,一项关于《方剂关键科学问题基础研究》的科研方案,正式入选国家973计划,张伯礼担纲首席科学家。
“特别是方剂,谁跟谁配在一起最好,我们以前都是从经验的角度去做的,现在要把它从经验,变成一种可证实的、能够被现在的科学认知的理论。”
张伯礼博士生、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张俊华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组分配伍的理论。
中药组分,就是从传统中药中提取出有效的成分群,可在细胞、分子药理水平相对清楚地揭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能根据不同病症重新配伍成方。
从2008年开始,张伯礼就在中医药大学建设了中药组分库。对每味药,进行科学分析。如今,库里已存放有6万多味中药材。方剂研究团队每天几乎16个小时扑在实验台前,寻找中药的有效部位、作用途径、主要靶点,在数万种组合中寻找最佳配比。2020年,他们迎来了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成功筛选出了抑制病毒的有效成分,进而推动了新药的研发创制,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苍生大医》一片历时半年拍摄,通过深入采访,生动记录了张伯礼为了中医药现代化,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从2003年非典来袭,他曾试着将两副中药送进红区,到多次请战终于获得批准,组建全国第一个中医红区;再到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摘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些国外评委言辞直白,“这个奖并不是颁给传统中医药的”,张伯礼曾经深受触动……一个个生动故事,展现了他的毕生追求。
从抗疫胜利走向未来,继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的千年瑰宝,正在焕发出新的光彩。(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点击文章标题观看
纪录片 | Life生命- BBC经典纪录片(10集视频合集)
精彩合集推荐
点击图片或文章标题即可悦读
精彩合集推荐
点击图片或文章标题即可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