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几十年做一件事儿是种什么体验

2017-04-30 中政智库

中政智库.  [最全面]

”聚焦最新时政热点,紧扣中国高层动态“



你喜欢你的工作吗?

你有热爱的事业吗?

你有每天都坚持做的事情吗?

你有因为坚持而感到开心吗?

或者疲惫?

还是幸福呢?



有些人用几十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情,坚守一个岗位,服务一方人民,追求一个梦想。听上去有些枯燥和辛苦,但我想他们认为最贴切的词语是“值得”与“自豪”。


不停的接任务是我的信仰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杨芙清院士已经84岁了。从中国计算数学专业第一个研究生到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百万次多道运行操作系统,再到研发中国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大型系列机操作系统、主持完成我国第一个大型“集成化软件工程支撑环境”。她人生中的每一个重大转折,都映射出国家科技发展的轨迹。


20世纪60年代,我国能源行业急需装备先进的计算机来处理大量的地质勘探数据,面对国际上的严密封锁,北京大学接到了研制每秒100万次的大型计算机150机的任务。杨芙清则负责研制150机的多道运行操作系统。


整个团队只有杨芙清一人在苏联见过和使用过计算机。在无资料、无设备、无经验的情况下,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成了常态。1973年的一个清晨,150机传出了清晰、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声。中国第一台百万次数字计算机和第一个多道运行操作系统软件研制成功。


70年代,全球计算机开始向系列化发展。还未来得及好好休息,杨芙清又接到了一项高难度项目——负责DJS200系列机中240机的操作系统设计。杨芙清带领团队研制完成的240机操作系统,是我国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大型操作系统,“在国际上也无先例”。


结束240机的研制后,凭着对软件发展动向的敏锐观察,杨芙清又开始研究软件工程核心支撑环境,这就是从“六五”到“九五”、跨越4个国家五年计划的“青鸟工程”的起步,这一工程标志着我国软件开发由手工作坊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变革。


“一件事情做完了,画一个句号;句号放大了就是一个零,所以要‘而今迈步从头越’,永远往前走。”


一辈子琢磨一件事情也挺有意思

60年前,22岁的张纪淮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专业毕业后来到中央气象局。现在,他已经是一位82岁的老人。


1958年,他被选送到苏联学习人工影响天气。我国从1958年开始组织开展云雾物理研究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1972年,张纪淮开始参与组建我国第一个云雾实验室,这是进行云物理实验必不可少的硬件。这个国家重点课题,遭遇了人力物力等重重困难。11年后,云室终于建设成功。


如今,云雾实验室仍然静静地矗立在中国气象局大院里,岁月流转,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模样。无论仪器设备,还是办公环境,都比以前好了很多。


随着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水平和服务效益不断提升,成为世界上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在防灾减灾、生态建设和重要活动的气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好地认识这千姿百态的云,有助于深入了解大气环流的演变,促进天气和气候变化的研究。60年和云相伴,让张纪淮养成了时常抬头看天观云的习惯。“成云致雨的过程,我们还远远没有搞清楚。云里面,还藏着太多的秘密。云的脾气,我们还远远没有摸透。”


只要还能动,我就要出诊

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特诊一室,95岁的张琪老先生依然坚持每周出诊。在七十五载治病救人的时光里,他行医不怠、笔耕不辍,用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诠释了“医生”这个称呼的意义。


20岁从医,75个春秋,张琪始终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他精通中医内科,尤擅肝病、脾胃病、心系病、神志病的治疗。去年春节,家人试图劝说年事已高的他不要再出诊了,他却不肯,“我身体还行呢,治好一个病,就是救活一个家,只要还能动,我就要出诊。”


今年1月4日,是张老出诊的日子,患有胆囊炎的张老在清晨便略感身体不适,可他还是坚持来到了诊室。“老师,您手怎么抖呢?”刚看了前面几个病人,一旁实习的学生便发现了张琪的异常。“不碍事,叫下一个进来吧!”直到在同一家医院工作的女儿张佩青闻讯赶来,他才“被迫”停止工作,大家发现,张老的体温已达39度了。女儿忍不住大哭起来,“都烧成这样了还给别人看病!”张老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小声嘀咕着“我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都是大老远来的,别让人家白来一趟……”


除了工作,张老先生也从来没有停止学习。“姥爷经常对我们说,多读书、多看报,不要落伍了,接不上轨了。”同为医生的外孙王海说,姥爷乐观积极的态度时常感染孙辈的年轻人。


寂寞的工作也必须有人来做

 几十斤重的密封堵盖一打开,刺鼻的气味立马涌出来,这是火炸药的味道。火炸药异常敏感,一丁点磕碰,甚至衣服擦出静电,都可能瞬间引爆,几千摄氏度高温中蘑菇云腾起,人就“灰飞烟灭”了。


这是国家一级危险岗位的“日常”,身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徐立平的工作就是带领同事,给固体燃料发动机的推进剂药面“动刀”整形,以满足火箭及导弹飞行的各种复杂需要。


30年来,在这个全世界都无法完全用机械代替手工操作的岗位上,徐立平忍耐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与寂寞,以精湛技艺和过人胆识“雕刻”火药,将一件件大国利器送入云霄,从航天“蓝领”一步步成长为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


每当重大航天发射任务成功、举国热烈欢腾时,有谁会想到,直上九天的大国重器,也曾在寂静郊外的厂房里,被一群手持刀具、样貌普通的师傅削削铲铲过。


赶上重点型号投入批产时,任务重、周期紧,经常是“五加二,白加黑”,仍满足不了进度要求,时不时还得钻进发动机“挖药”。这样的工作,不是谁都能忍受的。曾有半年,整形组招的3个年轻人,没干几天怕了,全都走了。


然而只要上班,危险就无时不在。一位工友就在工作时不幸牺牲,这成为徐立平多年不愿提起的痛。刀惹的祸还得从刀上想办法。徐立平和同事们琢磨着要改进出更好用、更安全的刀具。


一天晚上,徐立平看到儿子用削皮机削苹果,他突然有了灵感。第二天一上班,就带领大家设计、加工,反复调整刀片角度。经过不断修改完善,一套半自动整形专用刀具诞生了,切削,称量,废药处理一气呵成。


“过去4个人一天整6台,现在一天能整24台。”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就这样,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徐立平根据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整形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设计、制作和改进了几十种刀具,其中9种申请了国家专利。


那台半自动整形专用刀具,被命名为“立平刀”。


“航天系统里,像我这样的人很多,我还是更适合默默无闻。”徐立平最想做的,还是和同事们一起钻研机械化药面整形技术,“我希望有一天,我这个工作能被机器完全替代”。


大视界李克强4月27日在京考察并召开座谈会。阵容“超强”:4位“副国级”、29位部长、109家央企和10家国有金融机构负责人。只为哪一件大事?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进一步推进央企“双创”,带动创业就业。








 猜你喜欢

创建文明城市新要求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控制房地产炒作是雄安的第一个挑战

到2020年的养老政策新部署



-END-

本文由中政智库整理编辑发布,请获取授权后转载



欢迎奔走相告

~求关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