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副中心、雄安新区、第三波动作要来了

2017-05-21 中政智库

中政智库.  [最全面]

”聚焦最新时政热点,紧扣中国高层动态“


5月17日,北京市委召开十一届十四次全会。会上研究讨论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送审稿)》,一致同意将《总体规划》按程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市委书记郭金龙更是明确了北京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

《总体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明确了北京未来发展的基本框架、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会议最新思路分析1

值得研究的是,在谈到完善城市体系时,郭金龙表示: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目的就是改变单中心聚集、城市“摊大饼”的发展模式。


大家都知道,三月公示的城市规划还只是“一主一副,两轴多点”,如果说“一区”就是4月宣布的雄安新区,那么“一核”又是什么呢。


可能有朋友注意到,今年开始,各大权威媒体在提到北京主要城区时,多了“东城、西城等北京核心区”这样的表述,所以,“一核”会不会就是东城和西城组合起来的北京核心区。


会上讨论深度融入协同发展问题时,郭金龙更是指出了发展的具体路径:充分发挥北京“一核”的辐射带动作用,共同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要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当成自己的事,形成与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功能分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


市委书记的这段话非常明确的提到了三个重要内容: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后两个规划已经开始,那么关于中心城区的整改就是第三步大棋。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和区划细分都会有一定的变化,让北京能够更好的完成服务中央和建设宜居之都等多个工作。



北京区划调整发展历程2


2010年6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区划调整,东、西、文、武四区变两区。


从实际效果看,此次的区划调整有明显成效,提升了核心区发展水平,增强了首都服务功能;整合了行政资源,提高了行政效率;优化了城市空间,更好地整合利用资源;提高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




但是,这次的行政区划调整还没有从根本上破解一些阻碍北京城市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建立中央政务区就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重大举措,无论对于解决北京自身的发展问题还是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建立中央政务区的最好时机3


中央支持:

中央进一步明确了首都的功能定位,推动东、西城合并,强化中央政务服务功能,弱化中心城区的经济功能符合中央要求。


承接空间:

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也为东、西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提供了承接空间。


现实基础:

2010年7月在行政区划调整之初,北京就确定了行政区划调整要遵循“调整区级、街道不动、深入细致、平稳有序”的基本工作思路。


这7年,东、西城政府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提升服务效能、城市环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均衡发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这些经验为进一步推进东、西城合并,建立中央政务区奠定了现实基础。



建立中央政务区的重大意义4


建立中央政务区的路径:

进一步推进东、西城合并,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央和国家的北京政务中心区,成为一个以中央政务服务为主导功能的首都核心功能区。


厘清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城市功能: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表示,东、西城区是北京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空间范围本来就不大,为中央政务服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功能就已经足够支撑这个区域的发展,完全没有必要去构建“大而全”的经济体系。推动东、西城合并,使中央政务区成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核心载体。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必然选择:

北京的问题,究其根本是功能太多造成的,为了实现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疏解非首都功能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北京的首要任务。建立中央政务区是落实首“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疏解北京非首都功,破“大城市病,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然选择。



中央政务区体制机制探索5



1.建立首都财政体制

弱化中央政务区经济功能,取消经济考核指标,实施收支“两条线”和预算制管理,根据目前东、西城两区的财政支出情况,核定财政支出基数,编制中央政务区财政预算,确定合理、稳定的增长机制,财政支出专项用于城市管理、环境建设、社会治理、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历史文化保护等重点工作。


2.完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制

整合两区各自独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统筹东、西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缮等工作,将北京老城区作为整体进行保护,将首都的传统文脉作为北京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根基。建立中央政务区文化资源统筹发展机制,统筹布局区域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新重要承载区建设,提升区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推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3.探索首都城市治理体制

从城市管理到社会治理再到安全稳定,运用大数据理念、方法和技术倒逼政府改革,重塑治理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领域,同样发挥好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积极探索建立与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适应的安全稳定体制机制,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发展大局。


大视界

最高法18日消息,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两年以来,全国法院登记立案数量同比上升(),当场立案率超过(),“有案不立、有诉不理、拖延立案、抬高门槛”问题基本根除。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33.92%,95% 




 猜你喜欢

中国与世界沟通的超级案例

提升市民文明素养要向深圳看齐

不能让“小官巨贪”成为反腐灰色地带

十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好经验



-END-

本文由中政智库整理编辑发布,请获取授权后转载

中政智库

微信号:zhongzhengzk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