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委联系服务专家,这项工作怎么抓

2017-09-30 中政智库

中政智库.  [最全面]

“聚焦最新时政热点,紧扣中国高层动态”


专家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依靠力量。重视联系服务专家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宝贵经验。


7月4日,中央组织部召开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座谈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对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进一步做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1

上海市委组织部

激励人才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才智



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搭建事业平台、充分发挥作用”作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和关键性举措,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国家战略,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求突破、在优化人才发展综合环境上求创新,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一是搭建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竖起“人才雷达”。人才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要素之一,“人从哪里来”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为此,上海与市场机构合作,于去年底启动了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从全球近3000万名专家学者中筛选出10万名260多个领域的专家,并为每位专家建立了科研信息档案,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在人才引进、人才评估、专家评审、数据统计、趋势研究、科技合作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撑服务。


二是推进创新功能型平台建设,筑起科技转化“立交桥”。依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布局了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干细胞、量子通讯等一批具有世界能级的重大科学设施和重点项目平台。


三是强化市场价值的激励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创业专家人才“名利双收”。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财富链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和科技红利。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撑起专家人才创新的“保护伞”。2014年12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揭牌成立;2015年4月,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落户上海;同年1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十二条意见。这一系列举措,为大力营造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是提升专家人才服务能级,打开专家人才办事的“方便之门”。上海已基本建成“一精、四专、一平台”的专家人才服务体系。高层次专家人才精品服务示范窗口,聚焦服务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千人计划”四个服务专窗,聚焦服务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覆盖全市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标准化、均等化服务。


六是千方百计纾解实际困难,消除专家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住房方面,明确在商品住房中配建不低于5%的公共租赁房,鼓励地区、园区向体制外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租房补贴,鼓励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利用自用存量用地建设人才公寓,占比可放宽至总建筑面积的15%。


医疗方面,每年组织开展院士体检和专家疗休养工作。定期安排特殊一线岗位专家赴华东疗养院体检休养。建立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就医“绿色通道”,安排专人陪同就诊。


教育方面,在海外人才集聚区域规划新建一批国际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学校开设国际化课程。



2

山东省委组织部

健全“四个有”工作机制,做精做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



近年来,山东省立足实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深化提升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水平,通过健全“有制度、有载体、有政策、有服务”工作机制,切实把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做精做实。


有制度,构建三级服务体系


一直以来,山东省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重要之举,逐步构建起多级联动、上下贯通的联系服务体系。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


2002年,出台《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及组织部门联系专家制度的意见》,首次将联系服务专家工作上升为党委制度要求。


201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专家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团结凝聚各类人才为目标,做好新形势下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


今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印发后,山东制定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17条贯彻落实措施。


二是层层建立工作制度。省委明确要求,县以上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班子成员,以及人才比较集中的部门、单位班子成员,都要直接联系专家人才。


三是分级建立联系名单。要求各级建立党委联系专家名单,并报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省委、省政府领导重点联系在鲁院士,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系泰山学者等省级重点人才,市、县两级和省属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名专家。同时,对名单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集中调整一次。


有载体,搭建施展才华舞台


一是搭建发挥作用载体。建立专家志愿服务基层制度,每年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合作、技术服务等对接活动,促进基层发展。


二是搭建联系服务载体。以“一库一网一平台”为主要内容开发建设了山东省人才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设立了“人才山东”网站,建立了党委联系专家信息库,收录各类人才专家5000余名。


三是搭建团结凝聚载体。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阵地,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开展国情省情研修。


有政策,激发创业活力


注重发挥待遇激励、贡献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三重效应,使专家在创新创造中有实惠、有荣誉、有地位,调动专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提高专家待遇。对在鲁院士每人每月给予1万元省政府津贴,每年20万科研补助经费,提供不低于180平方米住房,院士所在单位为其配备助手、秘书和专车,院士专车在省管范围内免缴过路过桥费。对省内外全职选聘的泰山学者,给予每人175万元人才津贴,免收个人所得税。为每名省首席技师、乡村之星、和谐使者每月发放政府津贴1000元。


二是支持专家参与重大工程项目。鼓励专家申报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组织专家牵头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及工程项目建设,开展原创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三是注重政治吸纳。省委、省政府定期召开党委联系专家座谈会,向其通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诚恳倾听专家的意见建议,将专家意见作为重要事项纳入人才工作重点督办范围,并逐一反馈。


有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开辟专家服务绿色通道。专门下发文件,建立上下联动的服务窗口网络,印制服务手册,简化工作流程,在出入境和居留、户籍、住房、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19项系统化、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二是关心专家身心健康。为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万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办理保健证,定期组织健康查体。在全国最早规定在鲁院士享受副省级干部医疗保健待遇,为每名院士指定专门保健机构,配备专门保健医生。每年暑期,省委、省政府组织高规格专家休假考察。


三是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将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宣传纳入全省人才工作宣传计划,每年从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中推选出10个左右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团队,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



3

浙江省委组织部

以一流服务为专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重才爱才是浙江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把服务作为浙江人才生态的核心竞争力来抓,提升服务理念,优化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机制,有力支持了专家人才创新创业。


促进服务主体多元化


浙江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主体的服务热情,不断提升服务的可获得性。


一是示范带动。201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党政领导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省领导带头结对联系高层次专家,搭建沟通交流“直通车”,当好专家创业创新的“后勤部长”。


二是考核推动。在“浙江人才新政25条”中明确,对人才服务有力有效的,要进行表彰,对因工作不力、服务不到位,导致重要人才流失的,要严肃问责。有位引进专家暂时没有住处,县里把常委宿舍拿出来作为过渡房,真正把服务做到了专家人才的心坎里。


三是政策撬动。发挥浙江民营经济活跃、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省级建立220亿元产业基金,通过参股、跟投等方式,撬动2280多亿元社会资本,已投资1556个项目,其中81%是专家创业企业。支持高层次人才服务企业向创投、孵化等环节延伸,催生出一大批市场化、专业化的服务机构。


力求服务供给精准化


一是协调成立“人才服务银行”。针对专家创业资金匮乏,但又惜售股份、无物抵押的境况,省委组织部牵头,协调省金融办、浙商银行、杭州未来科技城等单位,成立“人才服务银行”,为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专家分别提供最高1000万元和500万元的免抵押、免担保平价贷款,以及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有效降低了专家创业成本。


二是设立“国际人才板”。指导浙江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全国资本市场首个“人才”特色板——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板,并和沪深交易所合作建立上市培育基地,为专家创业提供股权融资对接、“创新债”发行、上市培育等20项服务。


三是发放“创业创新券”。针对人才初创企业“缺少弹药”的实际,大力推行创新券、创业券,形成人才点单、市场接单、政府买单的服务模式,专家创业可以凭券自主在市场上购买检验检测、市场推广、财会法律等中介服务。


实现服务方式规范化


一是简政放权树立服务导向。克服“以管为主”的传统思维,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服务上来。


二是集成资源优化服务流程。各地各单位普遍设立人才综合服务窗口,终结人才服务“九龙治水”局面。同时,将“窗口服务”延伸到“掌上服务”,建立统一公共服务平台,真正以专家“少跑路”跑出事业发展“加速度”。


三是精益求精提升服务体验。建立服务人才例会制度,常态收集、定期研究解决人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

深圳市委组织部

加强专家人才政治引领 画好同心圆 增强向心力



近年来,深圳把加强政治引领作为人才工作的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不断提高专家人才对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把握政治站位,树立导向保同心


鲜明的政治取向。既要业务上的“高精尖”、又要政治上的“明白人”,既不求全责备、又要德才兼备,关注人才的政治取向、政治观点、政治行为并作为必须坚守的“硬杠杠”。


全链条的政治把关。人才引进考察政治态度,多渠道、多维度了解识别人才“全息图像”;人才培养强调政治素质,把政治认同、思想共识摆在重要位置;人才使用突出政治标准,首先进行“政治体检”,确保同心同向、同心同德。


重视思想引领,春风化雨促共识


强化正面引导。市委组织部去年底创建市人才研修院,把政治引领作为第一职能,深入开展世情国情党情以及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一些专家人才在参加完赴井冈山研修班后,深受触动,意犹未尽,自发组队去延安再度寻访红色足迹。


注重因“才”施教。针对留学回国人才多的实际,突出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针对人才队伍年轻、大部分在体制外、思想活跃等特点,摒弃机械僵化的说教,建立“人才深圳”微信订阅号,以充满时代感、“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把党的声音传播到人才的“朋友圈”“手指尖”。注重以文学艺术等专家人才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党的声音。


注重政治吸纳,充分信任做主人


打造专家人才“红色方阵”。对高层次专家人才中发展党员做出制度安排,特别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领军人才确定了“一对一”的培养人,做到联系一批、培养一批、发展一批。


开启专家人才使用“旋转门”。推荐62名优秀高层次专家人才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市级班子换届时把高层次专家人才作为一个届别专门作出安排。日前,华大基因副总裁杜玉涛全票当选为全省唯一一名非公领域省委委员,并被推选为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提高专家人才“政治礼遇”。


关心工作生活,凝心聚力跟党走


关心事业发展。设立“千人计划”“孔雀计划”产业园以及深港青年梦工场、“国际创新驿站”等,为人才创新创业打造平台载体。建设院士村、院士驿站、国际人才社区等高层次人才宜居宜业社区,并设立创新创业服务站,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近距离、一站式贴心服务。关爱身心健康。


关注精神需求。建设人才主题公园、人才星光大道等永久性人才激励阵地,打造人才雕塑园、人才功勋墙、人才博物馆等宣传人才事迹,有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授予深圳经济特区勋章或荣誉称号,努力营造尊才爱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关怀配偶子女。对高层次专家人才家庭实行“三必访”,即重要节日必访、罹患重病必访、取得重大成就必访。


解决专家人才困难“四必帮”,即配偶就业必帮、子女入学必帮、合理需求必帮、权益受损必帮。


今天是9月30日,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烈士纪念日。 



他们,用鲜血捍卫国家尊严;他们,用生命换来今日和平。我们无法知道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但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必须被铭记,每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都值得被仰望。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牺牲的先烈致敬!岁月无疆,英雄不朽!


猜你喜欢

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社会治理中群众的力量

山西旅游体制“两权分离”深度推进

北京八大领域支持雄安建设

从42次集体学习看中央施政轨迹

斩断“招财手”刻不容缓!

看广东如何引导民间资金涌入实体经济


 

-END-

本文由中政智库整理编辑发布,请获取授权后转载


中政智库

微信号:zhongzhengzk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