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089篇文章
很久很久以前,拂面的树枝是温柔的,滴水的声音是暖心的,鸟鸣如铃,蛙叫似语……每个清晨我们都依然会站在这里,生机勃勃地迎接太阳的升起。野玫瑰和无花果沾着露水,我们看到了;温柔的春雨淋在身上,我们感觉到了;我们迎接柔嫩的新枝,仿佛是我们的呼吸吹绿了大地。那时,很少有人知道生命在哪里结束,世界从哪里开始。尖叫、欢唱、呜呜声和嗖嗖声——各种神奇的声音都是在互诉衷肠。今天要和你分享的书,叫做《八堂自然课:大自然教给我们的生存之道》,刚刚引用的这段话便是来自本书的前言。作者描述的场景,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这就是我们小时候身临其境所经历过的真实感受,不管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长大,我们都会受到自然的吸引,一步步迈向成长。这种吸引也许来自广阔的荒野,也许是墙角结网的蜘蛛,也许是雨后爬出的蚯蚓,甚至是路边砖缝里的蒲公英。可在一天天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我们默默接受了“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人可以改造自然”的可怕观点,却遗忘了童年时自然所带给我们的惊喜、快乐与感动。基于这样的观念,我们与自然的联结断开了,我们不再抚摸、轻嗅、仰望,我们不愿再静静等候一场日落,尽管朋友圈晒晚霞的照片并不少,可后期修图的时间,远长于驻足欣赏的时间不是吗?每天上下班经历同样的时间、路过同样的街巷、乘坐同样的地铁,仿佛一切都是在单调地重复,于是匆匆路过,根本没兴趣和动物、植物建立联系。但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蝉鸣已经消失近一个月了、早晚渐凉、正午的阳光不再灼热、吃栗子的季节又到了。本书能够帮助我们重拾童年的好奇心。本书作者盖瑞·弗格森,是美国知名的博物学家、科普作家、美国“国家地理”系列讲座讲师,著有24本自然科普图书。所以这本书阅读起来并不会有被说教的感受,虽然它叫“课”。我感觉它们更像是一篇篇散文,非常适合找一个安静的午后,坐在窗边,听作者娓娓道来,和你分享自然的故事。也许你会好奇,作为一个景观专业的公众号,为什么要在“入门精读”专栏中推荐这本书,它和学习景观有关系吗?当然有。到目前为止,这个专栏已经和你精读了15本书,虽然聊过有关当前自然生态所面临的问题,但还没有一本书是专门讲述“自然观”的。除生物学、生态学之外,我们这个行业大概和自然的关系是最为紧密的了,毕竟我们要依靠它们来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因此,是否具有正向的自然观念,是决定设计价值取向的根本问题。但可惜的是,我们在景观专业的学习中,所建立起的很多自然观念,并不是正向的;甚至更直白点说,是完全错误、盲目自大的。建立在损害自然之上的人居环境,它真的适宜人居吗?真的可持续吗?我手中有很多本关于海绵城市、棕地治理、植物生态修复、自然主义种植的书,但这些都属于技术流。对于刚入门的朋友,以及我这种想要重新思考景观价值的人来说,我们当下最需要不是“技术”,而是建立一种全新的“观念”。专业内确实没有这样的书,所以我只能到专业外寻找,《八堂自然课》正是这样一本可以为我们重建观念的书,而且它读起来很放松,一点都不晦涩、学术。
正向的自然观
八堂课具体都是什么,咱暂且放一边,我想先和你聊聊作者透过这八个方面,核心想传递的观点,也就是刚才我一直在说正向的自然观念,那何谓“正向”呢?作者的认识是什么?我们先讲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小故事。作者有幸结识过一位热爱自然的科学课教师,他认识一位农民,养着一匹老马,跑得也不快,但是老头儿一连很多年,每周都带着它去参加赛马比赛,结果都能猜到,每次都输。人们特别不能理解,有次一个朋友就问他:“你这匹马根本就不是个赛马,也没受过训练,你干吗总花钱让它参加比赛呢?图个啥?”那个老头儿就笑了,摸着下巴说:“老马是没机会赢,不过它喜欢那种融入的感觉。”虽然这匹马自己也知道不可能得奖,但是它与其他马一起奔跑的时候,它喜欢那种参与其中的氛围,它不是为了赢,它是为了感受到融入感。这个小故事是个特别棒的隐喻。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总想赢,强调科技的力量,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实际上融入自然,也可以是一种美好的感受。所谓正向的自然观念,指的正是打破我们跟自然之间的隔阂,恢复人类与自然之间天然的亲密关系。大量的研究都在告诉人类,根本没有单独的一棵树、一只狗、一朵玫瑰花或者一个人,世间万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真菌滋养森林的泥土,泥土为树木提供氮元素,树木开枝散叶释放氧气,氧气支撑起我们的生命。我们和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分享着这颗星球的资源。带着这个视角,反思景观专业,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以往认识中的误区,比如植物景观营造。有本非常经典的教材,就叫做《植物造景》,顾名思义,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状、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可是为什么这个颜色就是美?为什么枝条那样生长就是美?为什么三五棵植物以那样的高低搭配就是美?植物愿意被选育、被嫁接、被摆弄、被组合吗?既然人为定义了何为美,那说明我们也同时定义了丑——那就天然该被清理、剪除。每到盛夏,公园草坪里总会有一群工人匍匐在地上拔野草,因为野草的生长抢夺了景观草坪的营养,也破坏了整齐的美感。清理完之后呢?圈起围栏、立上标语——禁止踩踏。殊不知草是可以踩的,野草更可以,野火还烧不尽呢,外力的刺激会让它们的长势更强。植物造景,表面上看,我们是在欣赏植物的美,可实际上,我们只是将其称之为“植物材料”,而非视作“生命”。如今我们对待植物的态度,还不如中国古人。古人会将植物拟人化,在园中种植花木,装饰效果只是其次,更看重的是它们被赋予的内在品格、象征意义,比如梅兰竹菊的君子品质,莲花高尚纯洁的精神。当然,这种拟人化的行为完全是臆想的,没有科学道理,是人的主观投射。但从中你也能感受到,古人心目中的世间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所谓的“天道”,天之道既体现在人性中,也存在于植物、动物、山水中,于是将植物视作与自己具有着同等身份的对象,甚至是对标的榜样,便不足为奇了。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植物也自有其品性,与人并无差异,更不是可以肆意摆弄的“材料”。此外,古人还会注重植物与大自然之间蕴含的众多联系,艺花可以邀蝶、栽松可以邀风、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借助植物,哪怕古人只有半亩方园,也不会影响他与自然的亲密连接。
而在经历了现代科学的“祛魅”后,古人那种看待自然万物的艺术化理解与精神性追求,被一扫而空,我们恰恰继承了那些最不被正经文人看重、最庸俗糟粕的装饰美。让我们将关注点再切回本书。那说来说去,本书是不是只是想告诉我们一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呢?比如善待自然、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说实话,第一眼看到书名,我也觉得它可能特别老套,但是我误会了。关键就在于作者想要传达的“融入感”,“融入自然”和“尊重自然”有什么区别呢?打个比方,人们常说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那么“融入自然”就很像是以“胎儿”的视角看母亲,是在子宫内部来看母亲,看待自然世界。“尊重自然”呢?当然也是大自然的孩子,但已经是分娩之后的孩子,而且长大成人,可以站在母亲的对面来看待自然世界。在观念上,“尊重自然”还是人类选择站在自然世界的对面,形成面对面的关系,而且人类处在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自然处在消极被动的客体位置。如果是站在对立面,那么是尊重还是破坏,不过是一念之差罢了。“融入”则不同,不是“自然在那边,我们在这里”,我们就是自然本身,不是局外人,尊重是默认项,破坏必不可取,我们只能依赖自然达成自己生存发展的目的。书名虽然叫“八堂自然课”,不过我自己的感受是,其实作者并不是在借着自然的名义教导我们,而是从八个方面入手,牵引着我们重新回归自然母体。这八个方面分别是:接纳未知、相互依存、生物多样性、性别平等、尊重动物、效率至上、浴火重生、和长者的价值。是的,这八个方面和景观设计没有直接的关联,正如我在前文中所说,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全新的自然观。观念不发生改变,新技术应用只会成为虚假的泡沫,就像各地“热情”地建设海绵城市却收效甚微一样,他们只是符合标准地做了(至少表面上如此),但并不屑于知道为什么,以及如何令其有效发挥作用。我并不打算和你一一解读这八个方面,一是没必要,有些触动一定要自己感受,有些启发也需要自己领悟,别人替代不来;二是作者和译者的文字真的很优美,阅读时那种平缓丝滑的节奏,我本人粗糙的表达能力实在没办法向你描述清楚。我读专业书经常会读到脑仁儿疼——书是好书,但能换个翻译吗!!!但是这本书,简直清心明目、拯救双眼。不过,我的任务毕竟是要唤起你阅读本书的兴趣,所以接下来,我还是会选择其中两个方面,和你做简要分享。
接纳未知
如果你有时间,不妨到树林里、到那些不太有人为干预的环境中走一走,仔细观察一下眼前这一平米的土地,你也许会从中发现十几种完全不同的植物,更别提泥土下的昆虫、微生物。这一平米的自然所呈现出的复杂、物种间此消彼长的奇妙,远超我们人类的想象。事实上,我们很难完全弄明白此处正在发生的事情,更不用提一整片森林了。当我们用推土机随意改造地形,铲掉原有乡土植被的时候,我们的确破坏了许多美好的事物,且不自知。这并不意味着不要做任何干扰,这是不现实的,但我们理应对自己的行为有足够的觉察。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很擅长动用好奇心,去接纳自然传递给自己的信息。即便我们没办法深入地概括、分析,但会毫不吝惜调动全身的感官,去听、去闻、去触摸、去感受。“大自然的气味不胜枚举:美国黄松的树皮散发着香草的味道;夜来香和山梅花的芳香持续不散;松针带着胡椒味儿;鼠尾草的气味刺鼻;大雨过后的草场的气味沁人心脾;玫瑰、草木犀和蒲公英的叶子各有独特芳香。闭上眼睛,各种气息扑面而来,那种感觉就像周日早上,凑近刚煮好的咖啡或者刚出炉的肉桂卷闻到香气时一样。”在作者看来,后天的文化影响让我们患上了分类强迫症。比如这个东西有用,那个东西没用;这个东西有危险,那个东西安全;这是我的朋友,那是我的敌人。我们太容易把世界分成两极。再次面对自然时,我们会习惯性地认为小鹿、羚羊、草莓是好的,大灰狼、苍蝇、蚊子是不好的。在景观中,重瓣花是绚丽的,单瓣花是不值得被观赏的;漫山红叶令人陶醉,草花枯黄的茎叶却显得萧瑟。这也是二分法在作祟。这样的分类是多么可笑。大灰狼在东西文化中都是凶狠、邪恶的象征。可真实的狼群是什么样呢?它们非常尊重长者,如果狼群中有匹老狼,年轻的狼会把猎物的皮咬开,然后不吃,让老狼先直接吃它的内脏和肉,因为狼老了以后牙口没有力量,它咬不开动物的外皮。苍蝇能吃掉很多蚜虫和飞蛾幼虫,可以说是肩负着全世界农作物丰收的重任。再看看蚊子,它养育了鱼、蜥蜴、鸟、蝾螈等万千生物。同时,它还是可可树的主要传粉者。消灭一只蚊子可能意味着:啪!又少了一块巧克力。今年夏天,突然火了一个概念,叫“无蚊公园”,成都活水公园使用“高科技”,24小时不间断捕捉蚊虫。我当时挺想在“前沿关注”专栏里分析一下这个事件,但后来忍住了,怕影响心情。这是多么无知的一项决定,如果公园真的无蚊了,那鱼类、青蛙、蟾蜍、以及其他一些昆虫,要以什么为食呢?决策者了解生态平衡破坏后的结果吗?这和当年除麻雀的行为有何分别?果然,历史是个圈。活水公园是一座以展示水生态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但它恰恰向人们宣传了最反生态的理念,可能反面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吧。我知道这样说肯定不会让你就此喜欢上苍蝇蚊虫,我也一样,遇见了依然会迅速轰走或拍死,但是不妨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它们的体内含有和你我一样的化学物质,它们的出现有着和你我一样的生命偶然性,它们和你我一样深奥、复杂。
相互依存
“一只鸟被杀死了,随鸟而亡的是歌唱,随歌唱而亡的是杀死飞鸟的人。”如果你愿意接纳未知,重新感受自然,你一定会意识到万物相互依存的本质,没有生物能够摆脱自然这张巨大的关系网,这是作者要带我们了解的第二堂课。类似的道理,我们早已听说过很多遍,可在我阅读作者讲述的故事时,仍然会被自然界那些精妙的连接所震撼到。比如植物之间的关系网络,是非常智能的,让人意想不到。如果你在森林里边行走,看到一个小树苗从地上长起来了,然后周围全是高大的树木遮住了阳光,你会不会担心,小树苗照不到阳光该怎么健康生长啊?是不是过不了多久就会死掉?其实不用担心,这个小树苗可以活得很好。答案我猜你肯定想不到,树苗健康生长,靠的是真菌。森林中的这些树不仅根系交织在一起,它们还会被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体——真菌连接在一起。它们把蛛丝一样细的管状卷须插进树根,吸收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分。与此同时,树木通过真菌网络来获取无法用其他方法获得的氮和磷等基本营养物质。有了这张真菌网,树木就可以通过它们彼此交流,相互帮衬。林间的幼苗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光照,会缺乏碳元素,不能长高长大,此时真菌传递消息,其他强壮一些的大树会采取行动,一点一点地利用这个网络,把自身多余的碳和其他营养物质传递给需要的幼苗。著名的一行禅师曾给学生上课时,双手捧着一张白纸给大家看,问大家从这张白纸上能够看到些什么?学生不解,一行禅师说:“可以清楚地看到纸上有一片云。没有云就没有雨。没有雨,树木就不能生长。没有树就造不出纸。”接着,他继续让大家认真地看,“纸上有阳光。没有阳光也没有森林。没有森林同样造不出纸。”还能看到什么呢?他循循善诱道:“如果继续看,你们就会看到伐木工人锯断一棵树,将其送进工厂,生产出纸。多看一会儿,你们就会看见伐木工每天吃的面包原料是小麦没有小麦就没有他的口粮,所以可以说小麦也在纸里。”顺着禅师的思路,你和我也在纸里,因为纸是我们认知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张纸,包含了世间一切,你找不出可以排除在外的东西。时间、空间、地球、雨水、土壤中的矿物质、阳光、云朵、河流、热量,每一样东西都在这张纸里,连接在一起,相互依存。很多景观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面对开敞空旷的一片场地,我该从现状中分析些什么?我能从环境中提炼出哪些设计灵感?这与一行禅师提出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场地中看到阴晴、听到风雨、嗅到芳香、感受万物生长、望见历史沧桑吗?如果我们能用“相互依存”的视角,观察眼前的场地,相信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
最后想说:
好了,关于《八堂自然课》这本书的内容,我就和你精读到这里。作为一本博物学科普散文类的著作,它与咱景观专业学习,确实没太有直接的关联,但这“八堂课”中的每一个主题,都会对我们看待自然的观念、方式,有着莫大的启发。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如果你想造一艘船,最先要做的不是雇人砍伐木头、抓紧分配任务,而是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这本书,正是能激发我们对融入自然、重建人与自然连接的渴望。夏日的午后,站在老枫树下,当你微微一惊,意识到什么都不用做,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需要制订的计划,只有阳光、树荫和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时,你就能感受到美。马上就是十一假期了,不妨找一个秋日的午后,翻开本书,与作者来一场轻松、平静的对话。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喜欢这篇内容的话欢迎点赞、分享,拜了个拜~~
---
低产狡辩声明:由于目前学识有限,为了搞清楚一个话题,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论文,力求让自己的“现学现卖”显得稍微“专业”一些,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