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给厨师改菜单

徐贻聪 老徐札记 2022-07-19

前两天收到一个同事的短文,内中提到我在驻外期间为使馆厨师改菜单、使得厨师哭鼻子的故事,勾起我的回忆和思考,也想说几句闲话。

中餐有数千年的历史,世界闻名,风靡全球,广受欢迎。在世界各种餐食类的排比中,中餐都会出现在前三名之内。还据说,在全世界的各个地方,凡是有人类的地方,都会有中国人,也应该都有中餐,南美洲的秘鲁更以中国话的“吃饭”作为中餐馆的代名词,可见中餐受欢迎、被接受的程度。

遍布秘鲁大街小巷的中餐馆“CHIFA”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餐在外交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听说,在新中国的第一代使节中,有位大使曾明确指出,外交的成功有厨师的一半功劳。对于他的结论,我非常赞同,也一直将中餐及其艺术作为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与交友、开展对外交往密切结合,因为它的作用无可替代。我改厨师的菜单,让他“蒙羞”,都与此有关。

我理解,对外宴请不是仅仅为了吃一顿饭,而是让宾客对中国的文明有更多、更实际的了解和理解,增进对中国的感情和认知。一餐能令客人满意的中餐,会让客人留下长远的记忆。所以,我一般都会了解每道菜的菜名、制作方式、如何食用,以便增加客人的兴趣和好感。我曾多次宴请过古巴前国家主席卡斯特罗,每次在餐桌上都会深度谈及中餐烹饪和艺术,双方都很高兴,证明中餐确有效用。

徐贻聪夫妇宴请古巴领导人部分场景

我还意识到,用中餐宴请宾客,“菜单”的安排应该大有讲究。除去应有的组合,还要考虑客人的身份、宗教、喜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已经接受过宴请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期确定当次的菜单,主要目的是显示尊重、理解和介绍。厨师拟定的菜单,往往缺少这样的一些考虑,故而经常需要予以调整。我记得,我的厨师确实被我“逼哭”过,因为我曾经全盘否定了他的原始动议,弄得他手足无措,但事后却非常感谢我,认为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给厨师改菜单,也是一种“集思广益”,我把我的认知和经验也加到菜单上,对烹饪艺术并无影响,但明显可以增加中餐受欢迎的程度,还能感受到客人满意的心情和心绪,扩大中餐的影响和作用。直到多年后,还有我宴请过的外国朋友记得当年饭桌上的情景,让我确实高兴,还很有满足感。

我确信,中餐博大精深,在外交事业中会继续大有可为。




一根擀面棍的“价值”

一段电视片背后的故事

改革开放初期闯荡巴拿马往事














































































































感 谢 关 注
        老 徐 札 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