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非“原生家庭”的心理学:我不会被过去决定,自由就是被讨厌,最大谎言是不活在当下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如果你熟读公众号、知乎和微博,就知道这句话背后通常跟着某个狗血的童年剧场、失败的恋爱故事、不公正的求学经历。
这背后是“原因论”的心理学视角,,最常见的就是“原生家庭”理论,即认为人的一生是被原生家庭决定与影响的的,如果处理不好原生家庭问题,人一生都很难幸福。如果不幸,那是过去的锅;如果幸运,那是过去的功劳。
但略悲哀的是,我没见过几人觉得自己原生家庭没问题的,于是大家都是疲于治愈童年的人。
唯一令我困惑是,如果一切都是过去决定的,那现在的“我”的责任又在哪里呢?
我相信,“原生家庭”在学术理论上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这些年互联网在心理学议题上,有意无意地过度强调原生家庭、甚至歪曲理解这一理论,不禁让我阴暗地猜测,难道是因为这个理论好写好读还容易编故事?
在一些公众号的“原生家庭”思维中,“人”仿佛被简化为被动承受历史结果的机械,主观能动性被降到很低位置,人类只能默默承受以前的果,毕竟谁也没办法乘坐时光机去改变当初的因。结果就是,在阅读众多原生家庭故事后,我们或许会感到心被抚慰,但也容易进入怨恨的无力状。
如果你也对这类“原生家庭”故事感觉到有些厌倦,不妨看看截然不同的一本书——介绍阿德勒心理学的《被讨厌的勇气》,了解一下关于勇气、幸福和活在当下的学说。
01
不扯“原生家庭”的阿德勒心理学
曾听一位心理咨询师说,好的心理咨询至少应该有两步,一是帮助来访者承认问题、理清成因,包括处理“原生家庭”问题;另一步则是鼓励成长,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大人”,人有能力接纳过去的一切,有勇气走自己的道路。如果心理咨询的最后结果,是对原生家庭充满“怨恨”,那这个咨询是失败的,或者至少是不完整的。
阿德勒就是赋予人勇气的心理学。
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同时期的心理学大家,他曾加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后来跟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在很多方面都与弗洛伊德持差异化观点,一个明显差异是对“过去”的看法。
阿德勒不认同原生家庭、童年创伤之类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创伤不重要、过去不重要,“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作者岸见一郎更是不客气地批评, “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会如何呢?那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中。”
相较于主张过去决定我们,阿德勒的主张反过来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过去是过去的事情,但赋予过去什么意义,却是现在的“你”的使命。
岸见一郎还大胆地说,人人都有改变的能力只是缺乏勇气,人人都能获得幸福,世界出奇的简单。
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观点,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在胡说八道(我也暗自多次WTF),但我认为作者很好地完成了他的论证工作,至于如何理解、是否接纳,就是读者诸君的事情了。
这本最有冲击力的内容在最后,作者开始论证“活在当下”这个命题,认为人类只活在连续的刹那之间、过去与未来并不存在,人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就能感到幸福。
02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吧”
阿德勒心理学有三个基本原则——整体性、目的论与社会性。
这是立足于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且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放在很高位置,甚至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哪怕你是在孤岛生活的鲁滨逊,你的烦恼也来自于人际关系。
或者说,人类这一生物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能成为“人”。
但只要与人打交道就一定会受伤。“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但另一方面,人类又只能在人际关系中才能感受幸福。如何解决这些矛盾?阿德勒提供了一套体系,其中一个抢眼球的观点是“自由就是被人讨厌”。
岸见一郎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观察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岸见一郎甚至反过来认为,无法摆脱认可欲求,太在意他人看法的人,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如果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03
“井户端会议”哲学家的岸见一郎
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晓畅易读,但读者可能因此小看了这本书的内涵。
作者岸见一郎是学哲学出身,毕业时曾被导师鼓励要做“井户端会议哲学家”。所谓“井户端会议”,就是指江户时期妇女们围坐在井边洗衣服时七嘴八舌地聊天。由此,岸见一郎本人是希望自己写的东西通俗易懂、回归到日常生活。
在这本书中,他尽可能不涉及艰涩语言、专业词汇,努力用口语表达。阿德勒的思想也有这一特点,他曾在演讲中被听众质疑“这不就是常识吗?”,他则回应“常识有什么不好吗?”
这本书是以对话体写成,故事是一个青年挑战“胡说八道”、“误人子弟”的哲人,由此引发的一次次辩论、诘难,而青年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自己的问题。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无数次忍不住WTF?——但不要着急,你想怼作者的话,基本上书里的青年人都发起过挑战,哲人(作者)也努力老老实实地正面回答了。
总体而言,这本书有趣而深刻,我读到后面甚至忍不住站起来鼓掌,后来也送出好几本给亲友,希望你也能在这本书中有所收获。
============华丽丽分割线==============
安利的正文完,下面是这本书的摘录,不想被剧透可以跳过。
《被讨厌的勇气》摘录
简略版
01
引言
1、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02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1、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2、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3、“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4、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会如何呢?那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中。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5、“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一味执着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6、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03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1、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2、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的解释”。
3、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4、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
5、“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要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
6、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7、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也就会认为人人都是随时会愚弄、嘲讽、攻击甚至陷害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的敌人,而世界则是一个恐怖的地方。
8、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
9、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10、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04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吧
1、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这并不是虚无主义,而且正相反。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2、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3、事实上,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4、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5、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6、反复干涉的结果是孩子什么也学不会,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7、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8、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05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1、请你考虑以下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2、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3、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这种人是并没有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我”是自己人生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4、他们超越了“人生的主人公”,进而越位到“世界的主人公”。因此,在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总是会想:“这个人给了我什么?”但是,这一点恐怕就是跟王子或公主不同的地方吧——这种期待并不会每次都能被满足,因为“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5、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闷在自己的房间里就好比停留在杯子里在一个小小的避难所里一样。即使能够临时避雨,但暴风雨却不会停止。
6、如果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7、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8、经济地位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完全是“虽不同但平等”。
9、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如果能够认为“自己有价值”的话,那个人就能够接纳自我并建立起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
10、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就是同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06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1、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social interest)。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2、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3、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4、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5、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意”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6、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因为即使不特定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说,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具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认可。
7、“甘于平凡的勇气”。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但是,普通和平凡真的不好吗?有什么不好吗?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一点。
8、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07
关于“活在当下”
1、假如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那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
2、把人生当做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自降生人世的那一瞬间便已开始的线,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到达顶点,最终迎来“死”这一终点。但是,这种把人生理解为故事的想法与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紧密相关,而且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作“在路上”。
3、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粉笔画的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4、是的,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不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在他们看来,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
5、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6、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刹那。并且,蓦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当然,也有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但是,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了。
7、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8、应该去关注如何度过这一刹那。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法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但是,为了遥远将来的考试而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却是真实的存在。
9、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
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并且还要记住一点,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10、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11、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作者:这是个人公号的第一篇文章,主业读书自我治愚,分享读书的一些收获和感想,顺带做点价值投资交流,雪球ID是C4Cire,欢迎各位朋友关注、找我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