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体民众抛弃政权现象及其警示(三)| 梅新育

2017-02-12 梅新育 风云之声
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


解读科学,洞察本质

戳穿忽悠,粉碎谣言

导读

放眼更大的历史跨度考察,苏联解体和哈布斯堡王朝覆亡是更加典型的“主体民众抛弃政权”现象,因为由此而解体覆灭的不仅仅是一个政党、一个跨党派政治精英集团,而是有数百年历史的实实在在的国家实体。中国大陆同样存在类似风险,总结国内外这一现象的经验教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自述:

忧患之作,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子规半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前期参见:

主体民众抛弃政权现象及其警示(一)|梅新育

主体民众抛弃政权现象及其警示(二)| 梅新育


四、逆向歧视、逆向选择案例之三:哈布斯堡王朝的匈牙利特权

       哈布斯堡王朝覆灭,关键在于哈布斯堡王室通过1867年《奥匈协定》赋予了百年来叛服无常的匈牙利及其统治集团巨大的寄生性特权,导致本来是哈布斯堡王朝基本盘、奥地利帝国骨干的德意志族遭到逆向歧视,本来一向忠于哈布斯堡王室的克罗地亚等民族也被纳入匈牙利王国而遭到匈牙利人赤裸裸的全方位民族压迫,导致其被自己的基本盘抛弃。

哈布斯堡王室


(一)匈牙利特权决定哈布斯堡王朝覆灭命运


匈牙利曾受土耳其铁蹄蹂躏近 150年,主要是由奥地利军队浴血奋战而解放的,并通过 1699年奥地利等国与土耳其签署的《卡罗维兹和约》而确认奥地利对匈牙利本土、特兰西瓦尼亚等地的主权;1741年,哈布斯堡王室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加冕为匈牙利国王。但 100多年间,匈牙利始终叛服无常。奥地利在 1866年普奥战争中失败后,匈牙利精英借机进行政治勒索,通过 1867年《奥匈协定》把原本单一的奥地利帝国改造成了奥匈二元国家。


匈牙利人本来在人口、经济实力等各方面都不具备任何优势,却由此攫取了优于哈布斯堡王朝境内其他民族的全面优惠特权:


第一,除匈牙利本土外,还把特兰西瓦尼亚、一向忠于哈布斯堡王室的克罗地亚人和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划入匈牙利王国统治,甚至连上百年来奥地利军队浴血抗击土耳其侵略者而亦兵亦农开发、管理的军屯区也划归匈牙利,于是奥地利通过割肉造就了一个历史上疆域最为广大的新匈牙利王国。


第二,在奥匈二元帝国议会中,占全国总人口 2/5的匈牙利投票权与拥有全国3/5人口的帝国其他部分相同。


第三,在奥匈二元帝国共同财政中,匈牙利只承担 30%的共同开支,享受权利却与承担70%开支的帝国其他部分相同。换言之,在共同财政中,匈牙利所得比其付出多将近7成。


第四,制造了一个不平衡的奥匈帝国二元体制,匈牙利王国的政治结构高度一元化,马扎尔人掌握一切权力,在境内强力推行全方位马扎尔化,成为一个意志统一、行动有力的政治单元;帝国非匈牙利部分则保留了帝国原有的几乎全部民族矛盾,实施多元化政治,意志涣散,行动软弱无力,因此在帝国内部政治经济资源争夺战中始终无力与匈牙利抗衡,只能被动地充当“出血”角色。


第五,匈牙利政治精英攫取了不对称的掌权机会。除了哈布斯堡君主享有名义上的匈牙利王权之外,德意志族政治精英不能出任匈牙利公务员,匈牙利高官土霸王们则可出任奥匈帝国高官。奥匈二元帝国体制下新匈牙利王国第一任首相兼国防部长安德拉西伯爵后来就曾出任奥匈帝国外交大臣。到奥匈帝国晚期,匈牙利甚至要求建立自己的军队。

匈牙利帝国


在这样的逆向歧视制度之下,匈牙利贵族地主阶级源源不断地汲取德意志等民族血汗无偿转移支付供养而巩固、壮大其统治,直至20世纪初他们竟然还对麾下的“子民”享有类似初夜权的野蛮特权;遭受逆向歧视的奥地利帝国主体民族德意志族不可避免地在心理认同上集体抛弃了哈布斯堡王室;原本一向忠于哈布斯堡王室的克罗地亚人掀起了南斯拉夫运动,主张从奥匈帝国分离,与塞尔维亚王国共同组建南斯拉夫国家;捷克政治精英则企图效仿马扎尔人榜样,从帝国非匈牙利部分如法炮制分出一块自己的特权天地,而波希米亚本来近千年间一直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王国,波希米亚国王自从 1356年起就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7大选帝侯之一;……


哈布斯堡王室由此不再拥有可靠的基本盘,其最终覆灭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逆向歧视催生反马克思主义的奥地利学派


作为共产党人,值得关注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德意志民族,但国际共运未能率先在德意志民族中夺取政权,奥匈帝国德意志族中还诞生了反马克思主义最狂热、最极端的经济学奥地利学派。


之所以如此,通过探究哈耶克等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成长的历程与思想,笔者认为,部分原因是在奥匈帝国体制下,政府财政很大程度上成为汲取德意志族劳动成果供养匈牙利的工具,成为民族集团之间转移支付的工具,在奥匈帝国德意志族人民中激起了对政府干预、政府管理的极端反感,不可避免直接间接地给奥地利学派的理念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哈耶克本人出生于 1867年《奥匈协定》签署后 32年,生长于已不复拥有主体民族、民族混居且矛盾错综复杂的哈布斯堡王朝晚期,此时不仅匈牙利人依托政府体系攫取了优于哈布斯堡王朝境内其他民族的全面优惠特权,随着工业化而兴起的人口流动更让各种民族矛盾在帝国境内四处开花。

 哈耶克


这样的生长环境,不能不对哈耶克的思想观念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潜移默化地表现于他的经济理念,更明显地表现在他的一些与当今西方流行“文化多元主义”理念格格不入的关于移民、社群问题的见解之中。


(三)匈牙利特权体制巩固匈牙利落后经济社会体制


放在较长历史背景上考察,就总体而言,匈牙利族大众同样是匈牙利特权和逆向歧视德意志族的受损者。


理论上,他们有可能分享一点不劳而获转移支付的余沥,代价却是丧失了与先进文化、经济社会体制接轨而跟上时代潮流的机会;通过匈牙利特权,匈牙利权贵阶层巩固了自己把持一切权力的落后经济社会体制,把匈牙利大众更加牢固地锁死在被压迫、被剥削、被侮辱的地位上。



       废除匈牙利农奴制的并不是二元帝国体制下拥有特权的匈牙利王国,而是签署《奥匈协定》之前 19年(1848年)的奥地利帝国;由于贵族和教会在废除农奴制后依然掌握了绝大多数土地,奥地利帝国又变成匈牙利拥有特权(换言之即匈牙利贵族和教会拥有特权)的奥匈二元帝国,进一步的土地改革彻底中断,贵族大地主的压迫性统治得到巩固。


匈牙利最有权势的埃斯特哈齐家族(Esterhazy)拥有的地产历史上曾高达  700万英亩(约合283.3万公顷),到1914年仍有23万公顷之多;迈克·卡洛利伯爵在一战后的混乱中接管政权出任总理,后来被库恩·贝拉革命推翻,他拥有2.5万英亩土地、一座玻璃厂、一个煤矿、一处豪华乡村别墅、布达佩斯一套公寓、几处打猎小屋。


在 20世纪初的中欧,这些匈牙利贵族大地主及其宾客们甚至仍然对农民妻女享有类似初夜权的权利,在他们的射击社交聚会中,有项惯例就是向每人提供一个农家女作为床伴,迈克·卡洛利正是有一次在这样的活动中拒绝和提供给他的农家女上床后怀疑起了自己的性能力。[1]


在如此落后的体制下,奥匈帝国非匈牙利部分已经跃居世界工业化前列,寄生的匈牙利王国总体上则依然停滞在农业社会;一战后,一旦丧失从奥匈帝国非匈牙利部分攫取的转移支付,1000万人口的匈牙利立刻沦为“三百万乞丐之国”,实属必然。


对匈牙利王国体制的寄生压迫性质,一战战胜国也十分了解,非常厌恶。1918年11月,卡洛利率匈牙利代表团到贝尔格莱德投降,企图讨好法军路易·弗朗谢·德斯佩雷将军,却自讨没趣,对方态度冷淡地回答:“我了解你们的历史,你们压迫非马扎尔人。现在又把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罗马尼亚人和南斯拉夫人看作敌人;这些人都在我的手心里;只消一个手势,你们就完了。”[2]


1919年,时任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听到库恩·贝拉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夺取了匈牙利政权之后,对主导凡尔赛和会的美、英、法、意 4大国同僚说:“常常有人谈到要镇压匈牙利革命,我不知道为何要那样做,很少有匈牙利这么需要革命的国家了。就在今天,我和一个去过匈牙利并十分了解这个国家的人聊天,他告诉我匈牙利的土地所有制是欧洲最落后的。农民所受的压迫如同在中世纪,而且庄园制依然存在。”[3]


(四)暂时寄生性特权带来长久历史后果


在奥匈二元帝国体制下,匈牙利权势集团成功地从哈布斯堡王室攫取了全方位的寄生性利益;但哈布斯堡王朝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的拖累而崩溃之后,匈牙利在凡尔赛和会上遭受了在各方面都比奥地利重得多的惩罚:


失地。匈牙利不仅丧失了克罗地亚、斯洛伐克、伏伊伏丁那等非马扎尔人聚居地区,就连自 11世纪以来八九百年间一直与匈牙利历史紧密相连、占旧匈牙利王国几乎一半版图的特兰西瓦尼亚也被割给罗马尼亚。而且,和会将旧匈牙利王国边缘的一片领土割让给新生的奥地利,使得奥地利成为凡尔赛和会上唯一获得领土的战败国。[4]

 

赔款。协约国的专家们原本计划要求奥地利和匈牙利承担帝国的大部分债务和赔款;但在赔款委员会承担确定赔款金额任务后,他们两年后对奥地利接受了这个说法——“如果一个人靠救济生存,就不应该要求他还债”,承认奥地利没有任何赔偿能力。匈牙利则每年都必须用黄金和物资支付赔款。……


面对如此严厉的惩罚方案,参加凡尔赛和会的匈牙利代表团企图乞求宽大,其团长艾伯特·阿庞尼伯爵先后用完美的法语、英语和意大利语发表声明,指出对匈牙利的惩罚比对其他任何战败国都严厉,失去了 2/3的领土和人口,350万匈牙利人(匈牙利总人口1000万)将与母国分离;被切断了市场和原材料来源;还要赔偿巨额赔款;……


他争辩道,如果自决原则是公正的,就应该应用于匈牙利人,至少应该在将被分割出去的地区举行公投。


劳合·乔治认为这篇声明是精彩之作,当面称赞阿庞尼的雄辩,连“老虎总理”克雷孟梭也对他彬彬有礼,但这一切都不能挽回战胜国严惩匈牙利的决定,阿庞尼的雄辩为匈牙利赢来的只不过是增加多瑙河巡逻船之类些微让步。


1920年6月4日,匈牙利签署《特里亚侬条约》,接受割地、赔款等全部条件,匈牙利公共建筑上的国旗为此全部降半旗致哀。由于匈牙利各界没有深刻反思本族的历史错误,而是企图推翻《特里亚侬条约》,恢复不是靠自身实力、而是靠哈布斯堡王室逆向歧视选择才攫取得到的版图与寄生性利益,匈牙利精英阶层此种心态企图尤甚,这个国家在20世纪数次把自己推向大国卒子地位和动荡深渊:

《特里亚侬条约》


大特里亚农宫:条约签署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匈牙利靠拢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依靠法西斯阵营之力,匈牙利在1938年《慕尼黑协定》之后成功地获得一小块斯洛伐克地区、整个鲁塞尼亚地区;1940年,匈牙利从罗马尼亚夺回特兰西瓦尼亚2/5地区和南部巴纳特的部分地区;1942年占领南斯拉夫;……  


但随着二战失败,这一切最终全部落空,匈牙利还由此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历史污点。[5]


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旧匈牙利精英阶层和受其影响的群体发动了血腥的内乱,一战之后严厉惩罚匈牙利的西欧大国对此给予了支持。在1980年代末至 1990年代初的苏联东欧剧变中,匈牙利本国自不待言,在经历了血腥政治更迭的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族更是成为西方列强操纵挑起战乱的卒子。但所有这一切都无助于匈牙利经济社会的进步,只有卡达尔时期的匈牙利才实现了工业化。

                                                                                     (未完待续)

注释:

[1] [英]玛格丽特·麦克米兰:《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重庆出版社,2006    年版,第176-177页。

[2] [英]玛格丽特·麦克米兰:《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3] [英]玛格丽特·麦克米兰:《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4] [英]玛格丽特·麦克米兰:《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5] [英]玛格丽特·麦克米兰:《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重庆出版社,2006    年版,第184-185页。

背景简介本文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研究员梅新育,文章转自《战略与管理》2016年第6辑,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余阳




欢迎关注风云之声


知乎专栏:

一点资讯:

今日头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