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搞科研中文有时不如英文,有些人就想出来要废除汉字?| 科技袁人

2018-01-19 科技袁人 风云之声

谈了那么多中国科技、科研的优势,今天袁岚峰博士来谈谈我们的缺点。一个比较大、也是比较严重的缺点,就是中文在教材、网络知识库上比较落后,而且差距与英文很大。但是有些人头痛砍头,直接想放弃中文搞科研,甚至贬低汉字,那就相当的搞笑了。


科技袁人Lite第二期:《搞科研中文有时不如英文,有些人就想出来要废除汉字?》,欢迎收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535ledhes&width=500&height=375&auto=0

原文:建设中文知识库,飞向星辰大海 | 袁岚峰


熟悉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为中国科技说过许多好话,写了不少文章阐述中国科技的优点。那么,中国科技有没有缺点呢?当然有,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重要的缺点。


我经常用论文、专利等指标,来论证中国的科技水平比一般人想象的高,实际上跟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处于同一层次,只跟美国有显著差距(例如《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但是论文、专利反映的是前沿研究水平,人们平时接触更多的科技内容,还是来自教材、网页等知识库。而在这个方面,中文跟英文有巨大的差距。


以我讲过课的物理化学为例,国内的教材虽然已经有许多种,但还没有一种比得上牛津大学Peter Atkins教授的名著。Atkins教授可以说把一生都贡献给了这套物理化学教材,不断修订再版,他的名字成了一个著名品牌。在内容的准确性、内容的逻辑关联、解释的易理解性等方面,都可以看出雕琢的精心程度。

Atkins的物理化学教材


而中文教材即使内容很丰富,往往也缺乏条理,令学生迷失在大量的记忆之中,或者缺乏解释,让学生感觉这些理论好像天上掉下来的,又或者思路过于剑走偏锋,从高深的概念(如熵)出发推导日常可见的概念(如温度),令一般的学生望而却步。广而言之,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优秀的中文教材都太少,远低于在前沿研究重要论文中中国学者所占的比例。


再来看网页方面。现在人们遇到不熟悉的事物,都会上网搜索现学一番。网络的发展,确实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人类的进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对网络知识库用得比大多数人都更频繁。我的基本印象是,在这方面中文跟英文的差距极为明显,比教材方面的差距还大。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计算机科学中最重要的未解之谜是“P对NP问题”:所有的可以快速解决的问题的集合叫做P(快速的意思是,计算量是问题规模的多项式),所有的可以快速验证解的问题的集合叫做NP,那么P是等于NP,还是真包含于NP?也就是说,能够快速验证的问题是否都能快速求解?


我看了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P_versus_NP_problem),感觉大有收获。这个词条内容十分丰富,像一篇井井有条的论文,任何人看完以后都可以对这个问题获得相当深入的了解。

P对NP问题的两种可能 


而看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P%E5%AF%B9NP%E9%97%AE%E9%A2%98/1867664),相比之下就写得差远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许多重要的东西没写,不重要的东西倒写进去了,不少表述很模糊,甚至还有一些错误。读者看完这个词条,只能知道几个术语,但对这些术语的内涵还是所知甚少,甚至可能被误导。


我说这些,绝不是要指责百度。实际上,我要为百度点一个大大的赞,因为无论如何,有这样一个知识库比没有要好得多,有无是质的区别,做到什么程度是量的区别。百度百科以及广而言之的中文网络知识库,已经对社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差距客观存在,而且我们现在有条件、有能力去改进,我们应该去改进。


中国台湾省人朱学恒主持了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计划的中译计划,还翻译了奇幻文学名著《魔戒》(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他在此书的前言中说:

《魔戒》


“一个文明的知识数量,决定了这个文明的力量和影响力。


……以我们的母语中文撰写或呈现的知识到底是否够多,抑或是我们的研究者和学生都必须被迫去学习他种语言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终有一天,也许是在华盛顿的某所高中,也许是在西雅图的某所公立学校……


会有一个高中生举起手,问他的老师说:‘老师,中文那么难学,为什么我们还要看那么多中文书呢?’


他的老师深吸一口气,很认真地告诉他:‘孩子,因为最先进的知识要看原文书,才有竞争力呀!’”


这样的情怀和愿景,令人动容。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人类一定要冲出地球,移民宇宙,飞向星辰大海。我希望,中国在这个最伟大的事业中发挥领导作用,将来的太空移民们说的是——中文。

星辰大海 


视频链接

西瓜视频:
https://www.ixigua.com/i6512365211716944388/#mid=61976992509
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page/i0535ledhes.html
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8450847/
秒拍:
https://www.miaopai.com/show/4zY-2ZGpoWeXMwQOfrjbWLaxGWnCUYdBJKRlgw__.htm


部分评论

蛋定你妹啊:

其实根本原因,是中国目前的科研体系源自西方,从科研思维到技术标准都是,同时整体科研环境依然落后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
虽然和西方同时起步的项目已经能做到平起平坐、甚至有的还能反超,但大量基础项目仍然落后,导致你还得跟在别人后面补课,就是说你还得学人家的。
既然是学习,必然得看人家的科研文献,必然存在翻译问题。
科学文献的翻译和文学作品不同,文学作品有时为了表达出内涵意境,和原文有少量出入并不是问题。然而科研是极其严谨的,而翻译本身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丢失,严重的还会造成概念性错误,这就不得不去翻原著了。
例如某个科研概念在某国语言中无法找到对应存在,想要表达正确的含义相当困难,不管是原创字词还是别的翻译方式,首先得对这个概念的母语相当精通才行。
所以,除非天朝整体科研环境全面赶超西方,否则英文的地位还是很难撼动的。
但个人认为,中文被过去那些大牛们抢救回来之后,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只要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优势只会越来越大。
所以那些叫嚣废除汉字的,你们先把自己废了可以不?

Eccccho:

其实现在中文科研论文读起来有一点比较难受的是,喜欢把很多概念缩略成很简略的话,反而读起来不如英文解释得明白。创造专业用词当然也是必须经过的一方面,就是在普及上还有待发展

Jason010310:

我希望大家记住一个人,王永民!他于1983年发明了五笔输入法,遏制了80年代计算机带来的汉字危机。
在领导检验了“五笔字型”后,中央也直接否定了“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路。
当时新华社还将五笔字型誉为,中华文化史上“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重要发明。
而靠着这项发明,王永民也获得了印刷界的最高奖——毕升奖

Raymond233:

袁老师的一个采访视频就把他的工作、理想都说得七七八八了







欢迎关注风云之声


知乎专栏:

http://zhuanlan.zhihu.com/fengyun

一点资讯:

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channel&id=m107089

今日头条:

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