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希望与危机——东北经济的未来十年 | 宁南山

2018-02-20 宁南山 风云之声






二零一八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最近两三年,关于东北经济的话题一直是网络上的热门,这篇文章,肯定会给大家一些正能量,如果我们跳出2014年以来的东北经济失速的小规律,从更宏观的层面去看待,就能更清楚的看清我国东北未来的前景。


最近两三年,关于东北经济的话题一直是网络上的热门,这篇文章,肯定会给大家一些正能量,如果我们跳出2014年以来的东北经济失速的小规律,从更宏观的层面去看待,就能更清楚的看清我国东北未来的前景。


我之前在《中国未来国运如何》一文中写过,看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文明的未来,就是看他的产业和人口发展。如果这个国家各种新产业在不断诞生和发展,同时人口又在平稳增长,那么这个国家肯定是有未来的。


我们以新产业为例,我们把估值超过十亿美元的新公司称为独角兽,他们一定是在商业模式,技术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创新,才会在众多创业公司中脱颖而出。这个世界上哪些国家诞生了最多的独角兽公司呢?只有三个:中国,美国和其他。


美国创投机构CB Insights在2017年9月发布的报告,全球214家独角兽企业,中国+美国占了80%。中美以外的国家,独角兽企业总共才四十家左右,其中印度仅次于中美,有8家,排世界第三,但是和中美远远不是一个量级。


从新产业独角兽公司的诞生,我们就知道地球上谁有前途了。


事实上,2016年全球GDP的增量趋势和独角兽公司的比例简直一模一样。如果按照不变价格计算,2016年GDP的增量,中美加起来占了全球接近60%,印度的GDP增量全球第三,但是和中美不是一个量级。是不是发现这和独角兽公司的比例呈现出同样的规律?新产业的出现和GDP的增量出现了高度相似的同步。


今天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分析下东北经济的未来,以及国家目前是如何应对东北经济增速下行的。


关于东北经济发展,网上各种声音太多……


第一个是“过度渲染东北衰落论”,我在之前文章就写过,东北经济增速下行要客观的看,不要过度悲观。


1:东北的衰落是指在国内,放到国际上一比,即使在现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仍是很快的速度。


2016年东三省经济总量换成美元的话,大约7700亿美元,放到世界比一比,可以在全球排第19位,而在1980年,东三省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只能排在第51位。


即使是在2016年辽宁负增长的情况下,东三省加起来总体增速也有大概3-4%, 和全球经济20强中相比,不算中国整体的话,只比印度和印尼慢,也即是说还是在不断进步。


2017年,随着辽宁省经济增速转为正增长,东三省总体经济增速呈现加快趋势。


实际上,辽宁2016年的负增长只是因为大挤水分的结果,其实各种数据表明辽宁去年增长仍然为正数,例如2016年辽宁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为6%。


中国无论哪个地方的人,现在出国都会明显感受到,国外和国内的差距在大幅缩小,以前出国的所谓“震撼教育”现在出国基本上越来越少遇到了,甚至很多国内已经抢先在体验的生活国外现在还没有。


2:东北在国内的衰落其实是指黑龙江和辽宁,吉林省并没有衰落,1980年吉林人均GDP全国第12位,1996年变成全国第13位,到了2016年又进步到全国第12位。大幅度后退的是黑龙江和辽宁。所以说东三省衰落,请加个括号(吉林除外)。


2016年吉林经济增长6.9%,和全国发展水平是同步的,并没有掉队。


如果我们进一步问为什么吉林就表现好呢?说白了还是产业结构布局优于辽黑,当然这不代表吉林经济没有隐忧,本文后面会讲。


3:所谓的衰落其实是指经济增速放缓,东北仍然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在不断提高,需要提升的是进步速度。


我们就以简单的汽车保有量为例子,东三省都在快速的跨入汽车时代,2016年辽宁GDP挤水分,所以经济表现负增长,但是从各种指标看实际上去年肯定是正增长,只是把以前多年积累的水分一起挤干了,在GDP数字上是负增长而已。


辽宁省,2016年个人汽车保有量559.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8%;


吉林省,2016年全省私人汽车保有量317.61万辆,增长13.6%;


黑龙江省,2016年全省个人汽车总数达到346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0.3%。


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私人汽车保有量到2016年底已经超过1200万辆,常住人口4377.8万+2733万+3799.2万=1.09亿人,按照全国家庭平均3.1人计算,家庭汽车普及率达到34.8%以上,辽宁省更是达到了40%,即使考虑一个家庭有两辆车的情况,东三省家庭汽车普及率2016年底也有30%左右。按照目前的增速,2025年大部分东北地区家庭将跨入汽车时代。


当然,我们同时可以看到,2016年三个省的私人汽车保有量增速虽然都在10%以上,但是均比不上全国平均15%的增速,所以需要提升的是速度,我们要承认东三省经济发展速度慢于全国平均的现实,但是也不要过度悲观。


东北在国内相对地位的确在下降,是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造成的,但是还远远说不上贫困,东三省城市化水平,平均受教育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汽车普及率,人均寿命在内的发展水平指标仍然比大部分中西部地区要好,真正贫困的地区和人口,你是根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的,反过来也就没有多少人会去关注他们。


过度唱衰东北,会在心理上干扰人们的客观判断,不要说中西部地区,就是在广东,也有大把地市发展水平不如东北,广东北部有个市叫韶关,296万人口,人均GDP只有6231美元,只有东三省人均的70%多点,而2016年经济增速仅为6.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韶关人均要增加40%才能赶上东三省平均水平。广东还有个市叫肇庆,408.5万人口,2016年人均GDP只有大约7500美元,而经济增速只有5%,比黑龙江和吉林还要慢。


我有个辽宁的兄弟,在深圳娶了个广东的媳妇,他媳妇来自广东的不发达地区,生孩子就在辽宁的婆家坐月子,原因很简单,媳妇老家冬天太冷晚上甚至会到零下,又没有暖气,孩子洗澡,换尿布都不方便,远不如辽宁的冬天舒服。


第二个是“东北不适合”的言论,列举东北发展工业尤其是轻工业的重重劣势,例如东北太偏远了,交通不方便,物流成本高,例如东北太冷了,建厂房投资大成本高,所以投资不划算,更有人说,东北应该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农业,安心做大粮仓,人口减少就减少吧,都回流关内好了。


嗯……我是肯定不同意的,美国就是个大粮仓,而且是全球最大粮仓,美帝农业人口只有3%.......也就是不到1000万人,当然可以过的很舒服,而我国东北人口超过一亿,做粮仓怎么可能迈入发达国家门槛?如果东北只有几百万人,搞现代农业肯定是足够了,现实是一亿多人,除了农业,必须还要发展其他产业。


交通不便和气候因素,确实是部分成本,但是如果在本地生产本地销售,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是可以大大降低这部分的成本,另外东三省可是有超过一亿人口,这也是庞大的本地市场。


就跟我在评论美国税改的文章里写的一样,企业的竞争力有技术,市场,产业群,管理,税收,劳动力成本和素质,本地资源等多种因素,怎么可能一个气候因素就决定了呢?


东北经济转型是有实际案例的,很多新兴产业都在高速增长,我们说一件事行不行,更多要看实际的案例,而不是只是理论上分析,本文后面会介绍。

 

第三个是“国家不重视东北论”,有人说,国家不重视东北,多投钱多给政策东北就发展了。实话实说,中央政府对于各省的投入,肯定是“不公平”的,但是如果非要比“国家不重视”,肯定可以比出个排名。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中央政府对不同地区的重视程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即使对同一个地区,中央政府在不同的时期会显得重视程度大相径庭,所以我们要搞清楚,中央政府对各个地区发展重视程度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1952年-1978年的第一阶段,中国是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而苏联是唯一的技术和资本来源,离苏联最近的东北地区成了最大受益者,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都是资本密集型工业,特点是投资额非常高。


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从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东北地区获得国家建设投资为1044.16亿元,占全国21%,而东北人口只占全国7-8%。


对比下浙江省总共获得122.54亿元,相差达到9倍,而在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人口数是东北人口数的43%,GDP总量是东北的30%。


作为对台军事斗争前线的福建省,获得基本建设投资比浙江还少。今天东北地区的城市化率,大型国有企业比例,受教育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水平都很高,没有当年大量资本投入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这一时期,由于60年前后中苏决裂,东北成了前线,东北开始支持中西部省份搞三线建设,输出资金,人才和设备,东北因此衰落了吗?并没有,事实上东北的经济地位一直坚挺,背后的原因就是国家持续的对重工业和军工大量的资本投资。


1978-2003年是第二阶段,也是东北的急速衰落阶段,也是辽宁和黑龙江人均GDP排名大幅下滑最多的阶段。


中国逐渐放弃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优先的思路,大批军工项目下马,本来是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投资大幅缩减,经济发展开始以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轻工业(纺织,服装,家电,消费电子产品等)拉动为主。


熟悉我国吸引外资结构的人都知道,我国吸引外资最多的一直是港资,香港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地,这让地理位置最近的广东成为最大受益者。实际上即使在最近几年,来自香港的外资仍然占到我国外资的60%以上,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可见一斑。


而东北地区在这一阶段,不仅自身在地理位置上远离能够带来先进技术和资本的外资,本身的产业结构没有丝毫的改变,而且来自国家的投资急剧减少,这对依赖投资的重工业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作为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还要和东部沿海地区一起承担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任务,继续成为资金输出地。


在这一阶段,广东地区得到极速发展,要政策给政策,给予各种支持,做改革开放先行者,以往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一线城市的格局,直接被改变成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广东独占其二。


全国内地大批农民工南下打工分享改革开放成果,而远离这一切的东北则迅速衰落。


2003-2014年为第三阶段,意识到东北衰落的中央政府,提出了振兴东北战略,财政开始加大对东北进行转移支付支持,东北三省作为整体彻底退出了转移支付贡献地区行列,成为纯资金输入地,至今已经持续十余年。


像黑龙江,现在已经是全国人均接受转移支付最高的省份之一(除去几个自治区)。仅仅从数字上来看,这一时期东北经济增速大大加快,东北三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由2003年的不足3000美元提高到2016年的超过8000美元。但是到了2014年,东三省经济增速再次出现失速,后面我们再分析为什么。


2014年-今天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实际上相当于提出二次振兴方案。中央专门针对某地区出台二次振兴政策,其实也是认为之前的方案需要完善。所以2014年至今可以看成是东北的二次振兴阶段。


实际上,从上面几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央政府对某个地区的重视程度,背后的逻辑和产业经济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政策,“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为何十几年过去了,虽然三个区域都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到现在,中部和西部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而东北地区反而再次在2014年出现经济失速,问题不是出在投钱不够,说白了还是上一轮的振兴政策存在一些问题。


2016年4月,在2014年《意见》的基础上,再次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http://www.gov.cn/gongbao/2016-05/10/content_5070739.htm


里面出现了十二个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请注意里面的调结构三个字。我注意看完了2016年4月的这个意见,至少我是很高兴的,因为里面的振兴思路已经扭转过来了。


十几年前振兴东北战略出炉后,林毅夫曾经撰文表达了对当时的赶超战略的担心,我是同意林毅夫的论断的,实际上2014年以来的经济失速证明了他的判断。


东北的产业结构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和国有企业为主,特征是投入大量资金,可以实现数字上的增长,可以实现“稳增长和惠民生”,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问题。要实现内生的持续增长,还得需要新产业的兴起,也就是十二个字中的另外六个字:“调结构和促改革”。直白的说,就是通过扭转产业结构,促进和倒逼改革。


东北经济为什么下滑?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还是产业结构,老的产业在衰退。东北经济下滑主要在于第二产业增速下滑, 第三产业增速仍然很快。


黑龙江为啥最近几年表现不太好?


黑龙江最近三年(2014-2016)的经济增速为5.6%, 5.7%, 6.1%, 如果我们仔细打开看,2016年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增长可是高达8.6%,这是非常高的速度。


所以还是黑龙江的工业拖了后腿,以2016年为例,黑龙江第二产业增长只有2.5%。我们进一步问,为什么黑龙江工业就拖了后腿呢?原因很简单,黑龙江是资源大省,能源相关工业占了半壁江山,2013年能源相关的采掘业占了工业的49.5%,黑龙江四大产业,装备,石化,能源,食品,除了能源,另外的石化和装备也高度和能源工业相关,所以四大产业,有三个是能源相关的,这个结构很不合理。


在黑龙江省政府的《2016年全省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里面是这么写的:


“能源工业持续负向拉动。2016年,全省能源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60.1亿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大庆原油价格比上年下降19.3%,产量比上年减少147.8万吨,下降3.9%。全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642.3亿元,比上年下降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114.8亿元,比上年下降1.3%。能源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负向拉动仍在持续。”


这个报告里面很明确的写了,黑龙江经济不好,主要是第二产业不好,而第二产业不好主要是能源产业不好。


大庆是黑龙江省GDP仅次于哈尔滨的经济大市,以2016年为例,大庆GDP总量为2610亿人民币,占了黑龙江全省GDP总量15386.1亿元的17%。哈尔滨+大庆占了整个黑龙江的56.7%。


近几年国际油价大跌严重冲击到石油工业为主的大庆,大庆最近三年的经济增速为4.5%,-2.3%,1.7%,可以说黑龙江省经济增速不好,大庆拖了一半的后腿。


黑龙江家庭会议上,黑龙江叔叔环顾四周,“我们家去年收入增长不好,我们当中有一个人责任要占一半”,侄子大庆羞愧的低下了头“这国际油价不好,连着跌了好几年,我也没办法啊,要知道我们大庆的原油开采成本可是45美元一桶,跟中东,拉美,非洲,俄罗斯都没法比,他们都那么难过,产油国委内瑞拉破产了,俄罗斯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安哥拉,尼日利亚外汇崩溃,连土豪沙特现在都开始搞改革了,老国王满世界乱跑,他们都那么难过,我这开采成本还比他们高,我能怎么办?要不是国内油价高,我可能也跟他们一样经济大倒退了。”


那么另外一半呢?国内煤炭价格前几年大跌,产能严重过剩,导致龙煤这样的大集团甚至都发不出工资,本身处于衰退行业。


黑龙江省以煤炭工业占比高的资源城市,双鸭山,鹤岗,七台河,鸡西几大煤矿城市,增速全部低于黑龙江平均水平,以2016年为例子,GDP增速双鸭山2.6%,鹤岗-1.2%,七台河0.6%,只有鸡西稍微好点增长了6.5%,但是那是因为上一年增长只有4.1%。


另外像齐齐哈尔这样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大客户很多也是来自本省能源工业,自然也会受拖累,但是相对会好点,2016年经济增长为6.1%。


黑龙江叔叔继续说,这几年黑龙江经济增速只有5%,6%的水平,除了大庆的石油工业拖累以外,这另外一半的责任得家里各个煤矿城市来背。


不过这也不怪各位,这是国家宏观层面产能过剩,全国各省都在比拼上煤炭产能,像大家以为全国煤炭产量最高的是山西省,其实不是,2016年全国煤炭产量最高的是内蒙,另外像陕西省,煤炭产量也不断上升,2016年竟然超过了5亿吨。


中国的煤炭太多了,黑龙江省目前储量就有200多亿吨,按照2016年全省六七千万吨的产量,可以挖几百年。而且全国各地还在不断发现新煤矿,连贵州,安徽,河南,山东煤产量都超过一亿吨,全部都比黑龙江高了。


在全国看,黑龙江并不是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全国煤炭巨无霸内蒙,煤炭资源量2017年9月查明的已经突破1万亿吨了,而仅仅在2015年,这个数字还是8000亿吨,2年新增了2000亿吨的探明储量。


不要以为内蒙就完了,我们就不看山西了,光是一个陕西榆林,该市以煤炭探明储量赶超内蒙鄂尔多斯为目标,2017年9月煤炭探明储量差不多1500亿吨,远期预测有2700亿吨。



中国自然资源,最不缺的就是煤炭,虽然探明储量和可开采储量不是一回事,但是预计全国还会不断的发现新的探明储量,因此按照2016年一年33.6亿吨的产量,挖个3000年都没有问题。所以要想黑龙江煤矿城市有前途,还得国家层面统筹全国各省一起去产能,同样的还是山西省,煤炭工业占比太高了,自然资源太多了,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不值钱啊。


摆脱对石油和煤炭能源的依赖是黑龙江发展的重中之重,黑龙江的人口体量,不可能靠资源致富。必须要发展新产业。


我们就以世界上最值钱的资源-石油为例子,沙特2016年石油产量5.4亿吨,人口3228万人;我国黑龙江几十年来年石油产量持续5000万-6000万吨左右,人口3812万人。黑龙江人口比沙特多出600万人,石油产量却只有沙特十分之一。


要知道所谓宣传出来的“土豪”沙特,历史上最高人均GDP是在2012年,也不过只有2.6万美元,由于国际油价大跌,2016年人均GDP更是只有刚好2万美元而已,这个人均还不如台湾,放到欧洲更是末流水平。所以以大庆的石油资源为例,顶多只够富裕大庆,哪怕是富裕黑龙江也不够。


更何况现在全球石油价格大跌三四年了,由于美帝页岩气革命,产油国不断增多,海洋石油开采不断上升,汽车不断电动化,国际油价以后也没有太大的上涨希望。


实际上,这个现象在全国也都存在,我国陕西省就是全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的省,2016年陕西省产煤5.12亿吨,占全国15.1%,全国第三,仅次于内蒙,山西。2016年陕西生产天然气412亿立方米,占全国30%,全国第一;2016年陕西生产原油3502万吨,占全国产量17.5%,全国第二,仅次于黑龙江。


大家印象中西部地区油气产量最高的是新疆,实际上陕西省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资源产量全部高于新疆。


陕西省是我国唯一石油,天然气,煤炭产量都在全国前三的省份。是的,陕西已经算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了,然而和真正资源丰富的地区一比,就是被吊打,我们和加拿大比较下,陕西有3800万人口,加拿大3515万人,加拿大天然气产量一年1635亿立方米,是陕西的四倍;加拿大原油产量一年2亿吨,是陕西的六倍。


所以说即使在我国算是资源最丰富省份之一的陕西,要想光靠资源致富也是不行的,富裕某一个人口稀少的地区还有可能。实际上加拿大即使资源这么丰富,也不只是靠能源工业,一样有先进工业支撑。


中国煤炭太多了,不值钱;现在石油也在逐渐变得不值钱,实际上黑龙江还有个重要的资源收入,就是木材,当然这个重要收入,占黑龙江经济比例并不高,远远无法和石油比。第一产业嘛,能占多少比例?农林牧渔加起来也就是占个10%左右,单看林业也就是1%,2%的水平,当然,虽然比例不高,好歹也是个收入啊。


但是黑龙江这个林业收入,现在也没了,出于保护森林资源的考虑,2014年4月1日中央政府宣布黑龙江国有林区全部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随之而来的就是林区失去收入,大量林业职工的工资只能重新安置或者依靠财政补贴发工资。我在上一篇文章写过,2016年黑龙江财政支出4000亿里面,农林水事务支出就完成了799.9亿元,一个就是补贴农民,一个是补贴林业职工。所以森林资源现在不仅没办法带来收入,反而因为封山育林以及员工安置,还要投钱进去,森林资源也没办法变现了。


那么黑龙江应该如何转型呢?


黑龙江叔叔继续说,当然我们2016年的工作也有亮点,就是作为老大哥的哈尔滨发展速度还不错,增速为7.3%,而哈尔滨的GDP占了全省的39.7%,可以说哈尔滨极大带动了全省的经济发展,如果不是哈尔滨,那么我们2016年的增速就不是6.1%了,会更低。


黑龙江叔叔话锋一转:


但是,哈尔滨也不要太高兴,占了哈尔滨工业产值40%的支柱工业--食品工业,2016年增速只有0.3%,这一点要提出批评。如果不是哈尔滨食品工业去年表现不好,哈尔滨全年增速上8%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然这不只是哈尔滨的问题,也是整个黑龙江省的问题。


我们要摆脱对能源工业的依赖,食品工业是全省的关键突破口。


黑龙江是全国粮食第一大省,黑龙江四大产业,装备,石化,能源,食品,食品工业独占其一。可是我们的食品工业却远远落后,精深加工比例非常低。


2015年黑龙江全省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564亿元,约占全国食品工业的3.4%,只排在全国第13位,与黑龙江全国农业第一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近一半优质原料仍以“原字号”或初加工产品出售,简直是暴殄天物啊。你要知道,如果你是卖“原字号”的东西,那就是赤裸裸的第一产业,这个第一产业能在国民经济中占多大比重呢?10%都不到。


而食品深加工则是第二产业,是工业的一部分,这个增加值和附加值就非常高了。


同样是一斤玉米,你到电影院卖爆米花,和直接卖,这个价值能够差10倍。同样是一斤土豆,做成薯片价值也能够差10倍。同样是一斤番薯,你直接到菜市场买,跟你做成番薯干卖,价格能差好几倍。同样是榨菜,直接销售和做成一包包的榨菜,价格能差数倍。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消耗多少粮食,仅仅把一小部分拿出来深加工,也能够创造巨量的产值。


全国与黑龙江对标最合适的是河南省。


与同样是全国粮食基地,粮食产量全国第二位的河南省相比,单看粮食产量,河南比黑龙江少大约100万吨排名全国第二,2016年黑龙江粮食产量6058万吨,河南省5947万吨,两个省可以说不相上下。


然而河南省背靠强大的粮食产能,发展出了全国一流的食品工业,河南的食品工业收入自2006年以来居全国第二位,2015年首次超过一万亿达到10603亿,增长8.3%,对比下我们黑龙江的食品工业主营业务只有3564亿元,只有河南的30%多一点。


河南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超过了3000家,2015年达到3410家。全国肉类综合10强中,河南省有3家企业;全国方便面10强中,河南省有5家占了一半。


双汇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三全、思念速冻食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白象集团居全国方便面行业前三名。河南还吸引了可口可乐公司在郑州落户设立工厂。


随着中国产业不断升级,中国14亿消费者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天时,对黑龙江来说是巨大的历史机遇;而黑龙江拥有巨大的农业资源,这是我们转型的地利。


食品工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搭上广阔的消费升级市场,还可以带动黑龙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实际上,我们看河南省也是一样,河南省工业的两大支柱就是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工业,实现了互相促进,销售收入都超过了一万亿元。


实际上,河南省是全国农业机械制造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我们参考下河南省的发展思路,河南省为什么能做到经济增速8%?


在河南省政府制定的《河南省重点产业2016年行动计划》里面,清楚的列明了河南省最大的两个工业产业就是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工业,其中2016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12500亿元,增长9.6%,食品工业销售收入11330亿元,是河南省经济的最大的两根支柱,也是河南省仅有的两个收入过万亿的产业。


河南省作为目前全国经济发展最快地区之一,产业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粮食是本地资源,拥有地利优势。


除了食品+装备制造两大工业以外,河南省还积极引进了富士康为首的电子制造业,准备将其培育成第三根支柱,2016年河南省生产了2亿部手机。电子制造业增加值达到4700亿元,虽然比不过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工业,但是也非常可观了,实际上河南省已经是手机产量全国第二名。


http://www.henan.gov.cn/jrhn/system/2016/03/25/010629738.shtml


我们看黑龙江省政府的思路也是从食品工业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项目,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在介绍2016年黑龙江工业经济转型情况时是这么说的,2016年黑龙江工业转型的三个改变。


1:“黑龙江省轻重工业比例更加均衡,由2013年的20:80,调整为2016年的35:65。


2:制造业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44.8%上升至2016年的59.6%,采掘业则由49.5%下降至30.4%。


3:国内总需求有增长空间而我省又有供给优势的食品行业占比,由2013年的14%提升至2016年的19.5%,能源行业则由54%下降至39.1%。”


是的,食品工业已经从2013年占黑龙江工业14%,提高到了2016年的19.5%,这是了不起的进步。作为全国粮食第一大省,黑龙江的人口只有3800万,而河南省的人口是超过一亿的,如果黑龙江的食品工业产值达到河南省的水平,那意味着黑龙江人均从食品工业得到的产值的河南省的2.5倍以上,在食品工业方面,黑龙江拥有更好的禀赋,因为在14亿人口国家的内部,黑龙江显然不用发愁粮食没人买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政府对问题的认识是清楚的,在过去的几年也是一直在这么做的,那就是摆脱对能源的依赖,发挥作为优势的食品工业,同时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


只要方向对了,就是好事,黑龙江近几年非能源工业增长速度很快,轻重工业的比例,由2013年的20:80,调整为2016年的35:65,这是非常神速的进步。


但是,黑龙江总体产业结构在改善的同时,我们不要忘了一点,黑龙江经济哈尔滨一个市就占了40%,而且2016年比例还在继续上升,因为哈尔滨经济增长比全省高出了几乎两个点,这背后是什么呢?背后就是其他地区和哈尔滨的差距在越来越大。


双鸭山,鹤岗,七台河,鸡西,大庆这些资源城市,以煤炭为例,必须国家统筹压缩全国产能,这样才能避免资源城市亏损。我们必须要问一个问题,虽然黑龙江总体在结构改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资源城市,该怎么办?


即使我认为中国政府是一个执行力强大,并且有所作为的政府,我们也不要指望每一个资源城市都能转型成功。


甘肃省玉门市就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当年兴盛时,还有不少大学生从全国各地来这里定居,如今玉门在石油资源枯竭以后,采取了搬迁的政策,老市区人口从鼎盛时期的13万人口到现在的不到3万人口。


上世纪80年代,玉门有家电影院。一到晚上,能容纳300人的电影院就座无虚席,通常是这场还没结束,下一场的观众就开始在外排队等候。后来又新建了两家电影院,仍一票难求。


官方统计,玉门老城区最多的时候有285家歌厅,如今大多已经销声匿迹。作为县级市,玉门曾是地级市酒泉的经济文化中心,一到周末大家都爱去玉门玩。央视《同一首歌》走进酒泉,就选在玉门,轰动一时。如今承办《同一首歌》的体育场已成残垣断壁。


如今的玉门老城区,由于大多数人口已经搬迁,已经呈现出“废土工业区”“末日城市”的面貌,倒是吸引了一些年轻人去寻求新奇。


各位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南风窗2017年9月的报道。

《玉门转型背后的百姓角落》

http://www.nfcmag.com/article/7489.html


所以,黑龙江的资源城市,随着国家统筹去产能,以及给予的资源枯竭城市补贴金,还是会继续发展,但是自身能否转型成功,达到比较高的发展速度,还要看当地政府的规划,合理的估计来说,这些煤炭城市有部分能转型成功,有部分还是得靠省财政和国家财政补贴。


至少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哈尔滨在黑龙江经济比例还在越来越高。


实际上,东北很多资源城市,本身地理位置和发展条件并不好,本身不应该成为中型城市甚至大城市,但是因为有了资源,所以导致了产业人口聚集,但是资源枯竭了呢?


这些人口的工作经验,工作关系,生活资料都在这里,并不是说搬迁就能搬迁,所以转型就成了非常大的难题,只能依赖国家补贴和国家统筹全国去产能来维持经济增长,这就是所谓的资源诅咒。


如果我是这些资源城市的居民,我肯定是要往哈尔滨搬迁的。如果留在本地的话,那就是很大概率跟随全国经济发展大潮,然后被拉动式发展,反正国家会有补贴。当然如果遇到了能力超强的干部,实现了新产业的崛起,那是另外一回事。


说完了黑龙江的第二产业,我们再说说黑龙江的第三产业,2016年增长高达8.6%,黑龙江目前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中国每年国内旅游有40亿人次,这么大的市场,是黑龙江的机遇。


大家都知道,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覆盖广袤,这其实是非常好的旅游资源,以前中国人整体比较贫穷,没有钱远距离旅游,一个南方人要到黑龙江旅游,那是一笔不菲的开支,现在不一样了。


2014年4月1日开始,中国政府全面停止了黑龙江国有林区天然林的商业采伐,转为全面保护,大批林业职工突然从以往繁忙的伐木工作闲了下来,变成了护林员,实际上收入是受到严重影响的,全靠财政补贴。


将森林资源,冰雪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是黑龙江政府目前在推行的重点工作。


黑龙江冬天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漠河北极村、哈尔滨—牡丹江镜泊湖、哈尔滨—铁力—伊春等4条冰雪旅游线路;以及黑龙江夏季的火山湿地、华夏东极、森林深处、哈尔滨之夏四条线路都是很好的资源。


实际上,黑龙江2016年旅游收入1573亿,增长高达17.6%,极大的带动了黑龙江第三产业增速高达8.6%。要说冰雪旅游和森林旅游,我还真想不出全国哪里还会比黑龙江更吸引人。


中国的消费升级是黑龙江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机遇。


这个机遇有多大呢?全国旅游收入最高的省是哪个?可能大家以为一定是四川之类自然景观壮丽的省份,实际上,全国旅游收入最高的省份是缺乏壮丽自然景观的广东省,2016年收入高达11560亿元,我们对比下黑龙江的1573亿元,就能感受到黑龙江的机遇有多大。


黑龙江的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体是乐观的,第二产业中轻工业的比例是不断上升,逐步摆脱对能源的依赖,同时第三产业占经济比例不断上升,也会带动经济更快的发展。


我们再看为什么吉林在东三省表现最好?


以长春为例子,长春市占了吉林省GDP的40%,2016年长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28.5亿元,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3.5亿元,比上年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926.2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678.8亿元,增长9.4%。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第三产业高达9.4%的增速,是非常好的数字,更重要的是,长春第二产业表现好增长7%,没有拖后腿。


再看吉林全省的数字,2016年全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86.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人均GDP达到8600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8.5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147.1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6240.53亿元,增长8.9%。


可以看出,吉林全省来看,也是受了第二产业的拖累。那么更进一步,吉林工业被谁拖累了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是石化能源和冶金建材两大产业拖累。和黑龙江一样,同样是石化能源行业,石化下降-1.6%,另外一个是冶金建材,其实就包括钢铁行业,增长仅为0.5%,另外建材行业,例如水泥产量3887.50 万吨,负增长4.4%。


钢铁工业在近年来在全国也是处于产能过剩的产业,我国钢铁第一大省河北省近几年增速也不好,例如2016年河北省第二产业增速仅为4.8%,就是受到钢铁产业的拖累。


那么为什么吉林省表现在东三省最好呢,很简单,首先是作为第一大支柱的汽车产业增速高达10%,所以说吉林省今天的命运,其实早在六十年前的一五计划就确定了,如果当时国家没有把第一汽车厂建在长春,那么今天吉林省就会丧失最大的经济支柱。


正因为汽车产业最近十年在中国蓬勃发展,极大的带动了吉林省的经济增长。大家都知道,在长春市,在一汽工作的大学生,买房和找媳 52 59421 52 31371 0 0 7990 0 0:00:07 0:00:03 0:00:04 7990妇是完全不用担心的,收入和福利待遇也很好。产业结构的布局,会极大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前途。


同样的还有轨道交通产业,中国最近十年的轨道交通大跃进,吉林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几个受益者之一,长春客车厂制造能力得到大大提升,除了供应全国各地在兴建的地铁浪潮中的地铁车厢以外,可以大量生产350公里时速的高速列车。


我在深圳坐地铁就注意看过,地铁车厢上很明显的写着长春客车厂制造,深圳现在还在不停的新建地铁,全国很多城市也在大干快上,这波浪潮还会持续。


除了汽车产业之外,吉林省还发展起来了一些新产业,例如2016年吉林医药产业增速11.8%,充分利用了本地医药资源。另外一个吉林2016年纺织业也发展神速,增速高达16.1%。


2017年林毅夫团队给吉林省政府的咨询报告中说要发展轻纺工业,这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实际上吉林省政府已经把轻纺当成重要产业在发展,而且已经有成功的发展经验和案例,整体增速高达16.1%,发展轻纺工业,是吉林省政府和林毅夫团队的不谋而合的共识。


一堆连林毅夫报告估计都没有研究过的人,马上跳出来反对已经成功的案例,明明吉林省的轻纺工业已经在以16.1%的高速度增长了,却有一堆人说吉林省发展轻纺工业不可行,就好比刘翔把八步上栏改成七步上栏之后,110米栏速度明显提高了,却有一堆人来论证七步上栏不可行,不知道这帮人在想什么。


说白了并不是理性的讨论,他们只是在反对林毅夫而已,例如反对林毅夫要求政府要积极有为的提供产业政策的做法,或者反对林毅夫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


因为林毅夫团队在吉林报告里面反复推崇林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有人反对这个报告,其实是延续之前他们反对林氏新结构经济学的争论而已,与报告建议的对错本身无关。


看下图,吉林省的新产业(医药,信息,纺织,食品)全部在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11.8%,8%,16.1%和7.7%。而老产业(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能源)全部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增速分别为-1.6%,0.5%,4%。汽车产业则是绝对支柱,增长高达10%。



我把林毅夫报告征求意见稿下载下来完整的读了,总共470多页,写的非常有理有据,我总体是认同这个思路的。



实际上,吉林为什么在东三省表现最好,不仅仅是汽车产业,轨道交通制造业这些支柱产业还处于黄金时期,吉林也出现了成功转型样本,出现了新产业。


看上图,吉林省政府列出的八大产业里面,居然出现了医药业和纺织业的身影,要知道,以前在吉林这些产业是可以忽略的,为什么突然就出现了呢,不得不提两个转型样本。


一个是吉林省辽源市,辽源曾是被称为因煤而兴、因煤而立、因煤而衰的城市。1990 年前后,辽源的煤炭资源渐近枯竭,曾经令人羡慕的煤矿职工开始大量下岗,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社会保障等矛盾和问题突出。“十五”末的2005年,辽源市的煤炭可采储量仅为611 万吨,下岗职工达14.7 万人,市区实际失业率超过20%,低保人口占市区总人口的2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经济增长十多年徘徊在2%-4%,而百年煤炭开采带给辽源的还有生态的“伤疤”,占城市建成区43%的采煤沉陷区无力治理。鉴于此,2005 年,辽源被列为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


辽源理顺本地资源及特色,采取的是类似河南省的思路,将农产品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作为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装备制造承接为汽车制造业和轨道交通提供零部件。


同时,辽源市政府发现当年为解决煤矿家属就业问题,辽源纺织业曾十分发达,有“东北小上海”之称。于是辽源市也将纺织业作为重点进行发展,从“小散杂”到集群共进,成立了东北袜业园,实际上,2016年辽源市一个市的棉袜产量占中国20%,是中国最大的棉袜生产基地,你穿的棉袜,有极大可能是来自辽源市。


辽源市东北袜业园区目前聚集各类企业810户,先后吸引2000多名大学生在园区创业就业,直接、间接安置就业3万人。


目前辽源市煤炭产业产值占比已不足1%。到2015 年,辽源市人均GDP为62090 元,是2010 的1.9 倍,年均增长17.0%。2016年,辽源市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79.11亿元,增长15.8%;


这里多说一句,如果单看数字,东北很多地区轻工业和民营企业占比其实很高,有人就据此说,东北轻工业其实很发达啊,所以经济增速下滑不是产业结构原因。但是如果仔细打开看,都是依附性的产业,什么是依附性呢,就是市场大部分在本地,确切的说是本地国企的职工及其家属们,高度依赖本地国企。


如果一看出口额,一看在全国市场的排名,就可以看出差距,一旦本地的国企效益不好或者破产倒闭,这些依附性的企业立刻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像辽源的纺织业一样,真正的把市场做到了全国,并且具有出口的全球竞争力,才是真正的算得上轻工业发达。


另外一个转型样本是吉林通化,通化曾是闻名东北的“钢铁城”。从上世纪50 年代以来,以通钢为代表的冶金业“一柱擎天”,长期占全市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一。过于依赖钢铁产业的发展模式让通化吃尽苦头。


通化今天转型成功,源于通化20年的坚持,20世纪90 年代中期,通化瞄准当地盛产人参、天麻、贝母、五味子等多种中药材的优势,确定实施“医药城”发展战略,大胆探索“以药补钢”的发展新路。瞄准“医药城”的目标一干就是20 年。通化市为了寻找技术来源,先后与中国农大、北京林大、中国药科大学等“十四校三所一院”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


20 多年来,通化医药健康产业年均增速28%,而目前通化冶金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已降至1.1%。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医药健康产业已经崛起为老工业基地的“绿色引擎”。


2016年,吉林省通化市经济增长高达7.9%,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8.6%,医药工业已经成为该市最大的工业,增长高达9.1%。


吉林发展的最大隐忧


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不是没有隐忧,石化工业,钢铁工业下去了,这个是正常的,可以依靠其他新产业的发展补起来。


吉林省工业最大的隐忧是一汽的竞争力问题,一汽为代表的汽车工业集群和汽车零部件工业集群占了吉林省工业的半壁江山,而医药,轻纺,食品深加工等“新产业”虽然发展快,但是目前所占的比例还不够大。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还处于黄金年代,每年中国人购买了全世界30%的汽车,还处于汽车的普及期,因此一汽还可以分享发展红利。


但是实事求是的说,一汽的相对竞争力在国内各大汽车集团中是最弱的,一汽现在的利润主要来自合资品牌,而自主品牌发展及其缓慢,尤其是近几年来自主品牌开始不断爆发,而一汽的自主却慢了半拍。在自主品牌占比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一汽的自主品牌发展却慢了半拍,严重依赖合资品牌,这对一汽的前景非常不利。


10-15年后的中国,必定是自主品牌的天下,你到时候利润和收入还是依赖合资品牌,结果就是逐渐消亡。


我们就以2017年第一季度为例,自主品牌几个龙头企业增速惊人,上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达到接近12万辆,同比增长112%;吉利汽车完成销量27.85万辆,同比增长94%;广汽传祺完成销量12.17万辆,增长68%;长城汽车完成销量25.4万辆,增长8.8%。一汽自主品牌大大落后了。


2017年8月,国家把长安集团董事长徐留平调任一汽集团担任党委书记和董事长,这背后是有很深的用意的,徐留平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最大贡献就是,长安汽车连续十几年自主品牌销量位居中国第一,2016年达到128万辆,而在2015年这个数字只有101万辆,远远超过一汽,上汽,广汽,北汽等等。




徐留平到任一汽以后,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业内都知道,一汽的采购价格总是比行业水平要高,这背后是腐败问题,供应商没点关系,想进大国企的体系难度太高。


徐留平上任不久,在今年9月份就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徐留平最近几个月在一汽的动作,目的是要做强自主品牌。

http://auto.sina.com.cn/j_kandian.d.html?docid=fynsait7439343&subch=iauto


某种意义上,徐留平在一汽的改革成败关系着吉林工业未来的走向,你如果关注吉林省的发展前景,就请多关注一汽的改革情况。


一汽人也应该有一种使命感,一汽不仅是共和国的汽车工业长子,肩上还担负着吉林未来发展的重任,一汽在长春算是最好的单位,很多大学生毕业到了一汽,尤其是到一汽大众这样的好地方,用不了多少年,收入就足够在长春买房买车,然而我认为,人这一辈子不应该只追求房车这样的目标,把自主的汽车工业搞上去,才能真正的收获成就感。


我们假设一个不愿意看到的场景,一汽的改革失败了,会怎么样?


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吉林的八大产业,四个新产业(医药,信息,纺织,食品)在快速增长,三个老产业(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能源)全部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所以汽车产业则是决定性的关键,如果汽车产业增速下去了,那么四个新产业发展再快,也没办法把全省经济发展带到很高的速度。


以数字为例,四个新产业占八大产业比例40%左右,假设增速高达10%,如果另外60%增速只有2%,那么总增速也只有5.2%,这是大大落后全国其他地区的,那么吉林就会掉队。


当然,除了一汽改革以外,吉林在八大产业以外还在培育新产业,这就是光电子产业,以长春为首在光电子技术方面非常强,这个产业如果搞起来,将成为又一个增长点。


振兴东北,靠的是产业结构的扭转,产业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兴衰。跟上产业发展的大势是个人,地区和国家的唯一选择。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就跟一个人一样,要跟上大势,大势往哪里走,你就往哪里走。不然只会粉身碎骨。


我国2003年提出的振兴东北计划,前后在东北地区投资了很多钱,为什么到2014年又开始出现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的情况?原因还是产业结构没有扭转,当年东北振兴总体采取的是扬长避短的战略。


什么扬长避短呢,石化,能源采掘和加工,钢铁冶金等产业是东北工业的长项,所以重点发展巩固优势,比如说我发展高端石化产品,高端冶金产品,提升能源开采效率,这看似是合理的选择,但是从长期看,这些传统的重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就好比一个同学,他的物理和体育底子很好,于是为了提高期末考试总分,他就花更多时间到这两科上面,去做更难的物理题,进一步提升高级体育动作。


当然这是没有问题的,也可以提高他的总分,可问题是,学校期末考试的趋势是数学,英语,语文的总分比例在不断提高,物理和体育占总分比例在不断下降,你必须也花时间在其他比例更高的科目上面,不然你的总分可能不进反退。


就跟土豪国沙特一样,产业结构长期不扭转,哪怕石油开采效率做到极致,到最后还是死路一条。


对于一个人来说,看清大势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十几年前中国记者们不负责任的报道,说什么生物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这在当时害了多少中国学生高考报考了生物专业。


今天本文说了黑龙江和吉林,那么辽宁呢?不好意思,辽宁省去年挤水分,而且连官员都换了个遍,进行了彻底换血,我们看下辽宁省2016年统计公报,数字非常不详细,我也没有办法分析。像占了辽宁省GDP 30%的大连市,2016年的统计公报居然到现在都没有出。


但是从消费的增速,用电量的增速来看,辽宁经济也在逐渐复苏。但是这个复苏是新产业发展带来的复苏,还是传统产业去产能带来的回升,我也没有数据可分析,首先要有数据啊。


做一个总结,东北经济增速今天的下行,是国家安排的产业结构问题,有的产业在世界经济大潮中注定是要走下坡路的。这是事物的客观规律。但是随着东北经济中增速最快,第三产业占经济的比例不断升高,例如受旅游业等带动,黑龙江2016年第三产业增速高达8.6%, 占国民经济比例已经达到53.7%;吉林2016年第三产业增速更是高达8.9%, 占比已经提高到51.6%。


其次第二产业中以食品工业,信息产业,医药工业,纺织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等新产业所占比例在不断提高,以石化,冶金,能源采掘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比例在不断下降。


基于以上两点,预计东北经济的增速将会逐渐回升,从2014年开始的东北经济增速下行,我们用5-6年的时间,到2020年前后完成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结构健康化,经济增速重回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以上,这将是世界重工业地带和资源地带的转型奇迹。


从国家目前的政策来看,我认为已经统一了认识,在往正确的方向走。


本文里面写道黑龙江在发展食品工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吉林在发展医药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汽车工业,那么我们看看201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是怎么写的,是不是一个思路。在《意见》第三点“着力推进结构调整”里面非常明确的写了五条路线:


1:促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轨道交通,农业机械,航空航天,石化装备等)


2: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燃气轮机、先进发动机、集成电路装备、卫星应用、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


3: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旅游,健康,文体,休闲)


4: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食品深加工)


5: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这五条实际上思路非常正确,本文提到的食品工业,农业机械,医药,旅游,汽车,轨道交通,光电子等全部在列。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产业的发展可以倒逼体制改革,形成正向循环,中国大陆的改变,其实是不断的对外开放,引进新思想,新产业,新经济模式开始的。


1978年的中国,举国上下都是计划经济模式,都是国有企业,都是关系,中国有一本杂志,叫《故事会》,如果有兴趣看下八九十年代故事会里面的内容,简直就是时代的真实写照,各种关于中国社会需要找关系的小故事。


为什么现在在很多地方“关系”逐渐变得淡化了,原因还是经济和产业发展了。以前连肉都买不到,所以买猪肉吃还要找关系,现在猪肉满大街都是,自然也就不需要了。


我小时候去百货商店买文具,老是买到坏的圆规,要想去更换,那可是很困难的,售货员的脸色很不好看,还要把你斥责一顿,所以要和百货商店售货员阿姨搞好关系,她才会给你更换。现在,我完全不需要和商店服务员搞好关系,也可以买到好东西。


总有人说,东北太黑了,到处需要找关系,到处是腐败,我很肯定的说,这既是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也是经济发展滞后的结果,年轻人如果有优秀的民营企业可以就业,谁还需要去找关系进国企,进入国家体制呢?


你能在民营企业找到年薪二十万的工作,还会花钱送礼去买一个年薪八万的国企的工作吗,产业发展了,关系的作用就大大淡化。


有人说东北那边政府太黑,其实即使在仅仅十几年前的深圳,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个时候在深圳,经常发生走在街上被人查暂住证,没带的直接送去挖沙子,还有晚上在房间里面睡觉,不管男女老少大半夜被赶出来查暂住证,没证的送进拘留所。


深圳一个老板告诉我,那个时候他需要安排专人做一件事情,就是去派出所捞人,因为每个星期,每个月都有不少员工因为没有办理,或者没有携带暂住证而被关押收容,极大影响工厂正常生产,当然去捞人自然免不了付出成本,反正你懂的。


不说深圳,其他大城市也不一定好多少,2003年轰动全国的大学生孙志刚被打死事件,就发生在一线城市广州,起因就是孙志刚没有带暂住证,被强制收容后殴打致死。


 即使到了2008年,你坐公交车从深圳关外到关内,还要乘客全部下车,一个个查验身份证,排队过去之后再重新上车,即使是上下班高峰期也是这样,自己开车过关也要检查。效率低不低?


再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吉林省的公路可以被称为吸血路,在高速路以外,省道国道大量的限速40公里,甚至在某些六排道的公路上也是如此,因此每年造成不计其数的超速罚款。百度随便一搜,下图是2015年的某网友的悲惨自驾遭遇。



另外经济学家张玉霞的儿子和儿媳2014年自驾从大连去长白山玩,结果回来发现被告知在高速路同一地点超速了两次(来回各一次),一查询,发现高速路在这个地段限速只有60公里每小时,而且标志不明显,当时开到90公里时速,超出50%。


大连的交警也不明白,为什么大多数路段限速100公里的长白山高速,偏偏就在这个路段限速才60呢?结果还要去吉林省申诉,并没有用。被扣24分,罚款几千元,还要专程去参加七天的学习班,每天指纹打卡,把你教育一番。


长白山高速这个60公里的限速段,现在已经取消了,是怎么解决的呢,按理说应该是对交警进行改革来解决对吧,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最积极想解决这件事的部门是吉林省旅游局,吉林省旅游局局长出面协调,最终在2016年8月将该路段的限速从60公里提高到了标准的100公里,因为这影响到了旅游业发展。


实际上,除了新产业发展倒逼改革外,改革自身也要同步进行,现在还搞了对口合作机制开展互派干部挂职交流机制,2017年3月开始,组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与江苏、浙江、广东三省,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市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四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开展互派干部挂职交流和定向培训,通过市场化合作方式积极吸引项目和投资在东北地区落地。也是打破制度的坚冰。


一个地区要想发展,一个是产业,一个是人口,东北二次振兴的思路重点在于扭转产业结构,这条路是走对了,再加上以现在中央对东北的扶持力度,我并不担心无法振兴,一个黑龙江省,现在已经完工和正在修建的高铁就有五条,除开中国,全世界有高铁的国家才10个左右,更不要说同时有五条高铁。


东北经济的产业转型,我们用个五六年时间,再不行用个十年时间就可以完成,我不认为是太大问题。中国十几亿人的内需市场,你搞新产业的选择多的是,医药,旅游,食品加工,轻纺工业,网络影视…….


经常有人调侃说,东北轻工业靠直播,实际上,随着中国消费升级,吃穿不愁,精神文化生活消费本来就会越来越高,不要看不起网络直播,这是有上亿消费者的市场,阿里,腾讯都在投入,为什么不可以搞?


真正该担心的是人口问题,人是复兴的基础,确切的说年轻人是复兴的基础,年轻人没了,还谈什么产业升级转型。


为什么人口比产业结构更让人担心呢?


产业结构问题,从2003年振兴东北开始进行了探索,走了一些弯路,到今天根据一系列政府报告释放的信息,不管是中央还是东三省地方省政府,都清醒认识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轻工业和新型产业的重要性,已经在朝正确的方向走了,路走对了,这个调整的完成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人口问题,至今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不管在庙堂,还是在民间,至今仍然认为中国人多,应该减少中国人口的人大有人在。


东北三省生育率已经低到只有1.0左右,由于在国企体制内的人数量多,执行计划生育最为彻底,2016年东三省全部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全部负增长,实际上,人口出生率,黑吉辽三省是全国倒数前三位。


如果按照常住人口统计,2016年黑龙江人口减少12.8万人,吉林省人口减少20.29万人,辽宁省人口减少4.6万人。就以养老金亏空为例,2014年全国只有3个省亏空,2015年一下子变成了6个,辽吉黑三省全部在列,实际上,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加。


养老账户不够发养老金,就要从财政收入去补贴,这实际上是减少了用于产业发展和升级的资金来源,延缓经济发展速度,甚至可能影响对科技的投入,影响对下一代教育的投入的资金。


我在之前的文章写过,黑龙江一年就算一分钱国税也不交,总财政收入也就是2000亿左右,然而财政补贴社会保障和就业,医保和医疗卫生补助就要花掉1000亿多点。用去了差不多50%,黑龙江作为全国养老金亏空最多的省,已经在事实上展示了老龄化的中国将是什么样。


实际上,2016年11月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里面,专门拿一条写了这样一个问题:


【确保养老金当期支付不出现问题】中央财政提高对东北地区民生托底和省内困难地区运转保障水平。对东北地区主导产业衰退严重的城市,比照实施资源枯竭城市财力转移支付政策。在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制定实施过渡性措施,确保当期支付不出现问题。


实际上,这不只是东北地区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问题,只不过东北的超低生育率,先一步出现问题,问题最严重而已。


为什么最近要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为什么研究延迟退休计划,为什么2018年中国要开始逐渐养老金全国统筹了,因为老是靠中央转移支付补充养老金亏空是不可持续的,中央的钱也是从各省收上来的,养老金亏空的省份越来越多,中央转移支付压力大了财力上也是搞不定的,那就要开始搞全国统筹,有的省份养老账户结余多一点,可以补充下亏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口的减少影响的不只是东北未来的经济发展,甚至是全国的经济发展。


实际上,东三省,以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户籍人口生育率已经低到1.0甚至以下的水平,也就是连二胎都不愿意生,在这些地方搞计划生育,限制生育三孩及以上,除了阻碍经济发展以外已经毫无意义。


而这一点至今在全国上下,仍然没有达到共识,这才是东北乃至全中国未来最大的隐忧。


背景简介: 本文作者为知乎大V宁南山。文章于2017年12月9日发表于作者的微信公众号 宁南山(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c2NDc2OQ==&mid=2247484187&idx=1&sn=fda79d0612100ba060241280771a3d04),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孙远


欢迎关注风云之声

知乎专栏:

http://zhuanlan.zhihu.com/fengyun

一点资讯:

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channel&id=m107089

今日头条:

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