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引进外资和合资永远无法代替自主创新 | 路风

路风 风云之声 2021-01-27

      

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在美国打压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以及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更积极引进外资、扩大进口的背景下,中国本土企业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并崛起?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外国技术知识?为什么说中国可以靠“引进技术”发展起来是一句谎言?技术依赖和自主创新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二者对中国企业、中国工业、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北京大学路风教授在本文中对这些问题做了充满激情而又极具思想穿透力的分析。


本文摘自路风教授最近再版的《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本书记录了汽车、大飞机、柴油发动机、通信标准、VCD/DVD这五个工业在一个特定发展阶段走向自主创新的轨迹,以及围绕着这个转变所发生的政策辩论。作者以有关创新的国际主流理论为框架并以中国的实践为经验证据,有力论证了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工业为什么一定要自主创新以及如何自主创新。书中的报告发表后曾在国内研究界、业界、广大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并对相关政策的制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注:风云之声内容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啦!读者们可下载讯飞有声APP,听公众号,查找“风云之声”,即可在线收听~


一、没有自主开发的技术引进只能导致技术依赖


中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是其工业发展所绕不过去的一条必经之路。但是,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外国技术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


学习外国技术大致有两种方式:其一,主要是“引进技术”(即购买和使用现成的外国技术)的方式;其二,是以自主开发来吸收外国技术知识(或以学习外国技术知识来帮助自主开发)的方式。区别两种学习方式或两条道路的关键因素在于看其是否包含足够的自主开发内容


为理解“引进技术”的内在动力,我们先从外部条件——“引进技术”的机会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企业尚可赢得外国企业技术许可的机会。但存在这种机会的原因是中国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中国企业的产品也没有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中国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逆向测绘开发而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在中国市场逐渐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又得到了与跨国公司合资来向对方学习的机会。


但是,为什么在长达20来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引进技术”的某些企业却从来没有能够摆脱技术依赖的状态,以至于随着技术的变化而最终走上丧失组织独立性的道路?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没有对自主开发付出足够的努力并坚持到底,所以也就没有锻造出能够跟上技术变化的技术能力。为什么没有能够这样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战略决策者总以为可以依赖“引进技术”来发展。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引进技术”的形式从购买技术许可证变成了合资,而在缺乏足够的自主开发努力的情况下,合资形式只能使企业失去技术学习的主导权。没有在技术学习上的长期努力和积累,只能导致对跨国公司的进一步技术依赖,以至于在面临重大技术变革时,丧失了自主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技术能力,从而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例如,地方政府为获取“政绩”而把合资当作招商引资的手段),选择接受了跨国公司以“灭亡”中国企业为目标的“合资”条款。


众多此类案例的同时存在反映出中国工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中国所实行的“以市场换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路线方针,在执行上已经完全违背了初衷。这项政策由“提高本土工业技术能力”的美好憧憬最终变成了让跨国公司图谋主宰中国市场的垫脚石。


依靠“引进技术”的可行性是随着特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依靠技术引进就可以发展起来的模式。从经验证据上说,虽然美国(19世纪中期之前)、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 “斯大林工业化”)、日本(19世纪的明治维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20世纪60年代)等典型的国家都在不同的起点上从引进技术开始了经济发展,但没有一个国家是依靠外资发展起来的,也没有一个国家是不进行自主开发和创新就能获得技术能力的。


日韩两国的经验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日韩在二战后的技术发展有两个特点:第一,最初的技术几乎全部依靠引进;第二,长期阻止外国对本国工业直接投资。这两个特点是自相矛盾的吗?如果读者有疑问,再简单分析一下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日韩发展的真正特点是,在引进外国技术的过程中,本国企业普遍在学习外国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的产品和工艺开发。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日本在技术引进中,购买“交钥匙工程“和成套系统的情况不多,合资生产外国产品和引进外国独资企业的情况几乎没有。韩国因为在开始发展的时候技术能力水平更低,所以存在比日本更多的组装外国产品和引进全套生产线的情况,而且也出现过以允许外国企业持股来获取技术的情况。但是,在对待外资的态度上,韩国仍然是采取了严厉限制的政策。


逻辑很清楚:阻止外资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外国技术。如果一个国家引进技术的目的不是为了依赖,而是为了通过学习掌握技术,就必须以本土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为只有本土企业才是本土技术能力和本土创新的主体。阻止外资进入的目的就是防止外资控制尚且弱小的本土企业,从而避免本国的技术学习过程被外资控制。日韩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这项原则的正确性:虽然日韩的发展是从全面引进技术开始的,但它们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却是由于掌握了自主的技术能力,并由于进行了创新而获得了国际竞争力。


中国发展的环境不同于日韩,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但自主自强的目的应该是一样的。中国今天要开放是因为:第一,开放可以大大改善进行技术学习的条件;第二,开放国内市场也是为了能够利用国际市场。中国需要引进技术,而且是长期需要。但必须强调的是,无论是技术学习还是利用国际市场都是要有行动主体的,而这个主体就是本国的企业。如果以卖掉本国企业甚至是蒸蒸日上的企业来开放、来“引进技术”,那么开放的目的就变质了。中国的发展需要开放,但开放只能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自主自强才是充分条件。


需要澄清的是,在中国的技术进步方面,引进外资和合资永远无法代替自主创新的作用。国际主流学术界的大量研究表明,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是困难的,而且成本高昂(所以富国和穷国的分野才长期持续)。原因在于,有效引进技术的关键并非存在技术知识的外部来源,而是技术接受方必须具有能够消化吸收外来技术知识的能力,以及为技术学习付出足够的努力来发展这种能力(所以向一个小学生“转移”大学水平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坚持自主研发是吸收和学习外国技术最有效的途径


技术能力是组织内生的。换句话说,技术能力只能在企业进行研发和生产的过程中生成,并以企业为组织载体。这个事实说明了一个基本道理:外国企业的技术能力不是中国的技术能力,也不会因为外国企业在中国设厂甚至设研发机构就变成了中国的技术能力。一个国家的技术能力只能储存在本国企业之中,所以本土企业才是本土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载体,才是中国进行技术学习的组织平台


外国企业在中国合资的目的当然不是向中国企业输出或转移技术,而是进入中国市场赚钱。当中国政府规定不得独资时,合资是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唯一途径。随着中国政府对WTO承诺的落实,外资可以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开办独资企业。但是,无论是否存在政府的限制,外国企业往往都是首先通过合资进入中国市场,因为它们需要熟悉中国的市场和政治环境,而且需要掌握销售渠道和营销能力,等等。目前,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采用并购中国企业的方式来达到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的目的。但道理是一样的:从无到有地设立独资企业成本很高,不仅高在设施的投资成本上,更昂贵的是发展出包括运营、管理和营销等能力。并购现成的中国企业,不仅可以立刻获得从生产到销售的现成资产和能力,而且可以消灭竞争对手(包括品牌),从而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尤其是在一些地方政府愿意贱卖企业的条件下!


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外资进来最多是带来了学习的机会,而利用这种机会学到技术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因此,即使在合资情况下,中国企业也必须保持自主性,即要保持对技术学习及其过程的控制权。保持这种控制权的关键是绝不放弃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当然也就要求企业不能整体合资),这样才能保持技术学习的主体地位。中国政府应该支持和保护中国企业的技术学习,通过种种手段增强中国企业的谈判力量。因此,无论从理论逻辑上看,还是从中外的历史经验看,甚至从中国企业20来年经验的微观层次上看,宣称中国可以依靠“技术引进”而发展起来,都是一句谎言

 

二、依赖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大量吸收外国技术知识的“自主开发”在学习效果上要比“引进技术”的依赖模式好得多?我们从两种模式的学习机制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


如图1所示,从企业职能活动的组织流程来讲,自主开发型企业与技术依赖型企业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包括环节Ⅰ、Ⅱ和Ⅲ,而后者只有Ⅱ和Ⅲ两个环节。换句话说,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企业是否包含制度化的(或有组织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活动(即环节Ⅰ)。由于研发活动对于技术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这种区别对企业长期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深远的。例如,从图1中可以看到,企业的研发并非随心所欲的,而是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所以从消费者到企业研发之间存在着信息反馈(由图中连接消费者环节和企业研发环节的线条表示)。这种信息交流的存在暗含了一个判断:没有产品开发能力的企业难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


一些人经常以“封闭性”(“关起门来自己做”)为理由反对自主创新,似乎自主创新与学习外国技术是非黑即白的对立面。但从技术学习的角度看,这种理由是荒谬的,只不过是他们自己树起来的稻草人。图2表示的是图1中环节Ⅰ的详细内容,它所表示的主题是:以产品开发为目标的整个技术研发过程都必然包含着对外部技术知识的吸收。事实上,在开发或创新过程中,外部技术知识和内部技术知识是互补的关系,而非互相替代的关系。既然如此,那么自主开发模式就必然是开放的。

 

 

事实上,在今天技术知识急遽膨胀的条件下,自主创新必然具有吸收外部技术知识的开放性,而这恰恰是两种模式在技术学习有效性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根源:技术依赖模式是依靠外部技术供给者来提供现成的技术(往往以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形式),自己却由于缺乏足够的研发活动而对“引进”的“技术”没有多少理解,所以只能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相反,自主开发模式虽然也需要吸收外部技术知识,有时甚至需要购买技术许可证(当无法绕过别人的专利时)或零部件,但仍然必须自己发展出产品概念、进行系统设计以及解决所有的相应技术问题,所以这种模式是以自己的理解去吸收外部技术知识,或者是通过吸收外部技术知识来理解并掌握技术。


这样就可以看出为什么两种模式在技术学习效果上存在那么大的区别:由于必须理解内外部的技术知识,并且必须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产品,所以自主开发的结果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且获得自主创新的能力;而依赖模式因为只是使用现成的技术(主要体现为现成的产品设计或工艺设计),没有去自主解决有关产品概念、技术方案和技术细节,以及从样机、试验到生产准备的一系列问题,所以不仅没有知识产权,而且不产生技术能力。即使都以学习外国技术为目标,自主开发模式下的学习也要比技术依赖模式下的学习强度更大、效果更好。


理解创新的概念可以从区分发明和创新开始。一般来说,发明是第一次产生有关某种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想法,创新则是第一次把这种想法付诸实施。因此,创新可以被定义为把新技术成功地结合到产品和工艺之中,所以创新一般必然与商业化相联系,市场接受度则是衡量创新成功的标准。在最近几十年中,由于技术日益复杂化,创新越来越需要依靠专业化的R&D机构和活动。同时,创新往往涉及一个很长的活动链条。所谓的R&D(研发)就包括了两个部分,其中的“R”代表的是技术研究,“D”则代表产品开发和工艺开发。如果只有“R”,科学技术就与经济发展脱节,最后也无法持续;但如果只有“D”,则开发新产品所需的新技术就会供应不足。因此,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工艺开发都是整个创新链条上的必要环节,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企业必须开展R&D的所有活动


如前所述,任何创新在今天的条件下都必然包含对外部技术知识的吸收和利用,无论是所谓的“原始创新”,还是“集成创新”或“消化、吸收再创新”,莫不如此。关键在于,要创新就必须自己进行研发活动,否则就不可能创新。因此,是否吸收和利用外部技术知识不是区别自主创新和技术依赖的标准,是否进行以产品为导向的研发活动才是区分的标准。在现实中,普遍缺乏研发经验的中国企业往往只能从比较容易的环节开始,而且在早期阶段往往需要更多地借助外部能力。但是,只要开始自主研发活动,经验就会积累起来,能力就会成长起来,外来的技术知识就会逐渐转化为内生的技术能力。因此,自主创新跟是否吸收外部技术知识没有关系,跟技术能力水平的高低也没有关系;自主创新只跟是否进行研发活动有关系。是否提倡自主创新的问题焦点不在于是否需要学习外部技术知识,而在于是否需要自主地进行研发活动。


如果自主研发活动是区分技术依赖和自主创新两种模式的关键变量,那么为什么只有进行这种活动才能而且必然导致创新?我们以图2所表示的产品开发的活动链条(包括产品概念、技术方案、技术细节实现、样机、试验和工艺开发等)为工具来回答这个问题。产品开发过程是从产品概念开始的,而形成产品概念不仅需要掌握技术,而且需要对市场需求及其特点的理解(或者说,产品是技术的市场概念),直接与企业的战略密切相关。由于全球化没有也不可能消除民族或地域市场的需求特点,所以中国企业更有可能根据本土市场的特点形成不同于外国企业的产品概念。如果产品概念是企业特定的,技术方案也就必须是企业特定的,即产品概念的任何变化都要求给予创造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样的道理,技术方案的实现必然导致在技术细节上的不同处理方法。即使是基于相同科学原理开发出来的产品,仍然会出于企业特定的原因而产生差异,而差异就是创新的结果。从做出样机(prototype)到形成可批量生产的产品之间,存在着试验与改进之间的多轮次互动,而这个过程会不断地影响技术方案和技术细节的具体处理方法。最后,工艺开发不仅要根据产品设计本身的特点,而且要根据生产组织方式的特点,所以必然是企业特定的。事实上,在这个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产生创造性的解决办法,都会导致产品系统的创新。因此,无论产品开发过程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吸收和借鉴外部技术知识,自主研发活动都必然导致创新。


上述分析同样有助于澄清什么是技术依赖。只依靠引进技术而不自己进行研发只能导致技术依赖,因为这种模式不可能在从产品概念开始直到工艺设计的整个开发活动链条中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图,也不可能掌握这些环节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不仅无法创新,而且无法理解外来技术的真谛。技术依赖型企业没有自主的产品概念及实现产品概念的技术能力,所以在竞争战略上会受到严重制约至少表现为战略决策空间的狭小。更严重的是,在技术发生变化并导致市场变化时,由于原来拥有的产品及其生产能力往往变成无用的,所以技术依赖型企业面临着组织灭亡的威胁。


可以清晰地看出,自主创新的意义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是战略性的和组织性的。对比图1所示的技术依赖型企业和自主开发型企业,后者由于能够通过内生的技术能力把自己对于市场需求的理解转化为产品的性能特性,所以必然能够发展出在更大的决策空间内进行战略选择的能力,并因此而具有组织创新的能力。因此,自主开发型企业能够发展出比技术依赖型企业更强的组织能力(包括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各个职能领域的能力)。由于组织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所以自主创新必然导致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如果自主开发型企业能够更普遍地出现在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工业中,中国工业就会具有国际竞争力,而且中国经济就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快地提高生产率并获得更大的增长潜力。这种充满活力的经济必将成为中国在政治上保持独立自主的力量源泉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自主创新的战略含义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技术上,即自主创新是指中国企业通过自己的产品概念、系统设计及其相应的技术研发活动,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因此而拉动本国基础技术研究的发展。第二个层次是在组织上,即自主创新是指中国企业要通过技术研发活动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即“自主创新能力”),并因此而获得在产品和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保持组织的生命力和对技术学习的自主权。第三个层次是在国家主体上,即自主创新是指使中国的经济体系(通过发展出技术能力)能够从事越来越高端的生产活动,从而在全球价值链的收入分配中获得不断增长的份额,并因此而使中国获得保持经济增长、捍卫国家安全和保证政治独立的力量源泉。



更多路风的文章:
自主创新与美国的负面教育 | 路风



读者福利


送书福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风云之声的读者提供3本《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赠予留言点赞数排名前3的热心读者。点赞数统计截止时间:2019年8月10日晚7点,名单将在明日同档微信中公布哦。



欢迎您的评论!


背景简介:本文作者路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本文摘自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一书,风云之声获授权发布此文。

责任编辑吴啟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