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搞科技,钞能力是硬道理 | 袁岚峰

袁岚峰 风云之声 2021-06-17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我们更多地要以花别人2倍的钱办成别人1.5倍的事自豪,而不是以花别人10%的钱办成别人20%的事自豪。我们应该追求首先做成某项大事,而不是老想着“花小钱办大事”。


视频链接:
西瓜视频:
https://www.ixigua.com/6867855629965656589/ 
本视频播放已超百万




2020年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8/t20200827_1786198.html)。我们来看一些其中的主要数据,并且解读一下。



首先,看总量。2019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21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即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3%,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


中国研发经费的绝对值已经仅次于美国,达到世界第二了(从2020年最新定量指标看中国的科技实力 | 袁岚峰)。不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科技强国中仍然属于中等偏下,低于美国的2.83%和日本的3.26%(中国的研发支出在世界上算多还是少?| 袁岚峰),跟韩国和以色列的4%以上就差得更远了,仅仅比不到2%的英国、加拿大和西班牙高一些而已(中国的研发支出在世界上算多还是少?| 袁岚峰)。所以基本态势是,进步很大,但还远远不够。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0/0827/c1004-31839125.html


然后,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应用研究经费2498.5亿元,增长14.0%;试验发展经费18309.5亿元,增长11.7%。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6.0%、11.3%和82.7%。

基础研究经费的增长速度最高,在总的研发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在上升,第一次达到6%,这是可喜可贺的。不过,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占总研发经费比例普遍在15%左右,所以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如果我们想从根本上提高创新能力,想创造出全新的技术领域,想弯道超车,那么我们就应该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

然后,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研发经费支出169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3080.8亿元,增长14.5%;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796.6亿元,增长23.2%。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6.4%、13.9%和8.1%。

这个比例分布告诉我们,中国研发支出的绝大部分来自企业。这对很多人可能是个意外,一般人谈到研发时往往只想到大学和科研院所,没想到企业才是大头。

实际上,全世界都是这样,研发支出大部分来自企业。因为企业是最有钱的。如果他们对研发有积极性,那么他们能动用的资源远远多于大学和科研院所。
例如华为,就是一个超级重视研发、以研发为生命的企业。他们在世界各地建了很多研究所,提供了很多高薪的研发岗位,对人类的信息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不少名校的毕业生第一大去向,就是华为。因此有人指出,华为最大的作用其实是组织力,把这么多人才组织起来,发挥出超高的研发效率。这个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我们什么事都等着政府干,黄瓜菜都凉了。

所以我们应该改进体制,鼓励企业更多地投入研发。例如减免对研发的税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对质量的监督。总之就是要让真正研发有成果的企业赚到钱,让假冒伪劣的企业赚不到钱,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科技,而不是来自关系或者抄袭。

以上这些都是普遍的大道理。在美国对我们不断挥舞大棒的情况下,增加研发投入就更加紧迫了。想突破封锁,掌握核心科技,“钞能力”是硬道理。正如任正非经常说的,华为的成功之道,就是集中火力多年攻击同一个“城墙缺口”。

我经常说(科技研发需要“富人思维”|袁岚峰):我们更多地要以花别人2倍的钱办成别人1.5倍的事自豪,而不是以花别人10%的钱办成别人20%的事自豪。我们应该追求首先做成某项大事,而不是老想着“花小钱办大事”。绝大多数情况下,花小钱只能办成小事。中国的科学家是人才,但不是超人。如果非要以比别国低的投入实现比别国高的产出,就不是合理的目标了。以比别国高的投入实现比别国高的产出,才是合理的目标。

最近我在井冈山,给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团团夏令营”讲课,遇到了我的朋友金灿荣教授。他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只是用词更绝。美国花了100块钱做了一件事,我们以前的做法是,给科学家10块钱,让他们做出美国50块钱的效果。这就只能逼着科学家加班加点,连家都不能回,这不是长久之计。正确的做法是,给科学家200块钱,只要能做出美国101块钱的效果就是成功!


2020年8月25日作者与金灿荣教授在井冈山合影


我在讲课时,有一位同学提了个问题:为什么新闻经常报道官员腐败的,却很少见到报道科学家腐败的?难道我们的科研经费,利用率都这么高吗?我们的科学家,道德都这么高尚吗?

我当时给他讲了不少道理。例如一位广告专家说的:我知道我的一半广告费是浪费的,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科研也是这样,如果你预先知道一件事100%能成功,那它就不是科研了。

科学家肯定也有贪污的,科研经费肯定也有浪费的,这些都需要依法处理。但在本质上,科研是用来开源的,不是用来节流的。你在科研上投入2,也许其中的1打了水漂,但另一个1的效果是100,你要不要投呢?

后来我想起,我还应该加一句:科研的作用是提高你的“质”,而不是“量”。如果你没有歼-20,你就算造几万架歼-8,还是对付不了F-22!你是愿意把钱花在爆歼-8,还是愿意先花钱研发出歼-20,然后再去爆歼-20?想通了这个道理,你就明白,舍不得在研发上花钱,是多么的鼠目寸光啊!


 歼-8

F-22

 歼-20

扩展阅读

中国的研发支出在世界上算多还是少?| 袁岚峰
科技研发需要“富人思维” | 袁岚峰
从2020年最新定量指标看中国的科技实力 | 袁岚峰
美国想用1000亿遏制中国科技发展?我反而很支持 | 袁岚峰

背景简介:本文作者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科技袁人”节目主讲人,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入选“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责任编辑孙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