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为什么不行了?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东北振兴? | 翟东升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它是一系列因素形成的一种循环,要么是正循环,要么是负循环。所以我们要寻找一个契机,使得东北区域形成一个新的良性循环。
东北不行
是因为东北人不行?
中央为了振兴东北,前前后后出台了非常多政策,也给了很多钱,但到目前来看,东北振兴的效果可能跟我们的期望还有距离。
东北究竟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有人会提出“投资不过山海关”?
第一种观点认为:东北不行,是因为东北人不行,或者说东北文化不行。
这种文化背后暗含的是东北的软性制度不行,认为东北干部沾染了许多政府官僚机构的恶劣习气,没有重商、亲商的服务精神。
他们认为东北官员比较腐败,眼睛只盯着想办法对企业家进行剥夺,而不是服务。
说实在话,对这种观点我是不太同意的。
90年代我到过广东,在广东生活过,据我所知,八九十年代广东开始腾飞的阶段,也是非常“讲关系”的。
广东的地方党政干部、基层干部也有很多腐败的。但是这种腐败并不妨碍广东的工业化崛起。
事实上,从中国文化来讲,全中国哪个地方的人不讲人情?
即便到了今天,全中国不喝酒,比如搞投行的人不喝酒就能签大单的地方,没有几个。也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少数几个地方。
虽然这种解释东北为什么衰落的观点最流行,但它其实犯了一个错误,就是用普遍性因素去解释一个区域性的特殊现象,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市场经济发达城市的地方党政干部,服务精神相对全国来讲,确实是领先的,治理水平是越来越好的。
但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东北不行
是因为气候太冷了?
第二类观点,认为东北现在之所以有问题,是跟它的区位,它的地理特点,比如温度、气候有关。
大冬天大家都躲在屋里不出来,自然平白损失好几个月的生产时间。
我认为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地理的确有影响,但是地理的影响并不是必然的。欧洲富裕的恰恰就是它的北欧、西欧地区,而不是温暖的南部欧洲。
美国的东北角总体上来讲也是很冷的,冬天下雪非常大,但却是美国最早发展起来的,纽约这一带也相当冷。
东北衰落的外部因素:
全球化
东北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我想从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提供一下解释。
从我的角度看,第一个是全球化的问题,第二个是老龄化的问题。全球化、老龄化带来的人口流动和产业流动、产业变迁才是根本性的问题。
首先说全球化。东北原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和工业重心,在解放之前,东北是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
解放之后,因为要向苏联学习,苏联援助也有很多工业放在东北,它那儿的技术比较好。
所以在计划经济时代,东北是领先于全中国的。东北的人均寿命也好,人均营养摄入、人均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都是领先于全中国的。
但那是在一种非开放、封闭经济的条件之下,东北成了全中国经济的中心,而全中国的其他区域成为外围。
但是从1980年代,尤其是1992年之后,中国加速融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体系,整个中国就成为这个体系的外围。
这个中心是谁呢?是美洲。
所以东南沿海利用它的区位优势和人口密度优势,通过参与加工贸易、大规模招商引资,形成了跟全球市场体系中心之间的一种交换关系,分工关系。
而在这个过程中,东北其实是作为一个牺牲品的。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中美经济原本是两颗植物,各有它的根茎、枝叶和花朵。东北原先是整个中国经济的根部。
但在参与以美国为中心的大循环之后,因为人家的根更壮大,更肥硕,营养更充裕,所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代表的枝叶部分,就嫁接到人家的根上去了。
这就脱离了整个中国经济内循环,那么东北自然就会衰落。
实际上我们有许多原本的基础工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做高科技的,比如说当时做光科技、做芯片的那些行业,在90年代都被牺牲掉了。
90年代中国的军工行业和一部分重工业生存都非常困难,由此形成了一个经济重心的转移,中国经济重心从东北方向转向了东南方向。
东北衰落的内部因素:
老龄化
东北是全中国老龄化最早的地方。
人老了我们可以用机器人,可以用自动化生产线,可以用更多设备来取代劳动力,提高效率,这一点不成问题,所以老龄化社会的产出并不会减少。
但问题就在于,机器人不会吃喝拉撒,它不消费。所以一个社会一旦老龄化,它的产出是不增加的,但是它的消费会萎缩。
人年轻的时候可以一下子喝七八瓶啤酒,老了之后可能一瓶都喝不完;人年轻的时候见着美女两眼放光,人老了之后就非常佛系了。
所以人的生命会有一个欲望周期,在统计上讲,48岁是人的消费高峰,在此之后一路下降。
所以在90年代中期之后,下岗潮叠加老龄化浪潮,它塑造了过去这20多年,东北经济逐步跟全中国平均水平拉开距离的内在因素。
老人不消费之后,当地经济就萧条,它的服务业就相对萧条。
东北原本在计划经济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军工行业、重工业、高科技,跟全中国的循环有一个局部脱钩,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那就是它本地的年轻人很难在家乡挣到很多钱,高收入的岗位很难找到。
所以东北的年轻人离开了家乡到北京、到南方读书之后,他会发现自己很难回到家乡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工作。
于是东北出来读书的年轻人就不回老家了,这又加速了东北老龄化的趋势。
因为当你有一部分优秀的年轻人离开家乡,不再回去,那么留在本地的年轻人,他们的收入和就业机会也会进一步下降。
这是什么原理呢?许多人以为当地年轻人少了,年轻人是不是就值钱了呢?
恰恰相反,有一句话说物以稀为贵,但人呢?人以聚为贵。
人聚的越多、越密集,不是说他竞争更激烈更难混,恰恰相反,人聚集的越多,尤其是年轻人聚集的越多,每个年轻人发展的机会就越大。
为什么?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人聚在一起,他的分工规模就扩大了,交易机会增加了,合作的成本就降低了。
所以作为年轻人来讲,你要获得最快的成长,最大的发展空间,就一定要去人最挤的地方,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你不管用什么方式聚在那些地方,你获得的信息,学到的东西,能力的提升都是最快的。
所以东北的年轻人密度下降之后,就导致原本没打算离开美丽家乡的那些东北年轻人也不得不离开家乡。
因为他会发现他的收入水平、收入增长空间、发展机会跟南方的同龄人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他们也不得不离开。
所以这就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年轻人口持续流出,这个地方就不再有生气。
为什么东北会成为
全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区域?
东北是全中国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最早的区域。现代化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上升,或者说女性的解放。
在各种传统社会中间,女人地位是大打折扣的。但是女性一旦受了教育,一旦获得了自力更生的能力之后,她就觉醒了。
“我不是男人的附庸,我不是家庭的生育工具,我要活着,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自己。”
所以这种个体的觉醒,就带来了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那就是离婚率上去了,生育率下来了。
这个东西几乎不可逆。
这对女性来讲,当然是个好事了。但在宏观政策上,一旦生育率下降,短期内问题不大,但是时间稍微长一点,一两代人之后,社会的老龄化就很厉害了。
北大林毅夫老师的团队里边有些人跑到东北去给地方政府做规划,提出东北要跟东南方向形成梯度发展,想要形成一个产业递次的承接。
比如东南沿海纺织业即将没有竞争力,那么东北应该搞纺织业发展。
假如我刚才讲的这套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是有解释力的话,那么这种观点我认为在实践中肯定不会成功。
为什么?因为东北其实在1930年代就搞纺织业了,到了今天,东北能找到足够多的年轻妇女跑到纺织厂里边,去承受每天12~14个小时的纺织女工工作吗?
这个东西其实不是发展,而是走回头路,我认为是行不通的。
东北应该怎么规划
才能够真正有效振兴?
东北振兴必须要寻找一个契机,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简单因素就决定了所有东西。
它是一系列因素形成的一种循环,要么是正循环,要么是负循环。所以我们要寻找一个契机,使得东北区域形成一个新的良性循环。
这个良性循环不能是在面上做的,而是必须寻找一个热点。比方说假如之后我们抓住一个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变迁的契机,图们江出海口打通了。
假设能够打通,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北海通道可以通航的时间越来越长,那么我们多造几艘大规模的破冰船,就可以每年多几个月保持向北通过北冰洋到西欧去的这样一条海上通道。
如果能够保持较长时间开通,那么我们就完全有可能在图们江出海口那个区域塑造一个经济热点,在那个地方做一个新城。
中央提供特殊政策,提供足够力度的投资,然后以此为基础,吸引住全东北的年轻人,不要孔雀东南飞,而是聚集到那个区域去。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甚至能够牺牲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一部分年轻人来共同开发繁荣那样一个新城市。
从而形成火种,形成良性循环,形成一个热点,能够使东北这个区域形成新的活力。
扩展阅读:
背景简介:本文作者翟东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文章2020年10月22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翟东升:东北为什么不行了?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东北振兴?),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