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这固然是一种现实逼迫下的无奈倒退,但这种暂时的倒退对于太平洋岛国民众来说也未必全是坏事。他们发现,在不得不减少进口食品摄入、重拾传统饮食后,不少人变得更健康了,甚至打算把自己种菜的习惯一直延续下去。
作者:中年维特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每天在沙滩晒晒太阳、健健身、教各国比基尼美女潜水就能躺赢的生活,谁不想过呢,但并非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条件。 太平洋一众岛国坐拥沙滩大海,普遍不乏阳光、沙滩与珊瑚,经过多年来的旅游开发和声誉积累,旅游业欣欣向荣。大海边的躺赚生活仿佛唾手可得,一切都像旅游博主讲述的那般美好。
博主眼中的太平洋小岛
(图:Vibrant Image Studio/ shutterstock)▼
然而新冠疫情持续了一年有余,国际旅游业也在行业寒冬中苦熬了将近一年,即使撑到现在,复苏的预期仍是一次次延期。那些曾经过着躺赢生活的太平洋岛国,已经纷纷外汇储备锐减、国民收入滑坡,连食品供应都成了问题。 不少岛民愣是被逼回了打鱼种芋头的古老生活。
传统艺能不能忘
(图:YUVIS studio/ shutterstock)▼
绕地球半圈的太平洋上,除了那些较大的岛屿,还分布着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等规模庞大的岛屿群。他们主要分布在靠近赤道的低纬度地区,气候多为热带雨林或热带海洋气候,降水充沛,温暖宜人。
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1500年之间的数千年时间里,来自台湾岛(假说之一),发明了双体船、蟹爪船等航海黑科技的南岛民族,利用季风洋流向周边的海岛迁徙。
一支很独特的航海科技树
(图片:wikipedia)▼
其中选择向东南航行的移民,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先后到达菲律宾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巴布亚岛,并在当地休养生息,与原住民发生血统和文化上的交流,之后逐步扩展到美拉尼西亚与密克罗尼西亚,以至于远至复活节岛与夏威夷都有他们的踪迹。
在西太平洋、西南太平洋逐岛迁徙距离不会太远
但即使南岛民族分布极其广阔,也仍是简单模式的复制
是一种相当独特且脆弱的文明▼
他们将沿途发现或从其他民族那里获得的动植物如:水稻、山药、芋头、香蕉、椰子、面包果、用于制造布料的楮树、猪、狗等带到了各个小岛。其中部分岛屿面积足够大,能够提供淡水,可以满足定居的基本需求,便成为了移民们长期定居的岛屿。
类似瑙鲁这样大的岛国(21平方公里)遍布太平洋
很小,但是基础物资也可以支撑自给自足
虽然岛屿之间的物资交易也相当重要
(图片:shutterstock@yutthana-landscape)▼
岛民们日常过着以芋头为主食,海鲜海鸟为主要肉食,用椰子调味,节庆时吃猪肉的生活。而不时发生的飓风、火山爆发、海啸与饥荒将人口限制在环境承载力以下,大多数海岛没有出现复活节岛式的悲剧。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奇观误国
(如果你是波利尼西亚文明除外)
(图片:niall dunne/shutterstock)▼
殖民时代,这些岛屿被列强瓜分,除了斐济这样的大岛引入大量印度劳力种植甘蔗,发展制糖业外,大部分岛屿因为地处偏远、土地狭小、人口稀少所以并不受重视,当地人生活受到的冲击也比较小。
19世纪70年代,南太平洋地区的奴隶贸易猖獗
欧洲殖民者的种植园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
很多较小岛屿的土著都被绑架到别的岛屿上当苦力
(图片:wikipedia)▼
继殖民时代之后,再次改变太平洋海岛命运的,就要数第二次世界大战了。战争前夕各国就已经在加强军备,海岛中的战略要地建起了机场。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太平洋岛屿上的临时军用机场越来越多。这为当地人完成了从零到一的准备工作,也为日后和平年代里这些岛屿成为可通达的旅游胜地奠定了交通基础。
很多军事化岛屿一直延续至今,比如关岛
B-52飞跃关岛,下方是安德森空军基地
(图片:wikipedia)▼
从80年代起,以斐济为首的岛国政府开始大力扶植旅游业。得益于沙滩、森林、珊瑚礁、泻湖、火山、特色美食、民族建筑与风俗高组合度的旅游资源,这里逐渐从小众景点成为度假胜地。
斐济楠迪国际机场
(图片:Guy Cowdry/ shutterstock)▼
随着潜水成为旅行的热门项目,太平洋岛国旅行资源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斐济成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
斐济清澈的水质,以及丰富的海底世界
在完善的旅游业设施加持下
是全世界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图片:frantisekhojdysz/shutterstock)▼
斐济政府抓住机会向配合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倾斜资金,大力推进供电系统建设,多次扩建建于1938年的老机场。而斐济航空也经营着覆盖太平洋主要岛屿,连接世界主要国家的航线。首都苏瓦的港口则可以停靠万吨轮,国内铁道、公路里程数相较于其他岛国情况也更好,成为了太平洋诸多岛国的交通枢纽。
斐济航空不仅承载着本国旅游业的营收
也是整个西南太平洋的航空交通枢纽
(斐济飞我国香港航线)
(图片:Chintung Leel/shutterstock)▼
主要的游客来源国可以直达,供电相对稳定较少出现影响旅行体验的停电问题,都让斐济扩大了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更大的旅游业市场则促进着行业的发展,比如近年来环保主义者与游客的消费者画像高度重合,斐济海滨旅游业者就推出了种植珊瑚的项目,让大家潜水环保两开花。
斐济被西南太平洋最大的珊瑚礁系统所环绕
对珊瑚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和保护
若是旅游项目是有益于珊瑚礁的,也没什么不可
(图片:Ernie Hounshell /shutterstock)▼
旅行者为地球母亲做了点什么,自然“龙颜大悦”,从业者拓展了新业务,可以再收一笔钱,自然也更高兴,斐济旅游业持续蓬勃发展。
打卡产业蓬勃发展
(图片:JosepPerianes/shutterstock)▼
近年来斐济游尤其火爆。2019年,赴斐游客达到了89.4万,超过了其本地88.93万的人口。斐济旅游业占就业人口的15%,贡献了GDP的20%,是第一大外汇来源,间接影响的就业人口与经济数据必然更多。萨摩亚,瓦努阿图等国甚至更依赖旅游业,极个别国家旅游业占GDP的70%,妥妥的支柱产业。
当然,斐济也不是一个岛,包括了很多很多岛
(图片:shutterstock)▼
旅游业也确实富了当地人。做导游一天能赚200-300美元,放到美国都算不错的收入,更不用说有从业门槛的潜水教练和民宿老板了。工作轻松、回报丰厚的旅游业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资金人才,制造业就更要面对既没有人想投资,也没有人想打工的窘境了。
外国游客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
当不了老板还能去表演土著舞蹈
对于当地人来说,这个就是毫无难度
(图片:Nadezda Zavitaeva/shutterstock)▼
更何况,殖民时代拥有英国投资糖厂的岛国也只有斐济一个,太平洋岛国制造业先天不足。而小国寡民、交通不便、距离国际市场遥远、国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事实又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虽然政府大力推广,斐济的大米自给率仅有20%,小麦则全需进口,其余农产品除了香蕉、椰子、甘蔗,大多需要进口。好在距离斐济不远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与印尼都是重要的食品出口国,他们价格低廉的食品完全可以满足斐济,这也让斐济人进一步失去了发展食品行业的动力。
热带气候的斐济更适合水果和蔬菜的生长
不过加工能力欠缺,大多出售的是原产品
(图片:ChameleonsEye/shutterstock)▼
财富又带来了饮食偏好上的变化。相较于芋头配椰汁调味的鱼,腌牛肉、方便面等工业加工食品更符合人类重口味的本性,当地人在进口廉价工业化食品的影响下迅速“膨胀”了起来。
再好的东西,吃多了还是会腻
花样繁多又价格低廉的工业食品,竞争力更强
(图片:ChameleonsEye/shutterstock)▼
早在2010年,世卫组织的调查就得出了10个太平洋岛国中50%的人存在超重问题的结论,其中萨摩亚的超重比例甚至超过90%。换句话说,你可能期望前往萨摩亚能看到全员巨石强森,但结果估计是全员武藏丸光洋。
出生于萨摩亚的相扑士—武藏丸光洋(右)
(图片:Philkon/Wikipedia)▼
除了超重,当地人营养不均衡的问题也非常严重,缺乏维生素A、缺碘、贫血都是高发问题。
不出意外,太平洋岛国依旧会躺赚下去,但是新冠大流行打破了历史进程,也暴露出太平洋岛国经济的脆弱性。2020年1月下旬开始,斐济中断了越来越多航线,到3月,斐济禁止游轮进入其海域,所有国际活动和官员的海外行程都被取消,正式进入封国状态。作为经济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彻底失去了客源,相关从业者突然就没有了收入来源,餐厅客源减少,为餐厅供货的渔民卖不出去自己的渔获。随着由旅游业作为龙头的经济链条从源头处被打破,斐济脆弱的经济也陷入危机,其他国家的情况与斐济大致相同。
世卫组织向斐济捐赠COVID-19检测的实验室设备
(图片:https://www.who.int/)▼
因为各国纷纷关闭边境,开往太平洋岛国转运中心斐济-苏瓦港的运输船大大减少。在苏瓦这样面向澳新两国的港口,果蔬价格尚且上涨了75%,其他需要从苏瓦转运物资的岛国状况可能更严重。
现在这个价格可就买不到了
(图片:gg-foto/shutterstock)▼
失业率激增还导致家庭矛盾爆发,离婚率上升,同时,老人和小孩也不打算降低自己的消费,中年男人就像三明治的中间那层,此时面临着严重的中年危机。他们只能约朋友酗酒逃避现实、回家打老婆,或者和老婆一起打孩子。位于斐济劳托卡的民间组织Empower Pacific每天都能接到一百余个求助电话,但是面对家庭矛盾,社会组织并不能起到比提建议更多的帮助。
疫情不仅给感染者带去痛苦
全世界的人都因为病毒而无法正常的生活
(图片:https://unhabitat.org/)▼
重压之下,斐济政府开始向斐济人发放蔬菜种子,图瓦卢政府则向民众科普农学知识,太平洋岛国普遍鼓励民众在自家花园中种植蔬菜,缓解经济紧张与食物稀缺问题。
开启自力更生模式
(图片: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iji)▼
斐济光热条件极好,也不缺乏火山灰土、磷质石灰土(鸟粪土)等肥沃土壤,所以尝试的人普遍收成不错。甚至有家庭在废旧水桶、板条箱中填土,种出了满足家人食用的蔬菜,成为了度过食品与家庭双重危机的一个小突破口。
以前也有条件种,只不过买来的更方便
(图片: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iji)▼
由于疫情迟迟没有消退的迹象,当地人也逐渐调整心态,重拾祖先的传统谋生手段,开始用种田、捕鱼的方式满足家人的日常需要。因为生活方式转变了,家长们甚至又像千百年前的家长一样,教起了孩子们如何在家长不在家的时候照料菜园。
卖不出去的鸡还可以陪孩子玩
玩够了还能吃肉..
(图片:Agalelei Ioane)▼
这固然是一种现实逼迫下的无奈倒退,但这种暂时的倒退对于太平洋岛国民众来说也未必全是坏事。他们发现,在不得不减少进口食品摄入、重拾传统饮食后,不少人变得更健康了,甚至打算把自己种菜的习惯一直延续下去。
农业合作化时期为了满足社员种植蔬菜等
每家都有一小片自留地
在饥荒时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图片:Tamala Iosua)▼
参考资料:
1.https://www.straitstimes.com/asia/australianz/fiji-scrambles-to-provide-aid-as-cyclone-toll-rises
2.https://www.who.int/bulletin/volumes/88/7/10-010710/zh/
3.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news/world/fiji-tourism-hit-with-climate-covid-19-double-whammy-13782386
4.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ocea.5272
5.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ocea.5275#ocea5275-fig-0001
6.https://www.stripes.com/news/pacific/amid-pandemic-pacific-islands-work-to-offset-food-shortages-1.656599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Nadezda Zavitaeva
背景简介:文章2021年1月10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地球知识局(岛国人民,开始勒紧裤腰带),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陈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