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如何领导世界?(五) | 汪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纯科学 Author 纯科学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必须用纯粹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而不仅仅是讲个故事。
一、对《论语》认知的变化——从其第一句话开始
在认识黄中华老师之前,我是非常不愿意谈“中华传统文化”这个主题的,因为太容易引起误会和没必要的、甚至是不可能有任何结果的争论。但是,2021年1月2日下午,我与黄中华老师算是第三次见面了,是在他家作客,并进行了长时间的深谈,第一次体验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我是研究过全部科学体系所有学科的人,能让我产生这种感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认识黄中华老师之前,我的朋友种汉偶尔提到黄老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并且要给我介绍时,我最初是有些担忧的。因为遇到过太多所谓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包括那些上了著名电视台演讲的很有名的学者,坦率地说,作为一个研究科学方法的人,很多内容我是难以接受的。我还是抱着尽可能从中发掘哪怕一点点有益成就的态度,持续观察一些人的研究结果,但基本上很难有让我真正满意的东西。可以说黄中华老师是第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学者,因为他不是那种只站在中华传统文化内部的角度去进行研究,而是完全站在科学的角度,用纯粹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这种研究的大师级学者。我坦率地和他讲我不一定确定他说的都是正确的,但我很清楚他的方法是正确的。
他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出身,过去一些历史学家在考察传统海洋测量结果时,如果提到从青岛到台湾有多远,按今天的精确测量距离一看,大概齐、差不太多就可以了,然后就马上“博大精深”“中华智慧”地赞叹。但他在考察这些数据时,对一些细微偏差进行了更深入的追究,发现古人的海洋距离概念并不是从出发点到本岛的距离,而是到其第一个外岛——钓鱼岛的距离。因为对于古人来说,经过了漫长的海上航行(甚至可能九死一生的航程),能够到达第一个外岛,那是谢天谢地马上知道可以活命的事情,上岛去找个泉眼或小河沟补充淡水、生火用的柴火甚至岛上的野果、野生动物等好好补充一下。我们今天可能很难体会他们那时的心情。至于到了外岛充分补给以后,再去不太远的本岛什么地方上岸反而不重要了。他用这种方法再去验证其他古代海洋测量数据,发现都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原来以为的细微偏差为什么会出现的了。根据古时的海洋测量精度并不应该出现那样的偏差。
至少,他对我个人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影响,居然让我完全改变了对《论语》的原有态度。
我看过很多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籍,不客气地讲,在过去对《论语》的印象是“很差”的。为什么要强调“很差”这个词,因为看典籍一般来说其水平有高有低,就算不认为很高,最次也只是感觉水平没那么高,但不论如何,毕竟那是经典,可取之处总还算是很大的。但看《论语》我不仅感觉它一无是处,甚至是有非常糟糕的印象,第一句话一看就让人大失所望。第一印象很差带来的后果当然是很严重的,后面纯粹是照顾孔子的面子勉强看完整个《论语》。只是《论语》如此之有名,中国人对它的评价如此之高,所以我也不敢对任何人明确提起对《论语》这样的负面印象。后来我读到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他说孔子的书里全是一些很浅显的世俗说教,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辨。他甚至带着讽刺挖苦的语调说为保持孔子的名声,如果他的著作没有被翻译会是更好的事情。我对黑格尔的话深有同感,他说出了我内心深处的想法。其实,中国内部对于《论语》的评价差异也是非常大的,宋代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的序言里有这样的话: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也就是说宋朝程朱那个时代就知道世人对《论语》的评价差异到天壤之别。从什么感觉也没有,到读完了兴奋得都不知道自己在手舞足蹈的人都有。
《论语》的第一篇“学而篇”,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对这句话,后世的学者基本上都是这么解释: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翻译成外文时也基本是按照这个意思去翻译的。
如果按这种解释,整个《论语》后面就没法再看下去了。这是因为:
就如此之短的一段文字,居然说了三个完全不同的事情,相互间什么联系也没有,实在是太莫名其妙了。先说学习加复习是高兴的事情,然后说有朋友从很远地方来看自己是很高兴的事情,再然后总结到别人不理解你不要生气,这就是君子。这、这开篇一上来都什么跟什么?每一个当然都可以说不错,但是,学习本是很枯燥的事情,你还要高兴可能有人不理解,有朋友从很远地方来看自己很高兴这个有谁不理解的?这个是人之常情啊,能做到这个就算是君子?这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如果要说有联系,唯一的联系就是三句话都是以“不亦……乎”这种格式结束。如果这样,就如同说:吃饭时加点青菜不亦悦乎,10月里秋高气爽大晴天不亦乐乎,多看点书,不亦君子乎。这要是成“论语体”,的确很可能在网上流行起来。
修修指甲不亦悦乎,上班不迟到不亦乐乎,能不被量子计算搞晕不亦教授乎。
……
这完全是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让人怀疑这人脑子是不是有毛病。我看了都受不了,也难怪人家黑格尔看了受不了。虽然后面内容看了也有所触动,但第一感觉实在是太差了,所以心理状态很难再调整过来。很多人普遍认为“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非常有名,实话说要是这种解释我就难以理解它如此有名的原因到底何在?
再者,就算我们不去追究那么深,算是接受这句话的说法,那最多也就是让人感觉一个婆婆妈妈的老太太送孙子去上学,对小孙子说:到学校可要听老师话啊,别和同学打架,回家时过马路千万要注意安全。这都不能说错,老人家关注孙子也就这几件事情。但孔子要是也以这种方式讲话,怎么可能成为一个那么伟大的人呢?
直到黄中华老师对这段话花了很长时间给我作了全新的详细解释以后,我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首先,如果看《论语》后面的文字,都不存在一段文字里去谈完全不相关的几件事情的情况。因此,对这第一句话的解释如此地前言不搭后语实在是太反常了。因此,这一段文字一定是在谈一个前后有逻辑和紧密相关的事情。如果相应的解释不能达成这一点,那个解释肯定是有问题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学”千万不要简单地理解成我们现在学习科学知识,学习数理化,孔子那时候也没有数理化一说。他是要恢复周礼,用礼乐去治国。因此,他所说的“学”是特指建立礼制,使人们遵守礼法。学而时习之是指学会了礼法并且时时刻刻遵守它,使之习惯成自然。不亦说乎?意思是“不就是通过说教、教化吗?这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吗?”直到今天的营销学也是在讲:真理重复七百遍才能被人接受,而谬误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要让人形成礼的习惯,无非就是要用不断的教化去使之形成,别指望人人都能理解。他也的确就是不断在用教化的方法使人们遵守礼规。这里为什么要对“说”字作多个含义的解释?后面再讲。
通过礼法使一个国家内部有秩序,这是内政,是治理一个共同体内部的基本策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是指外交,是共同体之间该怎么做。在共同体内部,可以有统一的礼法,可是来自远方的不同国家、不同共同体、不同民族,哪里能统一教化呢?怎么办?不就是乐之吗?怎么乐呢?孔子治国的工具是两大体系,一个是礼,另一个乐。前一个“说乎”的“说”,和后一个“乐乎”的“乐”都是多种含义。它们“发音相同”(流行解释的发音是不同的,后一个发音为le,按三国时何晏《论语集解》的解释发音同“洛”),这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前一个“说”的确有愉快、心悦诚服的含义,而其言字旁也有说服教化的含义。后一个“乐”有“礼乐”之乐的含义,也有“快乐”,更重要的是“使人快乐”的含义。
所以,外交之道就是用文化交流去交朋友,用好吃好喝好招待让远方之朋快乐。从这里就可以理解中国传统外交策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是怎么来的了:四方朝贺,八方来贡。远方之朋一进国门,每一路段都有人接送,直到京城,美女相迎,歌舞相伴。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你进贡我一两黄金的贡品,我赏赐你十两黄金作为回礼。我们直到今天外交的睦邻友好政策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孔子这个套路的影子。搞外交首先是用文化交流来交朋友,也是“乐乎”的体现。搞个体育比赛(如乒乓球赛等),办个两国画家的画展,双方歌舞团、乐团你来我往搞个晚会。这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说自己“不也是很高兴”吗?不是,是要让对方高兴。不是自己“乐”,而是“乐之”。陪吃陪喝那么多,还要成倍地、甚至成数量级地回礼,高兴个鬼。今天我们的留学生政策给了外国留学生大量的优惠,真的是“有朋自远方来留学,不亦乐乎”也就是:有远方的国外学生来留学,不就是用大量优惠政策去吸引他们吗?住得比中国学生更好,补贴比中国学生更多,中国人高兴吗?怎么可能,很多人在网上骂。
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不是傻嘛。的确现在有很多人对中国这种外交传统颇有微词。但是,中国无论是过去农业社会还是已经成功工业化的现在,主要是一个依靠自己本土生产能力获得生活资源的社会。自己没有的资源,也是通过自己生产做贸易从国外购买获得。因此,只要边疆稳定,别闹事,本国人民就可安居乐业,百业兴旺,付出点“乐乎”的成本也是极为划算的。今天我们当然也不完全是没有任何底线的“乐乎”,而是讲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远方来的不一定是朋友,也可能是豺狼,那就不能乐乎,而是要猎枪伺候。不是财狼也可能是白眼狼,那也不能无止尽地再“乐乎”了。综合起来这句话就是这样:礼的教化所有人都能理解吗?不能。能说一遍人们就能理解和接受吗?不能,学习礼法就只能通过反复地说教,别管你理解不理解。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时刻遵守。国外的人来了你还能去说教,去教化吗?不能,那就只能用“乐”来应对。所以别人理解不了你,那也没什么可生气的,这就是一个国家领导人和协助领导国家的精英知识分子们必备的心理素质。无论对这一策略好坏如何评价,那是另外一回事。只有这种解释才能说得通前后一致的逻辑是什么,并且从中可品味出其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学而”这一篇最后一段话也重复了这一观点: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就别指望别人来理解你,你只要操心能不能理解清楚别人就行了。《论语》里还有一些地方重复了这一看法。有人说儒家是把中国的知识精英变得没有独立人格,看完这段解释后还会这么认为吗?黄中华老师把这一段定义为治理天下要针对“共同体之内,共同体之间,共同体之上”的三个维度最基本策略的阐释。事实上,这也是论语建立治国体系的一个基本框架。北宋政治家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直到现在也常被人提起。原来我怎么也无法理解它凭什么能治天下。第一句这么一解释是不是就开始有点感觉了?孔子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原来我怎么都无法理解给他那么高的定位原因何在。尤其按原来的解释去看《论语》更无法理解。一个伟大的社会学家和思想家,定会是一眼看穿人性,张口说清人生,开篇讲透社会的人。从以上解释来理解,整个《论语》的格局和定位是不是马上就完全不同,并且符合孔子本来应有的定位了?以这个治国体系来看美国,可以发现他与孔子的体系完全是反着来干的。美国人的思维是“法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盟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必怒而伐之,不亦美帝乎?” 这就是说:内政要按法律行事,让选民选我当总统,不就是要无底限地讨好利益集团和选民,让他们高兴快乐愉悦吗?盟友来了,不就是要用民主、自由、人权的大道理去说教、去忽悠吗?有谁敢不顺从我的,必怒而经济制裁、起兵讨伐,这不就是当美帝的套路吗?孔子的策略未必完全正确,可是你老美完全和孔子反过来搞,这个恐怕也不行。二、 全书的一致性问题
三、 关于《论语》
四、科学的分析
以上从纯理论上说,以发音和含义来进行区别,“说”有2种可能性,“乐”有3种可能性。所以,如果独立来看,只有可能形成2乘3等于6种解释组合,这也就是一个简单之极的数学问题。其中2, 4两种解释显然说不通。2没有那么明显的错误,但读起来也很别扭。1, 5,6三种解释都有合理性,5与6的解释基本一致,只是发音有差异。但如果加上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很显然,解释5、6跟最后一句是语义上高度一致的。如果采用流行的解释1,会存在语义和逻辑前后完全不一致的致命难题。
这篇文章在公众号“纯科学”首先后,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热烈反响,也有很多网友发来各种其他的解释。但其中唯有介绍白云先生的解释值得提一下。白云先生也认为过去的解释很不合理,原因也是因为原来的解释三句话说的含义互不相干。但他是这么解释的:
孔子说:“学先圣之道,并不断的勤以修习,得道之后,难道不应该自觉地弘扬圣人之道吗?有同道中人,听了我的学说,而从远方前来问道,还有比这件事更令人高兴的吗?我向他论述了我的道,即便他没有领会,我也不会感到生气和失望,因为一个人只要肯入道,即便没有明道,他也已经是一个君子了。”
这个解释的第一句对“说”含义的解释接受了“说教”“传道”“弘扬”等,第二句里的“乐”是“高兴”“愉悦”的意思,并且与传统解释完全一致。但对第三句的“不亦君子乎”的解释认为不是说自己是“君子”,而是说远方来问道的人是“君子”。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最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研究的方法。这个解释优点是至少三句话前后看起来有一致性。不过,这个解释稍有一点困难的是,原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后面不亦君子乎很自然指向的是“人不知而不愠”,尤其是“不愠”。如果按白云先生的解释,中间要生插进一个“只要肯入道,就算没明白”,这个就已经算“不亦君子乎”。原文应这样才对:人不知而不愠,愿学,不亦君子乎。再者,因为是远道而来,只要肯学就算是君子。如果在本地直接跟随孔子的呢?一定要学到真正得道才算君子。这种远近不一致的标准是孔子判断君子的方式吗?孔子是一个严师,看问题一向是很严苛的,正如本文分析整个《论语》中提到的。这也是本解释的第二个困难点。
五、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误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
背景简介:本文作者汪涛,曾为中兴通讯国际市场管理体系的奠基人,现为析易船舶总经理。本文2020年12月16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纯科学(论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如何领导世界?(五)),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