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隔墙观物的黑科技,是怎样炼成的? | 袁岚峰

袁岚峰 风云之声 2022-05-18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如果你记住了“三次散射”,你的知识水平就超过了90%的人。


视频链接:

西瓜视频:

 https://www.ixigua.com/6941303877815927335

本视频发布于2021年3月19日,播放量已近30万


精彩呈现:


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有个恐怖分子躲在一个房间里,特警队员看不见他。但你掏出一个光学装置,一下子就确定了他的位置和姿势。然后神兵天降,抓获了恐怖分子。


这样的黑科技,最近变得接近现实了。2021年3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窦贤康院士、徐飞虎教授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1.43公里的非视域成像》(Non–line-of-sight imaging over 1.43 km),讲的就是这个“隔墙观物”。


 《1.43公里的非视域成像》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10/e2024468118



这个消息引起了轰动。不过对我来说,倒是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几个月以前,徐飞虎就跟我讲过他们的这个研究(单光子相机:怎样进行“隔墙观物” | 徐飞虎)。他们当时是在投稿,现在终于发出来了。


“隔墙观物”这项黑科技,究竟是怎样炼成的?下面,我们就来解释一下。


首先,这项技术并不是穿墙透视。许多人担心自己穿什么衣服都挡不住透视,其实它并不是干这个的,那是X光、太赫兹等技术干的事。这项工作的学术名称,叫做“非视域成像”或者“非视距成像”。


所谓视域,就是由光线直线传播决定的能够看见的范围。例如那里有堵墙,我们就看不见墙后面的场景了。


非视域成像,就是看到直线传播范围之外的物体,也就是“我的视线会拐弯”。如何做到呢?还是因为那里有堵墙。我们把墙当作镜子!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通过镜子看到视线之外物体的情节。例如李小龙的代表作《龙争虎斗》,经典情节就是在一个充满镜子的房间中的打斗。

 

《龙争虎斗》


为什么我们平时不能用墙壁成像?因为镜子发生的是镜面反射,从一个方向来的光会被确定地反射到另一个方向,所以可以成很清晰的像。而墙发生的是漫反射,从一个方向来的光会被散漫地反射到很多方向,每一个方向的光强都比原来低得多,所以成不了像。


有一个成语“磨砖成镜”,来自佛教书籍《景德传灯录》:“磨砖岂能成镜邪?”意思就是磨砖成不了镜子,单凭坐禅苦修也成不了佛。


但潘建伟等人做的,正是要把砖当镜子来用,通过墙壁成像!特警抓住恐怖分子的时候,就可以告诉他:你身边的墙壁出卖了你。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来告诉大家一个关键词:三次散射(three bounces)。如果你记住了“三次散射”,你的知识水平就超过了90%的人。


看下面这个图,就会明白为什么需要三次散射。

 

非视域成像原理示意图
千米之外,如何实现隔墙观物 | 墨子沙龙


首先,我们手里有一个激光器和一个探测器。激光器向墙上某一点,发出一个脉冲激光,它被墙壁散射。有些光子原路返回,被探测器接收到。有些光子被偏转,照向了隐藏的物体。大部分光子既没返回,也没撞到隐藏物体,就此消失了。这是第一次散射。


然后,照到隐藏物体上的光又被这个物体散射。大部分光子跑得没影了,少部分光子运气好,又被反射回墙壁。这是第二次散射。


最后,反射回墙壁的光子又被墙壁散射。大部分光子跑得没影了,少部分光子运气爆棚,居然又被反射回探测器,被我们探测到。这是第三次散射。


搞明白这个设置后,你会震惊得好像被闪电劈中。每一次散射都是一次撞大运的过程,大部分光子都是丢失的,只有少部分撞到了合适的光路上。假如撞上一次的概率是r,那么连续撞上三次的概率就是r的三次方。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概率,就好比一个人三次被闪电劈中而不死的概率。我们居然是在以这样低的概率为基础在做测量,这是多么惊人的技术!


然而,有另一方面的原理使得这个技术成为可能,就是光的粒子性。也就是说,光是由一个个的光子组成的。大多数人可能都听过光子这个词,但没有意识到一束光里的光子多到什么程度。


实际上,单个光子的能量非常低。它等于普朗克常数h乘以光的频率ν,即

E = hν。


而普朗克常数是个非常小的量,约等于6.626 × 10-34焦耳·秒。


潘建伟等人用的激光波长λ = 1550纳米,即1.55 × 10-6米。它对应的频率是

ν = c/λ ≈ 1.92 × 1014赫兹。


这里的c是光速,约等于3 × 108米/秒。


因此,单个光子的能量E = hν ≈ 1.27 × 10-19焦耳。


潘建伟等人用的激光器功率是300毫瓦,那么每秒发出的能量是0.3焦耳。这个能量除以单个光子的能量,大约是2.36 × 1018,即236亿亿。每秒就发出百亿亿量级的光子!所以才能在三次撞大运之后,仍然有些幸存下来。


具体而言,文章中提到,一次操作时间大约是2秒,发出460亿亿个光子,其中有674个经过三次散射回来。


 在2秒的光照中,发出460亿亿个光子,接收到674个三次散射回来的光子


京剧《华容道》里,曹操83万人马下江南,被赤壁一把火烧得只剩一十八骑残兵败将。这个幸存率,其实还比三次散射高得多呢!

 

曹操大笑:原来我们的幸存率还算高的!


三次散射的光子身上,就携带了隐藏物体的信息。具体怎么解析出来呢?再请大家研究一下这个图。探测器收到了两种光子。

 

非视域成像原理示意图

千米之外,如何实现隔墙观物 | 墨子沙龙


一种是在第一次散射就回来的。比如说,它们跟出发时间隔2.7纳秒。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它在2.7纳秒的时间里,走过了探测器到墙壁激光点距离的两倍。由此可以算出,探测器到墙壁激光点的距离是40厘米。


另一种是经过三次散射才回来的。比如说,它们跟出发时间隔4.3纳秒。这又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它在4.3纳秒的时间里,走过了探测器到墙壁激光点距离的两倍,再加上墙壁激光点到隐藏物体的距离的两倍。由此可以算出,墙壁激光点到隐藏物体的距离是24厘米。


很好,基本的信息都已经在这里了。不过要把这些距离信息转化成三维的图像,知道那个隐藏物体究竟是什么样子,还需要大量的数学建模。例如在论文图3里,他们分辨出了1.43公里外一个房间里的一个图像是一个人偶模型举着双手,又分辨出了另一个图像是一个大写字母H。


 隔墙观物论文图3,重构图像与实物的比较


如果你担心自己遭到偷窥的话,我来解释一下。这相距1.43公里的两个位置,是科大上海研究院和上海的一个民宅。那个民宅是他们租用的,里面放的是做实验用的假人,没有偷窥任何人。


科大上海研究院,就是潘建伟研究组平时做实验的地方。不久前字节跳动给我拍了一个纪录片(“简单”的科普工作,还有价值吗?| 袁岚峰),其中有我在量子保密通信上海控制中心的镜头,那就是在科大上海研究院里面。

 

量子保密通信上海控制中心
https://www.ixigua.com/6926369464988467723


实际上,非视域成像本身并不是个新技术,它是在200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Kirmani等人提出的。但以前的成像距离只能做到1米左右,现在潘建伟等人把它推进到了1.43公里,一下子提高了三个数量级。这才是真正惊人的地方。

实现这样跨越式的进步,需要很多方面的技术突破共同配合。


例如,他们不但在黑夜可以实验,而且也验证了白天的可行性。用专业语言来说,有全天时成像的能力。


白天为什么会造成困难呢?在阳光下,不要说非视域成像了,普通的成像都可能会看不清,因为阳光的背景太强烈。那么这区区674个光子,如何保证不被阳光淹没?答案是要用1550纳米的波长,因为这个波长的光在太阳光中很少。


然而,这又带来新的问题:以前的单光子探测器对这个波长不适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又专门研制出适合这个波长的单光子探测器。


除此之外,他们还发展了双望远镜共聚焦光学系统,通过镀膜提高了望远镜的反射率,采用了最优化的扫描精度,发展了“凸优化”的算法等等。每一项进步都有大量的细节,这么多进步加起来,才实现了这三个量级的跨越。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看到一个黑科技,普通人只会对它的效果感到惊讶,而专家就会去关心技术细节,这才是真正的功力所在。


现在的量子科技,包括三大块: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非视域成像属于量子精密测量。除此之外,潘建伟研究组还在研发其他的量子精密测量技术。

例如窦贤康院士与张强教授合作研发的量子雷达,把大气风场的探测距离从2.6公里提高到了8公里(高空大气与量子雷达 | 窦贤康)。所谓大气风场,就是大气中每个位置有没有风,风速多少,向哪个方向刮。对风场的测量,有重要的民用价值和军用价值。

 

窦贤康院士与潘建伟研究组张强教授合作研制的量子雷达,将大气风场探测距离增加到3倍(高空大气与量子雷达 | 窦贤康


又如徐飞虎讲过另一个跟隔墙观物紧密关联的技术,叫做“雾里看花”(单光子相机:如何实现“雾里看花” | 徐飞虎)。效果是在雾霾下仍然能对几十公里外的物体成像,即超视距成像。那里的技术关键,同样是1550纳米的单光子探测器。一个像素以前需要接收到十亿个光子,而现在只需要接收到一个光子就行。

 

雾里看花的45公里实验


我以前做过很多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科普。虽然我讲得已经十分透彻了,不过毕竟这些科技的原理比较高深,它们究竟实现了什么效果,许多人仍然搞不清楚。现在大家听到隔墙观物、雾里看花和量子雷达,立刻就明白这些东西很有用了吧?


实际上,所有这些成果在技术上都是相通的。例如无论是量子通信、量子计算还是量子精密测量,单光子探测器都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又如将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实验中所用的望远镜收发技术,应用到目标探测,就实现了远距离激光雷达、测风雷达等等。


因此,量子信息研究组做的事情,并不是像魔术师从帽子里掏出兔子一样,突然掏出一个这个,突然掏出一个那个,而是长期默默地在发展各种技术,这些技术组合起来实现了各种为公众所知的效果。如果你懂得这个道理,你的知识水平就超过了99%的人。


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就会闹出像下面这样的笑话。最近有一位网友,在我的微博(https://weibo.com/3710258141/K5JNDftNj)下面说:


“明显是浮夸、造假,潘建伟能这么频繁的有创新?原来是搞量子涉密传输的,怎么会在非视域成像也能快速成功?如果两者技术相近,则过去的信息里应该把两者一同介绍,但是过去没有。所以两者技术属于不同领域,潘建伟是神仙?我过去从来没有批判过潘建伟,现在要开始批判了。”

 

网友批判潘建伟


好吧,这真是充分地表现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的是:量子科技正在蓬勃发展,学术界把它称为“第二次量子革命”。第一次量子革命指的是二十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创立。跟那时相比,现在的区别是我们具有了操纵单个量子的能力,隔墙观物、雾里看花、量子雷达等等就是代表。将来更神奇的科技,有待大家去创造。


扩展阅读


单光子相机:怎样进行“隔墙观物” | 徐飞虎
千米之外,如何实现隔墙观物 | 墨子沙龙
“简单”的科普工作,还有价值吗?| 袁岚峰
高空大气与量子雷达 | 窦贤康
单光子相机:如何实现“雾里看花” | 徐飞虎
漫画 | 非视域成像:让视线“拐弯”,在1.4千米之外 | 墨子沙龙

背景简介: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科技袁人”节目主讲人,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入选“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责任编辑:孙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