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拿帽子当成就,时代的荒诞剧 | 袁岚峰

袁岚峰 风云之声 2022-10-04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你去看任何一位当代科学家,百度百科上写的主要成就都是他哪一年获得什么奖、哪一年评为院士等等。这种评价体系十分可笑,因为它完全本末倒置。

来问大家一个基础问题:钱学森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正常的回答应该是提出了工程控制论,领导了中国的两弹一星计划等等,对吧?可是你打开百度百科,看到里面写的他的主要成就却是“1957年补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1年获得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的主要成就

再来看一个,潘建伟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百度百科写的是“在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中,荣获物质科学奖”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建伟的主要成就

再来看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百度百科上写的他的主要成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施一公的主要成就

再来看我的前辈朋友、著名地质学家李曙光,百度百科上写的他的主要成就是“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曙光的主要成就

再来看我的两位博士导师朱清时和杨金龙,百度百科上写的他们的主要成就也分别是“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和“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的主要成就


杨金龙的主要成就


实际上,你去看任何一位当代科学家,百度百科上写的主要成就都是他哪一年获得什么奖、哪一年评为院士等等。对此我们应该怎么看呢?

第一,这种评价体系十分可笑,因为它完全本末倒置。获奖和当选院士等等是对科学成果的承认,它们本身不是成就,科学成果才是成就。

曾经有人问我,能不能用院士数目的增长来证明中国科技实力的增长。我说当然不行,因为院士是一个国家内部评的。无论科技多落后的国家,只要愿意,都能评出任何数量的院士。比如说“宇宙强国”冈比亚,也可以评几千个院士。但这对国家真正的科技实力毫无益处,只会让院士头衔贬值,沦为国际笑柄。

冈比亚

第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荒诞剧,是因为许多人过分推崇“帽子”,以至于把帽子本身当成了成就。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资源分配太多地由帽子主导,而不是由学术主导。科技管理部门多次要求破除“唯帽子论”,其实正反映了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深蒂固。

顺便说一句,虽然我这个感慨是因百度百科而来,但这绝不是单纯对百度的批评,更不意味着我对百度百科的整体评价是负面的。正相反,我觉得百度百科在整体上有大功,无论如何有它总比没有它好太多了。我只是希望它做得更好,希望有人向百度的领导人帮忙反映这个问题。

百度百科的这个问题,反映的是社会上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跟古代的官本位一脉相承,本质是轻人重身份。现在许多人号称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但他们并不了解科学、理解科学,他们只是尊重科学家的帽子而已。而尊重科学家的帽子,归根结底又是因为能给自己带来利益。

例如许多地方有引进院士的项目,“院士港”、“院士林”、“院士之家”、“院士工作室”等等层出不穷。我有朋友去看过一个“院士港”,发现完全是个房地产项目,有公寓,有写字楼,就是没有研究条件,甚至没有交流条件。他问当地的领导:你们准备拉院士过来干吗呢?回答是:本地气候宜人,风景绝佳……

第三,借这个机会,我们来正本清源。真正重要的是能传之后世的科学成果,而不是人为的帽子。

例如中国目前只有一位完全在本土受教育和做研究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就是屠呦呦。偏偏她还不是院士,既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少基于她的发现做后续工作的科学家都评上了院士,屠呦呦却没有评上,这是中国科技界的一大奇景。在屠呦呦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后,她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不愿意再申报院士了。于是乎,屠呦呦就保持不是院士,一直到现在。

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做诺贝尔奖演讲


但这完全无损于她的伟大业绩,即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统计,青蒿素已经拯救了620万人的生命(诺贝尔奖后又有突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怎样的贡献?| 袁岚峰)。

在相反的方向,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叫做李森科(Trofim Lysenko,1898 - 1976)。他号称“斯大林的科学红衣主教”,曾经得到过苏联两任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力挺。他坚持生物的获得性遗传,否定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 - 1884)的基于基因的遗传学。苏联政府扶持李森科的遗传学,否定孟德尔的遗传学,甚至用政治迫害的手段打击异己,打倒了一大批反对李森科主义的科学家。



李森科

但无论李森科有多少帽子,有多少官员的力挺,他的理论都是错的。这场闹剧给苏联的生物学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甚至波及到了很多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被称为“三十年浩劫”。

中国的袁隆平最初研究杂交水稻的时候,走的就是李森科的路线,但一无所获。从1958年开始,他看出了李森科主义的错误,转成以孟德尔和摩尔根的学说为指导(国士(全文)| 何加盐)。

袁隆平

当时李森科主义在中国还占据主流,袁隆平读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的书的时候,因为怕别人发现,就用《人民日报》包起来,有人进来就假装在看报,没人了就赶快看书。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加上他的创造性和勤奋,他很快就取得了突破,证明了水稻具有杂交优势。

这些故事充分说明,科学是实事求是的事业,再大的权势和帽子也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我们应该如何从根子上破除对帽子的迷信呢?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破“五唯”后,如何甄选学术带头人》(https://www.cas.cn/zkyzs/2021/08/312/cmsm/202108/t20210824_4802993.shtml),作者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益东。他建议设立“前沿学者ID”,这是一个可供展示的表格,包括4项内容,即突破点四要素、核心贡献一句话、国际同类成果比较的优势点、引领或可能引领的前沿领域。简而言之,就是强调单个代表性成果。

《破“五唯”后,如何甄选学术带头人》

这是因为,水平越高的学者越能用一项代表性成果来体现其学术水平,如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奖励的都是一项成果。这样的前沿学者ID内容,可以给研究者启发,与用户对接,接受核查监督。与之相对,帽子、头衔只是人才标签,没有任何有用信息,更无法考核、监督。

此文还建议设立“基础研究特区”,新人新办法,实施前沿学者负责制。基础研究特区的设立比较灵活,可在创新城市、大学城,也可在大院名校内部的部分院系、院所。率先实施前沿学者负责制可让大材小用的一流人才脱颖而出,抢占引才先机,快速建成基础研究高地和世界一流学科,也是后来居上者的绝佳机遇。

我觉得这些建议很值得大家思考。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才能打破对帽子的迷信,选出合适的学术带头人,引领我国科技攀登高峰。


扩展阅读

诺贝尔奖后又有突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怎样的贡献?| 袁岚峰

国士(全文)| 何加盐


背景简介: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科技袁人”节目主讲人,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入选“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责任编辑:孙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