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国与小国——对羡慕富裕小国的一点想法 | 宁南山

深圳宁南山 风云之声 2022-10-04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讲,其实生活在统一的大国内部是最为安全的,如果说羡慕那些欧洲小国的富裕生活,最好的办法还是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今天聊一下大国和小国的问题。有时候我会看到,说欧洲的一些小国,人民生活很幸福,发展水平很高,感觉挺羡慕的,甚至觉得中国这样追求大一统没有太大意义,今天想简单的聊下这个话题。

其实国际社会的丛林法则,直到今天仍然是没有改变的,做一个幸福的小国,是需要具备众多的条件,同时付出很大的代价的,我国即不存在这样的条件,我也不想我的国家付出这样的代价。或者可以这样说,每个小国的背后,都有一段血泪史。

这个国家叫卢森堡,是今天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20年人均GDP仅次于摩纳哥排全球第二位,不过摩纳哥是一个面积仅有两平方公里多的袖珍国家,所以有的全球人均GDP排名是不包括摩纳哥在内的,所以其实卢森堡算是全球第一位。

这看起来是一个活的很幸福,很滋润的小国的典范,似乎证明了小国国民也是可以平静而幸福的生活的,但是其实历史上,从1659年至1839年间,卢森堡的领土先后被划出了三个地区,其后成为了现在比利时、法国和德国的一部分,而卢森堡的领土从10,700平方公里减少到如今的2,586平方公里,成为一个对他国毫无威胁的国家。

注意,当年卢森堡可是一个面积“高达”一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但是邻国仍然不满足,硬是继续夺去了其大约四分之三的国土,成为现在的的样子,一个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的效果,看下图,黄色的区域被法国抢走了,深绿色的区域被普鲁士德国抢走了,而淡红色的区域被比利时抢走了。

     

                     


如果我们旁边的韩国,日本,印度,俄罗斯,越南说,中国把四分之三的领土划出来给他们,他们保证永远不侵略中国,让我们平静的生活,你会愿意吗?我反正是不愿意的。


需要说明的是,卢森堡即使都这样了,但二战还是被德国侵占了,不少卢森堡年轻人被强征进入德军服役,在军队中死了好几千人。

 

欧洲还有两个著名的中立国家,瑞士和瑞典都是欧洲的中立国,尤其是瑞士,可是被列强认可的永久中立国。


但是所谓中立国,并不是你想中立就能中立,而是有条件的,最大的条件就是周边强国认可你的中立,这个是最重要的条件。


那么,周边的强国要怎样才能认可你中立呢?我们先看下瑞典,瑞典历史上面积可比现在大不少,今天的芬兰历史上就长期属于瑞典,并不是一个独立国家,也就是说当时瑞典和俄罗斯是邻国。


下图是17世纪的地图,此时中国处于明清交汇时期,绿色部分就是瑞典,领土比今天大得多,包括了今天的芬兰,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一部分,还有俄罗斯的一部分在内,图上的Baltic sea就是波罗的海的意思,俄罗斯当时没有濒临波罗的海的领土,显然对于俄罗斯人来讲,是需要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的,因此两个国家进行了长达几百年的战争。


 

瑞典历史上和俄罗斯爆发的多次战争中,规模较大的有八次,这八次战争发生在1561年-1809年之间,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持续了两百多年,瑞典能够获得中立地位,是因为在和俄罗斯的战争中逐渐失败,失去了强国地位。


1703年,俄罗斯从瑞典手中夺取了涅瓦河河口,并且在这里兴建了一个大型港口城市,成为俄罗斯前出波罗的海的不冻港,这就是今天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当然20世纪时期这个城市曾经一度改名叫做列宁格勒。



在第八次俄瑞战争1808年-1809年中瑞典再次战败,1809年9月,俄罗斯和瑞典签订《腓特烈港和约》,瑞典把芬兰和奥兰群岛(今天是芬兰的一个自治省)割让给俄国。


在这第八次俄瑞战争结束后,瑞典之后逐渐走向了中立道路,这是其大国之梦破碎的结果,是因为俄罗斯认为其不再是威胁了,而今天夹在瑞典和俄罗斯之间的芬兰,则在1809年从瑞典划归到俄罗斯之后,一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后才得以独立,中间又被俄罗斯占领了100多年,也就是到现在,芬兰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也就是104年,历史上芬兰长期从属于瑞典,卡尔马联盟(丹麦,挪威,瑞典三国成立的联盟),俄罗斯等。


中国要想当中立国,前提也是被肢解成为小国,大量的领土被占领,被别人评估已经不再具备威胁。


我这里再提出一个想法,为什么我们感觉瑞典特别反华?似乎比隔壁的挪威和芬兰都更为反华,我觉得这跟其辉煌历史有关系,历史上越辉煌,则没落后心态越是失落痛苦,曾经和俄罗斯打了几百年仗,然后被俄罗斯一步步的侵吞领土和肢解,这就导致瑞典人在心态上就是非常反俄的,那么接受了苏俄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今天又是俄罗斯的半盟友关系,当然也会成为其仇恨的目标。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想。


我们再说瑞士,瑞士面积仅仅四万平方公里多点,是一个大部分面积是山区的国家,著名的少女峰就在瑞士境内,你回想下你在网上看到的瑞士风景,不管是图片也好视频也好,是不是都是山?


土地在大规模农业生产方面不如平原,又没有什么值钱的自然资源,也没有重要的港口,历史上瑞士人靠什么赚钱呢,靠给其他国家当雇佣兵赚钱,瑞士雇佣兵在欧洲很出名。


同时瑞士被法国,意大利,德国和奥地利四个强国包围在中间,若一国吞并瑞士,则面临和其他三国的接壤。



另外瑞士并没有一个瑞士民族存在,实际上是由说德语的日耳曼人,说法语的法国人和说意大利语的意大利人组成的,而且居住区域都刚好挨着各自的母语国家,其中说德语的人最多,占了全国人口的大约三分之二,对于其邻国来说,某种意义上其实是自己人,这层种族上的关系其实也很重要。


瑞士能永久中立,一大前提是战略价值重要性不够,以及其种族分布,你想你是二战时的纳粹德国,旁边的瑞士70%是说德语的日耳曼人,你觉得这会是你的优先进攻目标吗。


下图来自瑞士联邦统计处,由Tsungyen Lee这个作者汉化,橙色部分就是德语区。



但以上也并不能保证瑞士就一定不会被外国入侵,例如19世纪初的拿破仑法国时期,瑞士就在法国占领之下,直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获得永久中立地位。

 

因此深知永久中立并不能保证自己不被入侵的瑞士,非常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且可利用其有利的山区地形进行防御,实行全民兵役制的武装中立。


另外,在外交上其实也保持灵活的态度,二战时期瑞士就和纳粹德国有所合作,一度拒绝犹太难民入境,而且还向德国收购其劫掠自犹太人的黄金谋利,在战后遭到全球犹太人的索赔,同时瑞士还向德国开放了铁路,使得德国可以通过瑞士和意大利进行交通运输。


对于纳粹德国而言,大部分瑞士人都是日耳曼人说德语,且直接进攻瑞士也会付出代价,同时瑞士在金融业,交通和犹太人事务上也是合作的态度,那不如先集中精力对付英国和苏联,等英国和苏联解决了,那在纳粹德国面前瑞士还能不能保证中立,就不好说了。


瑞典也是类似的,一方面大力做军事准备,另一方面瑞典对纳粹德国也是合作的态度,瑞典在当时是德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来源,供给德国的战争物资需要,还开放境内铁路让德国人运兵。

 

所以说想当一个中立的,和平的富裕的小国,其实是有前提的,包括以下几点:


1:你的战略价值没有那么重要,当年瑞典就手握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所以俄罗斯无论如何也要夺取它,你想中立也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旅顺港就是不冻港优良港口,当年日本俄罗斯就在这里大打出手,参考我之前的文章,新中国是如何从强大的超级大国苏联手中收回旅顺港的。


类似的还有青岛港,1897-1914年德国人占领这里经营了17年,1945-1949年美国第七舰队司令部也设置在这里。对中国而言,你不打赢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而且还是较为迅速的打赢,世界强国的军队是不会随便走的。


瑞士也是类似的,如果瑞士不是一个内陆的山区国家,而是一个手握关键的优良港口和出海口的国家,又或者有大面积的富饶的平原,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那它会被周边的列强承认永久中立吗?这是要打个问号的。


如果永久中立那么容易,那就不会只有瑞士这样的极少数了。

 

2:你要丧失掉大片的领土,彻底的失去强国地位,被周围的列强认为不再具备威胁,参考瑞典和卢森堡。为啥李登辉和日本人对中国有个七块论,分裂成众多小国那就没有威胁了嘛,他们最恨的就是中国是个土地辽阔的大国,天天做梦都想中国分裂成一堆小国互相厮杀。


3:类似瑞士这样不存在瑞士民族,而是境内居住的都是他国民族,对中国而言就是中国人没有了,居住的都是俄罗斯人,美国人,日耳曼人,法兰西人,日本人,韩国人等其他民族,如果今天中国的人口三分之二是说英语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那么我相信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对我们的态度会有不一样。

 

而且吧,即使做到了以上几点,你其实还是有可能会被入侵,因此还要和大国搞好关系,不要得罪他们,就如瑞士和瑞典二战时期对纳粹德国的合作一样,另外还要搞全民兵役制实现“武装中立”,不说远了,隔壁的朝鲜,韩国,东南亚的新加坡,这些小国都是全民兵役制,每个男性都要服兵役,我觉得羡慕别人国家小而美的人,如果听说要搞全民兵役制每个人都要去当兵,我估计很多人就不想干了。

 

其实以人类弱肉强食的本性来看,每一个你认为小而美,且富裕的小国背后,都有长期的血泪史,只是我们不一定了解而已,毕竟这个世界上国家太多了,我们也没有办法一一了解他们民族的历史故事,新加坡够富裕吧?在二战时期被日本入侵,发生过大屠杀,死了几万人,连李光耀当时都差点被杀了,有几个国人会知道呢,毕竟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不可能把所有其他国家的血泪史都写进去。


有一部战争片,叫做《1944》,讲二战的,当然了光看电影名字,觉得像是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苏联人,中国人或者日本人拍的。


不过这个片子其实是爱沙尼亚拍的,我看了感觉片子质量很不错,它于2015年在爱沙尼亚上映时,创造了该国首映周末票房和首周票房记录。


于是查询了历史背景,尽管习惯称之为波罗的海三国,但是爱沙尼亚和芬兰才是真亲戚,在种族和文化上非常近,芬兰语和爱沙尼亚语同属于古芬兰语的分支,两种语言非常相似。



而在二战时期的命运,他们也很相似,芬兰在1939年遭遇苏联入侵,爆发了冬季战争。


而作为独立国家的爱沙尼亚在1940年6月被苏联吞并,不少人被征召进入了苏联红军,而随着德国入侵苏联,爱沙尼亚被德国占领,又有不少青年加入了德军,专门成立了爱沙尼亚师。

 

本片讲述的故事有两个男主角(在这里有剧透了),一个男主角在德军服役,在1944年面临苏军反攻时,和战友一起守卫防线,阻挡苏军,战争打的很残酷,不少人阵亡,而德军统帅部下令让他们撤往德国,而他们也对纳粹德国并无好感,只想留在自己的国家,不愿意离开爱沙尼亚的士兵们留下来,决定对苏军做最后的狙击。


另一个男主角在苏军服役,所在的部队也都是爱沙尼亚士兵,苏联红军节节胜利,他面临着战争结束后苏联重新控制爱沙尼亚的结局,那些曾经加入德军的爱沙尼亚人,都将面临苏军报复,而这个男主和其爱沙尼亚战友也并不愿对放下了武器的同胞痛下杀手。


片子总体基调是反苏,或者说反俄的,这跟爱沙尼亚被俄国(以及苏联)占领和吞并的近代史有关,作为旁观者,看完此片会有种强烈的感觉,像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和弱国真的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当时被夹在纳粹德国和苏联这样对领土欲望极高的大国旁边,有一种无力的悲怆。

 

更惨的是那些不仅小,还不富裕的小国,比如你是在印度旁边尼泊尔,不丹,锡金,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之类,应该就是很有体会的,印度直接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打了几次仗,直接把巴基斯坦肢解了,实际上今天的孟加拉就是当年的东巴基斯坦。


2017年中国和印度的洞朗冲突,其实发生在中国和不丹边境,和印度毛线关系没有,但是印度兵从不丹境内冲出来和中国边防人员发生冲突,你看印度多霸道,至于锡金嘛,已经被印度吞并了,这个国家不存在了。

 

怎么说呢,大国和小国,小国更像打工仔,做的最好的也就是高级打工仔,能够出任总经理,收入也不错,但是最终还是要看老板的眼色行事,遇到脾气不好的老板还会被打骂一顿。


大国更像是老板,是制定公司规则的人,是打工仔听命的对象。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讲,其实生活在统一的大国内部是最为安全的,如果说羡慕那些欧洲小国的富裕生活,最好的办法还是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毕竟我们国家那么大,只要财富的总量上去了,其实我国辽阔的国土上也会有大量的富裕地区出现,而且还具有地理,气候,文化和产业的多样性,我们有大量的地区可供选择居住,这些富裕地区的面积不会比那些欧洲小国小,而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种选择还多,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在哪里生活是可以有很大的选择余地的。


扩展阅读:

为什么自然资源不值钱 | 宁南山
从三张图看日本现在的处境,以及一些联想 | 宁南山
两个数据有感:同样做一件事情,对不同国家意义却不一样 | 宁南山
由一个纪录片衍生的想法——为什么不发展是不可接受的 | 宁南山

背景简介:本文作者深圳宁南山,坐标深圳,中产阶级,有价值的产业,经济,政经和生活内容信息提供者。文章2021年11月21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宁南山大国与小国--对羡慕富裕小国的一点想法),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孙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