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海冷湖,欧亚大陆最澄澈的星空 | 科技袁人

袁岚峰 风云之声 2022-05-18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冷湖几乎是整个东半球最优秀的天文台址,或者说是整个欧亚大陆上最优秀的天文台址。


视频链接:

西瓜视频:
https://www.toutiao.com/a1709308379517959
本视频发布于2021年9月17日,点赞量已达1万

精彩呈现:

青海冷湖,一个浪漫的名字。以后,你会经常听到它。因为最近中国科学家们发现,冷湖是整个东半球最好的天文台地址。2021年8月18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西华师范大学的邓李才等人在《Nature》上发表文章(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711-z),宣布了这个台址踏勘的成果。

大多数人可能不了解中国天文设施的落后程度。目前我国最大的通用光学望远镜口径仅有2.4米,而1917年美国的胡克望远镜口径就是2.54米。这差距整整有一个世纪!哈勃用这台胡克望远镜发现了河外星系,即银河系之外的星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件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天文设施突飞猛进。如大家都听说过位于贵州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但射电只是电磁波谱长端的一小部分,我国在光学以及红外、紫外波段还是十分落后的。

要建设光学望远镜,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在哪里建(记住冷湖,这里有欧亚大陆最澄澈的星空,以及中国天文学的未来 | 环球科学)。好的台址需要当地干燥无雨,大气稀薄。显然,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这方面有优势。同时还需要避免光污染,即人造光源的干扰。例如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位于青海德令哈市,1990年建成。但随着德令哈市的快速发展,到2017年,观测站在德令哈市方向的天光背景已经增加了1000倍,令观测人员感叹:“太差了,根本看不了!”又如位于河北兴隆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北京和天津的光污染对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017年,国家十三五准备立项的12米光学/红外望远镜开始了选址工作。最初的目标是西藏的阿里、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和四川西部地区,并没有青海冷湖。因为它比邻塔克拉玛干沙漠,加上本地的风蚀地貌,前人担心风沙对望远镜造成影响。

不过,沙尘浓度随着高度指数衰减。如果有一个相对隆起、足够陡、足够高的山地,即从地面拔起一座山,沙尘应该就不是问题。最后,他们确定冷湖镇东部的赛什腾山满足条件。70%的优质晴夜占比、0.75角秒的视宁度中位值、2.4℃的夜晚温度变化范围中位数等等数据综合分析证明,这个天文台址是世界顶级的。

实际上,最好的天文台位置是在太空中,避开地球大气的干扰。如果你问,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在哪里?回答是南极的冰穹。当然,太空和南极建设望远镜的成本都非常高昂。在正常位置,目前世界顶级的天文台都位于西半球,如美国夏威夷的茂纳凯亚火山(Mauna Kea)和智利的帕瑞纳山(Cerro Paranal)。所以对冷湖的定位是:冷湖几乎是整个东半球最优秀的天文台址,或者说是整个欧亚大陆上最优秀的天文台址。

在东半球建设顶级望远镜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全球的望远镜最好是均匀分布。否则如果大家都在西半球,而重要的天体物理事件发生在西半球的白天,就没法看了。

冷湖会不会像德令哈一样,因为光污染破坏天文观测呢?回答很有趣。冷湖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曾因石油开采一度增长到10万人口,但随着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冷湖再度回到几乎无人的状态。无人区自然不必担心人造光源。而且地方政府曾在2017年7月给选址团队带来一纸红头文件,承诺对冷湖全域进行暗夜保护。现在,在天文台址半径50公里以内任何新建的工业项目,冷湖天文观测基地都要参与评估,并可以执行否决权。

天文台会强力助推冷湖基于星空和地貌的旅游资源,地方政府由此增加的收入反过来又能促进天文台的发展。天文学家也想获得更多经济支持,但天文台“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现在冷湖地区旅游基地的设置,也需要参考天文学家的意见。

将来LAMOST可能会搬迁到赛什腾山。还在讨论中的12米或更大的光学望远镜,原先有两个问题:建在哪?何时建?现在也只剩下了“何时建”一个问题。

正如邓李才所说,未来已来,冷湖不冷!请记住青海冷湖,赛什腾山,这里拥有整个欧亚大陆上最澄澈的星空。未来,人类探索星空的历史上,一定会有属于冷湖的一页。


扩展阅读:
记住冷湖,这里有欧亚大陆最澄澈的星空,以及中国天文学的未来 | 环球科学
有人认为FAST是烧钱作假——听蝲蝲蛄叫就不种庄稼了?| 袁岚峰
东方天眼:贵州FAST | 老和山下的小学僧
《科学》:中国500米射电望远镜FAST实现技术创新尚待时日|赛先生
同样是发现恒星级黑洞,中国用的望远镜有什么不同?| 科技袁人Lite答案特别节目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科技袁人”节目主讲人,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入选“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责任编辑祝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