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岚峰的 “硬核科普” | 中国青年杂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青年杂志 Author 本刊记者 董铁莹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无论周遭是什么风气,我们自己始终要有风骨。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做科普,这是我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微信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的出台让一些家长有些无所适从,习惯了填鸭式高负荷的培养模式,面对消失的校外培训,“往后应该如何学习”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被称为“天才神童”的袁岚峰为此专门撰文《我是如何14岁上大学的?》,为舆论的关注点释疑。他回顾了自己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经历,写道:“用低水平的重复刷题占满学生的时间,浪费他们好奇心和记忆力最强、最适合学习的年华,这实在是我不能理解的。美国卡我们的脖子,如果我们这边还不愿意好好培养创新人才,这简直是自己卡自己的脖子!”
袁岚峰
言语恳切、深入浅出的叙述,让许多人对“双减”政策慢慢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袁岚峰近年来活跃在青年科普的一线,开设的“科技袁人”节目广受好评,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和抖音拥有近400万粉丝,播出的科普视频累计播放量超十亿,入选“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亦是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科学家做科普,尽量改变目前“有科没普”和“有普没科”的局面,做出“既准确又生动”的科普,为国家青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小奠定坚实基础,这是袁岚峰做科普的初衷。
在接受《中国青年》记者专访时,袁岚峰亦在一边进行着科普,详细讲述中国的芯片问题,在短时间内厘清了许多被误解的概念和观点。
“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是我国面临的终极大考。而能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一些贡献,是我的幸运,也是时代的需求。”袁岚峰告诉《中国青年》记者。
就在最近,袁岚峰的工作团队为“科技袁人”的粉丝做了一组画像。有趣的是,在受众的性别方面,男生占到了89%,女生为11%;在年龄段分布上,最多的是31〜40岁的人群,其次是24〜30岁;在用户黏性上,73%的用户为重度用户,黏性极高。
这组画像显然说明,热爱科普的大多数是青年男性,而且门槛较高,热爱的人会持续跟进,而不热爱的人可能连一次关注都吝于触及。
这是否有违科普的初衷呢?科普的目的是否就是越广泛越好?
袁岚峰对此予以纠正,因为他真正重视的,“是对热爱科学的人传播正确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当然希望观众越多越好,但并不强求,绝不会为了迎合大众故意说错误的、哗众取宠的东西。
“我最大的兴趣是了解世界的规律,并且把它传播出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努力思考如何把它以一种最普遍、最准确的方式表达出来。当你对一个科普作品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你就会说它‘通俗易懂’。但只有这个学科的内行,才会看出我这种叙述方式的妙处在哪里,下了多大的功夫。所以我有个特点是和很多科普作者相反的,越内行的读者对我的评价越高。”
与一些“民科”在不懂科学原理的情况下,通过哗众取宠的标题和所谓“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赚取流量不同,袁岚峰始终坚持“硬核科普”。每则视频十余分钟,但背后是大量文献的阅读、与科学界同行的深入交流、对众多概念的多次厘清和纠正……
袁岚峰习惯于“一有时间就读材料”,也习惯于联系各个领域的专家,发挥他们的作用。他的微信群里总是活跃着各界专家,“我在写作前就请专家们提供观点和材料,写出初稿时他们帮忙审稿,发表以后我也会持续听他们的反馈”。
因此,当青年受众的关注动态中跳出一期新的“科技袁人”视频时,他们注定要经历一场精彩的头脑风暴。因为这背后是大量知识点的凝结和理论的阐述,而袁岚峰对这集视频备课的时长有时完全超出他们的想象。
“硬核科普”之下,袁岚峰最高兴的便是得到“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这些专业人士工作在科学的各个分支,很希望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动态。通过“科技袁人”的视频,他们准确获知最渴望知道的内容。在交叉学科丰富发展的今天,这些没有杂质的精确内容将在某一天带来灵感顿现的闪烁。
“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青年都热爱科学,但我们要为大部分热爱的青年提供最为准确的知识,激发他们今后创新的动力,少走弯路。”在科普的道路上,袁岚峰对自己提出了如是要求。
做科普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推宣的问题。比如用情绪代替理性,用伪逻辑混淆视听。当一个经过精心包装的伪科普视频上线,从标题就开始让人“热泪盈眶”,赚取了无数流量,那么那些默默耕耘的科普者们是否还有勇气不断创作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的视频?
袁岚峰的答案没有迟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无论周遭是什么风气,我们自己始终要有风骨。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做科普,这是我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这份纯粹的情感也从未被辜负。袁岚峰在抖音上发布的一条关于芯片的视频点击量达到2800万,在该视频中,他用精准的语言准确叙述我国目前芯片发展的进展,澄清公众认知的误区。
“许多人在说芯片的‘卡脖子’问题,那么到底哪里‘卡脖子’?对这个问题能够准确回答的人很少。如果对这个基本问题都不清楚,那么在此基础上的讨论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袁岚峰介绍说,对于芯片的理解应该有四个层次。在“用芯片”层次,我国已经相当成功。在“芯片设计”这个层次,我国也在接近成功,比如华为、龙芯、寒武纪这些公司都具有出色的设计能力。在“芯片制造”层次即所谓芯片代工的层次,我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代工这个词容易给人造成错觉,以为芯片代工就像手机代工厂生产手机一样,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其实完全相反。全世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能做。目前台积电一马当先,能够生产5纳米的制程,Intel和三星紧追其后,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真正被“卡脖子”的是最后一个层次“生产芯片所需要的设备”,例如光刻机。在这个领域,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袁岚峰精准的解读在抖音上掀起网友的热烈关注和点赞。“专业人说专业话”“对国家有信任、对科学家有信心”……
这让袁岚峰看到了大众对于“硬核科普”的巨大热情。“2800万的点击量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在全民都渴望获得准确知识的领域,我们将内容本身做好,客观中立,实事求是,收获的不仅是科普的春天,而且也进一步激发了大众的爱国热情。”袁岚峰告诉《中国青年》记者。
2021年12月26日,袁岚峰在由共青团中央和国资委等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制造日活动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在弱小时看到希望,在强大时看懂不足,胜不骄,败不馁,我想,这才是真正强者的思维,才是真正的自信。”
如今,袁岚峰持续奔跑在科普的一线,充满热情和干劲儿。对标8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网红院士”在耄耋之年依旧为中国的科普事业全力以赴,袁岚峰总能得到更多启发和鼓舞。
在任何年轻人活跃的角落,他都希望留下自己的印迹。“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建设性的事上,踏踏实实做实事。”在采访的最后,袁岚峰如是说。
背景简介:本文是袁岚峰接受中国青年杂志采访的报道,文章2022年3月18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中国青年杂志(袁岚峰的 “硬核科普”),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陈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