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一单元《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可下载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第一单元
第1课《沁园春雪》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朝(cháo) 妖娆(ráo) 沁园春(qìn)
B.折腰(zhé) 天骄(jiāo) 略输文采(lüè)
C.稍逊(xùn) 素裹(ɡuǒ) 惟余莽莽(mánɡ)
D.分外(fèn) 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àn)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一代天骄李白豪放不羁,写诗慷慨淋漓,岂能和那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
D.银幕尽显风流人物,大爱铸就时代传奇——十八大献礼影片纵览。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B.欲/与天公试比/高
C.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D.数/风流人物
4.根据提示默写。
(1)须晴日, , 。
(2)惜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
(3)总写北国风光的句子是: , 。
(4)表达主旨的句子是: , ,
。
5.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起下文的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6.综合性学习。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标语。
答:
(2)【活动设计】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
③ 。
④ 。
(3)【人物推介】根据毛泽东的“风流人物”标准,请你推介一个这样的人物,并简述理由。
风流人物:
理由:
7.《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的功绩,劝他们文武兼重。
C.承认他们的英雄地位,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功绩,委婉含蓄地指出他们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8.诗歌的朗读要有节奏感,如果用“/”表示节奏的停顿或舒缓,判断出下列句子的正确读法,把相应字母写在括号内。[ ]21cnjy.com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体现下阕和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A.江山如此多娇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0“惜”字的含义及结构作用是:[ ]
A.可惜;委婉地指出历代帝王的不足,它直贯到“稍逊风骚”。
B.可惜;委婉地指出历代帝王的不足,它直贯到“只识弯弓射大雕”,领起这一层。
C.惋惜:委婉地表达了对历代英雄人物的不足所流露的怜惜之情,它领起一层,直贯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11“风流人物”是指:[ ]
A.历史上显赫的人物
B.当代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C.指有才学而拘礼法的人
12“只识弯弓射在雕”的“识”是指:[ ]
A.认识
B.懂得,知道
C.识得
13.指出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2)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课内阅读
阅读《沁园春 雪》,回答7~10题。
14.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字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答:
15.“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16.分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全词中的作用。
答:
17.说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不足。
答: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1~14题。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8.词中“看”总领哪几句?
答:
19.这首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
20.“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答:
21.试比较这首词和《沁园春 雪》在结尾处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
参考答案
1.【解析】选B。A项中的“朝”应读zhāo;C项中的“莽”应读mǎng;D项中的“汗”应读hán。
2.【解析】选B。“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和“下雪的时候”矛盾。
3.【解析】选B。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是“欲与/天公/试比高”。
4.答案:(1)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2)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3)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4)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5.【解析】选C。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议论、抒情。
6.(1)答案:示例一:说风流人物,传丰功伟绩。
示例二:学风流人物,做国家栋梁。
(2)答案(示例):诵风流人物诗文 评风流人物功过 写风流人物英姿
(3)答案:罗阳 他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成功后,不幸殉职。他善于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7.D
8.B
9.C
10C
11B
12B
13.(1)比喻,夸张(2)对偶
14.【解析】本题考查对上阕内容的理解。阅读上阕,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先用一个“望”字,然后写看到的景物。
答案:“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5.【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把握。这里把“群山”“高原”赋予人的情感,其作用要从“群山”“高原”与“天公”比高的情态方面思考。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群山、高原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16.【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过渡作用。“江山如此多娇”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为下文评论历史人物做了铺垫。
答案:过渡作用。前句承上,总括上阕写景,后句启下,总领下文抒情议论。
17.【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应联系“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思考作答。
答案:肯定:他们比较注重武功,在建功立业方面卓有成效。不足:在文治方面稍微差了一些,对文治不够重视。
18.【解析】本题考查对总领词句的理解。“看”到的景象属于视觉,“怅”之前的语句即是“看”的内容。
答案: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9.【解析】本题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这类语句一般在第一节的结尾或第二节的开头,根据内容进行判断。
答案: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0.【解析】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的把握。直接从词句中筛选出景物回答第一问即可。第二问由景物的特点分析对下文的抒情所起的烘托作用。
答案:山、林、江、舸、鹰、鱼。为下文抒情烘托了背景和气氛。
21.【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从结尾的方式及词的内容、主旨体会情感的异同。
答案:《沁园春 长沙》以设问结尾,对上阕“谁主沉浮”的提问作了巧妙的回答,即主宰国家未来命运的将是我们“同学”。
《沁园春 雪》通过对历代“英雄人物”的委婉批评,直接提出真正的英雄人物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当然“今朝”的“风流人物”,也可以说是毛泽东。
第2课《我爱这土地》
一、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诗歌选段,完成题目。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斯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凶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1)给选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喉咙 悲愤 黎明 腐烂
(2)找出选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 改为
(3)请写出诗歌选段中省略号的作用。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一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为了借鸟歌唱的内容更好地抒情。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4.填空。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 ,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诗中最能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二、课内精读
5.阅读《我爱这土地》一诗,回答问题。
(1)诗人借“鸟”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歌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如果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3)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的歌喉?
三、课外阅读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土 地
大地
亿万年的静止,此刻
在眼里
连绵起伏,波涛汹涌
祖辈们和树木花草
一起扎根
草木春茂冬枯
人在一代接一代
繁衍
父母,是一段
枯老的树干
我就是那横出的新枝
站在父母的肩上
以向上的姿势
飞翔
风,从远古吹来
我用嫩叶为帆
远航
漂得再远,根
都在父母身上
土地的深处
(1)第一节中“静止”与“连绵起伏,波涛汹涌”是否矛盾?为什么?(2)从诗歌第一、二节中,可以看出“大地”是什么样子的?
(3)诗歌第三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从全诗内容分析,诗人赋予了大地怎样的象征意义?“父母”还可以象征什么?
7.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班上将出一期主题为展示60年来祖国建设取得的各项成绩、展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的黑板报,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工作。
同学们搜集了三则材料,预备从其中选两则放在同一个栏目中,你认为应该选哪两则?为什么?请你再结合自己所选两则材料的内容,用两个四字词语(或短语)为这个栏目拟个合适的名称。
【材料一】50年代末至60年初,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连续三年粮食产量大幅度减产,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同时苏联的单方面毁约,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困境,我国科技人员不靠外援,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终于在196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材料②】美国研制原子弹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中国仅用10年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材料三】1965年,在各种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1)选择第 则和第 则材料。原因 栏目名称
(2)请你为本期黑板报写几句寄语,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用上“自强不息”“义不容辞”两个词语)寄语: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hóu;fèn;lí;fǔ;斯;嘶;凶;汹; 2.D;3.D;4.艾青;蒋正涵;忧郁、悲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课内精读
5.;
三、课外阅读
6.; 7.一;三;因为这两则材料的内容都是:我国科技领域克服困难、不靠外援,独立研究并取得辉煌成绩。;自力更生;60个春夏秋冬,祖国人民在各种困难面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终于使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之林,我们以祖国的辉煌成绩而骄傲!作为炎黄子孙,报效祖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会用我们的刻苦勤奋,创造智慧,使祖国的明天更加光辉灿烂!;
3.乡愁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hóu( )咙 悲fèn( ) lí( )明
fǔ( )烂 坟mù( ) 海xiá( )
2.请指出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撕哑 喉咙 汹涌
B.温柔 腐烂 深冗
C.邮票 坟墓 海陕
D. 激怒 悲愤 黎明
3.文学常识填空。
①《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②《乡愁》的作者是 (姓名),他是我国 (省名)诗人。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 。
4.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5.《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
6.《乡愁》这首诗写了哪几种形象?这些形象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是怎样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
二、课内阅读训练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2.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3.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有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4.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5.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抒发爱国之情的?
6.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
7.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三、课外迁移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囱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1920年1、2月间作
选自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
A.作者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一句“啊,我年青的女郎!”喊出了蓄积已久的眷恋祖国的热烈感情。
B.这首诗,诗人把自己比作在炉中燃烧的煤,旨在比喻自己思念祖国的炽烈的感情。
C.“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是指诗人长期被黑暗社会压抑,到现在(写此诗时)才获得自由。
D.全诗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了诗人的深情和热望,极富美感,令人感动。
2.下面对何其芳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喝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941年12月8日
A.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叙事诗,诗人通过对“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等对象的歌唱,抒发了对少男少女们的赤诚之情。
B.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通过全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鲜明的形象,听到他深情的歌喉。
C.最后一节,诗人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使之与全诗起句的“歌唱”两相呼应。
D.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充分显示了诗人在诗艺上的造诣之深。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略
2.D
3.
①艾青 蒋海澄 忧郁、悲愤(或类似的答案)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②余光中 台湾 家国之思
4.
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5.诗人在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6.形象有“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邮票”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 船票” 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 坟墓” 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生死之情。“ 海峡”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的故国之情。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他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二、阅读
1.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 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
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 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都是“我”的“乡愁”的物化,是离别的见证。
3.A
4.A(“小”爱应熔铸在“大”爱之中,且“故乡”一词内涵太窄)
5.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呵”“ 而现在”等。前面三节,抒写的是诗人在大陆的经历,层层铺垫,及至最后,感情推向高潮,诗人集中抒发了他身在宝岛思念大陆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6.诗人从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抽象的情绪“乡愁”的客观对应物,从而避免了抽象、枯燥,起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
7.这些意象,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层层推进。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情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三、课外链接
1.C(诗人以煤的形成历史作比,主要隐喻自己长久积蓄心中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2.A(主要是“叙事诗”一说有误,应为“抒情诗”)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01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幅轻líng(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2)被雨洗涤过的花儿,更显得鲜yán(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3)荷花们都沉醉在月色当中,娉(pīng)婷地站立着,悠悠地吐着香气,那优美的姿态和沁人的馨香,真是令我如痴如醉。
(4)当你知道帝王蛾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guān miǎn)真的是非它莫属。
(5)燕语呢喃(ní nán),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
2.填空。
(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是林徽因,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2)《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你”指代“人间的四月天”“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鲜妍百花”“新鲜初放芽的绿”“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呢喃”“爱,暖,希望”,突出了“你”娇柔、温和、静雅的特点。
(3)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这些词语给人一种明亮、温暖的感觉。
3.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整个语段构成排比句。
倘若我是跋涉千里的夜行者,母亲必是那重重夜幕里一盏温柔的灯光,远远的为我亮着,轻唤我迟疑的脚步;【示例】倘若我是自怨自艾的蹩脚演员,母亲必是那冷清舞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久久的为我响着,抚慰我自卑的心灵;倘若我是久旱枯萎的小树苗,母亲必是那干裂无望土地上一场润物无声的甘霖,默默的为我下着,润湿我干涸的心田……
4.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示例】音乐之美:本诗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意象之美:选取大量四月天的景物入诗,色彩柔和,动静相宜,昼夜雨雪都写得极其纯净美好,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句式之美:“黄昏吹着风的软”“细雨点洒在花前”“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以异于寻常的倒装句式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美感;情感之美:本诗所抒发的情感,是母爱也好,爱情也好,都不失为一份轻柔、纯美、真挚的动人情感。
5.诗人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间四月天图景?结合诗句分析。
诗人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明丽、温润丰美的人间四月天图景。和煦的微风在春光里飞舞,黄昏的云烟弥漫,繁星在夜空闪烁,细雨洒落花瓣;百花润泽鲜艳、婀娜多姿,夜夜的月光皎洁明净,草是鹅黄、芽是嫩绿、莲是洁白,繁花一树树绽放,春燕一双双呢喃,这些景和物都给人一种温馨柔媚的感觉。
6.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丽的呼唤就是妈妈。”是呀,母亲如花,装点着我们的生命;母爱如阳光,让我们的世界倍增温暖。班级为此开展了以“感受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1)在开展此次活动前,班上做了一次调查,仔细阅读表格,谈谈你的发现。
问题 | 愿意陪妈妈一起逛街 | 一天见不到妈妈会想她 | 妈妈累的时候会为她揉揉肩、捏捏腿 | 妈妈批评时会顶嘴 | 当妈妈没准备你需要的东西时会发脾气 |
小学 | 28 | 24 | 25 | 3 | 5 |
初中 | 12 | 10 | 8 | 20 | 21 |
【示例】中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妈妈的关心越来越少,顶嘴、发脾气的越多。
(2)为了赞美深深的母爱,有同学拟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
下联:【示例】一颗热心只为儿女幸福
(3)老师要求每位同学搜集一篇反映母爱的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并阐释理由。
书名:《母亲的心》
理由:俗话说“言由心生”,母亲对子女的点滴关爱,无论是语言还是行动,都是母亲内心对孩子爱的表现,用“母亲的心”做书名概括性更强。
02拓展阅读
(柳州中考)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雪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说道:“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离去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淋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7.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的表格。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
②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 |
③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 |
8.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的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开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努力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9.请按照要求品析。
(1)“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字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才”字细致地表现出母亲是在一直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的。如果删去,则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字传情”的表达效果。(或:“才”字准确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关注、期待,“我”告别母亲时,一边下楼一边倾听母亲的动静,期待她赶快回家,听到关门声才放下心来。如果删去,则少了细节上的强调,不能表达出母女间微妙真切的感情。)
(2)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这是一种特殊的说法,心被“淋湿”,看似不合常理,却能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母亲对儿女的关怀和怜惜,表明母亲对“我”被雨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这句话虽不合理,但是不合理的表达却有很好的表达效果,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时的心情。)
10.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流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这些泪水中蕴含着“我”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孤独失落而心酸难过的心情;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动的心情。
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2分)
A.折腰/折腾 今朝/改朝换代 分外/分道扬镳
B.嘶哑/撕咬 风骚/搔到痒处 妖娆/抓耳挠腮
C.冠冕/冠军 鲜妍/鲜为人知 奉还/以牙还牙
D.海峡/脸颊 汹涌/始作俑者 坟墓/朝三暮四
(解析:A.zhé/zhē,zhāo/cháo,fèn/fēn;B.sī/sī,sāo/sāo,ráo/náo;C.ɡuān/ɡuàn,xiān/xiǎn,huán/huán;D.xiá/jiá,yǒnɡ/yǒnɡ,mù/m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2分)
A.娉婷 遐想 汹涌澎拜 秦皇汉武
B.漂逸 怅惘 一泻万丈 风流人物
C.忧戚 呢喃 原驰蜡象 红装素裹
D.摇曳 腐烂 顿失涛涛 一代天骄
(解析:A.“拜”应写作“湃”;B.“漂”应写作“飘”;D.“涛涛”应写作“滔滔”。)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情调
②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等
③这是因为他的情感特点,本身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的
④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
⑤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
A.②①⑤④③ B.⑤②④①③
C.②⑤①④③ D.③⑤②④①
4.古诗文默写。(8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好友的深情厚谊。
(4)明月千里寄相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这是艾青《太阳的话》中的诗句,请简要说说艾青《太阳的话》描绘了什么形象?寄托着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描绘了太阳的形象(2分),寄托着诗人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2分)。
(2)酒壮英雄胆,酒成(误)英雄事。聚义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水浒英雄的豪情似乎总离不开一个“酒”字。请借助你的阅读经历,简述《水浒传》中一个关于“酒”的故事。
【示例一】酒壮英雄胆。“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结拜。施恩的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边走边喝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
【示例二】酒误英雄事。“鲁智深喝酒误事”。林冲服役前,鲁智深答应林冲照顾他的娘子和家人,可因喝酒迟到一步,没能阻止悲剧发生。林娘子被高俅之子高衙内侮辱了,随后上吊而死。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
3月6日,河南省环保厅在郑州举办了全省环保系统“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持续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演讲活动,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喜云,省直纪工委副书记张代波,省环保厅在郑全体人员,省辖市环境保护局分管局长,300多人现场聆听了演讲。
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全省环保系统对党忠诚、敬业奉献、严格自律、担当进取、勇于拼搏的良好形象,表达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最后,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喜云也以演讲《立足本职忠诚担当——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形式,总结了两年以来环保厅党组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持续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成绩,并代表厅党组对2018年的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提出要求,为进一步持续打赢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河南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河南省环保厅开展“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持续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演讲活动。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余光中《乡愁》
①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②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③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余光中诗中所显露出来的爱国情怀,不像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那样豪放,不似李煜“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般凄婉,余光中诗中爱国与怀乡融为一体。余光中在其诗歌创作中,还充分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崇。余光中说:“只要不放弃自己的文学传统,就可以有自己的文学生命,出现小岛上的文学大师。”
材料三:
(1)仿写材料一第①小节句式,以“童年”为主题,写一节小诗。(2分)
小时候/童年是一条清清的溪流/快乐在里头/烦恼在外头(一空1分)
(2)从材料二中提取余光中诗歌内容的两条主要信息。(2分)
①诗中爱国与怀乡融为一体;②充分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崇。(一点1分)
(3)仔细观察材料三中的漫画,结合漫画内容具体介绍该漫画的寓意。(3分)
【示例】漫画左上角是带有“春节”二字的灯笼和喜庆的鞭炮(1分);主体部分是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国人和一个穿着中式服装的外国人用中国传统拱手礼拜年(1分),两个人的对话内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1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共14分)
雪之梦
毛志成
①每年入冬后,我就格外盼雪,盼那纷纷扬扬、弥天漫地的飘雪,盼那厚厚实实、清清白白的积雪,盼那花花点点、扑朔迷离的残雪。
②中国缺雪已有经年,北京尤甚,好像那雪只飘落在人们的回忆中,消融在人们的遐想里。
③下雪了!窗幔上的微光告诉了我,街上的喊声告诉了我,孩子们跳下床、冲出门的脚步声告诉了我。
④我那颗一下子复活了稚气、复活了回忆的心,似乎顿时浸润在琼花中,净化在玉屑里。
⑤冲出房门,冲上街头,我不禁索然了。
⑥这算得上雪吗?灰蒙蒙的天懒懒散散地洒下几粒近乎尘埃、近乎细沙般的东西,扭扭捏捏地登上楼顶,娇娇滴滴地落在路面,似乎对路旁的枯树、两侧的民宅不屑一顾。它们写在路面上的,也只是一首闪烁其词的晦涩诗,貌似博大而实际浅薄。它们赶不上步履匆匆的行人脚步,更挂不上他们的头顶,染不上他们的眉梢,只在那涂着脂粉的脸上骚动了几下,在那施过铅黛的瘦眉上悬了几星儿。
⑦这哪里是我梦中的雪!
⑧我梦中的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创造着地球上最伟大的宏观美。漫宇琼瑶,满天寒凛,以世上第一流的平等气度博施于山,普赠于涧,广铺于野,慨惠于林。泼辣辣地洒下来,登华厦,覆寒宅,染眉头,醉心间。不弃枯木朽株,不漏病妪衰叟,不能把寒门少女的俭朴衣装染艳,但能把她们的双颊染红。
⑨而眼前的雪,是奢华而悭吝的雪,是徒有虚名的雪。淡淡的、薄薄的、灰灰的,远看有色而近观无形,经不住行人的步履,徒在万千足迹后面遗下了泥泞。好奇的中学生为了验证书上的话——“雪花都是六角形的”,伸出他们的手承接良久,手心里也只是积存了几滴冷露。
⑩雪停了,几乎用不着太阳的帮忙,只需几缕小风,楼顶、屋顶、街头、枝头上的薄粉顿消,路面上那一层薄薄的浊水化而为冰,像是推出了一张古板的脸。
⑪这哪里是我记忆中的雪后!
⑫我记忆中的雪后,是壮丽冬景的最佳镜头,是一幅圣洁绘画的定稿。纯洁、晶莹、清寒的美学元素在大地上铺下了旷远的情怀,铺下了博大胸襟,铺下了冷凝的火焰。步履声声,韵律浑朴,深深浅浅的足迹伸向高山,伸向田野,伸向一切历史车轮在转动的地方。
⑬即使春天的帷幕已经拉开,造物主已经着手打扫冬景的遗迹,舞台上出现的也不是一片空白,而是人们那即将储存在心中的深情回忆。旷野中的雪已经花花点点、斑驳陆离了,但松枝上还有,远山上还有,大道的车迹里还有。远山大道上有雪迹,人的胸襟就会扩展;翠柏苍松上有雪迹,人的情思就会延伸。
⑭梦中的雪,我多么愿意它变成雪中的梦。
⑮请造物主飘落一场真正有气魄的雪吧,借以成为我展开新梦的襁褓……
8.对全文来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第①段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1分),表现了作者爱雪、盼雪的急切心情(2分)。
9.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盼那纷纷扬扬、弥天漫地的飘雪,盼那厚厚实实、清清白白的积雪,盼那花花点点、扑朔迷离的残雪。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不仅写出了雪的特点,而且体现出“我”对雪的喜爱和强烈的盼望之情(2分)。
10.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眼前的雪和“我”梦中的雪各有什么特点。(4分)
【示例】眼前的雪:雪花只有几粒,近乎尘埃和细沙(1分);雪后的地面是淡淡的、薄薄的、灰灰的,地面的雪很快就融化了,让人扫兴(1分)。梦中的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1分);纯洁、晶莹、清寒,激发人的情思(1分)。
11.文章花了不少的篇幅写记忆中的雪和记忆中的雪后,这样写有必要吗?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4分)
有必要。结构上,写记忆中的雪和雪后,既是对以往那些大雪的追忆、钟情,又很自然地引出作者对当今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的忧虑(2分)。内容上,将记忆中的雪和雪后的美景与现实中的缺雪进行对比,从而深化了文章主旨(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共14分)
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④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⑤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日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
⑥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⑦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
⑧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⑨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
⑩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⑪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
⑫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⑬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⑭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叮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喏喏地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⑮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敷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7年第2期,有删改)
12.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3分)
①“我”与妹妹在外玩雪,母亲做好早饭,等待“我们”吃饭;②母亲在家门口迎着风雪等候迟归的“我”;③年迈的母亲张望、等待春节回家的“我”。(一点1分)
13.结合加点的词语,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胡作非为”本是贬义词(1分),放在此处却生动地写出了“我”和妹妹的淘气以及我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嬉戏的快乐(2分),同时表现出母亲的温柔及对“我”和妹妹的宠爱(1分)。
14.有人说第⑪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3分)
【示例一】我认为第B11段不可或缺。理由:第B11段交代了母亲得风湿病的原因,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丰富了母亲的形象,为下文进一步抒情做铺垫。
【示例二】我认为第B11段纯属多余。理由:第B11段主要表现母亲的勤劳,与全文表现母爱的主旨关系不大;且“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第⑩段最后一句写“雪”,而第B12段紧承“雪”来写,删去B11段表达更顺畅。(看法1分,理由2分)
15.文中的“雪”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①“雪”象征着母爱。母亲铲雪、雪中等“我”回家、第一个告诉“我”下雪了等都体现了母亲对“我”浓浓的爱。②“雪”象征着快乐。雪中打闹、雪中堆雪人都表现了童年的快乐,这是让作者念念不忘的。(一点2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二)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①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②,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释】①阖:关上。②薨:去世。③忌克:对人嫉妒刻薄。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2分)
A.一:一碧万顷/而或长烟一空
B.极:感极而悲者矣/此乐何极
C.辱:宠辱偕忘/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异:或异二者之为/属引凄异
(解析:A.一片/全;B.均为“极点、尽头”;C.屈辱/辱没;D.不同/怪异)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盛青翠。
18.语段(一)中“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它的可贵之处是什么?(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从博大的胸襟的角度来说的(1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从考虑国家大事的角度来说的(1分)。可贵之处是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而以天下为己任(1分)。
19.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范仲淹和赵普两人的形象特征的相同之处。(2分)
这两个人都具有心怀天下、坚持原则的性格特征。(2分)
附语段(二)参考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说他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读一整天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论语》二十篇。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嫉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气量狭小,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没有任用。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明白,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共4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0.诗歌画线部分是怎样描绘风雨肆虐的情景的?(2分)
“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1分)。“飞”“渡”“洒”“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1分)。
21.“自经丧乱少睡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诗人从眼前的处境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1分),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1分)。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________中的大自然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大师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山,问弟子:“那山为什么能与天相连?”“因为它高呗。”弟子说。大师带弟子来到海边,指着远处与天相连的海面问:“海在低处,没有山的高度,那为什么海也能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呢?”弟子支吾着,答不上来。“那是因为海的胸襟宽,它那宽阔的胸襟让它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大师说,“胸襟,也能成就一种高度,一种抵达天空的高度。”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作文略
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关注后发送消息“0408”
即可领取全册资料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关注后发送消息“0408”
即可领取全册资料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标签:初中语文 课后答案
▍标签:初中语文 课后答案
▍编辑:辅导君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 · 推荐
点击“蓝色标题”查看相关内容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教育理念、中小学各年级学习资料和方法
特别声明:
本微信公众账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若喜欢此资源,建议购买实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