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9月開學日早上,十數名穿上「暴徒裝束」的中學生在校園外集會,並對街外和正返校的同學們大叫「港獨」口號,企圖將思想帶入中學校園(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香港去年發生的修例風波持續超過半年,黑衣暴徒在街頭放火,打砸店鋪,堵塞交通,在每一場非法集會和示威行動中,都能看到青少年的身影。有學生拿雜物非法堵路,「私了」清理路障的巴士司機,穿戴暴徒裝備在校門口叫「港獨」口號,更有學生衝在「前線」公然犯法。香港近期湧現出一批「黃師」,他們在課堂上肆意散播惡毒仇恨,鼓動學生參與違法暴力事件,還在授課期間歪曲歷史,顛倒是非,抹黑中國,視道德及專業操守如無物。
西營盤救恩學校(小學部)學生家長陳女士(化名)爆料,學校某些老師自修例風波以來,多次向學生灌輸「港獨」思想。陳女士表示,學校有中文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連儂牆」的由來,並借考試的名義在課室內設置所謂的「加油牆」,讓學生在便簽紙寫上考試祝福貼在牆上和窗戶,模式與現時街上貼著縱暴文宣的「連儂牆」如出一轍。還有數學老師在教學生上網做功課時,畫面竟然顯示「時代革命」的字樣,藉機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除此之外,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小二常識課網絡授課視頻,教師講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這一課時,竟公然歪曲歷史。授課教師講到鴉片戰爭的起因,描述「英國想以禁煙為理由派兵攻打中國。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做呢?就是由於英國發現中國當時很多人吸煙,吸食煙草,這個問題相當嚴重,所以他們為了消滅這些叫做『鴉片』的物品,就發動了這場戰爭。」香港滙基書院(東九龍)中一級中國語文科短寫工作紙,有家長團體發現,當中題目引用《獨立媒體》的新聞,提到「民權觀察」和「人權觀察」要求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新聞,引用無事實根據的資料,涉嫌惡意誹謗警方。
據悉,「民權觀察」是宣揚「港獨」主張的組織,而「人權觀察」是打著人權之名干涉香港內政的美國組織。
另一題則是「你同意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在過去九個月的行動嗎?」家長團體表示,題目已預設立場針對警察,是別有用心的提問,質疑若學生立場不同,相關教師會否公正評判分數。家長團體指出,校方不應該在最艱難、最敏感的時期,在教學中滲透政治議題,若學生缺乏正確引導,很容易誤入歧途。敦促教育局和校方正視問題,嚴懲荼毒學生的問題教師和教材,還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而在上文提到的,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小二常識課配套教材《朗文常識童看歷史2C》一書當中,介紹內地關於民生新聞報道時,只選用年代久遠的北京霧霾和雲南地溝油的負面新聞,缺乏正面案例,反映教材編寫者對內地缺乏了解。此外還讓學生搜集內地旅客與香港市民發生衝突的新聞報道,並向全班分析匯報,有刻意放大兩地矛盾之嫌。香港元朗官校趙聿修紀念中學的通識材料挑撥香港與內地的關係,灌輸「港獨」分離意識。該教材直接以「西環治港」、「中央未履行承諾」阻礙所謂「真普選」等謬論,向學生洗腦;又美化暴亂,稱「參與暴亂是推動社會進步的行動」。教育局「鴕鳥」政策
面對以上學校問題,很多學生家長向香港教育局投訴,然而教育局的「鴕鳥」政策讓人大失所望,不禁擔憂未來香港教育的發展。
西營盤救恩學校(小學部)學生家長向香港教育局投訴,有教師多次向學生灌輸「港獨」思想,相關教學內容亦出現「港獨」標語。不過教育局的回覆卻令人詫異,要讓家長簽署同意書,將個人資料轉交給校方,若家長不同意則無法展開有效調查。家長擔心洩露個人信息,令孩子在學校遭到針對,遂沒有簽署同意書。其後教育局卻發來郵件表示「由於本局至今仍未收到你的回覆,我們假設你已無意繼續跟進有關投訴」,令陳女士大為憤怒。陳女士質疑教育局不盡力處理被投訴的「黃師」和「黃教材」,卻著眼於投訴人的個人資料,官僚懶政的態度令人失望。對比來看,新加坡一華人家長協會5月4日向該國教育部門反映,有台灣籍教師在向孩子傳授關於新冠肺炎知識時使用了來自香港的繪本《不一樣的2020—口罩下的微笑》,繪本中出現很多謬誤,包括使用錯誤的中國地圖、暗示病毒來自內地、根源是內地民眾不文明的飲食習慣等,更是出現了「武漢肺炎」的謬稱。5月4日當晚,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就親自回覆反映問題的家長,表示高度重視,將徹查此事並重罰涉事人員。5日下午6時許,新加坡政府負責母語教材發展與規劃的教育部司長再次回信,表示會內部檢討,避免今後再次發生這樣的現象。
對於香港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小二常識課,授課教師公然歪曲第一次鴉片戰爭起因事件,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教育局面對家長的投訴、記者的查詢,每次都以官僚態度回覆,缺乏透明公開的機制,不公佈涉事學校和老師的調查情況,更沒有做出相關懲處,是「懶政」的表現,質疑教育局現行監察機制是否有效。「元朗官校趙聿修紀念中學通識教材早在2014年就已經出現問題,荼毒學生近5年,直至近期被家長投訴才做整改。」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接受採訪表示,由於通識科教材缺乏標準,審查尺度寬鬆,現行機制無法有效監管教科書或校本教材。教育局收到投訴轉交給學校自行處理,由於老師自己選擇教材,往往不會承認有問題,或者會自圓其說,審查教材的工作被轉移給家長,令到家長們壓力和工作量大增。容海恩認為,教育局一直奉行「鴕鳥」政策,有監管權卻不善用,導致通識課程問題頻發,應將通識科改為選修科,讓學生有彈性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而面對投訴,教育局應公佈處理過程和結果,令家長們重拾信心。「最重要的是,教育局應探討怎樣培養一個合資格並中立的教師,讓香港教育再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