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陳帆:五年後每年供應3.5萬公屋

大公文匯全媒體 维港专线 2021-02-20


【10·18 維港專線】大公報記者 胡家俊 報道:公營房屋供應緊張,長遠房屋策略建屋目標長期「追落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日透露,五年後,每年平均有3.5萬個公營房屋供應。


他重申,覓地建屋是長遠解決房屋問題的根本之道,希望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加快和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有房委會委員表示,3.5萬個單位量估算看來「理想」,但憂慮疫情等影響,供應量存變數,希望政府加強統籌各部門覓地,加快規劃新發展區,盡快提高公屋供應。

  

圖:覓地建屋是長遠解決房屋問題的根本之道。圖為粉嶺皇后山房屋署地盤(大公報記者凱楊攝)


陳帆昨日發表網誌稱,根據今年六月預測數字,未來五年,即是由2020年度至2024年度,房委會和房協的總建屋量為10.13萬個單位,包括約70500個公屋與綠置居單位,和大約30800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


  致力提升土地發展潛力

    

從政府公布數據顯示,在2024年度,房委會的公屋與綠置居供應量只有5500伙,較前一年度的21500伙急跌74%。而房委會與房協合共供應的公營房屋單位量,在每年1.4萬個與2.8萬個之間波動,單位量隔年相差一倍。

陳帆稱,房委會和房協每年興建公營房屋的數目都有變化,但按估算,2025年度後,平均每年約有3.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供應。他稱2025年度及之後預期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大部分仍處於初期規劃及設計階段,受多項因素影響,可能有所變動,現階段難以列出詳細資料和時間表。  

他表示,為落實《長策》建屋目標,會繼續致力提升土地發展潛力,並採用全面規劃和因地制宜的設計,以充分配合地盤情況、善用地積比率,務求增加建屋量。政府會繼續透過短、中、長期的措施增加土地供應,他呼籲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希望可以加快和增加公營房屋的供應。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稱,3.5萬個公營房屋供應,相信主要來自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東涌填海等地。而2024年度公屋與綠置居供應「斷崖式」急跌至5500伙,局方透露是受疫情影響,組裝時間延遲,相信之後的供應「搭上搭落」後,將能大致維持每年平均3.5萬伙的估算。

資助出售單位仍短缺 

招國偉稱,3.5萬個單位供應量聽來很理想,但過往經驗顯示,天雨影響工程進度、公屋鉛水事件等均可能影響供應延誤,加上政府仍在「追落後」,他認為未來供應情況仍然嚴峻,對是否每年可維持大約3.5萬伙存有疑問。 

他又稱,若按長策修訂目標的比例推算,每年平均3.5萬個公營房屋中,大約1萬伙屬資助出售單位,數量很可觀,但早前居屋收到超過20萬份申請表,反映資助出售單位仍然非常短缺。 


一手樓空置稅擬暫緩引入

  

政府因應最新經濟情況,考慮暫時不再推動一手樓空置稅草案。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很難評估若撤回個別政策對稅收的影響。

  

許正宇又稱面對財赤,政府要「睇餸食飯」,相信不能再全民派錢,強調推出的每項政策都要考慮微觀及宏觀經濟,平衡政府收入及支出。他認為與其派錢,倒不如審視如何「做大個餅」,發展新興投資產品,舉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近年的供應及需求都有轉變,在全球低息環境下,市場對穩定回報的投資工具有一定需求,相信房託基金市場有空間進一步擴大。

  

公屋平均住戶人數減 供應更嚴峻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日在網誌表示,隨着社會人口老化和「少子化」,公屋單位的平均住戶人數,過去十多年間一直下降,令入住公屋的受惠人數相對以往減少,對本港房屋供應帶來挑戰


圖:隨着社會人口老化和「少子化」,公屋單位的平均住戶人數,過去十多年間一直下降

  

陳帆引述「房屋統計數字2020」資料,指2006年公屋的平均住戶人數是三人,2014年已下降至2.8人,2019年更跌至2.7人。

  

陳帆稱,這下降趨勢解釋了為何過去五年共約66900個公屋單位落成,但公屋居民人數卻只由約213萬人,上升至約219萬人。由於平均住戶人數下跌,公屋的人均居住面積,亦由2007年3月底的12.2平方米,上升至今年三月底的13.4平方米。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政府在這趨勢下,若單以追求滿足小家庭為目標,實難以完全滿足整體需求。他建議政府提供吸引長幼同住的措施,既便利家庭成員照顧長者,亦可令每個公屋單位的居住人數增加。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大公報記者  胡家俊 報道



往期推

港人舉雙手贊成「中央撥地」  首選深圳

特首:港深強強聯手 定有更大作為

今天(2020年10月17日)香港發生了什麼?

相關版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