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悲歌!香港62歲婦死後才等到檢疫

大公文匯全媒體 维港专线 2021-02-20

【12·18 維港專線】大公報記者 吳嘉鈴 伍軒沛 報道:本港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持續在高雙位數,昨日新增96宗,90宗屬本地個案,26宗源頭不明,累計已有7900人中招。每日有數百名密切接觸者等候送入檢疫中心,但移送檢疫中心安排「慢三拍」,令有人等候隔離檢疫「等到死」。


一名62歲婦因為家人確診,被衞生防護中心發出檢疫令,但兩日後仍未送入檢疫中心,其間出現病徵,其後失聯,結果發現她已死於家中,在富山殮房檢測確診。今次事件只屬冰山一角,《大公報》追查發現,有曾接觸確診患者的市民,在檢疫令到期前三日仍未入檢疫中心,也未做檢測,同住家人擔心中招。


竹篙灣檢疫中心提供2650個單位,現時尚餘超過1100個單位可即時使用(大公報圖)


失聯始揭發家中離世


該名62歲女患者(第7900宗)居住沙田美林邨美桃樓,因為一名家人確診,被列作密切接觸者,上周三(9日)接獲檢疫令,留家等待轉送檢疫中心。10日,她的家人致電患者了解情況,她稱「有少少鼻塞」但無大礙。11日,家人及檢疫中心人員都未能聯絡她,遂於翌日報警,警方破門入屋發現她已離世。由於她是過身後抽樣本化驗,死因仍在調查。

  

本港現有七所檢疫中心,共提供4364個單位,截至昨日早上九時,仍有1603個單位可供即時使用。翻查資料,上周四(10日)早上,全港仍有1134個檢疫單位可用。

  

隔離檢疫原意是為幫助截斷社區傳播鏈,但在仍有檢疫單位可用的情況下,密切接觸者未能盡快送入檢疫中心的情況不時發生。市民龍先生向《大公報》表示,一名曾於上周一(7日)一起打乒乓球的朋友,本周二(15日)初步確診,其後確診,他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被發出檢疫令,居家等候送入檢疫中心。

  

有拖足十日仍未送檢

  

不過,截至昨日他仍未被安排入住檢疫中心,而他的檢疫令由打波當日起計算14日,即是下周一(21日)便屆滿。他說太太擔心中招,自行到社區檢測中心檢測,但他與確診者接觸已10日,仍未被安排檢測。

  

資深傳媒人盧永雄早前撰文稱,有確診患者的家人被列作密切接觸者後48小時,才被送入元朗八鄉隔離檢疫中心;而送入檢疲中心後也沒馬上做病毒檢測,不斷追問下,兩日後才做檢測。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承認,部分人進入檢疫中心「係有慢咗情況」,並稱是安排車輛、人手等流程上需一系列措施配合。她稱現時平均每日有數百名密切接觸者等待入隔離營,坦言「有個別係耐啲」,形容相關同事「已盡做」。她建議等檢疫人士留意身體情況,如有不適應致電999。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稱,檢疫中心現時能提供逾4000個單位,本月底增至逾5000個,相信能滿足近期使用量。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可於發病後數日內急劇轉差,尤其年紀較大、有長期病患者,病情可能會較嚴重。若患者本身有心血管疾病,加上炎症出現,血的黏性高,可能影響心臟或腦血管。他認為目前的檢疫安排情況不理想,希望政府改善,等候入住檢疫中心人士若出現氣喘等病徵,應盡快通知當局作優先安排。

  

另外,葵盛西邨八座再增一人確診,是早前確診者之家人,大廈累計17人中招。衞生防護中心宣布,在11月17日至12月9日於該大廈逗留逾兩小時的人,須接受第二次強制檢測。



議員:移送安排存漏洞


全港現有2000多名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正入住檢疫中心,但仍有不少人輪候。年僅56歲的「正義聯盟」創辦人李偲嫣於前日離世,經檢測後為初步確診新冠肺炎,醫院管理局表示,她約一周前有發燒、咳嗽,不知有否求醫,送院時情況已經很差,送往負壓病房搶救,個案已交死因庭。


年僅56歲的「正義聯盟」創辦人李偲嫣猝逝,病毒檢測呈初步陽性反應(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透露,剛離世的「正義聯盟」主席李偲嫣的丈夫也已等待兩日,昨日仍未接獲衞生防護中心協助安排檢疫,形容是「無人理佢」,故向她求助。梁美芬稱,本港檢疫流程有明顯漏洞,疫情是戰爭,但政府沒有決戰心態,第四波爆發仍沒有危機感。


李偲嫣夫仍未送檢疫


梁美芬表示,接獲不少市民求助,也遇上李偲嫣丈夫的輪候情況,十分擔心,「又無藥食,又無醫生留意情況,係屋企等,係人命來的。」

 

梁美芬稱香港醫護人手若是不足,政府可邀請內地醫護人員幫忙,目前防疫漏洞是行政安排出現問題。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前日的特別會議上,一眾議員批評政府抗疫不力,指出三大不足,包括:抗疫「黃金法則」收效甚微,寬容執法、追蹤不善,令滴水不漏成「漏水」不止;連續四波、抗疫整年,將張弛有度變拖拖拉拉;爆疫後再強制檢測,應檢盡檢淪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回應式防疫。


檢測車首出更 下一步:流動疫苗車


新冠肺炎第四波大爆發,全港檢測需求殷切,有檢測機構夥拍物流與醫療機構,推出亞洲首部流動採樣檢測車,車上設施五臟俱全,駛到檢測點後只需五分鐘,便可在車上為市民進行鼻咽拭子採樣檢測。彩雲邨明麗樓爆疫,檢測車在強制檢測首日已到達服務,為近800名居民採樣。營運機構研究,流動檢測車可否變身流動疫苗注射車。


  

流動採樣檢測車由5.5噸貨車改裝,兩輛已投入運作。一輛車上有兩個採樣點,四名人員包括司機、登記人員與兩名採樣員,車廂兩側開作出口,車尾板放下便可用作登記處及入口。


五分鐘可完成設置

  

Insta Specialist醫療救援公司董事吳曙熙稱,檢測車要與病毒擴散速度鬥快,強項是移動性強、主動性高,一有確診爆發,可馬上調動,抵達後只需五分鐘便設置完成,較一般檢測站要花半天設立,速度快以倍計。

  

對於一輛車只有兩個採樣點,吳曙熙稱,根據明麗樓經驗,已足夠應付檢測需要,若遇上更大檢測需求,可增派更大檢測車。


  

「海迅」物流公司董事吳榮海稱,已預留更大型的16噸貨車,27.5呎車廂可同時為四至五人採樣,但坦言不希望此車面世,因為「出現就證明疫情更加嚴重」。

  

香港分子病理檢驗中心主任黃利寶表示,流動採樣檢測車設計參考新加坡、日本、內地等做法,已通過運輸署、衞生署、機電工程署等部門審批。他表示,若遇上人流高或不能泊車的地方,則要採用流動採樣亭。

  

「愛多醫堡健康車」統籌主席及「愛多國際ADORE」創辦人黎曉靈稱,20部流動採樣檢測車將可陸續投入服務,未來研究檢測車可否提供流動疫苗注射服務,暫未與政府商量。


社 評丨強化抗疫措施 務求盡早「清零」


香港疫情依然嚴峻,昨日新增確診個案又接近一百,市民希望特區政府加強抗疫措施,世衞組織也發出同樣的呼籲。世衞地區緊急事務主任歐樂沃庫爾指出,香港需要果斷應對疫情,確保檢測、隔離及追蹤接觸者等措施貫徹落實,並做好長期的準備。這番話語好比為香港抗疫把脈,點出「病症」所在及改善的方向。

  

特區政府為抗疫付出了巨大努力,應予以肯定,絕非亂港媒體攻擊的那麼不堪。但相比早已「清零」的內地與澳門,香港顯然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事實上,檢測、隔離、追蹤是抗疫三法寶,香港樣樣都有做,但做得不夠堅決徹底。以檢測為例,早前中央支持香港檢測,原本是全民檢測的好機會,最終變成自願檢測,效果大打折扣。最近,特區政府對社區爆發的大廈實行強檢,可惜姍姍來遲,有的大廈拖足十天以上才落實,事倍功半。

  

再說隔離,仍有很多改進空間。外國入境人士一直是自由出入,形如「病毒自由行」;入住的酒店並非專門用來隔離,而是混合居住且允許探訪,如此「隔離」不要也罷。正如有人指出,內地在隔離方面早已提供成熟的做法,香港照搬照抄就行了,雖然兩地情況不盡相同,但方向是一致的,完全可以在港推行。

  

特區政府最近加強隔離措施,對外國入境人士實施「點對點」封閉接送及定點酒店隔離,大方向正確。但歐美學校放聖誕新年假已於本月初開始,大部分海外學子已經返港,抗疫新措施卻拖至二十二日才實施,屆時假期快結束了。即使部分酒店可以提前到十八日落實新措施,仍然不夠及時。

  

另一方面,追蹤接觸者方面也做得不嚴密,否則「跳舞群組」不至於愈滾愈大,發展至七百多人,將疫情帶到全港各地。不錯,特區政府推出了一個「安心出行」程式,但不足三十萬個下載量,發揮不到全面跟蹤的作用。再說下載是一回事,會否使用是另一回事。始終,抗疫完全依賴市民「自覺」是不可行的,譬如最初是自願檢測,後來還是需要改成強制檢測,完全可以早點實施。

  

抗疫措施不夠徹底果斷,源於「清零」決心不夠堅決,缺少前瞻意識,在這種情況下,抗疫變成被動式應對,效果必受影響。疫情沒完沒了,香港經濟流血不止,失業率高企。而攬炒勢力唯恐天下不亂,乘機煽風點火,持續抹黑攻擊特區政府,令抗疫形勢變得更加複雜。

  

眼下最好的消息是,香港最快下月就有疫苗供應,彷彿黑暗隧道中見到盡頭的亮光。但正如世衞專家警告,疫苗不是萬能,一來供應有限,二來普及接種需要時間,三來要防止反對勢力興風作浪搞破壞,香港仍要作好長期抗疫的準備,更要加把勁。

  

知病之所起,方能治之。香港戰勝疫情,需要更大的決心、魄力和有效的落實,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大公報記者 吳嘉鈴 伍軒沛 報道



往期推

這麼珍貴的疫苗優先供港,然而有些人又開始秀智商下限了!

港府第四輪抗疫基金要來了 料有數十億

香港疫苗的盼與憂


相關版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