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艦時代來臨 解放軍威震海疆
【1·4 維港專線】大公報報道:中國在2021年迎接「十四五」開局等多個重大歷史節點,解放軍海軍水面作戰艦艇中最重要的三類──003號航空母艦、075型兩棲攻擊艦、055型導彈驅逐艦亦將在2021年集中下水、海試、服役,開創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巨艦時代。三型巨艦在制空、登陸奪島、對海反艦等方面各具優勢,全面提升海軍的海、陸、空三棲戰鬥力,可實現大規模垂直登陸搶灘作戰,真正形成威震海疆的巨艦陣列。
去年10月,075型兩棲攻擊艦一號艦出海進行第二次海試。(網絡圖片)
海軍近些年來以「下餃子」方式快速新增各類戰艦。在水面作戰艦艇中,論地位,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大型導彈驅逐艦排名前三甲,三者在制空、登陸奪島、對海反艦等方面,各具運用優勢,可以說是海軍水面作戰的三大定海神針,共同構築其立體化三棲作戰體系。
在遼寧艦航母服役之前,2.5萬噸級的071型船塢登陸艦曾是海軍唯一超萬噸的作戰艦艇。2012年和2019年,遼寧艦、山東艦兩艘航母入列;2019年,首艘055型導彈驅逐艦南昌艦服役;2020年8月和12月,兩艘4萬噸級075型兩棲攻擊艦相繼出海試航。海軍開啟巨艦時代。未來,「航母+兩棲攻擊艦+萬噸大驅」,將構成海軍水面作戰的第一陣容。
行進中的遼寧艦。(中國軍網圖片)
首艘電磁彈射航母年內下水
而在2021年,巨艦模式將加速乘風破浪。003號航母有望在2021年下水,這是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也是第一艘電磁彈射航母。噸位達8萬噸的新航母,將超越遼寧艦和山東艦,成為中國體型及噸位最大、技術最先進、戰力最強的航母。
075型兩棲攻擊艦是僅次於航母的最大型作戰艦艇。目前,1號艦和2號艦均已海試,大概率將在2021年服役。尤其是2號艦,2019年9月動工,2020年4月下水,12月即已海試,速度之快,舉世罕見,被稱為是「以開掛模式下餃子」。而2020年4月動工的3號艦,即將下水,今年將進行試航,甚至不排除趕在年內服役。三大艦隊各標配1艘兩棲攻擊艦,其總噸位達12萬噸。
萬噸大驅火力全方位爆發
兩棲攻擊艦服役,將是海軍奪島登陸作戰的主力裝備,為捍衛國家統一提供堅強支持。從072型坦克登陸艦、071型船塢登陸艦,到075型兩棲攻擊艦,實現的是從岸灘抵近登陸、超視覺海平面登陸,到借助直升機空中力量實現大規模垂直登陸的躍升,真正構建立體化搶灘登陸作戰力量。艦載型直-20,將攜手武直-10,為兩棲攻擊艦插上有力翅膀。
被美軍列為巡洋艦級別的055型萬噸驅逐艦,其首艦南昌艦2019年服役,躋身全球最先進驅逐艦行列。萬噸大驅擁有多達112具垂發系統以及24聯裝近程防空導彈系統,是水面艦艇中防空及反艦火力最強大的戰艦,具有防空、反艦、反潛、對陸攻擊的全方位戰力,是航母戰鬥群的「首席侍衛」。
目前,055型驅逐艦的2號艦和3號艦已經服役在即,4號艦、5號艦正在開展海試,2021年年內服役亦無懸念。而6、7、8號艦均處於舾裝階段,年內將依次下水、海試。除已服役的南昌艦外,7艘新「大驅」總噸位近10萬噸。未來加上003號航母和3艘075型兩棲攻擊艦,真正形成威震海疆的巨艦陣列,大國海軍成色更足。
艦載機次第現身 擴航母打擊範圍
航母是海上作戰的核心,艦載機的數量及性能則是衡量航母戰鬥力的直接標尺。
殲-15是目前中國唯一的航母艦載戰鬥機,其彈射型殲-15T在2020年11月首次曝光,加固了前起落架,並安裝了彈射器連杆,為採用電磁彈射的003號航母做好準備。
此外,隱身艦載機殲-35有望在2021年亮相,這將是繼殲-20之後中國第二型隱身戰機。殲-20屬於重型隱身戰機,而作為艦載機,殲-35體型略小,屬於中型隱身戰機,既可彈射起飛,也可滑躍起飛,對標美軍F-35,未來將全面替換殲-15。
採用電磁彈射技術,除了提升戰機起飛效率,還將擴展艦載機使用種類,除了艦載戰鬥機外,還可起降固定翼預警機等大型飛機。2020年8月底,綽號「海盤子」的空警-600艦載預警機低調完成首飛。相較目前遼寧艦、山東艦採用的預警直升機,固定翼預警機在探測距離、留空時間、跟蹤監控等方面優勢明顯,而空警-600未來將是003號航母的標配,擴展航母戰鬥群遠程打擊範圍。
艦載型直-20,與陸航版相比,尾輪由單輪改為雙輪,並從尾樑後部移至機身後部,縮短輪距以便在艦上安全起降。機身安裝有武器掛架,可攜裝輕型反艦導彈、魚雷等武器或搜救設備。
運20引擎升級 降油耗釋潛能
運-20在2020年大放異彩,先後運送醫療隊及物資到武漢與巴基斯坦、緬甸、老撾等地,支援國內外抗疫。
大國重器,運20運輸機。(中國軍網圖片)
代號「鯤鵬」的運-20重型運輸機最大載重達到了66噸,最遠飛行距離可達7800公里。以運-20改裝的加油機運-20U,2020年6月首次曝光,有望在2021年正式服役。載油量超過60噸的運-20U,可為運-20運輸機以及轟-6N遠程轟炸機等提供充足的動力保障,實現全球運輸投送或戰略打擊,為打造現代化戰略空軍提供堅實支撐。
運-20另一大重要的進展,是開始部分換裝推力超過15噸的國產大型噴氣式發動機渦扇20,以取代12噸級的俄製D-30KP-2渦扇發動機,且大幅降低油耗。擁有渦扇-20之後,運-20才能解決推力和燃油效率方面的弱項,最大限度釋放潛能,達到66噸的完全載荷狀態。展望未來,運-20可以改造成空中預警機、反潛機等作戰機型,擺脫對俄製伊爾-76的倚賴,提高解放軍全方位立體作戰能力。
巨浪3蓄勢待發 築牢海基核力量
除了水面巨艦,核潛艇是長期隱秘於水下的重器。經過50年發展,中國相繼研發091型、093型攻擊核潛艇以及092型、094型戰略核潛艇。其中的戰略核潛艇,更是「三位一體」核力量中最具隱蔽性的海基核打擊平台。
作為海軍現役戰略核潛艇,094A型將首先承載巨浪-3發射任務。(大公報圖片)
2020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獎牌的「水下發射大型固體運載火箭研製團隊」透露,新型火箭完成工程研製,投送距離世界第一。「新型火箭」即巨浪-3潛射洲際導彈,射程超過1.1萬公里,可攜帶多個核彈頭,具備全球打擊能力。
自2018年以來,巨浪-3已經進行了至少3次海基試射。前兩次以032型常規試驗潛艇為發射平台,最近一次於2019年12月以094A型核潛艇為發射平台。2020年未進行新的測試,意味着其距離服役和開展戰備巡航更加接近。
作為海軍現役戰略核潛艇,094A型將首先承載巨浪-3發射任務。但更適配巨浪-3的是研發中的096型核潛艇。與094A型相比,搭載潛射彈道導彈的數量將從12枚增至16枚,且在動力、航速、潛深、靜音隱蔽等性能方面整體提升。而新一代火箭(巨浪-4)亦已經完成背景預研立項。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大公報 馬浩亮 報道
往期推薦
相關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