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大紀律部隊千人馬不停蹄「洗樓」:找出隱形患者!

大公文匯全媒體 维港专线 2021-02-20

【1·24 維港專線】大公報記者 李雅雯、王欣(文)賀仁、凱楊、馬丁、突發組(圖)報道:第四波疫情持續擴散,特區政府決定圍封佐敦「受限區域」,由於封鎖範圍大,政府跨部門動員3000人落場協助。


五大紀律部隊包括警務處、海關、懲教署、消防處和入境處逾千人聯手參與封區戰疫。



有參與人員透露,為免走漏圍封安排細節的風聲,內部資訊是一次「特別行動」,直至昨晨到達現場才公開行動細節,封區大隊馬不停蹄作戰,務求在48小時內完成萬名居民的檢測工作,找出隱形患者達到疫區「清零」。


據了解,今次「受限區域」封鎖區以「田字」劃分成四個小區,分別由海關、消防處、懲教署、入境處四個部門各自負責一區;警方則負責圍封範圍的封鎖線及區內街道駐守,以防有突發事故或禁足居民偷走。


鄧以海:參與是義之所在


昨午四時許,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到「受限區域」內的社區檢測中心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於中心內的聯合行動指揮中心,聽取西九龍總區指揮官陶輝及油尖警區指揮官楊文彬的行動匯報,眾人其後步行到附近的「受限區域」範圍,了解同袍的工作情況。


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到場視察(大公報記者凱楊 攝)


鄧炳強向大公報記者表示,今次到來主要是探望及感謝正在區域內執勤的同袍,警隊動員約300人駐守疫區,沿途有路人呼叫「一哥你好!」鄧Sir揮手回應後一行人進入「受限區域」,了解前線人員的工作情況,約一小時後離去。


海關關長鄧以海到佐敦「受限區域」視察(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海關關長鄧以海及入境處處長區嘉宏亦於差不多的時間到現場,為同袍打氣及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鄧以海昨日凌晨已曾到場,昨午第二度到場時他表示,現場有很多舊樓,同事的「洗樓」行動並不容易,要動員很多人手處理,他指今次在短時間內召集人手,紀律部隊的參與是義之所在,希望可以協助找出更多社區隱形患者。鄧以海又指出,今次各紀律部隊合作得非常好,溝通充足,劃分區域各自參與工作,其同袍亦反映區內居民非常合作及平和,相信今次行動會順利進行。


入境處處長區嘉宏表示,今次入境處安排了約300人員參與,通宵駐守協助防疫工作,若有需要可以即時調配更多人手協助防疫。

  

懲教署署長胡英明及消防處處長梁偉雄,亦於昨凌晨時分到場了解部署及為同袍打氣。據了解,懲教署派出約230人到「受限區域」協助,包括十多名非華裔職員,來自泰國、尼泊爾、印度及巴基斯坦。


 臨場公布細節免漏風聲  

  

負責統籌海關逾350人封區大隊的海關助理關長陳子達,以及有組織罪案調查科高級監督胡偉軍表示,前晚曾開跨部門會議討論今次圍封的安排細節。為免走漏風聲,參加的關員事前都不知行動底蘊,直至昨日凌晨五時到達封區範圍集合,才詳述封區工作,包括在負責的小區架起臨時指揮站、物資站等,然後分小隊在區內的各幢樓宇「洗樓」,逐家逐戶叩門登記住戶資料,向他們講解法律要求,需到封區內的51個臨時採樣站做檢測等。


陳Sir說逾千名紀律部隊天未光已到達現場,按指揮中心指示,到早上九時一起展開「洗樓」行動,以海關負責小區為例,內有39幢樓宇,五個半小時已完成27幢的「洗樓」工作。


入境事務處員佐級工會主席李永賢指出,工會全力支持今次圍封行動,入境處各職級人員均有參與。為了保密,直至到場才公開行動細節。


責無旁貸|全副武裝「洗樓」熱夾累

  

身穿全套防護衣的紀律部隊人員在封鎖區內「洗樓」,逐家逐戶登記。工作人員帶備口罩,遇到無罩市民開門,便提供口罩請對方戴上。(大公報突發組圖片)

  

逾千名紀律部隊成員昨凌晨五時到達封區外的油麻地多元文化中心集合,經詳細講解疫區內的分工及工作細節後,獲分發防護物資等。



警方駐守圍封區封鎖線,海關、入境處、懲教署及消防處早上九時一起展開「洗樓」行動。參與封區的消防處王Sir指,各人穿上全套防護裝備,分小隊上門逐戶叩門,每幢大廈的出入口包括後門,都有隊員駐守,只有獲發籌號到採樣站的住戶才能離開大廈。王Sir說,七成住戶是南亞裔,大部分均表現合作,願按指定時間到區內臨時採樣站做病毒檢測,「有部分南亞人唔係唔肯做檢測,佢哋真係唔知道要強檢。佢哋若聽唔明英文,我哋會有翻譯」。




居民多願意合作  


昨日一眾紀律部隊成員馬不停蹄「洗樓」,務求48小時內為封區一萬名居民完成採樣及有檢測結果。


曾參與防疫工作的王Sir說,今次大規模「洗樓」行動頗辛苦,以他為例,與同袍於凌晨四時到現場,九時起一直洗樓至中午一時食飯,由於封區內多是唐樓,這兩天天氣回暖,他們穿防護衣不停上落樓梯,汗流浹背,一個早上需更換幾套防護衣,而脫防護衣更是最艱辛的工作之一,「辛苦,最辛苦要無時無刻留意周圍環境,疫區或大廈嘅環境可能已受病毒污染,防護衣都可能沾上咗病毒,除嘅時候要龜速,好小心,再用酒精搓手五次,都幾傷皮膚」。王Sir透露,部分同事瞞着家人報名參加圍封行動,「我哋係接受過訓練嘅紀律部隊,為抗疫戰出一分力,我哋責無旁貸」。


  

另一名入境處人員周Sir說,封區內不乏「三無」大廈,衞生環境惡劣,樓梯堆積垃圾,居民多數是劏房戶及南亞裔,行動期間曾遇到的小困難是他們因害怕而不敢開門,但經隔門解釋後都願意合作做檢測及禁足,「明白做檢測係佢哋責任,唔理係南亞人又好、本地人都好」。


  

透視鏡|清零是必由之路


文/蔡樹文


新冠肺炎爆發年多以來,香港未能學到內地抗疫經驗,令疫情無法受控。染疫人數昨日突破一萬,佐敦更要「封區」。

  

內地抗疫經驗,為全球帶來曙光,其手段包括全民檢測,找出病毒帶菌者;重複檢測找出「假陰」人士;封城及封閉小區防止疫情擴散;市民做好防禦措施,保持社交距離防感染;接種疫苗實現全民免疫。針對疫情變化,內地專家仍不斷改變策略,遏止病毒傳播。

  

抗疫路上,出現光怪陸離現象。有科學家面對新病毒傳播,故步自封用傳統方法應對;有人出於政治因素,阻礙抗疫;有偽科學家出於不同動機指手畫腳;有不懂裝懂的評論員,對坊間偽科學趨之若鶩。結局一樣,無法實現全民抗疫。

  

我們必須回歸科學,按科學原則抗疫辦事。內地能快速控制疫情,是靠堅持用科學手段、政府強而有效的執行能力、市民積極配合實現。

  

香港抗疫不能再折騰了,清零不應是力爭的目標,而是一定要完成的目標,現在搞圍封是邁出正確一步,有助強化檢測,提高追蹤溯源能力。在圍封和配套工作上,要真的像打仗一樣,不能裝模作樣。

  

抗疫不可能滴水不漏,但絕對需要全力以赴,大廈清零,小區清零,進而全港清零,這是繞不過去的必由之路。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大公報  李雅雯、王欣(文)賀仁、凱楊、馬丁、突發組(圖)  報道



往期推

現場直擊!香港強檢區首次禁足,周末檢完去上班

大公報特刊|疫戰一年

中央是香港抗疫的堅強後盾

相關版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