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老鬼」劉慧卿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1-07-12

【4·7 維港專線】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高仁 報道:民主黨年輕一輩黨員欲求變求生,希望在新選舉制度下找到出路,但已退居二線的黨內「死硬派」劉慧卿卻依然死撐,聲稱「黨員不應在新選制下參選立法會」。事實上,劉慧卿多年來一直對內地和中央抱有極大偏見,不僅拒絕踏足內地,還頻繁與境外勢力毫不避嫌地勾連。有政界人士指出,不改弦易轍,為反而反,只會把民主黨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劉慧卿一手捧紅林卓廷,結果林卓廷打壓異己,曾令59人一同退黨。圖為2019年12月她在「契仔」林卓廷陪同下,在遊行集會上嬉皮笑臉呼籲參與遊行者捐款。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修訂的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當中規定參選立法會須獲得選委會每個界別至少兩人提名,本已沉寂一段時間的劉慧卿卻多次高調聲稱,反對派不應參選立法會。她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老調重彈,指新選舉制度將有非常大的局限,有意參選的人要四處拜票,反對派向建制派人士爭取提名票會是比較屈辱的景象,又妄言這樣參選是「不值得、無意義」云云。


憂「老鬼」失黨內掌控力


不過,劉慧卿的態度卻未必能代表民主黨內的主流意見。事實上,民主黨內的年輕一輩正積極考慮改變過去激烈對抗的態度,擬籌組「內地及政制事務專責委員會」,加強了解中央對港的政策。前日舉行的黨員交流會上,大部分時間亦在討論民主黨未來路向及會否參選立法會等事宜。劉慧卿之所以「突然高調」,或許正是擔心黨內「老鬼」失去對該黨發展方向的掌控。


劉慧卿多年來對內地及中央都頗為抗拒,反而與外部勢力密切聯繫。2003年8月,劉慧卿到台灣出席一個具有「台獨」色彩的研討會,她當時稱:「不管兩岸統一,還是『台灣獨立』,只要台灣人的選擇,我都尊重……台灣的未來應該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當時,社會強烈批評劉慧卿支持「台獨」,但她一於懶理,聲稱大家歪曲她的言論云云。



2018年3月,「獨鴛鴦」林保華和楊月清創立的「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在台北舉辦「五獨」論壇,當時出席的嘉賓就有「港獨」戴耀廷、「藏獨」的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達瓦才仁等。劉慧卿亦毫不避嫌地出席該論壇,並聲稱香港要遵守憲法是很離譜,香港人會繼續抗爭云云。


劉慧卿淡出民主黨管理層,但在新成立的「國際事務委員會」擔任主席一職。她在2019年1月接受報章訪問時,開宗明義表達了勾結外國勢力的目的,聲言國際連結是有可為,相信對外發放更多「訊息」可向政權施壓。


同年四月,她與黨友林卓廷、尹兆堅等人,與當時的美國駐港總領事唐偉康會面,表達所謂對「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受損」的憂慮。當民主黨「告御狀」後,美國國務院在4月25日發表聲明,聲稱關注香港逃犯條例云云。



被批扭曲新選舉制度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振彬指出,從劉慧卿過去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她完全沒有想要真心為市民服務。回歸以來,中央一直在通過各種方法幫助香港實現雙普選的目標,劉慧卿卻「為反而反」,反對「8·31政改方案」,如今又詆毀完善選舉制度安排,可見她的政治生涯全是「嘩眾取寵」,最終損害的是全港市民利益,亦會令民主黨愈陷愈深。


全國政協委員彭長緯表示,劉慧卿曾經提出「九五直選」方案,又否決了2017年的政改方案,似乎認為只有她提出的選舉方案才是最「民主」的。然而民主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包括民主黨內部對於民主都有不同的認識。此外,「愛國者」是新選舉制度下的核心,無論是建制派還是非建制派,只要符合愛國者的標準,有心服務市民,都有機會參選並獲得提名,劉慧卿的言論是對完善選舉制度的歪曲。


歪理連連 

政治取向激進 阻礙民主進程 


多年來,劉慧卿始終對內地和中央抱有極大偏見。她口講「民主」,實際上卻在不斷阻礙香港的民主進程。



1992年,末代港督彭定康提出的「新九組」方案被批評「三違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違反與基本法銜接的原則,以及違反中英兩國政府達成的協議和協定),但劉慧卿卻以私人草案的形式提出更為激進的「九五直選」方案。結果連其同路人都看不過眼,包括民主黨創黨成員李華明、狄志遠在內的眾多反對派,都認為草案內容違反基本法,集體投棄權票,最終該草案被否決。


劉慧卿口講民主,卻從不珍惜可以「爭取」到民主的機會。2015年,特區政府邀請全體立法會議員到深圳,與負責香港政改的內地官員交流意見,劉慧卿卻拒絕出席,她稱對話不應有任何前設,除非中央願意修改人大的8·31決定,否則會面的意義不大。隨後,她又在立法會就2017政改方案進行表決時繼續死撐自己的歪理,最終與其他反對派捆綁否決政改,令原本2017年便可實現的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至今未能落實,嚴重阻礙香港的民主進程。


引發內訌 

盲撐「契仔」林卓廷 釀59人集體退黨


劉慧卿過去在民主黨培植親信,一手捧紅被當成「契仔」的林卓廷,結果林卓廷在黨內打壓異己,令59人一同退黨,當中主要是新界東支部成員,成為民主黨近年最轟動的退黨事件。惟劉慧卿事後仍「死撐」林卓廷,對退黨人士冷嘲熱諷。另一方面,劉慧卿曾炮轟許智峯搶政府人員手機,但其領導的紀律委員會卻對事件不了了之,可謂「雷聲大雨點小」。


2008年,劉慧卿所屬的「前綫」與民主黨合併。2012年,劉慧卿擔任民主黨主席。2016年,劉慧卿準備退下一線,不再擔任立法會議員,但令人意外的是,她並未支持「前綫系」參選立法會,反而讓林卓廷接棒,令「前綫系」頓覺心灰意冷。


許智峯黨紀調查不了了之


2018年12月,59名民主黨成員集體退黨,眾人矛頭直指時任新界東立法會議員林卓廷,並發聲明譴責他在黨務問題上雙重標準、態度專橫、黨同伐異、以權謀私,狠批林卓廷「人格卑劣」、「毫無政治道德」。


有份退出的區鎮樺接受雜誌訪問時聲言,民主黨「大佬文化」變本加厲,林卓廷幾年前獲劉慧卿提拔執掌新東支部,就是經典例子,劉慧卿與林卓廷同一陣線,令「前綫系」成員萬念俱灰。劉慧卿當時回應退黨事件時,十分冷漠地稱「勉強冇幸福,如果唔開心就離開囉」。


此外,劉慧卿亦被外界批評「表面一套,背後一套」。2018年,前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在立法會搶走政府職員手機,被凍結黨籍。劉慧卿表面上怒斥許「非常之錯」、「唔知道佢點諗嘢」、「不適合留在議會和民主黨」。然而,黨內對事件展開所謂紀律聆訊的,正是由劉擔任主席的紀律委員會。結果許智峯的黨籍在2019年7月解凍,甚至獲准報名參加2019年區議會選舉。所謂黨內調查,不了了之。


雙重標準

口講「和理非非」 公然聲援黑暴



劉慧卿在2011年參加區議會選舉失利後提出「和理非非」(「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的論調。當時她聲稱要以這樣的方式繼續爭取民主,並暗示與激進派劃清界線,從此「和理非非」便成為民主黨的象徵。然而,劉慧卿雖然聲稱自己是「和理非非」,卻對黑暴中的暴力事件採取默許態度,甚至公然「聲援」黑暴。


修例風波期間,有暴徒威脅政府,如果不回應所謂的「五大訴求」,便要將抗爭手段升級。劉慧卿竟稱,「自由社會就是這樣」,因此對這些極端暴力的想法也表示理解。


稱對立會被衝擊無太大感覺


2019年7月1日,無數暴徒衝進立法會,並對大樓內部設施進行破壞。劉慧卿事後竟說:「我拎得起,放得下。」指自己已全身而退,對立法會被衝擊無太大感覺。即使暴徒中包括時任民主黨議員鄺俊宇,劉慧卿也是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認為這恰好反映了她已不再參與民主黨事務,「我沒有跟他們談過衝不衝進去,我都唔知添」。


2020年5月19日,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15名攬炒派,在黑暴期間涉嫌煽惑、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包括劉慧卿在內的多名攬炒派手持政治標語及高叫「香港人反抗」等煽動性口號,以實際行動「聲援」黑暴。


點擊香江

「泛民」應守底線有擔當善作為


文/屠海鳴


最近有兩則新聞值得關注,一是原有近50個會員團體的「民陣」出現了「跳船」潮,現在只剩下不到一半的「散兵游勇」;另一個是「泛民」陣營第一大黨民主黨出現內訌,該黨自去年底「新老交替」換屆以來,年輕黨員擬籌組「內地及政制事務專責委員會」,加強了解中央的對港政策,力圖回歸建黨的基本信念,即:支持香港回歸祖國、實行「一國兩制」。然而,面對「乳鴿」的舉動,該黨的一些「老鬼」執迷不悟,不肯回歸。


筆者於5天前寫了《新選舉制度下,建制派如何擔當作為?》一文刊登在《大公報》,社會反應有一些;其實,在新的選舉制度下,「泛民」也面臨同樣的課題。「泛民」唯有守底線、有擔當、善作為,才能在香港未來政治生活中找到發展空間。


守住「愛國愛港」的底線


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並非要讓香港政壇變成「清一色」,而是要明確「愛國愛港」底線不可逾越。對此,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曾有深刻闡述。他說,香港中西文化交融,社會多樣多元,一部分市民由於長期生活在香港這樣的資本主義社會,對國家、對內地了解不多,甚至對國家、對內地存在各種成見和偏見。對這些人的取態,中央是理解和包容的,也堅信他們會繼續秉承愛國愛港立場,與反中亂港分子劃清界限,積極參與香港治理。


「泛民」原本是有底線的,這些年來卻步入歧途,越走越遠。以民主黨為例,該黨2010年未參與「五區總辭」,成功促成「超級區議會」方案,樹立了「溫和民主派」形象;但由於不堪忍受本土激進派圍攻,為了爭取激進選民的選票,自2012年起,變得越來越不溫和,黨內也越來越不民主,導致多名「大佬」退黨,在一些激進分子的帶領下,民主黨變成了一個敵視祖國、向「港獨」傾斜的政治力量;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多名黨內「大佬」涉嫌違法而被檢控、收監。


「泛民」陣營的各政黨成員應好好研讀一下基本法,搞清兩個關鍵問題:一是釐清政治邏輯。「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不要「一國」,就等於香港沒有回歸祖國,「兩制」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基於這個邏輯,「愛國」和「愛港」同為一體,不能對立。二是明確政治規矩。「愛國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是新選舉制度確立的規矩,如果說以前還可以渾水摸魚,今後則決無可能,不要心存僥倖。


香港是中國的香港。堅守「愛國愛港」的底線,是「泛民」政黨繼續活下去的必要條件,「泛民」人士須看清並堅守這條底線!


在破解民生難題上有擔當


「泛民」一貫宣稱自己才是真正的「民意代表」,那麼,現時香港市民最關心的是什麼?是住房難、就業難。香港有「東方之珠」美譽,但在燈火輝煌、高樓林立等一片繁華景象的背後,還有20多萬人住在劏房裏,還有許多打工仔搵食艱難,更是有無數底層人士看不到改變命運的希望。破解這些民生難題,「泛民」能出幾多力?


也許某些「泛民」人士不屑於在此投入精力,他們更關注所謂的「民主」「人權」「自由」。那麼,請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一家人住在狹窄的房子裏,每天蹲在馬桶旁開飯,連基本的生活尊嚴都沒有,還談什麼「人權」?再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民主自由」帶來的是暴亂不止,安全感全無,生活質量下降,這樣的「民主自由」有何價值?解決了基本人權之後,才有資格談更高層次的人權。讓「民主自由」給民眾帶來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才有資格談「民主自由」。解決「住房難」「就業難」,就是維護最基本的人權,就是讓民眾有這「三感」。


還要看到,在解決民生難題上,「泛民」是有歷史欠賬的。近年來,「泛民」為達到反對政府的目的,以「拉布」「流會」等多種手段癱瘓立法會,導致政府提交的大量民生議案無法審議,嚴重損害了市民的利益。


「泛民」若真的想為香港市民謀福祉,就應有擔當精神,聚焦民生難題,從落實最基本的人權做起,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推動香港深層次矛盾盡快解決,而不應以「新選舉制度壓縮民主空間」為藉口,放棄自己的責任。


做善事,也要善做事


近年來,「泛民」給人留下了「只會破壞,不會建設」的印象,在新的選舉制度下,破壞者在立法會沒有立足之地,「泛民」唯一的選擇是當好建設者。但這並非要充當「政治花瓶」,而是要當「忠誠的反對派」,要在忠誠於憲法和基本法的基礎上,在不危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前提下,行使反對的權力。總之,「泛民」要做善事、善做事。


做善事,就是做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善意的。以往,有「泛民」議員公開宣稱,癱瘓立法會就是為了阻止國歌法通過,「拉布」的目的就是令政府無法施政,這都是惡意的。審議政府提交的議案是立法會的法定職責,這些人卻以「反中」「反政府」為目標,令大量涉及經濟民生的議案成為籌碼,這是錯用了議員的權力。今後「泛民」決不可如此行事。


善做事,就是要有把事情辦好的能力。「泛民」善於設置政治議題,擅長政治爭拗。下一步,那些偏離「一國兩制」方針的政治議題絕無討論空間,立法會將更多地聚焦經濟民生議題。「泛民」能不能在經濟民生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這是考量「泛民」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的關鍵。


新選舉制度將會令香港政壇風氣一新,針對「泛民」的大門是敞開的,關鍵是「泛民」會不會堅守底線、有沒有擔當精神、能不能善於作為?其實,「泛民」的命運掌握在「泛民」自己手中。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註:《大公報》獨家發表,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大公報  龔學鳴、高仁  報道



往期推

終於,香港中學課本不再「洗白」英國

緊迫!緊迫!緊迫!

「祖國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相關版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