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精彩
政府公布抗疫新藍圖,以「疫苗氣泡」為基礎,對各種處所人數及營業規限、社交距離、入境限制等防疫措施,分階段逐步鬆綁。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穩定,市民急切期望回復正常生活。政府公布抗疫新藍圖,以「疫苗氣泡」為基礎,對各種處所人數及營業規限、社交距離、入境限制等防疫措施,分階段逐步鬆綁。食肆員工及顧客若已接種疫苗,並使用安心出行,可放寬人數限制及堂食時間,最快月底實施。現有的社交距離措施會維持多兩星期。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左二)與多位局長舉行記者會講解抗疫新路向,並呼籲市民接種疫苗(大公報)本港昨日多13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兩宗屬本地感染,連續第三日沒有源頭不明個案。特首林鄭月娥形容是好跡象,認為顯示疫情已經受控。她說,明白市民對回復正常生活、人員往來的訴求,政府未來的抗疫新路向,會以逐步有序回復常態為目標,避免「一刀切」暫停活動,並會加強針對性防控措施、鼓勵全民參與。
須掃「安心出行」 不接受「寫紙仔」
政府日後將以是否有接種疫苗為基礎,即「疫苗氣泡」,調整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公立醫院及院舍探訪、宗教活動、婚禮、公司周年會議等人數或場地限制,以及本地旅行團。政府亦會加大接種疫苗的誘因。
新安排下,如食肆所有員工已接種第一劑疫苗,所有顧客使用「安心出行」,可由每枱四人升至六人,堂食時間可由晚上10時延至午夜12時,50%處所容量及20人宴會限制則維持不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左二)與多位局長舉行記者會講解抗疫新路向,並呼籲市民接種疫苗(大公報)按照「疫苗氣泡」,當食肆所有員工即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後再等14日,令身體產生抗體,而且顧客已接種第一劑疫苗和使用「安心出行」進場,設於處所特定範圍內的每桌人數上限將可增至八人,宴會人數上限可大幅增至100人,而堂食時間則可進一步延至凌晨2時。到第三階段,如客人已完成接種兩劑疫苗,食肆特定範圍內每桌人數上限可進一步增至12人。林鄭月娥解釋,不再接受「寫紙仔」是為免填寫錯誤信息,但可豁免部分無手機的老人;而30歲以下未有資格接種的人士,並非打針後才能去餐廳,措施只是想增加接種誘因。「疫苗氣泡」亦涵蓋宗教活動、婚禮、本地遊,以及酒吧等六類仍然關閉的處所。政府指,相關政策局會跟業界聯繫,討論如何方便他們檢查疫苗接種紀錄等安排,再公布具體細節。林鄭月娥強調,「疫苗氣泡」不會即時生效,但希望業界和市民盡早準備,以便第一時間享用便利。現時還未確定復活節長假期後會否反彈,故本月14日屆滿的防疫措施,將延長兩周至本月28日。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放寬防疫措施不能推得太急,政府應鼓勵市民及家人和朋友全面接種疫苗,形成社交圈的「疫苗氣泡」。他提醒「疫苗氣泡」亦有其局限性,在人多密集的地方即使打過疫苗,仍存在傳播風險。至於放寬入境檢疫安排,梁子超認為,中風險地區變種病毒肆虐依舊不可掉以輕心。因為患者潛伏期或會超過14日,加之有八成輸入個案無病徵,單靠醫學監察未能識別,一旦走漏進入社區,就會有機會將變種病毒帶入本港,「不可因小失大,得不償失」。此外,本港劏房密集、通風不理想問題亦不可忽視,進入社區的變種病毒一旦短期不能清除,或會在本地落地生根,一發不可收拾。
本港疫苗接種計劃接種率不理想,政府表示會加大誘因,吸引市民打針梁子超認為如若放寬入境限制,應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是,當地疫情不能比香港差;第二是,本港對變種病毒要有較好監控機制;第三是重視航空交通到港人士,將入港者按照低風險與中、高風險區分類,以免交叉感染。
政府宣布若食肆員工和顧客已接種疫苗、顧客使用「安心出行」,可有條件放寬食肆的防疫措施。有餐飲業界認為,政府推行新措施鼓勵業界和市民打疫苗針,是「你好我好」的做法;亦有業界憂慮小型食肆較難劃出特定「清潔區」。香港餐務管理協會會長楊位醒表示,政府分階段放寬食肆防疫措施,部分安排是參考自業界建議,例如「如果員工、食客都已接種疫苗,就可以全部留喺同一間『清潔房』,唔怕互相傳染。」楊位醒透露,旗下食肆已有半數員工接種疫苗,但他推算,業界約有23萬名長工之中,只有4、5萬人已接種疫苗,「好多後生仔都唔肯打」。他相信政府今次為業界提出共同標準,能改善業界的接種比率。對於可能有食客堅拒使用「安心出行」,楊位醒稱食肆有權拒絕讓其入內,但相信食肆會先勸對方配合:「譬如話,你又想『做生日』,我又想做生意,你肯用就『你好我好』喇!」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則憂慮,若要求食肆安排特定「清潔區」,部分空間狹窄的小型食肆較難做到。他期望政府靈活處理,未必需要硬性規定食肆要劃出特定區域。有潮式粉麵東主表示,雖希望及鼓勵員工接種疫苗,以放寬店舖可容納的顧客人數,但擔心作為老闆,亦難以強制員工接種。評論
特區政府計劃以「疫苗氣泡」為基礎,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其中有不少亮點,包括本月底擴大「回港易」、下月推出「來港易」,規範「安心出行」等,這是香港人困守疫城一年又四個月以來首次見到走出疫情的曙光,令人鼓舞。
本港連續三日沒有源頭不明的本地確診個案,第四波疫情緩和,顯示香港已是低風險地區,為特區政府逐步放寬社交距離創造了條件。特首林鄭昨日公布一系列政策,最大的亮點就是「疫苗氣泡」,將社交距離鬆綁與疫苗接種及「安心出行」掛鈎。對食肆等商家而言,有了要求員工注射疫苗及顧客使用「安心出行」的動力;對打工仔而言,接種已成為就業的構成要件;對顧客來說,若要享受大家庭及親友聚餐的樂趣,方便出入各種場所,就必須打疫苗。
事實上,本港接種率差強人意,迄今覆蓋不足一成人口,嚴重落後於形勢。不少市民對接種表現猶豫,是因為打疫苗對自己沒有什麼明顯的「好處」,不如再「等一等」。特區政府要提高市民接種積極性,就必須因勢利導,而讓已經接種者享受尚未接種者所沒有的各種待遇,包括出入各種社交場所,透過香港與外地達成的「旅遊氣泡」安排,出境旅遊公幹,這對「憋壞了」的市民而言自然有吸引力。
要求所有顧客必須使用「安心出行」,「填表」不再是「選項」,也是一大進步。「安心出行」其實是港版「健康碼」,方便萬一食肆爆疫時追蹤顧客,截斷傳播鏈,但也因此被別有用心者污名化為所謂「侵犯私隱」。一些人以填表替代「安心出行」,不過是胡寫幾個字虛應故事,一些「黃店」更公開杯葛「安心出行」,導致「安心出行」的功能大打折扣。目前,僅有約半數市民安裝了「安心出行」,意味着另一半市民仍然沒有安裝,這是抗疫的一大漏洞。取消填表是好事,但一定要加強抽查與執法,防範有人陽奉陰違。
本月底擴大內地港人「回港易」,下月推出允許內地人免檢訪港的「來港易」,反映特區政府抗疫尊重科學,從諫如流。內地早已實現動態「清零」,本港近月來的所有輸入確診個案,沒有一宗來自內地。將廣東港人與內地其他省市的港人區別對待,本來就不應該;對內地人來港實施檢疫制度,也是多此一舉。如果說,將「回港易」擴及所有內地港人是出於人道精神,那麼推動「來港易」,為內地人訪港打開方便之門,則為振興本地市道引入了源頭活水。
「疫苗氣泡」是全球大趨勢,因為這是促進經濟內部循環及外部循環的基礎。值得留意的是,特區政府雖然提供了放寬限聚路線圖及大致時間表,但具體何時放寬有待下回分解,原因是疫情之下仍有一些變數。全港市民團結一致,加快接種,讓香港早一日接近集體免疫的目標,恢復正常生活及通關就會早一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