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抗疫最新安排 | 打齊兩支針 檢疫減七日
政府宣布,即日起調整完成接種疫苗人士檢疫安排,不涉及變種病毒的本地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若完成兩劑新冠疫苗並相隔14天,加上病毒檢測陰性、抗體測試陽性,檢疫期將由14日減至7日。
涉及變種病毒患者的密切接觸者,21日隔離檢疫期則調整為「14+7」,最後7日改為回家自我監察。打齊兩針可縮短檢疫期的安排,同樣適用於抵港人士,最快下周三起實施。
市民普遍歡迎以上安排,但有立法會議員關注,近期送往檢疫中心人數大增,政府配套安排時有「甩轆」,當局必須增撥資源,完善檢疫支援配套。
本港至今共發現11宗社區變種病毒個案,患者居住大廈的住戶需強制送去檢疫中心隔離21日。政府昨日宣布,經風險評估後決定,這批正隔離檢疫的居民,若病毒檢測呈陰性,可離開檢疫中心,但需在第3、7、12及19日再做檢測。
社會要達到有效防疫,市民盡快注射疫苗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劏房住戶仍須送檢疫中心
至於日後若再出現源頭不明的變種病毒個案,亦毋須全幢大廈檢疫,只有確診者的家居接觸者,又或若居住環境較差者,如劏房住戶等,才需送往檢疫中心,其他居民只需進行21天自我醫學監察,並於第3、7、12及19日強檢。若大廈出現多於一宗確診,當局不排除都要全幢大廈居民送檢疫中心。
政府同時宣布,放寬完成接種疫苗人士的檢疫安排,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接種兩劑復必泰或科興疫苗,並相隔14天,若不涉及變種病毒,病毒檢測呈陰性和抗體檢測呈陽性,檢疫期由14天減至7天,隨後再多7天自我監察,第12天到社區檢測中心強檢。
涉及變種病毒的個案,原本要在檢疫中心隔離21日,最新規定若檢疫期第1、7及12天的病毒檢測呈陰性,和抗體檢測呈陽性,檢疫中心隔離縮短至14天,加7天自我監察,第19天接受強檢。若市民在最近九個月曾感染新冠病毒,或超過九個月前感染但接種了一劑疫苗,亦獲放寬檢疫安排。
市民普遍歡迎政府新安排
對於有人關注疫苗對變種病毒的效果「打折」,縮短檢疫期會否造成「走漏」,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解釋,調整檢疫安排已考慮一籃子因素,包括總結數據及分析個案特性。他舉例,佐敦伯嘉士大廈多為劏房單位,惟住客檢測結果仍均為陰性,與其他個案相關的檢疫大廈亦未見新確診。他續指,現時變種病毒多在家居傳播,或是因確診者放鬆衞生意識造成。
市民普遍歡迎政府新安排,有正被隔離檢疫的居民期望可早日回家。不過,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關注,不少樓齡較高的大廈居住環境有隱患,容易播疫,認為涉及變種病毒個案大廈住戶的檢疫,單憑檢測並不足夠,至少要七天居家檢疫。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認為,新安排是回應市民訴求。她關注,政府過去幾日安排大廈撤離檢疫「甩轆」,有人苦等多時仍未獲安排入檢疫中心,而隨中心入住人數增多,當局支援配套亦出現問題,例如有入住檢疫中心的居民反映,派飯不準時,飯餸送到居民手中時已經變涼了,昨日更有居民收到疑似變壞的飯盒,食後嘔吐。她認為,抗疫工作必須整盤考慮,政府增撥資源,完善檢疫支援配套。
衞署:嚴肅跟進懷疑食物中毒
衞生署昨晚表示,膳食承辦商丹尼食品有限公司負責提供每日早餐、午餐、晚餐共三餐。衞生防護中心昨日接獲通報後,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檢疫中心已安排另一間承辦商提供膳食,昨晚在晚餐送抵前,安排杯麵予檢疫人士。衞生署稱,若承辦商服務質素未能達標,會嚴肅跟進,並按合約條款適當處理。
專家:打完疫苗 有效防止傳播
華大基因一名29歲男職員昨日確診,平日負責行政工作。圖為華大基因流動採樣站。
本港出現首宗完成新冠疫苗接種後,仍確診新冠肺炎的個案。華大基因一名男職員上月初完成接種兩針復必泰疫苗,本周初檢測結果呈陽性,但病毒量很低,入院後四次檢測也均為陰性。專家表示,打疫苗雖不能保證不受感染,但可減輕病情嚴重性、減弱傳染性,呼籲大家仍是要盡快接種疫苗。
昨日新增三宗確診,包括一宗本地無源頭個案,是華大基因的29歲男職員(第11801宗),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患者無病徵,在大埔工業邨2樓實驗室負責行政工作,最近一個月住在寫字樓,去過華大基因負責的不同流動採樣站巡視,包括元朗、土瓜灣、東涌、機場離境大堂、屯門等,近日到過九龍城中華商場華苑茶餐廳、元朗形點Ⅰ等多間食肆。同一辦公室的十多名同事需檢疫。
患者為華大職員 非在實驗室感染
歐家榮稱,他近日有定期檢測,對上一次5月2日的樣本仍是陰性,5月4日在元朗安興街的臨時檢測中心驗出陽性,CT值高達38,即病毒量很低,不涉變種病毒,估計是在社區感染。他入院後四度檢測均呈陰性,驗不到病毒抗體,但驗到相信是疫苗產生的次蛋白抗體。
該患者於3月20日、4月10日先後接種兩針復必泰疫苗,至確診時已超過14日。歐家榮說,相信患者並非假陽性,復陽機會亦不大,估計是近期感染,但疫苗的保護力令病毒量低和短暫。
華大基因表示,該名男職員是社區檢測中心主管,仍在醫院接受觀察,他無參與採樣,也無進入新冠病毒測試的實驗室,相信並非在實驗室感染。華大基因澄清,該職員並非住在化驗所大樓,過去一個月由於需工作至深夜,會在辦公室的休息室休息。化驗所大樓已完成深層清潔,同事須到非由華大營運的檢測中心測試,以取得中立的測試結果。至於10名需隔離的職員,正等候檢測結果。
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接種完疫苗後14日仍可能被感染,是已知的事實,但就算感染,一般可有效減低病情嚴重性、死亡率,傳染他人的能力也降低,所以仍應該盡快接種疫苗。但打疫苗後的病徵較輕微,容易讓人延遲檢測而造成傳播,完成接種的人需注意這點。
梁子超說,未來三周需持續觀察該男患者,若發現對次蛋白以外的抗原都產生抗體,就可確定是真感染。他在實驗室、檢測站工作,都是高危地方,若接種完都受感染,就需警惕其他未接種的人是否有感染風險。
因應變種風暴來襲,特區政府昨日公布一系列抗疫新安排,涵蓋本地及入境檢疫兩方面。有關措施因時制宜,吸取了一些教訓,堵塞了一些漏洞,如果說有不足,就是在長遠抗疫策略方面稍嫌模糊。其實有些措施可以再超前一點,主動出擊。
新安排有其科學根據及必要性,體現在將傳統病毒確診個案與變種病毒確診個案區別對待,將打齊兩針及未打針的人士區別對待,根據抵港者來源地的風險程度進行不同的應對,順應了國際社會即將採取「疫苗護照」的大趨勢,也帶出鼓勵市民接種疫苗的積極信息,值得肯定。
但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新安排在具體操作時仍難免會碰到困難。就以將變種病毒引入香港的那位印度人來說,他並非直接來自印度,而是經迪拜而來,而迪拜並非香港禁止通航的地方。如果高風險疫區人士經第三地抵港,會不會成為漏網之魚?
還有,對打齊兩針疫苗者在檢疫方面有優待—將檢疫期減至7天。但「疫苗護照」可以造假,比如不少地方出現假疫苗,也有地方「打空針」,這些人持疫苗護照抵港,又該如何鑒別?特區政府須有應對之策。
由於隔離設施捉襟見肘,已有人再提居家隔離之議。然而,居家隔離與「不設防」無異,是公認的抗疫漏洞,曾加劇第三波及第四波疫情。可喜的是特區政府從諫如流,昨日漏夜修訂下午的說法,將不涉及變種病毒的密切接觸者由居家隔離7日,改為仍需在檢疫中心隔離7日,再加7天自我監察,堵住了這一漏洞。
最近有中環豪宅區的外傭確診感染變種病毒,按理整座大廈的居民都要入住隔離營,然而至今仍有多戶居民拒絕離開,更有人提出司法挑戰,引起輿論嘩然。如果抗疫存在「雙重標準」,勢必打擊特區政府的威信,影響抗疫工作的效率。
隔離營不足的問題老生常談,去年爆發疫情之初就出現了,有識之士一再要求特區政府早為之備,然而實情是,香港的隔離營未有明顯增加。如果香港維持零星爆發,也許現有設施能夠應付,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疫情失控,一時間如何變出隔離設施呢?
印度政府曾兩度宣布抗疫勝利,過分自信,到頭來被變種病毒殺得人仰馬翻。血的教訓擺在眼前,新冠疫情是人類浩劫,不會那麼快就結束,抗疫需作最壞打算、最好準備。隔離營、病床甚至氧氣等設施都要有長遠規劃、具體安排、落實到位,以備不時之需,絕不能抱有絲毫僥倖之心,否則,「哪個地方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印度」的預言就會應驗。
對香港來說,最重要的是特區政府繼續展示堅決「清零」的決心,朝着與內地恢復通關的目標踏實前進。當市民看到戰勝疫情、恢復正常生活的希望,自然會積極配合特區政府,令抗疫工作事半而功倍。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