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團」抵港 魅力難擋!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1-07-11

本文精彩

由國家多個航天項目總指揮和總設計師組成的「宇宙級天團」昨日抵達香港,展開一連五天的訪問,航天熱潮即將席捲全城!

由國家多個航天項目總指揮和總設計師組成的「宇宙級天團」昨日抵達香港,展開一連五天的訪問,航天熱潮即將席捲全城。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昨日會見了航天科學家訪港團。

據了解,本次航天團隊行程亮點紛呈,「天團」將赴本港兩間大學和六間中學進行主題分享,嫦娥五號帶回來的部分月球土壤亦將在港展覽。市民對「天團」訪港的一系列活動充滿期待,有「航天迷」學生更表示,對國家近年取得舉世矚目的航天成就深感自豪,期盼與科學家面對面交流,學習航天精神,激發科研興趣。

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前排左四)在辦內會見來港出席「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的航天科學家訪港團,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前排左三),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前排右三)一行進行了交流。譚鐵牛副主任參加會見。


大公報記者 黎慧怡 實習記者 葉心弦 


負責「長征」、神舟、「北斗」、「天問」、「嫦娥」等國家重大航天項目的科學家團隊昨日抵港,今日起展開為期五天訪問,出席「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駱惠寧在中聯辦會見航天科學家訪港團,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一行進行了交流,香港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參加會見。


科學家們將赴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和六間中學舉辦講座,並參加於周六(26日)舉辦的「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揭幕儀式。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io4asleKcQVRVEM8RnXlQ

報名:https://bit.ly/3cgtt4W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io4asleKcQVRVEM8RnXlQ

報名:https://bit.ly/3g6vUrD



培僑書院乃六間被選中的中學之一,副校長吳少偉接受《大公報》訪問時透露,「天團」成員之一龍樂豪後日(周五)將到訪學校,與學生分享航天故事,他透露,過去一周積極籌備有關活動,師生對神舟十二號順利升空的消息,感到非常振奮。


吳少偉說,將邀請約300名中小學生代表參加講座,開始前設有嘉賓觀看「學生航天科技發展研習小組的小型展覽」活動。他表示,之前學校曾開展「中國航天科技成就專題研習」,希望能藉今次機會,將學生製作的視頻及其他成果,展示給航天科學家觀看,以此帶動學生對航天科學研習的興趣和好奇心,增強對國家航天的自豪感。


另外,教育局將於周五舉辦「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線上直播活動,邀請頂尖航天科學家與中學生分享他的奮鬥故事。教育局昨日回覆《大公報》表示,線上直播是「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的其中一項活動。



為國家航天成就感自豪


創知中學中三級陳灝傳同學坦言非常雀躍,期待周五看科學家網上直播,並已準備了兩條問題,希望於Q&A環節發問。他說,自小閱讀和觀看國家地理和科學頻道等,對天文學產生濃厚興趣,亦通過追看了解國家的航天成就,不斷提升對天文學的認識。


陳同學說:「近年不斷見到祝融號、神舟十二號成功登陸,好佩服國家的航天科學家,他們要經歷無數次反覆精準計算和嘗試,不懼沉悶的科學精神同毅力。而國家獲得舉世矚目的航天成就,令我有好大動力日後進行相關研究。」他說,升中四後將選修理科,特別是物理,期望學到更多相關知識,未來欣賞宇宙之美。


學校準備就緒 校長:機會難得


教育局上周向學校發信,局方將於本周五(25日)舉辦「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特別線上直播,並邀請內地頂尖航天科學家與中學生分享他的奮鬥故事,邀請學校師生參與線上直播,不少中學紛紛響應。


2008年12月8日,航天員翟志剛(左一)、景海鵬(左二)與香港中小學生交談。(新華社)


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在香港伊利沙伯體育館與香港學生真情對話,同學十分雀躍。(中新社)


香島中學300生同步收看直播


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透露,學校將安排中二至中四級約300名學生同步收看航天科學家的分享直播,因防疫安排,直播不設在禮堂進行,會在各班班房在班主任的陪同下收看。鄧校長指出,收看後適切的跟進教育非常重要。


鄧飛提到,太空探索領域的安全是國家總體安全觀的重點領域之一,這次科學家分享活動可以與國家安全教育結合,學校亦積極考慮日後透過展板讓學生加深對國家航天發展的認識。


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說,該校料將安排數十名對科學感興趣、有科學才能如修讀物理科的學生參與「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線上直播。黃晶榕說:「國家如今的發展一日千里,香港人作為其中一分子,要讓後代認識和見證國家發展情況,了解有無數科學家、年輕人為國家奉獻着,亦為國家取得的突破和成就心懷感恩和自豪。」


黃校長表示,鼓勵師生把握機會參與航天科學家的線上直播,亦會錄影供未能及時觀看的同學回看,會邀請已參與講座的學生暢談收穫。

社評|「宇宙天團」訪港點亮港青航天夢想


嫦娥五號探月取壤、天問一號登陸火星、北斗導航全球覆蓋、中國空間站迎來首批航天員……浩瀚宇宙中有中國人的一席之地,這是中國可以「平視世界」的有力證明。中共百年華誕前夕,我國航天科學家團隊來港訪問交流,不僅體現了國家對香港的關心支持,讓港人立體感受國家科技發展成就,更能有助激發港青參與科創的熱情。


自零三年我國第一位航天英雄楊利偉訪港,航天員來港交流已成「慣例」。這一次,則是研發火箭、衞星、飛行器、空間站的科學家組團訪港,成員都是中國航天界的功勳人物,其中有年近九旬的「東方紅」衞星研發功臣戚發軔,也有剛完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副院長趙小津等。訪問團將到訪本港多所高校及中學,講述中國航天故事,並與香港科技界同行展開廣泛交流。活動行程滿滿,亮點處處,備受香港各界高度期待。


中國航天事業起步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兩彈一星」。當年中國一窮二白,但憑着「外國人能做到的,中國人也一定能做到」的堅強信念,中國科學家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成就。僅以登陸火星為例,美國是花了數十年才做到,中國則是一次過完成「繞、着、巡」;國際空間站由十六個國家合力建造,中國空間站則是獨立完成,都令世人刮目相看。


為什麼中國要獨立發展太空事業?其實這是逼出來的。西方國家為阻礙中國科技發展,處處設限,在太空科技方面的打壓是最嚴厲的。中國曾希望參與國際空間站建設,但被拒於門外;中國曾與歐洲合作發展導航系統,結果受了一肚子氣。但愈是被西方打壓的領域,中國發展得愈好。有一種精神叫做「火箭精神」,有一種力量叫獨立自主,中國發展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從航天領域的長足進步,香港人可感受到國家的強大,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航天進步也有香港科學家的貢獻。嫦娥三號、四號着陸器相機指向機構的輕小型相機雲台,嫦娥五號機械臂採樣器、近攝相機裝置,天問一號落火監視相機等等,就是內地科學家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研製,有關設備還將在嫦娥六號上執行任務。香港有多所國際排名靠前的大學,有高水平、值得信賴的科學家,在航天工程這個舞台上,將能繼續大顯身手。


國家的航天成就、航天精神、科學思維,將啟發香港年輕人的好奇心及探索精神,培養他們的創新熱情,激勵他們以己之所長貢獻國家之所需。事實上,「一國兩制」下香港科技界獲益良多,目前國家大力支持香港發展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有更多機會參與重大科研項目,在科創道路上,香港年輕人一定大有可為。浩瀚的宇宙,未來也一定能見到更多來自香港科學家的科研結晶。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香港報章最搶眼新聞:中國航天英雄本周訪港

打針即抽獎 唔使慢慢等

霍英東家族與中共的親密合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