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開心出遊百餘天 象群回家啦!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1-09-07

本文精彩

雲南亞洲象群一路逛吃火遍全球,這一趟旅程,成為人們眼中的科學之旅、探索之旅、保護之旅、奇幻之旅;而在象群眼中,這是一趟觀光遊、美食遊、安心遊。


「假期結束了,快回家吧」、「很開心又看到你們平安的身影」、「原來牠們也有鄉愁」……網友說的牠們,就是出遊110餘天,行程1300公里,一路逛吃火遍全球的雲南亞洲象群。8日晚間,牠們終於回到了適宜的棲息地,網友紛紛留言,「期待你們開始新的生活」,這一趟旅程,成為人們眼中的科學之旅、探索之旅、保護之旅、奇幻之旅;而在象群眼中,這是一趟觀光遊、美食遊、安心遊。



大公報記者 譚旻煦



今年4月份以來,一群北移的亞洲象引起了「全民觀象」的熱潮,從原棲息地出發一路北上到達省會昆明,單程超過500公里,幾乎跨越了半個雲南省。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萬勇介紹,象群通過元江,算是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是相關安全防範和應急處置工作還將持續。當象群進入普洱市墨江縣後,則會轉由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實施常態化管理。


足跡跨越半省 話題點擊量超110億


這一路,北移的亞洲象群收穫了無數「粉絲」,雲南人說,大象來參加生物多樣性大會;外省的朋友說,你們雲南大街上就是有大象;國外媒體說,通過大象的行程看到中國生態保護的成果。據統計,在內地,相關的話題點擊量超過110億次,對中國亞洲象群北移進行報道的海外媒體超過1500家,相關報道超過3000篇,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象群離開棲息地時淌着水渡過了元江,渡江時是5月初,元江幹流處於枯水期,象群渡江當天水流量為73立方米每秒。隨着雨季到來,進入7月後,元江進入豐水期,7月、8月平均水流量達到12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流量達628立方米每秒。水流量的劇增,給象群「南回」造成了巨大障礙,成為阻礙象群回家的最大問題。


預判行走路線 科學協助象群「回家」


據北移亞洲象群專家組成員、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明勇介紹,象群向南折返渡過元江幹流是特別重要的節點,象群自7月27日向南返回至元江縣境內後,指揮部就着手考慮幫助象群渡江的問題,制定了從水域和橋面渡江的兩套方案。通過提前勘察地形,預判象群遷移活動路線,綜合考慮象群的移動速度和活動節律,預設了適宜的取食、取水和休憩地點,並按照預設路線布設移動脈衝電圍欄等安全防範設施,結合補食補水誘導、人工開路避開人口密集區等工程,最終協助象群到達適宜渡江的地點,順利渡江,人象平安。


「亞洲象保護和安全防範是一項系統工程,是關係雲南生物和生態安全、公共安全管理的難點問題」,北移亞洲象群安全防範工作省級指揮部指揮長,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萬勇說,目前,國家將以亞洲象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公園建設提上了日程,將通過整合優化現有棲息地範圍,建立統一的保護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亞洲象保護和安全防範能力水平。



追象日記|與象同行 興奮驚險交集


象群的旅程很隨意,這一路走來,無論象群走到哪裏,「追象人」就跟到哪裏,年輕的監測隊員們24小時不停息,監測之餘,隊員們將自己的所見所感寫在「護象日記」裏,「出征」的興奮、「偶遇」的驚險、「丟象」的焦慮……,各種真情實感在一篇篇日記裏表露無遺。


7月6日 星期二 天氣·晴


出征:今天一大早,支隊領導宣布了我和四名隊友前往雲南省玉溪市參與野生亞洲象搜尋監測任務的命令,囑咐我們要「聽招呼,守紀律,樹形象,保平安」。14時50分,我們懷揣着激動的心情出發了,17時50分,當我們開進到昆磨高速路段大亞風口時遭遇堵車,一輛大貨車行駛速度過快導致側翻,但是絲毫沒有影響我們將與大象相遇的心情。


7月14日 星期三 天氣·晴


偶遇:似乎輪到我們小組監測執飛的每天都是睛天,我的心情也如這天氣一般。


14時20分,無人機定位顯示,象群所在位置超過了無人機有效監測距離。因此,我們需要立即轉場到一座山上的防火通道監測大象。16時20分,當我們剛把無人機升起,組長佟磊喊道:「大象朝我們來了!」我轉身一看,不多不少正好14頭,太震撼了,就在距我們60米的地方。為了不影響象群活動,我們立刻收回無人機,準備撤離。「撤!」組長果斷下令,我們迅速登車,撤出象群的視野,重新尋找監測點。這,算與大象「偶遇」? 

  

7月23日 星期五 天氣·雨


象呢?:「大象去哪裏啦?」

  

今天一天的大雨。我們的無人機已經有2個小時無法起飛了,我操作的無人機飛到之前的點位上發現大象不見了。我的心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大象丟了!23時40分,我們在幾棵樹附近終於找到大象了!那一刻大家都如重釋負,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開心。大象又丟了!24日5時30分,大象躲進密林不見了,實際上牠們在和我們玩障眼法,悄悄的從一旁的樹林溜走了。40分鐘後,當我們找到牠們時,牠們已經跑到了另外一個山頭。



專家:野象「怕人」變「伴人」


「亞洲象北移事件發生以來,我們人類邊工作、邊研究、邊應用,整個過程中留存了大量的科學研究、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的成果數據,為今後科學有序開展亞洲象保護管理積累了經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亞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陳飛說。而結合多年的監測研究和保護工作,專家們總結發現,亞洲象種群呈現出明顯的三大變化。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萬勇介紹,調查監測顯示,近年來雲南亞洲象種群呈現3個明顯變化,首先是數量增長。通過多年的保護,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由1978年的150頭左右增長至目前的300多頭。第二是種群擴散。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象僅分布於西雙版納和南滾河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到2020年底,亞洲象長期活動範圍已經擴大到雲南省3個州市11個縣(市、區)、55個鄉鎮,且大量活動於自然保護區外。種群擴散已成為當前亞洲象分布動態變化的總趨勢。第三個明顯的變化就是習性的改變。隨着全面禁獵措施的實施,野象由原來的「怕人」,變成了現在的「伴人」活動,頻繁進入田地和村寨取食,食性已發生改變,人象活動空間高度重疊。




引導投食13日 成功勸返


如何讓象群順利從橋上渡過元江,指揮部是操碎了心,象還未到,人就已經來回試行了好幾次。玉溪市北移亞洲象群安全防範及應急處置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楊應勇介紹,前線指揮部在象群還沒進入元江縣境內時,便由指揮部人員、水利部門專家、公路部門、林草部門專家對象群過江點進行勘察。短短幾天內,指揮部工作人員便步行走完元江縣境內76公里的元江河道,並結合象群所在位置進行研究,為避免象群從水域渡江可能造成的危險和傷亡,最終選擇讓象群從昆磨公路元江入口收費站附近老213國道老橋橋面渡江。


如何讓象群按照「既定路線」行進也是一道難題,楊應勇介紹,為幫助引導象群移動至渡江點,前線指揮部確定了東、中、西三條線路。元江縣前後共投入車輛2844輛次,投入人力6673人次,加強對線路的圍堵封控和投食引導。在這一過程中,象群無數次偏移既定線路,最終奮戰了13天12夜後,象群終於順利到達渡江點,並順利渡過元江。

 



象寶寶給人類的「信」:地球像媽媽 一起呵護她


亞洲象群回家了,收穫滿滿的象寶寶給人類「寫」了一封信:你們真善良,一路呵護我們;你們也「壞壞的」,把我們的「私生活」傳給全世界。不過,這次我感受最深的是,我們真的是可以和諧相處的,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我們一起像對待媽媽一樣,好好呵護她。

  

這封信以小象的口脗回顧了「斷鼻家族」的旅程,「走了100多天,1000多公里路,還在雲南,雲南比我們想像中要大得多。」「原來,在我們棲息的家園之外,不僅有我們熟悉的森林、草地、溪流,還有高樓、村莊,以及那些一天到晚都在路上跑着的機械動物,着實讓我們開了眼界。」這次旅程,在象寶寶們眼中是一次觀光遊、美食遊、安心遊。人類在象寶寶眼裏,是善良的「一路給我們吃,為我們讓路,還用那些高科技的天上飛來飛去的東西給我們做導航。」

  

你們也有點「壞壞的」,「我們睡覺的樣子、家裏的一點小糾紛,小孩子戲水、打鬧、走路顫顫巍巍、摔跟打鬥等私生活,甚至是「私密照」,也被放到了互聯網上,不單全中國看見了,據說許多外國人也看見了,這讓我們怪不好意思的。」

  

象寶寶還跟牠們的人類朋友說,「地球本就是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我們像對待媽媽一樣,共同呵護好她。」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1,2,3 創造歷史!


香港進入「愛國者治港」新時代


在香港,要理直氣壯地推進愛國主義教育!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