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單Y」變「雙Y」 一橋貫通港珠澳深四城

大公文匯網 大公文汇 2022-04-05

本文精彩

廣東省政府官網近日發布《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明確提出「研究深圳經港珠澳大橋至珠海、澳門通道,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




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郭若溪


港珠澳大橋可望「單Y」變「雙Y」。廣東省政府官網近日發布《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明確提出「研究深圳經港珠澳大橋至珠海、澳門通道,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廣東相關交通部門負責人對記者坦言,深圳方面可望從前海引出支線銜接大嶼山的港珠澳大橋,在提升大橋使用率與效益的同時,有利於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樞紐集群,進一步促進珠江東西兩岸的互聯互通,也是目前大灣區發展、《橫琴方案》與《前海方案》實施的新需求。


港珠澳大橋(資料圖片)


關於港珠澳大橋的「單Y」(一橋連港珠澳)與「雙Y」(一橋連港深珠澳)方案,其實在大橋建設之前曾引發一些爭論,最終以「單Y」方案定案。今次《規劃》公布緊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而《規劃》也明確提出,加快完善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有分析人士稱,在兩大「合作區」驅動的背景下,先行一步的交通規劃必然對發展理念和城市定位作出一定的反映,成為新的風向標;完善廣佛─深港、廣佛─珠澳以及跨珠江口通道布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樞紐集群,這是將整個大灣區視作一個超大城市進行整體規劃。


打通前海橫琴兩大合作區


《規劃》明確「加強與港澳交通銜接」,提出「研究深圳經港珠澳大橋至珠海、澳門通道,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這是港珠澳大橋建成運營後,首次將新「雙Y」研究正式列入廣東省政府相關規劃文件。廣東相關交通部門負責人對大公報記者分析說,此舉旨在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的作用,包括進一步提升大橋的使用率與效益;同時,可新增深圳到珠海、澳門的通道,滿足大灣區經濟聯繫日趨頻密,珠江東西兩岸連接互通的緊迫需求,對加強前海與橫琴兩大「合作區」、深圳與珠澳等珠江西岸地區的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深圳前海(資料圖片)


廣東相關交通部門負責人表示,據初步設想規劃,可望從深圳前海引出支線銜接香港大嶼山的港珠澳大橋;但該支線的具體線路或可行性仍有待粵港澳三方進一步研究磋商。對此,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認為,該支線有望將香港機場、深圳南頭半島、前海自貿區、深圳機場等串聯起來,形成港珠澳大橋「雙Y」新走向。


專家籲放寬上橋牌照門檻


「即使要新建深圳支線銜接港珠澳大橋,但要全面放寬上橋牌照的申請條件才是最關鍵,否則大橋使用率依然比較低;同時要促進大橋與深中通道形成灣區『內環』,更好地提升大橋的效益。」鄭天祥認為,深中通道與港珠澳大橋之間是非「競爭」關係,兩者可以形成大灣區核心「內環」,是相互促進、共贏的關係。港珠澳大橋將港澳地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貫通,而與深中通道形成灣區「內環」後,還可將深圳前海、中山翠亨新區、東莞濱海灣新區、廣州南沙自貿區等灣區重點發展平台與產業園區連通。「這樣的『內環』區域不僅車流量繁忙,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而且是大灣區的經濟重心,成為區域乃至全國發展的引擎」。




學者建議取道屯門 新界北發展看俏


廣東省新規劃提出「研究深圳經港珠澳大橋至珠海、澳門通道」,意味着港珠澳大橋有望從「單Y」變「雙Y」。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對大公報記者建議,目前粵港澳三地可先就接駁支線通道設計、走向等進行討論與論證工作,從成本與效益等方面綜合考慮與磋商,期待此舉能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指出,若要接駁深圳與港珠澳大橋,在線路選擇上,可在深圳蛇口修建連接線起點,途經香港屯門西北部,然後通過兩個小島為跳板,在港珠澳大橋東側人工島實現聯通,「港珠澳大橋增加深圳之後,內地的車輛就可以通過大橋實現循環,會更緊密的將珠三角地區連成一片,更有利灣區加快融合發展。」


胡剛亦表示,「雙Y」方案被正式納入《規劃》,促進灣區一小時交通都市圈建設,不僅對深圳南山區、蛇口、前海構成利好,對香港北部新界等地也構成利好,事實上可視為增加一條香港到深圳的新通道。從長遠看,珠江口兩岸也不能只有深中通道、深珠通道。


深圳353萬輛汽車 讓大橋熱鬧起來


根據深圳市交通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深圳汽車保有量353萬輛位居廣東第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48萬輛。港珠澳大橋提出「雙Y方案」,近400萬輛深圳的汽車,日後可通過蛇口半島─大橋連接線─港珠澳大橋,直達珠海。不少深圳市民更是直呼想駕車上橋體驗海上風光,也有人擔憂今後大橋可能會車流多到要堵車。


港珠澳大橋通車以來,符合上橋要求的車輛總數僅數萬輛,日車流量在4000次左右,遠遠低於其他連接珠江兩岸的跨海通道。(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 攝)


港珠澳大橋通車以來,符合上橋要求的車輛總數僅數萬輛,日車流量在4000次左右,遠遠低於其他連接珠江兩岸的跨海通道。深圳、東莞、惠州等珠江東岸城市的數以百萬計的汽車,因為沒有兩地牌照,沒有上橋的通道,根本無法使用港珠澳大橋。「雙Y方案」深圳連接線建成後,數百萬輛車將載着珠江西岸的消費者到東岸旅遊、購物。


「現在大橋車輛偏少,連接深圳後肯定會車流量爆增,以後還有可能堵車。」家住南山的市民陳先生表示,之前一直都盼望能連接港珠澳大橋,自駕到珠海更方便,因為現在南沙大橋繞遠,虎門大橋太堵,深中通道2024年才通車,深珠通道還在制定方案中,「希望深圳連接線可以盡快開建,再增加一條出行選擇,差不多的距離就能到珠海、澳門,更重要的是能領略到不一樣的海上風光」。


井水集|一橋貫通港珠澳深


  

文\清水河


港珠澳大橋是大灣區發展的重要交通動脈,但現行的「單Y」方案排除了與深圳的聯接,未能發揮最大的效益。日後若能將「單Y」變「雙Y」,不論是對香港發展還是對整個灣區的融合,都有重要促進作用。


廣東省「十四五」規劃提出「研究深圳經港珠澳大橋至珠海、澳門通道,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新的方案可望從深圳前海引出支線銜接香港大嶼山的港珠澳大橋。通俗點來說,如果方案得到落實,港珠澳大橋將由目前的三個出口,變成四個出口;由以往連接香港、澳門、珠海,再增加一個深圳,灣區四大城市得以「一橋貫通」。


此舉在提升大橋使用率與效益的同時,有利於打造大灣區樞紐集群,進一步促進珠江東西兩岸的互聯互通。的確,港珠澳大橋由2018年10月通車至今,使用率遠低於預期,當中固然有疫情影響等客觀因素,但先天上的設計不足,是原因之一。


長期以來,香港社會包括一些公職人員,抱着非常狹隘的思維,排斥與內地的融合。港珠澳大橋在討論階段,就出現「單Y」還是「雙Y」之爭,最終排斥深圳的「單Y」方案跑出。如果說當年還有一些「大香港」的優越感,如今的環境,已容不得香港繼續固步自「封」,必須要有更宏觀的視野,積極推動打通大灣區的交通網絡。


事實上,新構想對香港是有利的,將香港機場、深圳南頭半島、前海自貿區、深圳機場等串聯起來,形成港珠澳大橋「雙Y」新走向,香港抓住前海發展機會無疑會更加便捷。


此次是廣東方面提出研究,香港應當積極主動配合,盡快進行相關研究。另一方面,新的連接方案涉及的不只是基建,同時涉及相關政策的配合,例如放寬上橋車牌門檻等,也需要進行研究。總之,機制對接,香港可以更積極一些。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青年們要永遠向上向前 不斷進步」


探基層 聽民意 司局長落區送祝福


林鄭月娥: 香港真正踏上「一國兩制」正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