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民呼聲:我想回鄉過年

大公文匯網 大公文汇 2022-04-05

本文精彩

為達至兩地正常通關,何栢良認為,收緊確診者出院標準、加密高危群組檢測等條件,均屬可行,如果能夠令內地放心,應盡量滿足要求。


市民希望香港與內地盡快恢復正常通關,但政府顧問專家透露,探討過關安排料需時最少四至五個月,意味着可能要到農曆新年之後才有望通關,市民失望。有「新手爸爸」與內地妻兒分隔兩地,只能透過電話視像緩解相思之苦,小小心願是「想過年回家陪下個女」。港漂王小姐是家中獨女,回家過春節是多年傳統,但普通打工一族難以請長假,花時間隔離檢疫。




大公報記者 解雪薇、邵穎、馮錫雄


回鄉過年團聚是普羅大眾的呼聲。議員及防疫專家均認為,特區政府應順應民意,下定決心,進一步完善本港防疫工作,「碼」上做好對接,讓兩地盡快恢復通關。


新手爸爸:好想陪女兒玩


「新手爸爸」唐先生,正是其中一位希望盡快通關的小市民。六月初,女兒在內地出生,唐先生那時趕返內地的家,隔離了21日,才有機會陪伴妻子產女,匆匆短聚後,又要火速返港工作,連囡囡的百日宴也未能出席。談起無法看着孩子成長,不禁嘆氣,「老婆懷孕期間,已經難以陪伴左右,分隔兩地,無法盡到父親責任,我覺得很愧疚。工作時經常想到妻兒,除了感傷,更多的是無奈。好希望立即通關,把身為爸爸應該做但未做的事全部補上,同佢玩下。」


唐先生說,已積極配合政府所有關於防疫抗疫的安排,包括普及檢測、接種新冠疫苗等,並時常鼓勵身邊朋友積極參與,希望社會早日走出疫境,但他認為,比起內地的防疫措施,香港特區政府所做的仍然不足夠,希望盡可能向內地看齊,盡快恢復通關,「到深圳原本一小時的車程,現在卻成了最遠的距離,21日的隔離對上班族來說,實在太奢侈。」



港漂:不可能請一個月假隔離


「疫情已經一年多,之前覺得無論如何都不至於明年過年都不通關吧?但現在卻似乎很難說」,今年五月來港工作的王小姐是家中獨女,以往每年都會回家鄉四川,和父母一起過農曆新年,她說,如果香港與內地明年初仍未恢復正常通關,她可能要第一次獨自在外地過新年,「雖然很想家,但也不可能向公司請假一個月用於隔離和探親吧?希望特區政府可以更加積極,爭取兩地盡快通關,緩解港漂們的思家之情。」



「通關」再獲廣泛關注


中國評論通訊社分析大數據,發現兩地開始對接商討通關後,「通關有望」成為近期香港最熱門的輿論現象,近三星期內,港人對通關的關注度持續在高位橫行,涉及通關的新聞、帖文在香港社交媒體的分享數,也持續攀升。由此可見,原本對恢復通關日漸灰心,甚至死心的港人,看到兩地對接工作正式啟動後,又再重燃希望。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表示,不少街坊向她表達希望盡快通關的意願,「有人希望探親,有人希望跟在內地工作的親人見面,也有長者希望到內地旅行。」她認為,通關要等四、五個月太慢,關鍵在於特區政府是否有決心,達成內地專家提出的條件,「如果等到農曆新年,也不能通關,真的欲哭無淚!」


專家建議|「過關碼」可行 可自願參加


兩地早前開會商討恢復通關可行性,內地期望香港的防疫措施盡量貼近內地標準,包括收緊患者出院條件、加密高危群組檢測次數等。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有關條件並不難做到,就算是「健康碼」,若只限於過關人士,可自願參與,實名制也容易做到。


梁子超認為,加密高危群組檢測次數,以及收緊患者出院條件,實屬事在必行,強調「就算不是用來談通關的條件,也是必須要做」;外防輸入方面,如八月時,澳洲影星妮歌潔曼(Nicole Kidman)來港拍劇,卻獲政府豁免檢疫惹來質疑,政府必須收緊豁免政策堵塞漏洞。


至於「健康碼」,或最新提出專為過關人士而設的「過關碼」,梁子超分析,有關系統有效及可行,因系統用於追蹤,以防一旦有人感染,「一旦社區有人受感染,要斬斷傳播鏈,可以透過科技,趕快在三日內,以防出現第三代傳播。」


何栢良認為,利用「過關碼」作為本港與內地恢復通關的技術要求之一,是可行做法。(資料圖片)


倡加入「安心出行」程式內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利用「過關碼」作為本港與內地恢復通關的技術要求之一,是可行做法,建議可將「通關碼」加入「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內,讓市民自行選擇是否安裝及啟用功能。為達至兩地正常通關,他認為,收緊確診者出院標準、加密高危群組檢測等條件,均屬可行,如果能夠令內地放心,應盡量滿足要求。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認為,商討「過關碼」的同時,為免發生像澳門和珠海短時間多次改變通關狀況,兩地政府應提早商討是否設立「熔斷機制」。



記者直擊|港人防疫鬆懈 無視「安心出行」


疫情開始至今,香港與內地停止正常通關逾600天。市民渴望盡早恢復通關,但內地關注兩地防疫措施及標準仍有差距,記者昨日走訪旺角多家食肆、店舖,發現至今仍有不少進入特定場所無掃「安心出行」及度量體溫,店員不以為然;有商販甚至不戴口罩大聲叫賣。有市民指出,隨着疫情放緩,不少人未有遵從掃碼等防疫規定,感慨只能靠自覺防疫,認為政府應加強監督。



體溫探測器 位置唔顯眼


旺角豉油街的一間電器舖內,昨午的顧客絡繹不絕,但門口擺放的體溫探測器竟是一片灰色。記者走近嘗試進行體溫探測,發現體溫計根本未有開機。有人直接行入店舖,未見有職員提醒。記者其後發現,距離門口約10米處放有另一部體溫探測器,但位置並不算顯眼,亦同樣無店員監督,顧客即使未量度體溫,仍可自由出入。不遠處的一間炸雞餐廳,有店員站在店門附近,但面對部分顧客直入店內而未掃碼、無量度體溫的情況熟視無睹。


在朗豪坊附近的露天街市,下午聚集了大量人流,但記者發現,有水果攤老闆拉低口罩大聲叫賣。類似的情況並非個別例子,整條街市無戴口罩便招攬顧客的檔主或夥計為數不少。一旁的數間涼茶店、小吃店同樣有類似情況,有小吃店店員甚至未清潔雙手就收錢及製作點心,衞生狀況堪憂。



井水集|通關是民意最大關切


  

文\龍眠山


解決市民的煩心事是政府的責任所在。一項大數據調查顯示,在港人困守疫城600多天後,與內地恢復通關已成為香港最大的民意,也是最重要的民意政治。特區政府需要急民所急,想民所想,盡快為恢復通關創造條件。


對於為何遲遲無法與內地通關,部分港人感到委屈,認為香港在抗疫方面做得很好,包括連續40多天本地確診「清零」,在外防輸入方面「寧枉毋縱」;更有人認為無法通關的癥結不在香港,而在內地訊息「不清晰」,香港淪為「成功抗疫的受害者」云云。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特區政府的抗疫努力有目共睹,但這不代表香港在抗疫方面已沒有漏洞,更不代表滿足了內地的通關條件。就在日前,香港發生外籍旅客從檢疫酒店逃跑事件,事隔兩天才被找到,令人抹了一額冷汗,如果此人是超級病毒攜帶者,香港已陷入新一波疫情;個別檢疫酒店仍向普通公眾開放入住與就餐,「閉環」入境檢疫政策也令人質疑。更不用說,香港沒有建立起「港康碼」這樣的追蹤機制,在患者出院條件、檢測密度等方面,與內地現行做法都有一段差距。


因此,將通不了關的責任推給內地,這顯然不是負責任的態度。其實,正如香港防疫專家日前所指出的,香港還有不少事沒有做好。要恢復通關,說到底就是要讓內地民眾放心,香港不會成為安全風險。為此必須在抗疫措施、機制方面與內地對接,與內地相比有不足的地方,就要改善、要提高。當抗疫措施與內地看齊,通關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恢復通關是兩地民眾共同的期盼,但一切都要以防疫成效作為根本依歸,嚴防嚴控是唯一之途,沒有捷徑可走。隨着第一次疫情防控對接會議的舉行,隨着有關措施的落實到位,相信在兩地部門深入有效溝通之下,通關不應該是太遙遠的事。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青年們要永遠向上向前 不斷進步」


探基層 聽民意 司局長落區送祝福


林鄭月娥: 香港真正踏上「一國兩制」正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