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個港人一個窮 貧困青年大增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4-05

本文精彩

以四口之家為例,現行標準是月入低於20800元即為貧窮戶。


新冠疫情重創本港經濟,令貧窮情況進一步惡化。去年貧窮人口增至165.3萬人,較2019年多16.2萬人,貧窮率由前年的21.4%升至23.6%,即大約每四個人有一個貧窮,創下有紀錄以來的12年新高。政府去年全民派一萬元及推出防疫抗疫基金,總額3000億元,連同其他恆常支援政策,令貧窮率降至7.9%,貧窮人數仍有55.4萬人。


政府解釋,整體貧窮情況明顯轉差的主因是去年勞工市場急劇惡化,失業住戶急增,令貧窮風險上升。在職貧窮人士收入明顯減少,撫養負擔沉重。而青年失業情況亦惡化,令青年貧窮人口超過14萬,貧窮率上升至15.6%。民間團體指政府扶貧不力,促調高最低工資,制訂長遠支援措施。



大公記者 梁淑貞

  

政府昨日發表《2020年貧窮情況報告》,由於去年整體工資增幅減慢,加上市民失業、減工時,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按年急挫5.6%,基層住戶跌幅更達8.1%,以住戶收入一半計算的「貧窮線」門檻亦下調。各組別住戶的「貧窮線」減幅1.8%至5%,一人住戶月入少於4400元便屬貧窮戶,二人住戶為9500元以下;五人住戶顯著跌9.5%,收入少於20800元為貧窮戶(詳見表)。



綜援、在職家庭津貼等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貧窮率減至17.3%,連同去年派一萬元等非恆常現金項目,計及公屋等所有政策介入,貧窮率減至7.9%,貧窮住戶由70.3萬減至24.2萬,貧窮人口減至55.4萬人,令約110萬人「脫貧」,貧窮率降低15.7個百分點,但仍較2019年的12.2個百分點增加3.5個百分點。


在職貧窮不乏高學歷人士


青年、長者及兒童貧窮人數亦有上升,政策介入後,25至29歲貧窮青年涉及14600人,約九成人已完成學業,但仍有近七成人無業,三成在職者中不乏具有專上教育程度的高學歷人士。


報告指出,在職貧窮人士在未有政策介入前,按年增加11800人,不少人面對工時減少、就業不足情況。新增的失業貧窮人口,不少來自被疫情重創的旅遊及消費相關行業,26.1%人來自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18.4%來自建造業,74.5%為較低技術工人。


促調高最低工資 研失業保險


身兼扶貧委員會委員的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認為政府扶貧力度不足,去年提供現金項目只把貧窮人口及貧窮率壓下,認為長遠需考慮提出更多支援措施及政策,例如提升最低工資水平。樂施會港澳及項目總監黃碩紅表示,憂慮基層市民在政府於疫情下推出的單項紓困措施完結後,難以走出困境,建議政府調高最低工資及研究失業保險。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認為,去年疫情影響經濟,加上人口老化,家庭人口少,令貧窮人口增加,政府提供現金支援,反映本港貧窮問題沒有實質改善,認為最有效方法是調高最低工資,保障工作待遇。  


社評|完善社福政策 明確減貧目標



  

作為富裕社會的香港,貧窮人口持續居高不下。新一份《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顯示,去年香港貧窮人口達165.3萬人,貧窮率為23.6%,即接近「四個港人一個窮」;即使在政府通過財富轉移等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銳減至55.4萬人,貧窮率7.9%,這仍然是令人憂慮的數字。特區政府除了繼續增加扶貧力度,也需要有新思維,訂立減貧目標及設立減貧專員是可取的方向。


香港多年前剛推出貧窮線時,有「七個港人一個窮」的說法,後來變成「五個港人一個窮」,如今情況有惡化之勢,有人因此得出「愈扶愈貧」的印象。實際情況如何?一方面,新冠疫情肆虐,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一度攀升,不少家庭收入減少,淪為窮人;另一方面,香港採用相對貧窮概念,貧窮線是根據住戶收入中位數的50%劃出,低於水平的即屬貧窮人口,由於貧窮線幾乎每年移動,總有人跌入貧窮線之下。所以說,相對貧窮是永遠存在的現象。


不可忽視的是,劃定貧窮線時只計算入息,不計資產,也不考慮租樓還是自置物業等問題,導致無法準確地反映社會貧窮狀況。以四口之家為例,現行標準是月入低於20800元即為貧窮戶,但住廉租的公屋或住貴租的劏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又如一些長者擁有物業但收入菲薄或零收入,也會被計入貧窮人口。現行的貧窮線劃定不夠準確,也欠科學。


即使現有貧窮人口數字存在「虛高」成分,香港堅尼系數冠絕全球發達經濟體則是不爭的事實。但也要看到特區政府的扶貧力度的確越來越大。本年度政府用於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預算為1057億元,較現屆政府上任前增加62%,超過教育成為支出最多的政策領域,可謂大手筆。還有,在職家庭津貼的受惠住戶,三年間增多一倍;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政府承諾合併長者生活津貼的普通津貼及高額津貼,可惠及更多長者;下一個立法年度修例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這也是打工仔努力多年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房屋問題是貧窮的一大源頭。政府推出「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計劃,全力加快建公屋,增建過渡性房屋,以及為輪候超過三年的合資格公屋申請人提供現金津貼,都受到市民肯定,長遠而言,這些是減貧的最有力手段。


香港在減貧方面可以做的還有不少,完善社福政策最為關鍵。正如有政黨建議,政府應制定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制定具體的減貧目標,只要持續努力,總有達標的一天。亦應研究設專職人員負責減貧,統籌兼顧各政策局的相關工作,加強問責。


貧富分化被視為資本主義社會與生俱來的痼疾,但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絕不能坐視貧富懸殊惡化。特區政府完全可以通過有形之手,利用社會財富的第二次分配、第三次分配,積極作為讓各階層都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讓社會更公平和諧。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大文快報(2021.11.10 周三)


「基建狂魔」在香港


香港電費暴漲 這與當年的港英政府有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