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齊心抗疫!香港太需要這樣的正能量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4-05


本文要點

不管是寒風刺骨、冷雨連綿的日子,還是惡劣、偏遠的地區,義工們積極記錄求助者所需,籌備物資,專人派送,盡最大的能力支援他們,及時把一箱又一箱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等,一包又一包防護用品送進千家萬戶。


愈來愈多的市民困居逼仄的家中隔離,有的索性自我放逐,以免傳染家人;許多市民手停口停、缺乏物資,急需藥物與生活用品……疫境下面臨不同困難的市民,急需幫助!


連日來,民建聯、工聯會,以及全港社區抗疫連線的義工團隊一直在行動。不管是寒風刺骨、冷雨連綿的日子,還是惡劣、偏遠的地區,義工們積極記錄求助者所需,籌備物資,專人派送,盡最大的能力支援他們,及時把一箱又一箱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等,一包又一包防護用品送進千家萬戶。


  

「太多人需要幫助了」,「我們快點去下一家」,「幫得幾多就幾多」,「物資要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個人力量有限,希望有更多人幫手」……這是義工們的心聲。他們呼籲更多有心人加入團隊,組織協調好義工力量,同心抗擊疫情。

  

行動吧!我們齊齊為香港抗疫出一分力!



大公報記者 周宇、張志宏、黃釔淼、義昊、常彧璠、吳俊宏、伍軒沛、陳惠芳

  

民間義工隊:疫區危險?我照去!


走吧,下一戶還在等着!

  

本港數以萬計確診者正隔離家中,有人缺乏抗疫物品、生活物資,有的生計大受影響。求助電話總是無人接聽,一堆「疑難雜症」無人解答……面對種種「疫境」,有民間組織召集義工,為這些求助無門的家庭送上藥物、消毒物資及口罩。偏遠村落?照去!危險劏房?照去!小小的義工團隊,每天都在規劃送物資路線圖,至今已幫助數以百計的困難家庭。

  

大公報記者早前跟隨義工隊,從屯門一路送物資到深水埗,看着義工們把物資掛在確診者家門前,重複三步驟:敲門、後退、等待。遠遠看到確診者開門領取物資,再關上門,他們才安心離開。「每個個案都叫人心酸,只希望能夠幫助他們,讓這些困在家中的染疫市民能夠堅持下去,一起打贏這場硬仗。」許多受到幫助的市民,發自內心地向他們、向抗疫前線的義工致敬,「感謝你們!」


義工們把物資掛在確診者家門前,「敲門、後退、等待」,默默為病患送暖。


大公報記者早前跟隨香港同心總會的同心抗疫先鋒隊,前往多區為居家抗疫的市民送上物資,包括口罩、連花清瘟膠囊、護肺片、抗病毒口服液等。出發前,召集人華姐穿上保護衣,同時檢查着同行三名義工的保護裝備,並為這天的行程規劃路線圖。

  

位於屯門的物資存放基地,電話響個不停,全是物資運送及確診家庭的求助電話,一小時內,已收到25個電話,超出了義工團的運送能力,「不能截(電話),最多延遲一天送,不然就加多一個車隊,總之是一個都不能少。」說罷,華姐就帶着義工們推着物資出門,這天要去支援九個家庭,首站去屯門,再送物資到油塘、深水埗、慈雲山、荃灣等。


  

「感謝你們,快走吧,這裏危險。」

  

在屯門友愛邨,華姐與隊員拿着物資上樓,去到確診者住所,先將物資掛在門前,敲門後,後退幾步,靜待數十秒後,門打開一線縫,一隻手伸出,將物資拿入屋裏。「感謝你們,快走吧,這裏危險。」關上門前,一把女聲從門內傳出。

  

「先敲門,讓他們伸手出來拿物資,這個方法是我們摸索了幾天後得出的。一開始傻乎乎的,真是手把手交給他們。」華姐說,頭一天去送物資時,連一件像樣的保護衣都沒有,大家穿的只是快餐店的衞生服。

  

先鋒隊繼續行程,下一個支援的確診者是一位就讀小學的小妹妹,求助人是她的媽媽,一家人住在楊屋村深處一條窄巷,查看手機地圖,連路都找不着。眾人在村外兜兜轉轉了幾回,在小妹妹的媽媽指引下,終於找到,將藥送到媽媽手中,「這種事常有,因為大家不熟路嘛。」


元朗頌華區的註冊社工黃煒鈴為社區抗疫出一分力。

  

從油塘到深水埗,已是晚上。這裏的確診患者住的不是老舊唐樓就是劏房,義工們在空無一人的深巷子和潮濕的樓道走着……先鋒隊前往支援的是一家三口的單親劏房戶,媽媽陳女士與四個月大的嬰兒及兩歲女兒的快速測試均是陽性,政府的求助熱線打了很多次都無人接聽,致電指定診所,獲回覆說,若沒有私家醫生或社區檢測的確診證明,不會接受求助。陳女士不希望增加社區感染風險,於是閉門深鎖,堅決不出家門。但抱着嬰兒及家中幼女,三人發燒不適,求助無門的她家中既無藥物,也不知道自己染疫了,是否仍適合餵哺母乳,種種困擾讓她找到義工隊求助時,聲音都是哽咽的。

  

昏暗的三無大廈,華姐三人立刻就拿着物資上樓,絲毫沒有遲疑。樓道內到處都是垃圾及用過的口罩,梯間角落甚至藏着來歷不明的針筒……連續下了幾天雨,樓道內非常潮濕,而且這樓是兩棟相連的結構,內部縱橫複雜,沒有門牌指引,三個找了好一陣子都找不到陳女士住處。

  

直到走過一條陰暗的過道時,一處一劏三的單位內發出了門鎖打開的聲音,「我在這裏。」其中一名義工馬上把物資掛到劏房外門上,眾人看着陳女士緩緩走出,室內仍傳出小童的哭聲,聽得人心酸。取到物資的陳女士連連道謝,之後就立刻回到小房間裏去了。


  

「政府要更好統籌資源,不要讓人求助無門」

  

離開唐樓時,記者不禁問,「你們真的不怕嗎?」「怕!怎麼會不怕?但你也看到了,如果我地唔幫,又無其他人幫,陳女士和其他有需要家庭會如何?必須有人站出來幫他們。」義工團隊毫不猶豫。

  

「其實還有很多義工隊在出動幫助,但確診者愈來愈多,但我們只是杯水車薪,幫得幾多算幾多,最重要政府要更好統籌資源,不要讓更多人求助無門。」

  

「走吧,下一戶還在等着!」義工郭靖拍了拍記者的肩膀,大家繼續趕往下一個家庭……


抗疫連線為舊樓消毒清潔 20000「愛心禮包」派基層


九龍東潮人聯會常務副會長楊諾軒上門向困難戶、劏房戶派發愛心禮包。


抗疫正能量,義工在行動。全港社區抗疫連線連日來及時將內地援港物資,通過不同義工團體,派發予有需要的市民。與此同時,連線開展一系列抗疫行動,包括早前發起、持續推動的招募義工加入十八區抗疫愛心隊、無償為社區舊樓提供消毒及清潔服務、舉辦疫苗接種日等行動。

  

3月4日,連線聯同內地團體發起活動,不到一小時內,已籌集了逾1.5億元人民幣的物資,將會向本港基層社群派發二萬個「愛心禮包」。每個愛心包價值約800元人民幣,有一盒30個快速測試劑,醫用、成人、兒童口罩各一盒,亦有防護面罩、手套等。

  

首批1000個「愛心禮包」經過工人連夜趕工包裝,3月5日早上由廈門廠房出發,下午到達深圳國際華南物流園。昨日中午12時半,首批1000個愛心包抵港,即時送往各區困難戶、劏房戶。

  

首批物資抵港即時分發

  

負責接受這批援港抗疫物資的九龍東潮人聯會常務副會長楊諾軒表示,物資是由內地的灣區安全應急產業創新聯盟籌集,暫時已籌集到兩萬件,由連線接收及統一派發,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家庭渡過難關。首批1000個愛心包會立即派到各區的困難戶、劏房戶手上,總之「來一批發一批」,為基層市民居家抗疫及時提供支援。

  

灣區安全應急產業創新聯盟表示,會根據香港需求不斷調整清單、籌募和發放物資,下批物資將包括即食麵、罐頭等食品,將於三日內籌集完畢。

  

連線召集人陳振彬日前表示,援港物資是「及時雨」,感謝中央政府對香港市民的關切。他表示,連線定必竭盡所能協助特區政府抗疫工作。


工聯會推抗疫支援熱線


疫情嚴峻,公營醫療系統已經跟不上需要。工聯會火速推出「新冠抗疫支援熱線」(5726 7122),市民即時起就可通過此WhatsApp平台,以文字短訊方式諮詢有關身體症狀等方面的問題。


工聯會新冠抗疫熱線今天起開始運作。

  

發起人之一的黃學明醫生表示,構思用WhatsApp文字形式接受市民免費問症,尤其是確診者及家屬,讓他們了解病情,輕、重症應該如何分流處理,如何用簡單的藥物紓緩病情,減少將來可能的後遺症,希望減輕急症室的負荷,讓無助的市民得到公私營醫護的關愛。

    

據表示,市民可通過WhatsApp發送文字短訊至5726 7122查詢,查詢將轉交當值醫生或醫師回覆,為市民提供紓緩不適的建議,熱線將由3月7日至6月30日運作,逢周一至周五(公眾假期除外)每日下午4點前收到訊息,會即時轉交當值醫生或醫師,餘下訊息則下一個工作日處理。


陳學鋒:義工跑足六層樓送物資


「每日確診的數字屢創新高,我們急市民街坊之所急,每天與時間賽跑,去幫助最有需要的人。」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辦事處接到的求助個案不斷上升,民建聯副主席陳學鋒的團隊馬不停蹄,穿梭在社區的大街小巷。服務社區、服務街坊的責任和使命,鼓舞、支持着陳學鋒和團隊成員,在寒風刺骨、冷雨連綿的日子裏,將一箱又一箱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一包又一包防疫用品送進家家戶戶。


陳學鋒與義工將蔬菜打包,準備分發給有需要的街坊。


一名居住在中西區的確診伯伯打來電話,希望陳學鋒派送一些日用品、防疫物資等。當團隊義工趕到大廈時,發現這是一座出口沒有對講機的舊樓,義工原本打算將物資放在大廈入口處,致電伯伯下樓取貨,可當聽到電話那頭急促的咳嗽聲、枴杖的篤篤聲,二話不說跑上六樓,將物資交到伯伯手中。


顏汶羽:一周已收數百求助個案


「過去一周,我本人收到數百個求助個案,初步推算整個團隊在九龍東接到近5000宗個案。」在為街坊解決燃眉之急的過程中,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深深感受到大家的無奈:確診者、密接者無法出門,在家中彷徨無助;市面上有人哄搶物資,街坊買不到奶粉、尿片、餸菜;多名長者共同居住在逼仄的劏房內,擔憂互相傳染,卻又無法拉開社交距離……


顏汶羽向長者派發快速檢測包套裝。


顏汶羽直言,嚴峻疫情當前,特區政府更應統籌、協調好各部門,真正做到「上下同心、全力抗擊」,動用一切力量和人手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具體來說,快速測試呈陽性者網上登記工作要全速推進;各支援熱線應大幅增加接聽人手,必要時考慮調派在家工作的文職公務員接聽電話,及時了解無法入院的陽性患者自身身體情況,並為他們提供切實有效的防疫建議。

  

至於醫療系統,顏汶羽認為,要大幅增加公私營醫療合作,減輕急症室的壓力。


葉俊遠:六口家日日提心吊膽


民建聯社區幹事葉俊遠服務屯門友愛邨。他說,區內很多家庭一家五六人一起住一個單位,家裏有老人、有小朋友,一旦家裏有人出現症狀,家人都會十分擔心。他們的工作就是給有需要的街坊送檢測包、送物資。


葉俊遠說,目前口罩、檢測包等抗疫物資都比較充足,但超市貨品比以前少。生鮮食品供應比較充足,但可儲存的罐頭等食品貨架上已經空了。尤其是酒精、漂白水等清潔消毒物品出現了短缺,疫情下市民希望多做清潔,買不到酒精、漂白水令市民擔心。

  

葉俊遠亦坦言,義工工作壓力愈來愈大。有義工與家人同住,很擔心在工作中與不同人接觸,會將病毒帶回家。同時社會確診愈來愈多,義工工作量也愈來愈大,希望政府早日推出有效措施,盡快結束疫情。


姚國威:寒風冷雨無阻義工熱情


姚國威希望更多市民加入義工隊。


工聯會在2月中起在各區組織「工聯會抗疫義工隊」,參與社區抗疫工作,包裝快速檢測包、協助檢測站維持隊伍秩序、為居家檢疫確診者送物資等等,發揮民間正能量。

  

「人手越來越少,但社區需求越來越大。」工聯會元朗社區主任姚國威說,隨着確診數目上升,越來越多義工確診或稱為密切接觸者,不得不離開隊伍,但餘下的人依然不放棄,「噴消毒藥水當沖涼」也堅守一線工作。

  

姚國威說,早前義工隊的工作主要是包裝快速檢測包,中途有次遇到辦事處職員確診,工作場地要消毒,剛來的義工亦需疏散,「大家都好包容,無人抱怨、發脾氣,仲問最快可以幾時開工!」而在數日前「又凍又落雨」的艱難時刻,排隊檢測人數達到高峰,義工隊亦是「一呼百應」。「檢測中心的義工要着全套防護,六個鐘內冇得飲水、食嘢甚至去廁所。」有幾位義工為了減少輪候時間,還自發提早一個鐘,早上6點半達到檢測中心,「嗰部機好慢,佢哋諗住提前將啲籌攞晒出嚟,街坊就可以少啲淋雨、受凍。」

  

姚國威說,工聯會元朗地區服務處助理主任劉桂容在義工崗位上確診後,依然帶病在家協助抗疫工作。


方浩良:一餐飯已收三個求助電話


工聯會沙田社區主任方浩良說,目前自己的團隊中共有20名成員,分別負責幫助防疫物資送給街坊、協助維護社區檢測中心或疫苗接種中心的秩序,以及為居家隔離的確診者提供支援等三方面工作。近日本地確診個案呈幾何級上升,區內須接受「圍封強檢」的大廈亦愈來愈多,他們收到的居民求助,亦較義工隊成立初期增長許多倍。


方浩良將防疫物資,贈與清潔保安人員。


「每天差不多要工作12個鐘,基本上開工之後就停不下來,甚至曾經有一次在吃飯期間連續收到3個求助電話,但整個團隊非常團結,會盡量滿足每一位居民的需求。」方浩良回憶,團隊近日收到一位長者求助,該長者的子女在內地生活,自己則與10歲的孫女同住,但近日該長者不幸確診,家中物資匱乏。為此,團隊購買了一些蔬菜水果,以及其他生活物資送給長者,希望改善其情況。

  

方浩良認為,特區政府應為獨居長者等人士提供食品及必需品。此外,既然在方艙醫院大規模啟用前,大部分居民仍須居家隔離,特區政府需要提供詳細的居家隔離指引供市民參考,避免引起恐慌。


吳清清:有義工棄全職 只為幫助人


工聯會港島東社區主任吳清清表示,自抗疫義工隊招募開展以來,社區居民們便踴躍報名參加,其中不少人有全職工作,還特意在放工後趕來幫手。而在她的團隊中,還有一名水電工自義工培訓開始後便將全部精力放在了義工隊上,並表示要待疫情穩定才會復工。目前,她的團隊共有15至20名成員,主要是幫助社區中正在居家隔離的居民採購生活必需品。


吳清清與義工隊,上樓為居家隔離人士派送物資。


吳清清認為,目前香港的醫療系統已經超負荷運轉,為快速遏止疫情,必須盡快完成全民檢測,並在此期間配合相關措施。當被問及會否擔心屆時工作量還會增加,她表示完全不擔心,義工隊會繼續堅定不移地為市民提供服務。


伍俊瑜:雖染疫但無悔幫助人


「政府的電話已經被打爆了,如果我們不及時為他們提供幫助,會衍生出很多的社會問題。」兩個月以來,民建聯荃灣社區幹事伍俊瑜一直奔走在抗疫的最前線,他負責楊屋道選區的求助個案,第一時間設立諮詢熱線為居民答疑解難,並為居民配送檢測樽、防疫藥品以及生活物資。雖然明知衝在前線會增加很多風險,但他認為,在這特殊時刻,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伍俊瑜向唐樓居民派發防疫用品。


荃灣區內唐樓林立,不少樓宇嚴重失修,存在嚴重的衞生問題,淪為疫情重災區。由於經常親自登門為確診求助家庭送物資,3月1日,伍俊瑜也不幸確診了新冠肺炎,這幾天正自行居家隔離治療,雖然被迫停下腳步,但他仍在指揮和調度抗疫物資的配送。

  

「我們配送物資都是來自捐贈,隨着求助量的增加,特別是食物、消毒水等物資已經不多了,只剩下中央援助的檢測包和連花清瘟膠囊。」他希望,政府能夠把這部分的資源交給義工們來分配,為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及時的幫助。


楊學明:他們是疫下無名英雄


「他們(義工)都是無情疫症下的無名英雄!」聽聞大公報記者就抗疫英雄的專題進行採訪時,民建聯中西區支部主席楊學明激動地說。


楊學明(右)聯同立法會議員陳學鋒,在區內向市民派發防疫用品。


楊學明還記得,早前檢測站的秩序十分混亂,不少市民心情焦躁,有人甚至把不滿發洩在義工身上,對着他們大吵大鬧。但在面罩和口罩之下,義工們仍然是面帶微笑,耐心地勸導市民。

  

「勿以善小而不為。」楊學明認為,面對這股疫情,其實很多香港人都希望出一分力量,但又未知有何途徑可以協助。令他感動的是,一名身帶殘疾的老人專門去購買了2000個快速檢測盒、1000個面罩還有400件防護衣送給義工隊,希望他們在幫助市民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楊學明說,其實這樣令人窩心的感動事還有很多很多,對於他和義工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


楊開永:街坊心理壓力大需安撫


自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民建聯中西區支部副主席楊開永便是默默在地區支援確診者,即便染疫亦堅持在幕後負責統籌派送物資,只因「能夠幫到人的確好開心」。

楊開永將防疫物資掛在居民的大門上。


「市民最擔心嘅係求助無門。有時候心理壓力可能比起病毒更加可怕。」他遇到不少求助個案是經過快速檢測包呈陽性的患者,他們往往非常彷徨,好緊張問應該「點做」,「我們義工團隊首先都會安撫確診者的心理情緒,然後提供醫療資訊及物資給他們。」

  

楊開永希望政府多增設求助熱線,能夠幫助更多市民,為他們排憂解難。另外,政府亦要統一資訊,避免資訊混亂,令市民無所適從。


張偉楠:專人致電確診者解困


當第五波疫情爆發後,民建聯南區社區主任張偉楠與南區義工團隊走街串巷幫助協調抗疫物資和解答居民詢問,並設立「愛心支援計劃」,收到確診患者的求助後,在24小時內會有專人致電給確診者,解決市民的困難。


張偉楠表示,經過溝通後,房署已安排保安員把檢測包送到街坊門口。

  

最近,張偉楠接到華富邨華泰樓居民的求助,指政府衞生署工作人員在華富邨派發居家隔離的檢測包時,只把檢測包放在大廈的大堂,沒有送到隔離住戶的門口,也沒有通知相關住戶。張偉楠了解情況後,馬上找了衞生署及房署溝通,指出其中問題,居家隔離人士需到大堂取檢測包,需使用電梯,亦要經過走廊,大大增加傳播病毒風險,存在防疫漏洞。經過溝通之後,房署亦安排保安員把檢測包送到隔離人員門口,通知相關人員接收,問題得以解決。

  

張偉楠希望能夠為社會盡些綿力,在困難之際,為市民提供溫暖,同心協力抵抗病毒,令香港回復如初。


植潔鈴:家屬哭着向我們求助


民建聯社區幹事植潔鈴在港島東從事抗疫義工工作,工作中時常接聽市民的熱線查詢。「政府的指示有時候不清晰,義工的工作就是向市民解釋,盡量讓他們安心。」她說,疫情下有不少市民困在家中,覺得「無人理」,非常無助,經過義工的開導,就會覺得有人關心自己,沒有那麼慌張。「有家屬向我們求助,都哭了,說家人在隔離中心裏面沒人理。也有市民的家人平時有服藥,想送入隔離中心但送不進去。其實隔離中心明明有機制可以處理,但疫情下管理亂,我們就去反映。」


植潔鈴接聽街坊的求助電話。


植潔鈴坦言,有時作為義工也很無奈,面對市民的負面情緒和擔心,只能盡量安撫。「有時我們也明白能幫到的不多,市民的要求我們也未必能滿足,只能幫忙轉達。」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世衞通過大公報,對港抗疫提了這五點建議


公院俨如炼狱 私院袖手旁观


痛!殮房爆滿,疫下現長者死亡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