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醫專家組來了,這次又有他!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4-05


本文要點

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29日上午經深圳灣口岸抵港,將與香港政府和香港中醫界一起研究適合香港本地的防治方案。

 

應特區政府邀請,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昨日上午經深圳灣口岸抵港,全力配合特區政府開展疫情防治工作,重點對應用中醫藥治療患者及預防重症等提供指導和建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中醫藥在疫情防治方面卓有成效,內地專家訪港亦可協助現階段的香港用好中藥,在治療重症、減少重症、減少死亡上發揮成效。中國科學院院士、專家組組長仝小林表示,專家組會配合好香港政府和香港中醫界的同道,一起研究適合香港本地的防治方案。他亦強調,中醫不僅可以治療新冠肺炎,而且對有基礎性疾病的長者有較好的調理效果。



大公報記者 郭若溪、盧靜怡、常彧璠、曾敏捷、梁淑貞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食衞局局長陳肇始等,在深圳灣口岸迎接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


自香港第五波疫情以來,中央已派出重症、防控等三批專家組赴港,為更好地控制疫情和救治患者,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在內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班統籌協調下,國家衞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建了由高水平專家組成的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赴港。


此次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共計7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擔任組長,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擔任副組長。專家組成員均參加過多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抗疫經驗豐富。其中,張忠德已先期赴港開展工作。


隨同中醫專家組出發到港的,包括一批中醫藥物資。 


將在亞博館直接參與治療


林鄭月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等到深圳灣口岸迎接專家組一行。林鄭月娥在會見記者時表示,中醫藥在疫情防治方面卓有成效,香港市民對中醫藥服務普遍歡迎,這些都特別有利於在香港採用中醫藥治療方案。「在這基礎上再引進內地非常有經驗的專家,他們於抗疫期間到過很多省市協助推動中醫藥的應用,對我們現時的抗疫工作非常有用。」


「一起研究適合香港的方案」


據介紹,昨日到港的專家會聯同早前到港支援的20位中醫師在亞博社區治療設施直接參與治療服務。特區政府亦考慮安排專家組到訪安老院,為防感染工作及治療提供建議,也希望專家組能在香港未來的中醫藥發展上提供政策性及方向性的意見。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右五)今日(3月29日)下午與中央政府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組長仝小林院士(左四)及其率領的內地中醫專家團在政府總部舉行會議。


仝小林過境前在深圳灣口岸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七位中醫專家組來自北京、上海和廣東,充分體現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內地人民對香港人民的關心、關愛和關懷,也體現了國家包括香港政府對於中醫藥的高度的重視,以及對於用中醫藥來戰勝疫情的強大信心。「專家組一定要配合好香港政府和香港中醫界的同道,一起研究適合香港本地的防治方案。我們相信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戮力同心戰勝疫情。」


仝小林抵港後在下榻酒店會見記者時表示,中醫專家組將會實地了解方艙醫院、安老院舍、社區以及遠程會診等情況,之後會與特區政府及香港的中西醫同行,共同討論出符合香港實際的中醫診療方案。他說,現時香港老年患者多、病情重、死亡率高,而中醫在整體調理上可發揮特長,特別是對有一些患基礎性疾病的老人,不僅可以治療新冠肺炎,同時對長者本身的基礎性疾病也會有較好的調理效果。


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一行人昨日抵港,為香港應用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及預防重症等方面提供指導和建議。圖中為中醫專家組組長、中科院院士仝小林。



善用中醫藥抗疫 造福新冠患者


中醫藥治療在內地抗疫戰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香港在第五波疫情下,不少中醫亦加入抗疫隊伍,在社區診治新冠患者。多位本港及內地專家均認為,內地中醫藥抗疫的成功經驗值得香港借鑒,香港應善用中醫藥抗疫。有本地中醫藥專家引述患者回饋表示,中醫療效很好,有助減輕症狀。本港中醫業界認為,若能讓本地中醫參與更多抗疫工作、發揮中醫所長,必能大大減輕前線醫護壓力,造福新冠患者。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團隊由二月中旬開始,為本港新冠患者免費網上診症服務,亦為老人院年長患者進行視診。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卞兆祥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表示,兩項工作的中醫方案,均得到內地中醫專家組給予意見,至今近1.8萬名感染者接受服務,中醫藥對減輕患者發燒、喉嚨痛、咳嗽、腹瀉等症狀,很快得到紓緩,患者由陽轉陰亦快,效果樂觀。



中醫治新冠知多啲


Q:從中醫角度看,新冠病毒如何對人體產生影響?


A:新冠屬於中醫學的「疫病」範疇。病因是感受新冠疫毒,加上香港地區氣候濕熱,形成寒、熱、濕夾雜的疫癘之氣,侵襲人體,疫氣相傳,致使疫病流行。新冠病變主要在肺,涉及脾胃腎,病機特點為「風、寒、熱、濕、毒、虛、瘀」。


新冠疫毒兼有風、寒、濕、熱的特點,易損傷肺氣,導致肺氣虧虛,致使肺氣壅滯,而肺氣是推動心血運行的動力,肺氣不足,則心血鼓動無力,心主血脈功能下降,出現氣虛血瘀,加重心臟負擔。進一步發展,就會損傷脾胃,血的生成與肺、脾胃相關。所以在後期,就會影響到心血管系統,導致疾病危重。


Q:中醫藥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的原理是什麼?


A:中醫通常運用辨證論治的方法,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和體質狀況等開出中藥處方。總結專家經驗,新冠患者早期主要出現「寒濕」和「濕熱」兩種證型,並往向內鬱閉的方向發病,故治療以「化濕」、「解毒」為核心,參考多個經典方劑制定「三藥三方」,即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及宣肺敗毒方。這些藥物聯同常規治療使用,有助改善早期臨床症狀,並減少併發症、降低病情轉危的機會。


Q:日常有哪些防範病毒的方法與建議?


A:可以進行傳統功法鍛煉,如八段錦、太極拳都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推薦每天1-2次,練習時間15-30分鐘;也可以進行穴位按摩,如合谷(雙側)、胃脘、足三里(雙側)等,每穴操作3-5分鐘。


社評/用好中醫中藥 提升抗疫能力



中醫藥的應用在內地抗擊新冠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與西醫藥一起形成了中國特色的診療方案,療效有目共睹。昨日,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抵港,將配合開展疫情防治工作,重點對應用中醫藥治療患者及預防重症等提供指導和建議。專家組的到來,將有力提升香港抗疫及醫療救治水平,進一步增強香港戰勝疫情的信心。特區政府應抓緊此次機會,積極思考如何提升中醫藥在香港的角色和地位。


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抗疫,早前已派出三批專家來港,就香港抗疫方略「把脈問診」,推動香港及早確立「三減三重一優先」的抗疫策略。昨日抵港的第四批專家由中科院院士仝小林帶領,七名成員全部身經百戰,到過全國各地指導抗疫,經驗豐富。副組長張忠德已與三百名內地醫護先行抵港,進駐亞洲博覽館隔離營工作,已有在港治療、處方及照顧病人的第一手經驗。


專家組將實地了解方艙醫院、安老院舍、社區以及遠程會診等情況,還會同特區政府及香港的中西醫同行交流,共同探討符合香港實際的中醫診療方案。香港老年患者多、病情重、死亡率高,中醫可以在診治的全過程發揮作用,特別是對一些患有基礎病的長者,不僅可以治療新冠肺炎,同時對長者本身的基礎疾病也有較好的療效。


過去兩年多來,中醫藥在治療新冠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大量臨床證明。正如仝小林所指出,對於輕型、普通型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發熱、咳嗽、乏力等臨床症狀,減少向重症發展;對於重型、危重型患者,中醫藥在退高熱、促進肺部滲出吸收等方面能發揮作用,減緩或阻斷重症向危重症發展,降低病亡率。另一方面,不少新冠病人在病癒後仍有各種後遺症,俗稱「長新冠」,中醫藥在病後康復護理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因應新冠病毒的轉變,由國家衞健委編製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本月中出台,專門針對Omicron病毒。事實上,本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為患者提供的遙距治療方案,就參考了內地的方案。中醫藥重視病人所處的氣候環境,香港的潮濕環境下,治療方案、用藥會有所不同,中央專家組經過實地考察及與本港同行交流切磋後,將會提出一套更符合本港實際情況、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香港一直以西醫為主導,政府的專家顧問都是西醫,在醫療衞生的頂層設計中也欠缺足夠的中醫藥的角色。而一般西醫由於知識結構的問題,往往看不起中醫藥,甚至警告病人勿用。但另一方面,由於中醫藥的顯著療效,香港社會一直非常歡迎,早前中央援港的60萬盒抗疫中成藥,就受到港人的熱捧。如何理順公共醫療衞生中的中醫的角色,值得特區政府認真思考。


西醫和中醫都是科學,各擅勝場,不應存在門戶之見,不應互相排斥,香港應積極探索一條「中西合璧」的抗疫道路,長遠更應推動確立中醫中藥在香港的角色和地位。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提出了中醫藥服務體系、特色人才隊伍、傳承創新、產業和健康服務業、治理水平等方面的具體發展目標,以及十五項主要發展指標。不論是眼前抗疫需要,還是未來中醫藥發展,《規劃》對香港都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香港抗疫義工有多拼?


上海封控,金融人直接住進了辦公室……


大文快報(2022.03.29)周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