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在香港學校推行國安教育?教案來了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5-16

本文要點

有關機構最近推出國安教育教案,内容從疫情到俄烏衝突,結合現實靈活講授。


4月15日國家安全教育日將至,有關機構最近推出國安教育教案,協助同學們疫下靈活學習國安教育課程。



大公報記者 熊偉娟、丁繼聯、陳津聖、張琳、陳錦煌


維護國家安全是全體國民的共同義務


國家安全涵蓋廣泛,十多個重點領域包括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極地安全等。


今年爆發的第五波疫情,近月轟動全球的俄烏衝突,這些都是進行國安教育的現實課題。香港德育及國民教育教師協會近日推出一系列相關教案,希望能讓學生更有興趣學習國安知識,並學懂如何分辨真假資訊。


疫情下的國安教育


持續超過兩年的新冠疫情打擊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從公共衞生角度來看,眼前這場疫情防控戰,是針對「生物安全」史無前例的全球新挑戰。本港在第五波疫情下,面臨巨大的挑戰,借助這個契機,學生能夠通過切身的抗疫經歷,加深了解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生物安全等非傳統安全的重要性。


通過新聞事例,讓學生了解抗疫期間,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大力支援。


此次疫情也讓更多人認識到國家安全威脅就在我們身邊,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共同的責任,這不僅是一次公共衞生安全事件,更是一個席捲全球的非傳統安全威脅。因此,「疫情下的國安教育」便成為本年度國安教育中一個不可多得的教育主題。


「疫情下的國安教育」學習元素


新冠疫情讓更多人認識到國家安全威脅就在我們身邊,這不僅是公共衞生安全事件,更是一個席捲全球的非傳統安全威脅。



•通過新聞事例,讓學生了解抗疫期間,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大力支援,明白「一國兩制」以及內地與香港唇齒相依的關係。


•借助生活示例,強調抗疫期間,香港社會展現出的團結和互助精神。大量醫療人員、現職及退休公務員和輔助隊成員眾志成城,肩負醫學監察、個案追蹤、病毒檢測等繁重工作,體現各方「承擔」、「關愛」及「勤勞」精神。


•在學科教授「傳染病」和「疾病的預防」時,引導學生從可靠的網站(例如: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世界衞生組織)搜集有關預防傳染病的資料。


•以「疫情下香港金融經濟面對的挑戰」為例,簡單描述疫情對香港經濟帶來的衝擊,以及中央政府如何通過惠港政策協助香港特區政府經濟發展,讓學生明白穩定香港的經濟關乎「經濟安全」這一範疇。


•通過新聞事例,讓學生了解此次疫情,不僅需要中國積極應對,更需要全球合作抗擊。學生藉此了解國家在疫情爆發後,積極研發疫苗,大力向友邦無償提供疫苗,支援世界抗疫;並認識國家安全的定義和涉及國家安全的十三個領域。


•利用班主任課,鼓勵學生通過繪畫、書信和拍攝短片的形式,向抗疫前線工作人員致敬。


國土安全


國土安全包括領土以及自然資源、基礎設施安全等方面,核心是指領土完整、國家統一,邊疆邊境、領空、海洋權益等不受侵犯或免於威脅的狀態,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蘇聯和美國之間在古巴導彈問題上險些爆發核戰爭,這是人類離核戰爭最近的一次。1962年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以反制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彈道飛彈。如此一來,美蘇的國土安全都陷入進攻性武器飛彈攻擊威脅。其後美國亦以蘇聯在國家後門部署進攻性武器,威脅美國本土國土安全為由,派出航空母艦戰鬥群攔截蘇聯導彈運送船。在美蘇雙方最高領導人透過各種聯繫方式談判,最終,美國同意撤除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飛彈,並承諾不會入侵古巴情況下,蘇聯撤走部署在古巴的飛彈,危機宣告結束。


在美國大力操作下,2016韓國以朝鮮不斷試射飛彈、核試爆為由同意美國在慶尚北道星州郡部署薩德(終端高空防禦飛彈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2017年9月12日完成六輛發射車部署,確認火控雷達進入作戰狀態。


美國利用日、韓軍事同盟,沿第一島鏈「對中國圍堵」推到島鏈之內,對中國國土安全威脅加倍。可幸的是,在中、韓兩國確認實現半島無核化、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原則下,兩國外交部長最終達成「三不一限」承諾。


然而,我們要在未來加強留意,韓國總統當選人尹錫悅在首場記者會重申強化韓美同盟,很有可能爭取加入「美日澳印」四國集團(Quad)和追加部署薩德導彈,若韓國用對抗性思維追加部署薩德,必定會引發新一輪的「國土安全」危機。


外交與國家安全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獨立自主,一直善於在俄羅斯與歐盟間維持左右逢源的良好關係。在廣場革命後,親美政權不單採用抗俄的國策,甚至謀求加入北約,並且把加入北約寫入憲法,從此烏克蘭就失去了中立國可能性,無論是哪一位領導人上台,憲法已限定每一屆政府都需要爭取加入北約,推動軍事抗俄。加上烏克蘭近年積極推動「去俄國化」,廢除俄羅斯語為官方語言,並以武力鎮壓烏東親俄勢力,甚至默許有納粹主義傾向的「亞速營」加入烏克蘭軍隊,對抗烏東親俄勢力,使俄烏關係急轉直下。


俄烏衝突當事方雖然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但核心仍然是美俄矛盾。


同時,在美國為首的北約以及歐盟國家,大量發放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及歐盟的信息,甚至在經濟及軍事上提供援助,足以讓烏克蘭政府錯誤判斷形勢。事實剛好與烏克蘭政府期盼有所違背,烏克蘭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代理人,讓自己的人民走上戰場。


3月11日,人們待在烏克蘭基輔一處安置點的地下室內。(新華社)


俄烏衝突進入不確定階段,外交活動在多方面加速進行。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與法國總統及德國總理舉行視像峰會,商談烏克蘭局勢,希望為雙方找個下台階,通過談判解決問題,避免衝突進一步升級,產生更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其實,外交行為的最終目的,就是避戰,共創和平的局面。各方應該共同支援俄烏對話談判,談出結果、談出和平。


俄烏衝突當事方雖然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但核心仍然是美俄矛盾。美國、北約、歐盟與俄羅斯若沒決心開展平等對話,正視多年來積累的矛盾和問題,尋求構建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一切外交努力都會化成鏡花水月。


能源安全


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爆發後,以美國及歐盟為主的西方國家聯盟向俄羅斯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其中一項就是「石油禁運」。石油禁運的經濟懲罰,剛好可以讓老師帶領學生思考能源安全的議題,探討實施嚴厲的能源制裁,是否可以達至制裁的目的,還是會引發更多國家的能源安全危機?同時亦是一個好的機會,讓老師和學生討論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是如何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


在全球化高度競爭環境下,特別是面對日趨嚴峻的地緣政治,能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因此,中國早在提出「一帶一路」的規劃時,已將能源安全作為重要的戰略考慮。


對外方面,習近平主席早已在2018年向「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和國際能源變革論壇致賀信中強調,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領域,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內加強能源領域合作,共同促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維護全球能源安全。


對內方面,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因此,「一帶一路」中的能源合作,是讓學生了解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最好的教材。


「一帶一路」建設不但有效地保障國家發展的能源安全,還在國際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下,加強雙邊或多邊機制和區域合作平台,與沿線國家加強經濟、貿易和能源等夥伴合作關係,達到互助互利,合作共贏。


中巴經濟走廊有助加強中巴兩國的聯繫。


另一項重點的能源投資項目是連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中巴經濟走廊」,當中加強中國石油供給和運輸的安全性,兼具促進中國西部地區與中亞、南亞和中東國家的能源和貿易往來,同時走廊能協助巴基斯坦創造就業、滿足用電需求、改善基礎設施,也同樣有助於中國避開馬六甲海峽和南海的海路運油風險,保障石油戰略通道的安全和提升海洋戰略的影響力。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兩高」報告啟示香港築牢國家安全底線


香港國安法法官,怎可能被恐嚇嚇倒!


大文快報(2022.04.10)周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