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公報與「神十四」天地通信 航天員:盼與港人齊駐空間站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8-17

本文要點

「我們期待與香港同胞一起進駐空間站,在太空自由翱翔」。


自6月5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陳冬、劉洋、蔡旭哲乘坐載人飛船從酒泉出發抵達中國空間站,在軌飛行至今已經一個多月。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在空間站,通過天地通信模式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講述他們在「太空家園」的工作、生活及全新感悟。執行任務的第一個月,神舟十四乘組在太空中度過了7月1日,他們通過電視新聞看到了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的盛景,收看了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的報道。之前,他們還收到了來自香港小朋友的信,並在軌回信。在採訪中,陳冬、劉洋、蔡旭哲向香港同胞長期支持載人航天事業表達謝意,向香港市民送來祝福。神舟十四航天員們鼓勵香港青少年做追夢人:「我們期待與香港同胞一起進駐空間站,在太空自由翱翔」。



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楊帆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入核心艙,陳冬(中)、劉洋(右)、蔡旭哲向全國人民敬禮。(新華社)

2016年的神舟十一號任務中,景海鵬和陳冬在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完成了三個由香港中學生設計的實驗項目——「水膜反應」「太空養蠶」和「雙擺實驗」。在繁忙的太空任務中,為實現孩子們的科學夢想,航天員變身成為蠶寶寶的「太空鏟屎官」,景海鵬和陳冬逗弄蠶寶寶的有趣場景,是載人航天工程的經典畫面之一。在神十一任務結束後,乘組2017年受邀訪港,並參加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慶典。

  

難忘港人支持祖國航天事業

  

在訪港期間,曾有小朋友問陳冬,在太空工作會不會很累。陳冬回答說,「太空休息時間很短,有點累,但累不算什麼,過得十分充實」。他還告訴小朋友,在太空中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失重,他曾經與景海鵬玩吃花生的遊戲,兩人互丟花生米,張開嘴等着,花生就會慢慢飛進嘴裏,他則給景海鵬增加難度,一下子丟出5顆花生米,景海鵬就一顆接一顆把它們都吃掉。憶起訪港時的趣事,陳冬說,「最難忘的就是香港同胞對祖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關注和支持。」

  

進駐滿月「神十四」在軌進度:建立駐留環境。


劉洋是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在2012年神舟九號任務圓滿成功後,她多次應邀訪港,向香港同胞普及航天知識,傳播航天精神。「香港同胞喜愛航天員的這份真誠,支持國家航天事業發展的這份熱忱,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談及印象最深刻的細節,劉洋告訴記者:「訪港期間曾參加過一個活動,一位5歲的小男孩在活動結束時跑過來,拉着我的手問,『劉洋姐姐,我想去火星,你能帶我去嗎?』我說,你要好好學習,鍛煉身體,將來你帶着劉洋姐姐一起去火星。」


進駐滿月「神十四」在軌進度:加強運動鍛煉。

  

蔡旭哲是首次執行任務的航天員,在神舟十四發射任務前夕才公開露面。他歷時12年艱苦訓練終於圓夢太空的勵志故事,令很多香港市民十分感動。蔡旭哲說,很高興知道很多香港青少年都想成為航天員。目前,中國航天員大隊已進行了三批航天員的選拔,未來會選拔更多的航天員,「我們期待與香港同胞一起進駐空間站,在太空自由翱翔」。


進駐滿月「神十四」在軌進度:籌備科學實驗。

  

勉港青少年逐夢航天


成為航天員絕非易事,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需要進行艱苦卓絕的訓練。神舟十四乘組對懷抱航天夢的香港青少年說,想成為一名航天員需要過很多關。簡單地說,候選人必須身心健康——不僅要求身體素質要好,對航天環境要有很好的耐力和適應性,而且心理素質要好,年齡、身高、體重、教育經歷和職業背景等也必須滿足要求。


進駐滿月「神十四」在軌進度:在軌定期「體檢」。

  

目前,中國航天員的訓練有八大類、百餘個科目,每個科目又有很多訓練單元。這就意味着,要成為航天員進入太空,必須經過數千個單元的訓練。野外生存訓練、水下訓練、低壓環境下出艙活動等訓練是存在風險的。青少年們如果想成為航天員,從小就要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堅強的意志品質,要有強健的體魄和不斷學習的能力。神舟十四航天員們鼓勵香港青少年做追夢人:「夢想其實並不遙遠,只要我們努力踮起腳尖。」


2017年6月28日,陳冬在香港中華基金會中學介紹如何在太空進行香港學生設計的實驗項目。


陳冬:指令長愛「找茬」較真


6年前,神舟十一號任務,景海鵬時任指令長,陳冬是新手。如今,陳冬已成長神舟十四任務乘組指令長,他將帶領乘組,天地協調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建造。

  

心思縝密 習慣每事問

  

陳冬根據任務要求和乘組三人特點將任務進行分工。他是指令長,主要負責抓總和出艙活動;劉洋工作細緻,負責物資管理和機械臂操作;蔡旭哲理論功底深厚,主要負責環控設備運行與維修。經過兩年半的磨合,乘組間協作越發默契。作為團隊的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據介紹,一向低調隨和的陳冬在訓練時特別愛「找茬」和較真。「在太空中,我們是終端用戶,要從我們的使用出發,結合太空失重的經驗,去檢驗程序、產品是否合適合理,需要我們結合實際操作去驗證。」陳冬說,「『找茬』是去掉安全隱患的『茬』,『較真』是確保安全的『真』。」

  

陳冬結合自己的經驗和思考,在訓練中不斷提出質疑和建議。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4次出艙活動,陳冬也都認真觀摩過,並針對相關設計向科研人員提出了幾條改進意見,均被採納。


2012年8月13日,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交接任務代表團訪港,航天員劉洋在播放介紹片段時感動落淚。


劉洋:體能訓練自我狂「加餐」


2012年6月28日,完成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九號飛船撤離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飛到艙門口時,劉洋折返身,向着天宮一號鄭重地敬了一個軍禮。「當時,我心裏默念:再見了,天宮一號,我一定還會再回來的。」

  

拚盡全力 巾幗不讓鬚眉

  

神舟九號飛天歸來後,劉洋從零開始,重新以拚搏勁頭對待每門課程,將每次模擬訓練當成實戰,一步一個腳印前進。2019年12月,她入選神舟十四號乘組,十年後再次返回太空。

  

神舟十四任務備戰中,太空出艙對體能特別是上肢力量要求很高,劉洋為此拚盡全力。體訓時,她來得早,訓得長,走得晚。回宿舍還要「加餐」,舉槓鈴、練握力器,不斷給自己加碼。航天員48小時沙漠生存訓練快結束時,劉洋頂着烈日在發燙的沙子裏徒步行進5公里。兩位戰友體恤她是女生,讓她少背點。劉洋堅決不幹。她認為,自己是一名戰鬥員,要跟大家一樣。劉洋記得:從當飛行員的第一天起,教練就和他們說,要漠視自己的性別,不要拿性別當藉口,得和男性戰友一樣飛。當航天員也一樣,太空不會因為你是女性就予以優待。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在沙漠接受極限訓練。


蔡旭哲:備戰12載圓飛天夢


蔡旭哲曾任空軍某訓練基地某團某飛行大隊副大隊長,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2010年,蔡旭哲入選中國第二批航天員。在12年備戰中,蔡旭哲經歷了脫胎換骨般的淬煉。他要重新走進課堂學習枯燥的基礎理論,還要完成包括體質、心理、航天專業技術等上百門科目的艱苦訓練,每個科目挑戰的都是生理和心理的極限,他沿着這100多個科目的登天台階逐步攀登而上。

  

挑戰極限 沙漠求生訓練

  

2018年,在巴丹吉林沙漠參加48小時沙漠生存訓練是蔡旭哲印象深刻的經歷之一。當蔡旭哲所在的乘組進入沙漠時,最高氣溫達到40多攝氏度。接着,又遭遇了沙塵暴,颳起了8級大風,第二天又趕上大雨。到了晚上,氣溫一下子驟降到零度以下。第三天,他們負重徒步5公里。短短48小時像是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季。

  

經過艱苦的備戰,蔡旭哲於2019年12月入選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2022年6月5日首次進入太空。在神舟十四號飛船整流罩拋開的時候,蔡旭哲輕輕拋起手中筆,首次體驗着真實的失重感。這一刻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網友們為蔡旭哲整整12年的堅守感動,為他的首次太空之旅加油。



中國「太空家園」 非常舒適

超出期待


自6月5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陳冬、劉洋、蔡旭哲乘坐載人飛船從酒泉出發抵達中國空間站,在軌飛行至今已一個多月。日前,神舟十四號乘組在空間站,通過天地通信模式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表示「我們很快適應了太空環境,在這一個月裏,我們先後完成了物資轉移和整理、載人環境建立、艙內設備安裝和調試等工作,還進行了在軌專業性訓練,在空間站工作是累並快樂着」,神舟十四號乘組表示,「太空出艙即將到來,問天和夢天兩大實驗艙交會對接隨後展開。有偉大祖國和全國人民的鼎力支持,有地面團隊的全力保障,我們對迎接挑戰充滿信心。」

  

「首次進入天和核心艙,我們非常興奮。印象最深的是太空之家十分寬敞,每個人都有獨立的卧室,環境非常舒適」,陳冬說。與2016年執行神舟十一號任務時入駐的天宮二號相比,天和核心艙已經全面升級,「一切都和我們期待的一樣,或者說超出了我們的期待」。

  

陳冬和劉洋屬馬,蔡旭哲屬龍,神舟十四乘組被稱為「龍馬精神」乘組。「作為同批加入航天員隊伍的戰友,我們3人共同經歷12年的學習訓練,入選飛行乘組後,我們更是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神舟十四號乘組說。


  

首揭秘「美食盲盒」 美味營養

  

「太空吃播」是網友們最愛的環節,網友們經常「拿着放大鏡」來找航天美食。「此次航天食品口味豐富,為我們準備了青提等水果,鮮美可口」,蔡旭哲說。在入駐核心艙後,蔡旭哲開啟了神舟十四號任務的第一個「美食盲盒」。他首次揭秘,這個畫着愛心、繫着蝴蝶結的盲盒裏有山楂糕、小蛋糕等,美味又驚喜。

  

劉洋表示,在執行任務前,乘組已在中國航天員中心完成專業化的嚴格訓練,曾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組合體模擬艙訓練及多次模擬失重訓練。「當然天地差異不可避免,比如我們剛上太空時,由於失重環境的影響,有些不適感。但是,扎實的地面訓練基礎及地面團隊的支持,讓我們很快適應了太空失重環境」,劉洋說。

  

最期待太空出艙 信心十足

  

「神十四」乘組表示,太空出艙是他們最期待的任務,因為那是真正地進入太空。「我們在地面進行了很多次的水下訓練、出艙程序模擬器訓練等針對出艙任務的訓練,可能還有天地差異帶來的影響,但我們做好了充分的預案和準備」,指令長陳冬說,一定能順利完成太空出艙任務。

  

劉洋表示,「6個月的工作非常繁忙,我們要將空間站由單艙組建成三艙三船構型,其間要經歷9種組合體構型,5次交會對接,3次分離撤離和2次轉位任務」,劉洋說,乘組期待首次進駐問天和夢天實驗艙,首次利用氣閘艙和小臂進行出艙工作,開展大小臂的聯合操作等全新的任務,相信在軌生活一定飽滿而充實。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香港警察學院中式步操再次刷屏


蓄勢再出發!香港機場「三跑」啟用


大文快報(2022.07.10)周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