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離譜!香港一鼠值萬金 官方鼠餌反養碩鼠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8-17


本文要點

無論鼠患監察、防鼠及滅鼠工作,食環署均有多處需改善。

食環署滅鼠,每一隻老鼠,成本平均高達一萬元,但鼠患問題仍存在多年。今年初食環署展開滅鼠運動後,申訴專員公署發表調查報告指出,食環署無論鼠患監察、防鼠及滅鼠工作上均有多處需改善。


鼠患問題存在多年,雖然食環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滅鼠,但成效差強人意。



大公報記者 楊州、伍軒沛、古倬勳 報道


北角一居民因老鼠入侵住所,早前向食環署求助獲得兩包官方鼠餌,豈料鼠餌不能滅鼠,小鼠更愈吃愈大隻變碩鼠,令他不禁質疑:「政府的老鼠藥放在街上真能滅鼠嗎?」大公報記者在鼠患黑點收集了兩包食環署放置的毒鼠餌,經化驗發現毒餌內的殺鼠劑濃度,比政府規定的濃度標準低逾八成。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會實地了解並於數月內研定一套關鍵績效指標(KPI),以改善滅鼠成效。


市民反映食環署的官方鼠餌不能滅鼠,小鼠更愈吃愈大隻變碩鼠。


港滅鼠成本:1萬元1隻


市民劉先生2019年6月因電線及零食包裝等被咬爛,發現住所被老鼠入侵,「一開始好細隻,手指般長」。他由追打到放陷阱,方法用盡,但都無法成功將老鼠趕走或捉住。同年8月,向食環署求助的劉先生將第一包拿到的官方毒鼠餌放置家中,不出兩天毒餌便被吃光,豈料長達半年的人鼠大戰並沒因此結束,「食足一包,龍精虎猛,牠(老鼠)好像不吃不知身體好,晚晚出來『蒲』」。對毒鼠餌成效生疑的劉先生,放第二包毒鼠餌時分量減半,老鼠照樣吃光,結果小鼠半年內由手指般長,長成手掌般大的碩鼠,劉先生直呼:「真係冇晒符。」


專家:老鼠吃後產生抗藥性


劉先生其後經朋友介紹改用滅鼠公司提供的滅鼠藥,混和到剩餘的半包官方毒鼠餌中,終在2020年2月循着傳出的屍臭味,找到老鼠屍體,終結家中鼠患。事件令他質疑,官方的鼠餌是否真有成效?


《大公報》取得的兩個鼠餌樣本,分別是溴敵隆穀粒(右)和溴鼠靈蠟塊,其中蠟塊已發霉及半溶解。


大公報記者今年5月底到鼠患重災區之一九龍城區,實地走訪食環署已放置鼠餌的地點,各放置點均張貼了警告列明鼠藥活性成分及註冊編號,包括註冊編號1P13(AB)、0.005%濃度的溴敵隆穀粒(俗稱紅米),以及註冊編號2P295(BB)、0.005%濃度的溴鼠靈蠟塊(俗稱蠟餅)。記者取得紅磡一帶後巷放置兩款毒鼠餌的樣本,其中裝在塑膠袋內的蠟餅已發霉及開始溶解。據附近食環署清潔工表示,區內由外判工負責放鼠餌。兩款鼠餌樣本經大專院校化驗後,發現殺鼠劑濃度分別為0.00171%及0.00082%,遠低於政府所規定的0.005%濃度標準,即紅米殺鼠劑濃度相比標準下跌65.8%,而蠟餅更下跌83.6%。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兼職科學講師梁浩文博士指出,通常符合規格的鼠餌,殺鼠劑量為0.005%,老鼠攝取少量已足以致命,而該兩個樣本的劑量遠低於標準,意味着老鼠吃完整包藥也可能不會死,甚至會因此產生抗藥性,他形容事件「離譜」。


梁浩文指出,兩個鼠餌樣本的殺鼠劑濃度遠低於標準,十分「離譜」。


梁浩文認為,鼠餌放錯地方致無法發揮效力,鼠餌一般會被放在坑渠旁,因多老鼠出沒,惟做法讓鼠餌處於暴曬、濕度高及水花多的環境,導致氧化、發霉甚至溶解,影響效力。他憂慮若在行人路邊的鼠餌溶解或氧化,其化學反應產生的有毒氣體會對公眾構成隱患。他建議,要發揮鼠餌效力,應放在乾爽的地方,在包裝袋內放吸水物料,避免受潮。鼠餌亦應定期更換,不能放置太久,夏天可能會因暴曬而變質。放置鼠餌前要在包裝袋上打孔,否則難以吸引老鼠,亦會令鼠餌受潮。


有20多年經驗的滅蟲專家任永強指出,鼠餌受潮會影響效力,存放鼠餌的倉庫須保持乾爽,以免變質或變壞。鼠餌如非受潮,一包足以殺死兩至三隻中小型老鼠。他強調要吸引老鼠吃鼠餌,應混合其他食物,若幾天沒有老鼠吃,要及時更換其他類型的鼠餌,因老鼠聰明,不好吃或吃完感不適便不會再吃。


熟悉食環署滅鼠工作的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會長梁廣源表示,按照香港註冊的殺鼠劑濃度標準,足以殺死老鼠,「老鼠藥成分是抗凝血劑」,以中位數作參考,250克重的老鼠吃3.25克的藥足以致死,若濃度不達標,會產生抗藥性,老鼠隔一段時間再吃,效果盡失。



謝展寰:研KPI改善滅鼠成效


2021至2022年食環署的防止蟲鼠工作開支達7.31億,解決67000隻老鼠,平均每隻老鼠成本高達1萬900元。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出,食環署蟲鼠員工700人、外判合約2000人,投放大量人力物力,但成效落差頗大,需要檢討。對於現時的監管及評核制度,他會從監管、抽驗、技術、前線運作等全個流程了解,「我會認真及嚴正處理,鼠患是市民關心。」他表示,會就防止蟲鼠工作上研究一套KPI,但不會單單針對捉老鼠數量或投訴數字,會以不同績效數據組合做KPI,包括評核外判商的工作表現,改善整體滅鼠成效。


食環署回覆《大公報》表示,正全面檢討防治鼠患指標,適時訂出更適當和具代表性的指標。除捕捉及毒殺老鼠外,食環署防治工作亦包括巡查鼠患黑點、進行執法工作、為不同部門或機構提供技術支援、進行聯合巡查、進行宣傳及教育工作,以及跟進鼠患投訴等。此外,該署亦已全面引入帶有食物味道的有毒鼠餌及T形鼠餌盒用於恆常滅鼠工作。



後巷放八袋毒鼠餌 五袋沒有打孔


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食環署滅鼠情況後,今年5月發表報告指出,公署人員實地走訪時發現食環署前線員工放置毒鼠餌時,沒有在包裝袋打孔以散發味道吸入老鼠,建議食環署檢視相關工作指引,並作突擊抽查,確保員工所採取的步驟恰當穩妥。


報告引述承辦商員工解釋,老鼠會自行扯開鼠餌包裝袋進食。公署認為情況顯示員工對正確使用鼠餌的理解嚴重不足,直接影響成效。公署又表示,食環署前年起已陸續規定承辦商須在鼠餌包裝袋上打孔。


報告發表後,大公報記者曾走訪九龍城區包括黃埔、紅磡、何文田一帶多處毒鼠餌放置點,發現部分新放置鼠餌的包裝袋上沒有打孔。現場所見,一般鼠餌的放置量會按後巷長短來決定,由6至12袋不等。記者在紅磡街市後巷所見,8袋毒鼠餌中僅三袋有打孔,反映即使食環署有所指引,承辦商並未完全遵從。


捕鼠籠內番薯變黑發臭


記者又發現,附近有燒臘、肉店的後巷中,放置的捕鼠籠仍以番薯作餌,而番薯早已變黑發臭,籠中卻無鼠蹤,區內多處放置的捕鼠籠,基本都沒捉到鼠。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會長梁廣源指出,食環署員工的滅鼠工作已變得流水作業,「只要有放鼠餌,不管是否殺得死老鼠,署方監督工作有漏洞」,包括放餌位置及手法均錯漏百出。他表示,早前在大成街街市觀察外判商員工放餌,他們竟將全部鼠餌集中放在街市中心位,老鼠爬上排檔頂或角落都不會去吃。


梁廣源說,用膠袋裝着鼠餌放置的成效有限,因有違老鼠進食習性,當老鼠嗅到鼠餌味道,將包裝袋抓破後,鼠餌會散落一地,老鼠反而不會進食,「你估雞?逐粒紅米(毒鼠餌)去啄,應該用餌盒(bait box)裝住老鼠藥,老鼠係喜歡在黑暗、有安全感的地方進食。」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恐倉鼠播疫又不忍棄養?聽聽專家怎麼說


全球首例感染 疑傳寵物店員 2000倉鼠須「滅口」


大文快報(2022.07.21)周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