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死6傷!李家超指示全力追查真相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10-13

本文要點
天秤塌下擊中地盤內多個貨櫃辦公室,釀成3死6傷。

秀茂坪安達臣道一個地盤昨日發生罕見工業意外,一個高10米的天秤突然塌下,擊中地盤內多個貨櫃辦公室,釀成3死6傷。當局接報知悉有人被困,迅速調派110人參與救援,並出動無人機及搜救犬協助搜索,緊急拯救,連續奮戰七小時。


大公報記者 古倬勳(文) 林少權、麥潤田(圖)

行政長官李家超高度關注事故,並對死者家屬致以慰問,希望傷者早日康復,已指示社會福利署提供適切協助。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到場視察,他承諾會徹查,並指初步懷疑天秤基座出現問題,已勒令涉事地盤停工,並會在全港地盤進行工業安全大排查,查找隱患,嚴格執法,防止類似事故再發


消防員在塌天秤事故中,爭分奪秒救人。

現場為秀茂坪安達臣道近安泰邨一個地盤,該處正興建房協資助出售房屋,地盤內共有3支天秤,涉事的天秤大約高10米、長30米,重65噸。昨日上午10時49分,有天秤在操作時塌下,擊中多個由貨櫃組成的辦公室,有貨櫃再倒下壓到工人。事後天秤支架嚴重損毀,部分貨櫃被壓扁。

由於有多人被困,大批消防員和救護人員立即趕至現場救援,率先救出八人,當中一人被發現時已當場死亡,七人分批由救護車緊急送院,一名傷者抵達聯合醫院經搶救後亦證實不治。其餘六名傷者亦由多輛救護車分批送院,當中一人昏迷。

意外發生後,地盤內工人在旁集合報到,發現一名同事(工程師徐學培)失蹤,相信被困。消防處遂出動坍塌搜救專隊及高空拯救專隊,配合航拍機在現場搜索,其後發現徐被壓埋在天秤下方,由於他受瓦礫所困,救援人員只能見到他的下半身,嘗試與他溝通但未獲回應,遂努力展開救援。一架約650噸大型起重機奉召趕到現場,經縝密風險評估後吊起天秤,終在傍晚6時許將他救出,惜當場證實身亡。

天秤倒塌壓毀貨櫃一刻。(網上圖片)

壓中六貨櫃 出動無人機搜救犬


昨日下午,消防處署理助理消防區長嚴英傑及消防處高級救護主任袁仲豪在現場交代救援進度,指處方共派出17輛消防車和14輛救護車,以及出動110名消防員及救護員參與救援,並出動無人機及搜救犬協助下全力搜索。據了解,天秤出事時有人操作,但並非進行負重工作,意外後壓中六個6米長的貨櫃。救援人員花費34分鐘,才從現場貨櫃救出六名傷者,包括陷入昏迷的姓徐天秤駕駛員(62歲)。事件中共有大約200人疏散。

三名死者包括:電工許文明(41歲)、助理工程師潘浩鈺(22歲)及最後被救出的工程師徐學培(25歲)。許頭顱骨折及大量出血,當場證實死亡;潘身體多處骨折,獲救時已無呼吸脈搏,送院後不治。至於姓徐天秤駕駛員及另一名姓陳工人(24歲)嚴重受傷,其餘4名輕傷者由25至32歲。

死者許文明為家中經濟支柱,遺下妻子及兩個分別4歲和7歲的女兒,家屬均擔心生計前路,有待各界解囊援助紓困。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到意外現場了解情況。


勞福局長到場 強調嚴正調查


警方及相關部門人員在場了解,鑒證科人員亦到場搜證。地盤負責人向消防表示相關天秤自8月起已於地盤使用,該天秤昨早亦曾使用和進行負重工作,至10時許操作期間突然倒塌

昨日下午,特首李家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勞福局局長已匯報情況,勞工處會對事件展開全面調查,亦已展開巡查全港其他使用天秤的地盤,確保符合安全規定,尤其留意天秤的豎立及支承是否穩固及有足夠強度。李家超對死者的家屬致以慰問,並希望傷者早日康復,社會福利署將為他們提供適切協助,包括情緒支援、輔導及經濟援助等。勞福局局長孫玉菡亦親到現場視察,他指勞工處會嚴正調查這宗事故,並會在全港有天秤的地盤作出安全排查,確保所有天秤運作安全穩妥。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昨亦到場了解,他對事故感到震驚,要求勞工處盡快交調查報告解釋事故成因,並敦促當局需要交代今次事故是天秤設計出問題還是涉及人為疏忽。建造業總工會表示,已到醫院聯絡事故中受傷工人及家屬,希望向他們提供援助。

現場告示可見,地盤由「精進建築」承建,屬房協資助出售房屋項目。事發後,房協責成轄下所有項目的承建商,再次檢查同類型天秤的操作,確保安全。


特寫|現場一片狼藉 拯救行動艱巨

秀茂坪地盤昨日發生塌天秤意外。人命關天,拯救行動爭分奪秒。大批救援人員迅速趕到,攀上天秤殘骸及被壓的貨櫃屋積極搜救,並出動無人機協助搜索,搜救犬亦到場參與拯救。由於現場一片狼藉,拯救行動十分艱巨,不能輕易移動被壓貨櫃,當鎖定被困工程師的位置後,救援人員審慎進行風險評估,並召喚約650噸大型起重機到場,吊起天秤救出被困者,惜他已證實身亡。

視頻拍到倒塌一刻 一片煙塵


根據消防處表示,昨日共派出17輛消防車和14輛救護車,以及出動110名消防員及救護員參與救援,足見當局救人第一

另外,網上流傳兩段發生意外時拍到的短片,其中一段於事發不久拍攝,見到扭曲損毀的天秤上方一片煙塵,有如地震,拍片者感到難以置信,大叫「咁大鑊」。另一段片段則拍到有工人攀上天秤殘骸,嘗試拯救天秤駕駛室及貨櫃辦公室內的同事,有工人抓住旁邊的鋼筋從高處滑下,盡量爭取時間救人。

一名工人向傳媒憶述事發一刻,忽然聽到一聲巨響,起初以為塌棚架,察看後驚見整個天秤倒塌,此時聽到有工人大叫「快啲走出嚟」,他遂跟隨其他工友慌忙離開。該名工人說,今次被壓中的其中一個貨櫃,是他日常換衫及食飯的地方,他坦言「驚驚哋」,又說幸好事發時不在內,否則不堪設想

另有地盤工人說聽到巨響後,定睛一看,一片沙塵滾滾,整個天秤已經塌下,工友紛紛大叫「快啲走呀」。

安達臣道地盤天秤倒塌,擊中貨櫃辦公室,造成3死6傷。 

認真徹查|基座斷開 專家料涉施工質量  

秀茂坪安達臣道地盤一座天秤昨日運作中突然倒塌,政府初步懷疑天秤基座出問題,將嚴正徹查事故成因,並即時勒令涉事地盤停工。有專家認為事故極為罕見,分析現場圖片估計,天秤基座焊接不足導致意外,可能涉及人為疏忽或施工質量出問題

意外發生後涉事天秤的塔身及臂架傾倒地上,塔身底部連接基座的位置,一邊的鋼材已斷開,另一邊則連同基座的工字鐵撬了起來。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到場視察後指,已經要求地盤停工,初步懷疑天秤基座出事,「現場所見及向地盤工友了解,整支天秤橫向倒塌,紅色的工字鐵本應在基座下,但整個反起來。為何天秤會因基座出事而整個倒塌,這是我們的調查方向。」孫玉菡強調,天秤的設計、安裝、驗收都有法律規定,要有專業的人士設計、檢查、驗收,確保符合法律規定才可運用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建造工程系系主任黃漢平工程師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指出,天秤基座常見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用水泥灌注,預留螺絲位接駁塔身,再用泥土回填,以穩定整座天秤;另一種是用工字鐵做基座,塔身接駁工字鐵,再用水泥磚壓在工字鐵上穩定天秤,「只要設計及施工適當,兩種基座都無問題」

事發後,地盤內整支天秤橫向倒塌,其中一支紅色的工字鐵被整個反了起來。

受力明顯少了一半


黃漢平指出,從現場圖片所見,出事天秤是用工字鐵做基座,但基座其中一邊撬了起來,似乎是連接出了問題,「搭建天秤前,一定會因應負載需要等,設計相應的天秤及施工方案,當中包括基座的設計及施工,設計疏忽、無跟足設計圖紙施工、施工質量不過關都可能是出事原因。

執業安全師學會主席李光昇接受傳媒訪問時估計,基座接駁的燒焊出了問題,「接駁位常見有兩種接駁方法,一種是鑽孔收螺絲,用螺絲帽扭緊;另一種是燒焊。但圖片上看,就不覺得是用螺絲,應是焊接有可能出問題,看起來似乎只燒了兩邊,受力很明顯少了一半。

對於現場有消息稱,天秤倒塌時正在運作,但沒有吊運任何物料,李光估計天秤本來就已經有問題,「負重時不倒塌,未有負重反而倒塌,證明了一件事,以往其實已有『內傷』,只不過未拉到某一個斷裂點而已。

大批工作人員到場視察及量度天秤斷裂位置。


精進建築:暫時無回應


意外地盤由「精進建築」承建,《大公報》致電其母公司興聯集團,接線職員表示「我哋暫時無回應」。記者同時透過電郵向「興聯」查詢,截稿前未有回覆。

根據「興聯」網頁資料,精進建築投得由香港房屋協會批出位於安達臣道石礦場「R2-2號」地皮之資助出售房屋興建項目,項目內容包括土地挖掘及側向承托工程、興建地庫停車場、兩座21層高及3座15層高住宅大廈等。項目2021年9月開展,預計2024年6月竣工。網頁又提到,項目部分單位位置使用「組裝合成」(MiC)所興建。不過,房協澄清項目並非用「組裝合成」。

翻查資料,同樣有「精進建築」參與的屯門掃管笏私人屋苑「帝御·金灣」地盤,去年9月亦曾發生冧天秤意外,當時天秤突然下彎,並撞向大廈的棚架,換言之,今次是「精進建築」於一年內至少第二次涉及冧天秤意外。

消防派出大型起重機到現場吊起天秤。 

議員倡引入「智慧地盤」 助減事故

安達臣道地盤天秤倒塌意外造成至少三死六傷。工聯會勞工界立法會議員郭偉强及建造業總工會權益主任吳偉樑昨日到工地了解,促請政府盡快提交事故調查報告,避免同類意外再次發生;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及李世榮,促請政府推行「全港工地安全大巡查行動」,又建議政府盡快引入「智慧地盤」。多個工會對事件深表遺憾,會為有需要的工友及家屬提供支援協助及情緒輔導。

民建聯要求政府盡快調查及公布是次事故原因,特別是有否涉及勞工處監管不足或疏於巡查的情況,以及涉事建築公司的管理及安全水平是否不足,期望有關部門及所屬公司能作出妥善安排,給予各方及時支援。

工會:為工友及家屬提供支援


對於近年接二連三發生的工業意外,顏汶羽及李世榮認為,當局除了事後補救方式「調查」不幸事故之外,亦需要以事前預防的方式去「巡查」工地的安全,建議政府推行「全港工地安全大巡查行動」,徹底找出有潛在風險的工地,防止悲劇再次發生;並建議政府加快發展「智慧地盤」,資助更多地盤引入智慧工具,如監測高風險工序有否足夠裝備、支援或違規情況。

工聯職安健協會表示,會盡力為有需要的工友及家屬提供支援協助及情緒輔導。香港建造業總工會對意外深表遺憾,對死者家屬致以深切慰問,及提供情緒輔導及支援協助。建造業關懷基金亦在工業意外發生後,即時派員到達醫院了解情況,向家屬提供情緒輔導及支援協助。

天秤倒塌後,有工友爬上駕駛室尋覓傷者。(網上圖片)

房協向死傷者發放撫恤及援助金

在安達臣道地盤天秤倒塌事故中,不幸喪生的22歲助理工程師潘浩鈺,其母親昨日聽到兒子死訊後,情緒崩潰,需由親人攙扶離開,其間一直哀嚎「賠返個仔畀我啊」、「我無咗個仔,我個仔22歲先啱啱出嚟咋!」

22歲子慘死 母淚灑急症室


事故發生後,傷者分別被送到聯合醫院與伊利沙伯醫院治理。據了解,兩名重傷者送往伊利沙伯醫院,在深切治療部留醫。五名傷者送到聯合醫院,其中一人重傷者不治,一人頸部受傷留醫,三名輕傷者中,部分人經檢查後已出院。

傷重不治的22歲助理工程師潘浩鈺,其母親昨午收到消息後,立刻趕到醫院,直衝急症室了解兒子情況。潘浩鈺的生父其後亦趕到醫院。

潘浩鈺證實不治後,醫療人員將其衣物取出,交由潘母認領。看到兒子衣物,潘母瞬間崩潰,抱頭痛哭,需要醫生及醫院社工進行情緒輔導,但受喪子之痛打擊的潘母,已無法正常溝通。

下午4時許,潘母在前夫及女親友攙扶下,步出聯合醫院急症室。離開時,潘母一直流淚哀嚎,「我要佢哋賠返個仔畀我啊。我無咗個仔,我個仔22歲先啱啱出嚟咋!賠返個仔畀我啊!」

房協將會向每名死者的家屬,發放一筆過30萬元的撫恤金。


一直在現場了解情況的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權益主任吳偉樑表示,潘浩鈺成長於單親家庭,與母親住在劏房,相依為命。「個仔啱啱出來返工,就遇到意外,睇到媽咪咁崩潰,在場嘅人都有啲沉重。」吳偉樑說,工會將繼續跟進支援。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已經啟動關懷基金,為潘母發放10萬元撫恤金,並會為其在坊間團體籌集撫恤金,希望能夠幫助她渡過難關。

房屋協會昨日表示,向事件中的死傷者及其家屬致以深切慰問。房協將會向每名死者的家屬,發放一筆過30萬元的撫恤金,及為每位傷者的家屬提供10萬元的即時援助。

社評|強化監督機制 嚴格執法保職安



  

觀塘秀茂坪安達臣道一個地盤昨日發生罕見的天秤倒塌事故,釀成3死6傷,初步判斷是天秤基座安裝不穩所致,屬於人為事故。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事件,涉事地盤被勒令停工,全港使用天秤的地盤都要展開安全檢查,確保運作安全及安裝穩妥。早前紅館巨型屏幕塌下,導致一名舞者重傷,就在全港要求加強工業安全之際,今次發生更為嚴重的奪命事故。特區政府需要全力追查事故真相,釐清責任,更要加強職安教育,檢討及完善職安條例,加強對罔顧職安行為的阻嚇力。


出事地盤為房協所有,突然塌下的天秤重達65噸,擊中多個貨櫃工作室,導致嚴重死傷。行政長官李家超第一時間對死者家屬致以慰問,希望傷者早日康復。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迅速到現場檢查,並指揮救人。他在現場表示,初步判斷是天秤基座安裝不穩,「工字鐵成個反起咗」,已向特首匯報,社署正聯絡家屬並提供協助。房協為家屬提供了一筆撫恤金,表示全力配合調查工作。


每一宗致命工業意外,都意味着生離死別,家庭破碎。不少工人是全家經濟支柱,支柱倒下,家庭的天也塌下來。都說工業意外一宗都嫌多,但實際上,類似意外並不罕見。總體上看,最近十年香港工業意外較過去已有明顯減少,但就絕對數字而言,仍然不低,平均每年職安事故約3萬多宗。建築業仍然是意外率及致命意外率最高的行業。去年,建築業意外達3千多宗,每千名工人的意外率為29.5;過去五年,平均每年因此死亡約23人。或因為安全繩綁得不牢,從高處墮下;或因為風險意識不高,被泥頭車夾死;或者被倒塌的建材砸中……


工業意外看似偶然,實有必然因素。一旦放鬆了風險意識,為圖省事,該做的工序沒有做,或打了折扣,就會埋下重大安全隱患。職業安全教育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必須月月講,天天講,時時講。


對工人的職安培訓需要與時俱進,風險意識增加一分,生命安全就多一分保障。但更多的時候,未必是工人不小心,而是因為僱主為降低成本,對職安重視不夠。現行職安法例被指傾向僱主,僱主被認定輕微過失,罰款不過是區區1萬元;嚴重違法,罰款5萬元;就算是奪命的嚴重違法事件,最高罰款也不過20萬元,這對一些財大氣粗的建築公司而言,可謂不痛不癢。這是香港工業意外不斷發生的深層次原因。


上屆特區政府建議修訂職安條例,提高了罰款額,基本上增加一倍,法案已提交立法會審議。不過,法案仍有爭議,建築界認為罰則過重,中小企業難以負荷;但勞工界則認為僅僅罰款仍不足以提高阻嚇力,應引入計分制,承建商發生過工業意外就扣分,直至失去承接政府工程的資格,最高懲罰是停止營運。其實,有關準則在電梯等行業已採用多年,對其他行業未必不合適。在最終法案三讀通過之前,或有進一步補充、完善的空間。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工人的職業安全高於一切。特區政府重視職業安全毋庸置疑,眼下必須盡快梳理有關法例,修訂完善,強化監督機制。勞工處等部門需要加強工地巡查和執法,將風險因素排除在萌芽狀態,居安思危,警鐘長鳴。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意外頻生!MIRROR演唱會巨型屏幕飛墜傷兩人


愁!為了申請它,打工仔寧願減薪辭工?!


重慶山火已滅 俠肝義膽永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