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香港,沒有590萬都不敢稱中產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12-24



本文要點


受訪者認為,個人流動資產平均擁有590萬元,才稱得上是中產一族。

滙豐發表「2022新世代中產報告」,訪問逾1000名20至64歲港人,個人流動資產平均擁有590萬元,才稱得上是中產一族。中產給人的印象是生活富足。不過,面對持續的疫情及經濟不景氣,不少中產慨嘆收入大減,更憂慮成為失業大軍,只好節衣縮食積穀防饑。有從事地產代理的中產人士坦言「做中產?仲慘(更慘)!」家庭福利少但交稅重,樓市下跌生意難做,唯有咬緊牙關苦撐,目前只好期望經濟盡快復常。



大公報記者 許臨 義昊 報道

粗略計算,中產一族如擁有590萬元個人流動資產,即使沒有工資收入,以每月開支5萬至6萬元計,亦能夠支撐未來8年生活所需。不過,《大公報》訪問多個行業的中產人士,發現因經濟前景未明朗,日常生活也轉變。如曾經被公認為「富貴」行業之一的證券業,永裕證券董事總經理謝明光表示,過去不少人認為證券業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但現時風光不再,不少券商計劃賣盤,業界收入大跌。經濟好景時,收入豐厚的證券人士喜歡定期換車、買名錶,身邊有收藏限量版名錶的朋友,近兩三年連「錶」字也沒再提及。


證券界由求富貴變求生存

面對收入減少,只好減少支出,謝明光舉例,若然每天開車上班,未計及停車場月費,單是每月油費、隧道費等支出至少8000至9000元,他透露有行家因而轉買電動車,減省油費。

謝明光又稱,整個行業已由「求富貴」變為「求生存」,其實不只是證券業,做製衣行業的朋友生意也大受影響,不過近年由於疫情,大家盡量減少外出用膳或應酬,間接令支出減少,雖然近日特區政府逐漸開放防疫措施,但相信不少人仍然會繼續「慳」。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組合經理兼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表示:「股市去年開始由高位大跌之後,整個行業在轉差,近期也聽聞有環球資產管理公司把整個專門分析中國企業的團隊裁掉。」


高薪一族憂淪為失業大軍

黃子燊表示:「不少屬中產階級的打工仔,越來越擔心裁員,已很少聽到有朋友想換樓,只有一些朋友低價樓換低價樓,為求上班交通更方便,盡可能減少日常開支,而奢侈品更加甚少會購買。」

從事地產代理生意的黃先生,2017年開始在尖沙咀專做「劏房」租務,他說:「2019年修例風波令生意大跌,幸好自己有積蓄,算是一個典型中產,即使兩三年沒有收入也能維持生活,一直認為捱過困難時期,生意便會好轉,後來社會確實回復正常,但又遇上疫情,生意至今仍未好轉。」

黃先生透露,很多「劏房大王」近年也心灰意冷,變相更難取盤,生意更難做,有想過出售自住物業,但現時樓市差,賣樓不容易,除非大幅減價兩至三成,但又怕賣樓後樓市反彈,現時的經濟環境不知道能「撐」到什麼時候。

黃先生慨嘆:「在香港做中產並非如外界眼中衣食無休,尤其經濟逆境時,政府福利幾乎無份,但照樣交足稅。一旦不幸失業或生意需要周轉,更要賣自住物業套現,但資產太多又不符合申請公屋,最終需捱貴租才有瓦遮頭,這幾年看到身邊不少中產也節衣縮食,只期望經濟能夠更快好轉。」


謹慎理財|市況波動 投資組合增加現金

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本港中產人士的投資取態也趨於審慎。滙豐的「2022新世代中產報告」指出,對財富管理持謹慎或非常謹慎態度的受訪者趨增,由疫情前的30%,上升11個百分點至目前的41%。約60%受訪者因為疫情期間收入不穩,其投資組合相比疫情前也持有更多現金。

滙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投資及財富管理部主管安博哲(Sami Abouzahr)表示,今年的投資環境困難,無論對專業投資者或散戶均充滿挑戰,對投資者風險取態偏向保守不感意外。他留意到有部分投資者增持現金,並以「去槓桿」方式減低風險,惟亦有不少人新開設投資戶口,相信投資者意識到不能只持有現金,多元資產配置亦頗為重要。

報告指出,可投資資產達780萬元或以上的高端投資者,其投資比例較高,組合較為多元化,當中持有基金及債券的比例較高。


76%受訪者:買樓最保值

另一方面,76%受訪者認為置業仍屬保值選擇,當中近40%受訪者表示有興趣於本地置業。另外,有28%受訪者有興趣於未來2至3年於海外置業,首選的置業地點包括英國(39%)、中國內地(38%)、加拿大(18%)、澳洲(15%)及美國(13%)。

沉重負擔|教育開支巨 子女留學需153萬

子女教育開支對中產階級負擔不輕,據滙豐的「2022新世代中產報告」調查顯示,35%受訪者有計劃送子女到海外升學。受訪中產父母為子女海外升學的花費平均約153萬元,首選目的地為英國(約40%),其次為加拿大(約17%)及澳洲或新西蘭(16%)。


幼園學費加興趣班 月超萬元

家長為了子女未來可謂用心良苦,在尖沙咀開設女士用品店的Karen表示,很多中產父母都想子女入讀名校,由1歲開始安排子女報讀著名的Play Group,每月學費要6000多元,升讀幼稚園後,除基本學費外,還有鋼琴、游泳、足球等各類興趣班,每月開支1萬元以上。

不過,Karen坦言,近年收入大減下,應付子女教育開支感到很大壓力。她平日愛在一些「媽媽群組」聊天,發現不少母親也是同樣情況,有部分更因入息大減或被裁員,忍痛放棄讓子女入讀名校。此外,疫情後不少媽媽找兼職,幫補家計。

議員籲彈性免稅 減供養雙親壓力

多名立法會議員表示,本港社會福利政策主要面向基層家庭,對中產家庭的支援甚少。他們呼籲特區政府推出不同措施減輕中產家庭生活壓力,並相信此舉將推動社會向上流動。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指出,香港中產家庭生活壓力很大,年輕中產有上不到樓又上不到位的壓力;中年中產面對「上有老、下有少」的沉重生活壓力;做生意的中產就面對經營越來越困難的壓力,需要特區政府有短、中、長期的措施幫助。她呼籲特區政府引進富彈性供養父母免稅制度,讓子女可以攤分或獲得多過一位長輩的供養免稅額,並應考慮加入父母醫療開支扣稅額、減免差餉和地租等,以減輕中產的生活和經濟壓力。


倡成立中產事務委員會

自由黨副主席、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李鎮強認為,本港的社會福利政策主要針對基層家庭,對於中產家庭的支持遠遠不夠。他以住房為例,公屋住戶經常享津貼或管理費減免等福利,其中一部分資金便來自中產交納的稅款。然而中產納稅人同樣需要照顧小朋友、供樓等,生活壓力大。他呼籲特區政府積極研究成立中產事務委員會,以照顧中產的利益和回應他們不同的訴求,令社會可以持續、穩定及和諧發展。

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洪雯呼籲特區政府從改善房屋結構及就業結構方面幫助中產。房屋方面,她認為應該建設更多中產所需房屋,當中產的選擇足夠多,一部分基層得到提升,往上流動成為中產的時候,他們就可以騰出公屋留給劏房居民,鼓勵更多的人向上流動。就業方面,她表示目前香港就業呈兩極化,應發展多元產業,創造更多中產就業機會。

大公社評|發展經濟、壯大中產是社會穩定之基



在一般人印象中,有較高收入、居住在自置物業的人士,就屬於中產階層。但近日一家銀行的調查提出一個新概念,在受訪的1000名20歲至60歲市民中,多數人認為擁有590萬元流動資產以上的才算中產。按照這一高標準,香港現有的大部分自認中產人士恐怕要立即跌入基層行列。這項調查是否全面反映客觀事實暫且不論,但它戳中了香港中產負擔沉重、中產往下流動的「痛點」,觸及社會深層次問題和矛盾,值得各方嚴肅看待並尋找解決之道。


何謂中產從來沒有統一的標準,經合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權威機構曾推出中產定義,主要是圍繞一個社會的家庭入息中位數來劃線,按此定義,香港的中產為數不少。另外,由於香港樓價高,擁有私人物業的人士,理論上都屬於中產。幾年前,有位月入數十萬元的高官聲稱自己「平時喝咖啡,看法國電影,過的都是中產生活」,這足以反映,不能單以財富論中產,中產更像一種生活態度,與接受的教育、閱歷等息息相關。


中產也是一個變動不居的概念,因時而易,因地而變。數十年前月入一萬的肯定是高收入人士,如今則可能是扶貧的對象。這些年來,全球許多國家為刺激經濟增長而推動量寬,大量印發鈔票,導致貨幣貶值。近年更因為新冠疫情、地緣政治、能源危機、通貨膨脹等多項因素疊加影響,錢更加不值錢了。客觀而言,不少過去過着悠閒生活的中產,如今許多人是日子難捱,需要為生計發愁了。


在本港,中產是一個讓人歡喜也令人憂的混合體。一方面,人們喜歡標榜自己是中產,彷彿中產兩個字「自帶光環」,因為這意味着財務自由、子女擁有良好教育且是納稅人,對社會的貢獻較大。另一方面,中產又有「仲慘」之謂,現行福利制度下,中產抱怨只有納稅的責任,沒有福利的享受。每逢特區政府發表財政預算案,總有「派糖不均」的爭議。不少中產不敢結婚,不願生育,說到底就是因為壓力沉重。但無論如何,一個社會中產階層越壯大,則意味着社會整體富裕、穩定程度越高,有人稱之為「橄欖型社會」的理想形態。香港經濟社會高度發達,理應保持這樣的階層格局。


政府統計數據顯示,十多年前,香港貧困人口約100萬人,平均「七個港人一個窮」,後來變成「五個港人一個窮」,如今是「四個港人一個窮」。香港經濟總體上仍有增長,但貧窮人口不減反增,反映中產往下流動的客觀現實。有學者認為,香港社會已由過去的金字塔型結構,變成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埋下社會不安的種子。前些年香港社會風雨不休,紛紛擾擾,固然有外部勢力在操弄,但經濟發展畸形、財富分配不均、大批年輕人找不到好職業、看不到未來,則是其中最重要的內因。


在中央大力支持下,香港實現了由亂到治的根本性轉變,正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香港要真正實現長治久安,歸根究柢還是要加快發展經濟,同時推動各方面改革,打破既得利益的藩籬,讓社會各階層都能合理地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這對香港而言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津津

審校:京辰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香港取消口罩令?假的!


為什麼全球法律精英雲集香港?


特工,香港,跟蹤,真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