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单日20患者離世 香港並沒有躺平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12-24



本文要點


有關部門需高度警惕,防止在冬季流感夾擊之下,出現醫療資源遭擠兌的情況。

香港疫情反覆,昨日新增8033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20名患者離世,創兩個月單日新高。有專家分析認為,近月大眾「自我放寬」以及群體免疫衰減,導致過去一周確診宗數上升,離世人數中多以長期病患長者居多,再次呼籲長者及高危人士盡早接種疫苗。近期重症、危殆、總住院個案均呈上升趨勢,有立法會議員認同政府維持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否則會對醫療系統構成威脅,強調必須「數據為本 科學防疫」。

本港新冠疫情反覆,近日離世患者數字有上升趨勢,專家呼籲高危人士應盡早接種疫苗,加強保護。


大公報記者 鍾佩欣、曾敏捷 報道

范鴻齡確診 青山醫院四人染疫

過去一周本港新冠疫情確診宗數維持在8000宗水平,昨日有20名患者不治,第五波疫情至今共有10479人離世。有12間安老或殘疾人士院舍呈報合共16宗檢測陽性個案。另外,青山醫院一個智障精神科女病房,自昨日起有四名病人確診新冠病毒,當中三人有感染病徵。醫管局主席范鴻齡確診,他日前曾出席醫管局的活動,其間有戴口罩及遵守感染控制措施,最近無外遊。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過去一周確診及死亡數字有輕微上升,是預期之內,他分析時總結出兩大原因:一、隨社會經濟逐步復常,大型活動復辦帶動社會氣氛,「700萬人日日自我放寬,大家都放鬆了」;二、群體免疫隨時間開始衰減。


至於疫情反彈何時「見頂」?梁子超認為,需視乎新冠變異病毒株XBB、BQ1.1的感染人數是否有增加或流入社區,以及再感染比例是否有上升趨勢,若數據上無大變動,預計確診數字短期內會「見頂」再回落,「按照現時的數字都應該不會拖太長。」



維持措施 免增醫療系統負擔

梁子超指出,再度放寬社交措施的前提是,要確保不會對醫療系統構成威脅,他呼籲市民盡早接種疫苗,以減低留醫比率,特別是長者或有嚴重基礎疾病的高危人士,接種疫苗以及及時服用新冠藥物,可有效減低死亡及重症風險。


面對近日確診數字回升,政府上周五宣布現行社交距離措施維持至12月14日。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表示認同政府的做法。他說,過去一直爭取當死亡率及重症率保持平穩,可繼續適度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近日無論是重症、危殆、抑或住院個案均持續上升,已超越過「0+3」實施首日。他又引述專家意見指出,未來一個月或因冬季流感而導致確診數字大幅上升,對醫療系統有好大的威脅,呼籲市民繼續注重個人衞生,切勿鬆懈。


二價疫苗首日預約 部分診所下月多天額滿

首批約77萬劑復必泰二價疫苗日前運送抵港,市民昨日起可網上預約,最快周四(12月1日)開始接種。《大公報》記者昨日實測預約流程,只需簡單輸入個人資料、對上一次接種日期等資料即可預約,過程順暢;截至昨晚十點,大埔及油麻地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由即日至1月3日的預約均顯示「已滿」,但不少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及私人診所仍有名額。


專家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以及12歲或以上免疫力弱人士,應及早接種第四劑疫苗。復必泰二價疫苗網上預約服務由昨日上午九時開始。記者實測預約流程,過程須依次選擇預約接種疫苗劑數;填寫身份證明文件號碼及出生日期、對上一次接種疫苗的日期;選擇第四針的疫苗種類。第四針可選擇復必泰、科興以及復必泰二價疫苗,預約系統顯示,曾受感染人士及17歲或以下非免疫力弱人士不建議接種第四劑疫苗。


預約市民需要留意,並非所有疫苗接種中心或私家診所都提供接種復必泰二價,例如深水埗、黃大仙、大埔、西貢、荃灣等,均分別只有一間社區疫苗接種中西或診所提供二價疫苗。此外,市民需於30分鐘內完成預約,逾時操作,系統會自動終止登記程序,已輸入資料不會被儲存。


截至昨晚十點,大埔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油麻地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由即日至1月3日的預約均顯示「已滿」;灣仔貝夫人普通科門診診所則顯示12月1至12日、17日預約「已滿」;粉嶺家庭醫學中心即日起至12月12日,以及12月16及17日預約「已滿」;中西區西營盤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則顯示12月1日、2日、3日及10日的預約已滿。但不少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及私人診所仍有名額。成功預約後,市民會收到手機短訊確認預約日期及時間,並列有參考編號。


商場周六辦嘉年華可即場打針

本周六有商場舉辦「小童齊打針 家長至安心」嘉年華,鼓勵打針。圖為早前有家長帶同小朋友到注射點接種疫苗。

另外,為鼓勵更多市民帶子女和家人接種新冠疫苗,新冠疫苗宣傳和外展疫苗接種隊將於本星期六(12月3日)走入商場,在荃灣愉景新城舉辦「小童齊打針 家長至安心」親子嘉年華,當日除了有攤位遊戲、兒科醫生分享疫苗接種資訊,同場更設有流動新冠疫苗接種站,首次在同一地點向市民提供五款新冠疫苗外展接種服務。除了即場登記接種疫苗外,市民可致電4657 8365電話專線,預留接種疫苗名額。



井水集 |數據為本 科學防疫


評論


文/清水河


本港疫情不斷升溫,不僅感染個案增加,重症及死亡人數都有所上升。以昨日為例,再多20人死亡,創兩個月以來新高。有關部門需高度警惕,防止在冬季流感夾擊之下,出現醫療資源遭擠兌的情況。


隨着防疫及限聚措施的不斷放寬,本港確診數字、死亡個案、院舍情況、污水監測、入院數字等都出現全線上升的趨勢,上周更一度單日突破九千宗,昨日也高逾八千宗。但相較於感染數字,重症率上升尤其值得關注。數據顯示,目前合共有61名危殆及67名嚴重病人,當中16名危殆病人正接受深切治療。


以香港的醫療資源而言,當前情況仍能有效應對,但如果情況進一步惡化又將如何?正如有立法會議員所指出的,未來一個月還可能出現冬季流感,「雙疫」夾擊之下,若出現大量感染者,恐會對醫療系統造成威脅。今年初出現的惡劣情況相信不大可能再現,但有關部門仍要高度重視,做好各項充分準備,以防萬一。


經過近三年的防疫抗疫,本港已累積了大量的經驗,市民對當前疫情一方面不必太過恐慌,但也不能抱着「事不關己」態度,仍須保持警覺,維持必要的防疫措施。更重要的是,長者及幼童必須早日接種第三針疫苗。本周四開始,二價疫苗可供市民選擇,免疫力弱的市民應積極接種,提升個人的防病毒能力,築牢整個社會的防線。有關部門要做好宣傳,多走一步,讓更多市民早日打齊疫苗。


特區政府一直強調抗疫不走「回頭路」,以數據為本,科學防疫。的確,防疫和經濟發展需取得平衡,政府調整防疫措施穩紮穩打,不希望大起大落,希望疫情「軟着陸」,方向完全正確。相信在市民的積極配合下,可以早日實現復常。



編輯:莫一傲

審校:蘇萊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特首李家超轉陰了


內地新冠重症少死亡率低 「防」是關鍵


大文快報(2022.11.27)周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