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島內點歌榜是意想不到的畫面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12-24



本文要點

島內「KTV點歌排行榜一半是大陸歌曲」。

「我回台灣這段時間裏,一天到晚都聽到我兩個兒子在唱大陸網紅歌曲《魔法怎麼失靈了》,還讓我用手機播放抖音裏的大陸流行歌。」在大陸工作半年多、最近回到台灣的台胞張先生告訴記者,他驚訝地發現,不僅台灣的孩子們喜歡的歌曲從周杰倫的歌換成了大陸網紅歌,就連台灣大大小小的綜藝節目也在模仿大陸的。近年來,從台灣的KTV點歌排行榜到電視劇、電影,來自大陸的文娛產品越來越受台灣民眾歡迎;使用大陸的愛奇藝、抖音等軟件更是當下台灣年輕人的風潮。「今天我唱你的歌,明天我看你的劇,這並非兩岸文化要分出高下,恰恰是兩岸文化的互融互通。」受訪專家表示,由於兩岸在文化上擁有天然的親近感,容易產生共鳴,從而拉近彼此距離。

大陸娛樂文化越來越多元化,深受兩岸民眾喜愛。圖為第四屆紅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樂季在四川演出,吸引數萬樂迷。(資料圖片)


大公報記者 蔣煌基 報道


台胞張先生的兩個兒子,一個7歲,一個9歲,很喜歡大陸的流行歌。早前也有台媒報道稱,一位台灣父親近日通過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得知,台灣小孩現在都愛聽大陸流行歌,即便是台灣流行歌也要聽大陸唱的版本,連台灣歌手周杰倫都已經不在小朋友的歌單中,甚至有同學簡體字寫得比繁體字還要熟悉。

島內點歌榜一半是大陸歌

最近島內網上一篇「KTV點歌排行榜一半是大陸歌曲」的文章也引發熱議。許多網友驚嘆,二十年前台灣流行文化風靡大陸,近年則是大陸流行文化受台灣民眾青睞。

相比張先生,在大陸發展的台灣青年演員王者心更早就感知到了大陸流行文化在台灣受歡迎的程度。「只要是台灣電視台播的大陸劇,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我媽都看。前陣子她還發微信給我,寫着『肖戰好帥』四個字,說肖戰的劇在台灣熱播,她追着看。」作為專業演員,王者心主演的大陸電影《響徹雲霄》,入圍了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王者心說,大陸這些年無論古裝劇還是偶像劇都走製作精良的路線,反觀台灣影視劇題材很受限,產量非常少,要拍古裝片一定要到大陸。所以,大陸影視作品在台灣深受喜歡,就連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在被質詢時,都引用大陸劇《走向共和》中的詩文。

大陸流行歌近年受到台灣年輕一代喜愛。圖為大陸歌手汪蘇瀧在電影金雞獎提名者表彰儀式上演唱歌曲。(資料圖片)

兩岸文化交流有助融合發展

張先生也認為「時代變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他於2004年到大陸工作。那時,台灣綜藝節目引領華語綜藝潮流。但近年大陸的《奔跑吧兄弟》、《聲臨其境》、《跨界歌王》、《創造101》等大型綜藝節目脫穎而出。「文化的繁榮離不開經濟。」張先生說,近年大陸經濟高速發展,龐大的資本進入文化娛樂市場,再加上大陸非常重視文化產業發展,自然催生出豐富多彩的文娛產品。「兩岸文化同根同源,互通互融,共同進步,是兩岸民眾的幸事,也是中華文化的幸事。」

兩岸文化的互通互融不僅體現在文化娛樂產品的交流方面,近年還有不少像王者心一樣的台灣藝人西進大陸發展,成為兩岸流行文化的交流使者。幾個月前紅遍全網的「劉畊宏男孩」、「王心凌女孩」,劉、王兩人皆多年前的台灣偶像,如今在大陸以全新的方式翻紅,正是兩岸文化密切交流的最佳例證。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任冬梅認為,兩岸文化同根同源,文化交流是一個相互融合的過程。正是由於文化上擁有天然的親近感,才會讓兩岸民眾自發地喜歡上來自對岸的流行文化,從而拉近彼此距離。這不是人為的政治因素可以規定和改變的。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早前也表示,使用簡體字,聽大陸歌曲,看大陸影視劇,說大陸流行詞,確實已經成為台灣青少年的一種時尚。兩岸青少年雖然成長環境不同,對世界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我們的根是一樣的,骨子裏的文化是一樣的,只要給予足夠尊重、足夠包容,用心聽、用心看、用心參與,就一定能消除陌生,由了解到理解,由相知到相愛,一起去擔負身為中華少年的責任。

 在台灣受歡迎的大陸流行文化

大陸網站:愛奇藝、騰訊視頻

大陸網絡用語:芭比Q了(完蛋了)、YYDS(永遠的神)、種草(推薦)、內卷(內耗)

大陸網絡社交平台:抖音、小紅書

大陸影視劇:《延禧攻略》、《如懿傳》、《甄嬛傳》、《覺醒年代》、《山海情》、《三十而已》、《隱秘的角落》、《人世間》

大陸歌曲:《海草舞》、《我們不一樣》、《從前說》、《嘉賓》、《飛鳥和蟬》、《不刪》

大陸手機遊戲:《天天狼人殺》、《刺激對決》、《王者榮耀》、《QQ飛車》、《英雄聯盟》

「從大陸綜藝節目獲靈感」‍‍‍‍

「以前我在台灣上大學,覺得台灣什麼都好,但當我到了北京,才發現原來大陸更好。尤其這些年,大陸娛樂市場非常發達。」回顧過去10年在大陸的演藝生涯,台灣藝人王者心感慨地說。

另一位台灣藝人告訴記者,自己曾與家人一同觀看大陸的《脫口秀大會》和《新喜劇大會》。「我們邊看邊討論,這兩個節目讓我們看到大陸年輕人很有自己的思想。看了他們的表演,給了我很多的靈感,我在想,大陸年輕人那麼有思想、那麼拚搏,他們一直在往上走,我自己都因為他們而受到很多的鼓勵,但現在台灣不少年輕人還沉浸在『小確幸』中」。

這位台灣藝人說,許多留在台灣的年輕人,看不到希望,但又不思突破,沒有動力去改變自己的前途,兩岸年輕人的差距越拉越大。

大陸綜藝節目《燃燒吧!卡路里》邀請港台明星參加。圖為張智霖即場和朱孝天在節目中扳手腕。(資料圖片)

流行文化融合 民眾互增好感

「大陸流行文化的崛起,借助網絡和傳播渠道的多元發展,可成為增進兩岸民眾感情的重要媒介。」台青應瀚毅說,「台灣流行文化曾在大陸大行其道,如今大陸流行文化輸入台灣,兩岸流行文化融合,讓兩岸民眾互相增進好感。」

應瀚毅認為,大陸流行文化的崛起,有着市場、資金和運作的機制,台灣雖然在全球流行資訊、流行科技、人才等方面仍舊處於一定的領先地位,但不可否認台灣市場小,人才待遇低,不僅讓優秀人才「有力使不出」,甚至導致人才外流。「我想台灣還是應該以平常心看待大陸流行文化的崛起,以合作代替對抗。」

應瀚毅也表示,在流行文化中,年輕人是絕對主角,網絡傳播、人工智能越來越普及,遊戲、動漫、社交APP等更具時代感、科技感、時尚和新潮的流行文化,將推動兩岸交流向前。

台灣青年學者張立齊亦表示,台灣地區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而大陸在數字文化創意領域更有實力。兩岸流行文化互融共通,加強合作,更容易產生共贏的態勢。張立齊說:「兩岸流行文化密切交流,將拉近兩岸民眾的價值觀和認同感。」

隔海觀瀾|民進黨擋不了「哈陸潮」

文/朱穗怡


現在的台灣小孩愛聽什麼歌?不少人覺得當然是台灣流行歌了,但答案卻頗出人意料─大陸流行歌。最近島內一位家長在網上社交平台發文說,正在念小學五年級的兒子最近跟他說,班上同學點歌通通都是點播大陸流行歌,就算原唱是台灣的流行歌曲,同學們也寧願點播大陸版本,甚至有同學簡體字寫得比繁體字還要熟悉。無獨有偶。有台灣民眾也發現,現在台灣KTV點播排行榜上,前10名居然有一半都是大陸歌曲,且蔡依林、張惠妹的歌全都消失,感嘆「時代真的不一樣了啊」。其實,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彼此喜歡、互通互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只是民進黨當局上台六年來,無所不用其極地大搞「文化台獨」,企圖在島內各個領域「去中國化」,但如今看來,台灣民眾並不買賬:愛寫簡體字、愛聽大陸歌曲、愛看大陸電視劇、愛用大陸社交平台。這股持續不斷的「哈陸潮」,民進黨擋得住嗎?


蔡英文和民進黨奉行「台獨」黨綱,妄想切斷台灣與大陸之間的歷史文化聯結,包括計劃拆除台北中正紀念堂的蔣介石銅像、去除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古典傳統建築風格、在中小學校實施「台獨」黨綱、淡化紀念抗戰和光復節,但在台灣坊間卻呈現出與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完全不一樣的「哈陸潮」。有台灣作家曾說,近年大陸影響台灣最深的事物是電視連續劇。有海外媒體也認為,台灣社會對大陸好感度增加的原因之一是喜愛大陸的電視劇。單是一部《步步驚心》就在台灣至少重播了六次,而戲中的男、女主角吳奇隆、劉詩詩在「戲外」終結良緣,更讓人津津樂道。至於《甄嬛傳》,開播首年就重播了四次,三年內回播了十次,據說每次收視率都高企,可謂「百看不厭」。大陸的綜藝節目《我是歌手》、《中華好詩詞》也受到台灣觀眾的歡迎。一方面,是因為大陸資金雄厚、人才眾多、製作精良,影視和娛樂節目的質量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更是因為兩岸同聲同氣,語言、文化相近,容易產生共鳴。


此外,大陸新媒體發展迅速,抖音、B站、小紅書等不僅受大陸年輕人喜愛,也頗受台灣年輕一代青睞。不少台青還借助這些新媒體平台創業,包括直播帶貨、播放各類教學視頻等,收穫大量粉絲。台灣藝人劉畊宏在疫情期間就利用大陸新媒體直播「毽子操」,吸引了大量粉絲。


當年台灣的流行歌曲、演藝節目、電視連續劇也曾風靡大陸不少民眾,如今大陸影視節目、新媒體受到台灣民眾歡迎和追捧,正正說明兩岸文化紐帶絕非人為所能切斷。民進黨當局搞所謂「去中國化」必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編輯:Nora

審校:蘇萊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特區政府絕不向Google「買廣告」


抖音小紅書被禁,台當局在怕什麼?


大文快報(2022.12.18)周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