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9月,有三星堆神秘國寶要來港展出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日前宣布,9月27日將於展廳8向公眾開放「凝視三星堆」特別展覽。
7月27日,位於四川廣漢市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陳列館)試運行,接受遊客預約參觀,1500多件(套)文物亮相,其中近600餘件文物為首次展出,青銅神壇、鳥足神像、騎獸頂尊人像等6座新發現祭祀坑出土的300多件珍品引人注目,完整的1號青銅神樹和2號青銅神樹的「零件」在同一空間陳列,令3000年前的青銅器鑄造工藝一目了然。
27日,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在四川省廣漢市試運行,最新出土文物、研究成果、科技手段紛紛亮相。圖為26日,工作人員在新館內布展。(新華社)
歷經30餘年、從4個祭祀坑中攢齊「零件」的青銅神壇驚世現身,首次完整展示古蜀人祭祀場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日前宣布,9月27日將於展廳8向公眾開放「凝視三星堆」特別展覽,香港市民屆時將可近距離欣賞部分珍藏,感受三星堆神秘魅力。
四川新館亮相 600國寶首展
作為目前西南地區最大的遺址類博物館單體建築,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5.44萬平方米,是原展館的5倍,其中展陳面積達2.2萬平方米。新館由三個起伏相連、相互堆疊的弧形建築構成,再現古城牆「三星伴月」之景,近600餘件文物為首次展出。
館內展覽分為「世紀逐夢」「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篇章,全方位多層次展示考古發掘和研究最新成果,並站在中華文明起源發展的視角,深度闡釋三星堆文化的兼容並蓄和融合創新,生動呈現中華文明的多元共生和開放包容。通過裸眼3D技術還原的考古「方艙」,讓參觀者和考古隊員在同一視角、相同距離,沉浸式體驗文物出土精彩瞬間。
「世紀逐夢」展區展現三星堆遺址近一個世紀的重大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巍然王都」展區以「都城營建」「黃金加工」「玉器製作」「青銅冶鑄」等角度,從文明探源的角度,對三星堆古國的自然環境、社會面貌、都城布局、手工業技術、權力結構等進行全方位展示和解讀。「天地人神」展區中的上新文物堪稱新館最大亮點,此前還深埋土中的三星堆「重器」紛紛亮相,集中呈現古蜀人在祭祀活動使用的重要禮器、主要的祭祀行為、崇拜對象及其信仰體系和宇宙觀念。
修復師運用AI 穿越時空拼接
造型複雜、內涵豐富的青銅神壇大致可以分成3層。從1986年到2022年,研究人員從4個祭祀坑裏攢齊「零件」,包括8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神獸、上有13個小型青銅人像的鏤空基台,3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頂壇人像、青銅持鳥立人像,7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頂尊跪坐人像,以及2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喇叭座頂尊跪坐人像等部分。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余健表示,經歷3000多年的地下埋藏,「神壇」嚴重變形,拼對成功困難重重。比如滿是鏤空花紋的基座上共有13個銅人像,其中3個「抬槓力士像」頭部已斷開,但頭和身子卻都一樣,哪個頭該安在哪個肩膀上?三星堆博物館唯一一位「大國工匠」、文物保管部副部長郭漢中看出抬杆子的這幾個人肩膀、大臂的肌肉隆起,頭部偏離的方向和兩側肩膀的位置不一樣,確定擺放方向。
同時,借助虛擬手段和各種AI算法,通過對比各個「零件」的斷茬、範線、紋飾等,找到相應的銜接點後才能把碎片拼接起來。考慮到文物結構安全問題,青銅神壇、青銅騎獸頂尊人像、青銅鳥足神像等「重器」採用文物原件分開展陳和「數字化修復演示」的方式展出,通過3D打印技術製作出原比例研究性復原的仿製品,重現原貌。
文明起源:「月光寶盒」出土 內有乾坤
考古發現表明,三星堆遺址是迄今長江流域規模最大的商時期古蜀國都城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年代距今4500年至2900年。1927年燕家院子發現玉石器,1934年原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開展首次發掘。1986年三星堆發現一、二號祭祀坑,出土青銅神樹、青銅立人像等文物4000餘件,七號「祭祀坑」的「鎮坑之寶」龜背形網格狀器,稱作「月光寶盒」。
俯瞰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受訪者供圖)
文物上有絲綢痕跡,相當於裹着絲綢的精巧銅盒裏裝有美玉。「以三星堆為代表的古蜀文明,不僅是中華文明重要起源和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古代文明共同體中最具特色的區域文化之一。在中華文明一體化進程中,絲綢是一個非常顯著的趨同因素,三星堆出土文物表明,巴蜀和中原秉承着大致相同的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中國絲綢博物館副館長周暘說。
國家支持:發揮港優勢 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日前宣布,9月27日將於展廳8向公眾開放「凝視三星堆」特別展覽,門票定價為港幣150元正(可參觀展廳1至7及8),半價特惠門票為港幣75元正。
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鄭培凱指出,三星堆的發現,其出土文物,特別是青銅器和玉器等反映西南地區特殊的藝術風格,對理解西南地區文明發展,乃至反映中華文明的區域性發展,十分有意義。
立法會議員鄭泳舜感謝國家支持,三星堆作為國家級文物,有機會在香港展出,相信市民對展覽很期待。《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鄭泳舜認為,香港故宮以及藝術館正發揮中外交流作用,展現優勢,宣揚中國歷史文化,展出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展品,讓旅客及市民大開眼界。他建議政府把握香港中外文化薈萃的獨特創意氛圍,打造香港亞洲文化及創意之都的品牌。
井水集|用好優勢傳播中華文化
文/龍眠山
近600件「國寶」首次展出、AI算法復原文物、裸眼3D還原考古「方艙」……近日,位於四川省廣漢市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開始試運行,跨越3000年的文化盛宴大幕開啟。
三星堆是中國西南地區迄今所知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先秦時期遺址,是領略中華文明的一扇窗口。新館一系列新展品,極大吸引着各地的遊客。相信不少香港家長也會趁着放暑假,帶孩子去內地旅遊,並將三星堆納入行程。
沒有機會去四川的市民也不必失望,因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早前已宣布,今年9月下旬會推出特別展覽「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展出120件三星堆珍貴文物,其中約一半是在過去兩年內發掘。
抽象的造型,神秘的符號,三星堆文物對世人有着極大的吸引力,讓大家感受古蜀文化的燦爛輝煌,體會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元和恆久魅力。香港有「近水樓台」之利,三星堆文物已多次來港展出,市民及遊客大飽眼福。這次三星堆珍貴文物即將在香港故宮展出,更是別具意義,不僅因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展出環境更好,更因為這裏已成為香港新地標,凸顯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重要地位。
這些年來,內地精品文物源源不斷來到香港展出。去年十一月,香港特區發展局與國家文物局簽訂《關於深化文化遺產領域交流與合作的框架協議書》,讓這種展出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和恆常化,這是其他城市「恨不到」的待遇,很多內地居民需要到香港才能看到那些在內地難得一見的精品。
中央支持香港不遺餘力,香港要用好獨特的優勢,不斷從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入手,為傳播中華文化貢獻力量,為推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作出更大的努力。
內容來源:大公報A1版
記者:向芸 劉毅 鍾佩欣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